皇城東南角,翰林院坐落於此。
紅牆綠瓦,院落相連,亭台花園,雅致寧靜。
翰林學士們忙碌著,起草文書,整理各州府送來的官書,一片繁忙景象。
此時,翰林院外來了幾個錦衣青年,憑借官吏腰牌,順利進入院內。
“你們找誰?”輪值的翰林院學士沈坪,上前接待。
“大人!”為首的青年拱手揖禮,“我是天津府樂平縣的縣尉,這幾位是鎮魔堂的捕快。”
“縣尉?”沈坪眉頭一挑,心中不屑,這麽小的官也敢來翰林院拜訪?
但他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意,“你們是來拜訪呂方橋學士的吧?”
“正是!”縣尉上前兩步,不著痕跡地遞上一張麵值千兩的大詔銀票,低聲道:“勞煩大人代為通傳一聲。”
沈坪臉色一變,迅速將銀票揣入袖中,板著臉道:“翰林院可不興這一套,下次注意!”
“是是是,下官明白。”
縣尉幹笑兩聲,試探性地問道:“那大人,可否……”
沈坪歎了口氣,搖頭道:“你們來遲了。早在十多天前,呂方橋學士已經被陛下斬了。”
“什麽!”三人驚唿一聲,頓時愣在原地。
呂方橋被斬了?這可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為什麽州牧大人都沒有收到風聲?
沈坪輕啜一口茶,似笑非笑地看著三人:“不過,你們有什麽事可以跟本官說。本官正好是掌管天津府的新任翰林學士,沈坪。”
縣尉與兩名捕快對視一眼,猶豫片刻後,低聲道:“沈大人,是這樣的……”
“我們這次進京,一是拜訪呂大人,二是緝捕樂平縣的一名通緝犯。”
“大人您也知道,有些刁民貪心不足,稍有不滿就想著鬧到州府甚至京城,給大人們添了不少麻煩……”
縣尉含糊其辭,但沈坪已然明白。
“確實如此。”
沈坪微微頷首,“那通緝犯現在到京城了?你們原本是想請呂大人幫忙緝拿吧?”
“正是如此,但如今隻能勞煩沈大人出手了,我們也是怕連累到您。”縣尉一臉慚愧。
“可有畫像?”沈坪問道。
縣尉連忙從袖中取出一幅畫像,遞給沈坪。
沈坪展開一看,微微一愣,畫像上竟是一位老婦人。
他心中暗暗冷笑,連一個老婦人都抓不住,這些縣吏真是無能至極。
“本官知道了。”
沈坪收起畫像,淡淡道,“你們住在天津酒樓是吧?迴頭有消息,本官會通知你們。”
“多謝大人!”縣尉三人大喜過望,躬身退下。
待三人離開後,沈坪啜了口茶,低聲自語:“呂方橋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本官可不會自討沒趣。”
“況且,本官剛接管呂方橋的工作,就算出了什麽事,也怪不到本官頭上。”
唰!
沈坪站起身,喚來一名翰林院吏員,將銀票與畫像遞過去,沉聲道:“將這兩樣東西送去鎮撫司,就說呂方橋餘黨進京,讓他們幫忙尋找這名老婦人。她或許是重要的人證!”
“是,大人!”吏員心知此事非同小可,收好東西便匆匆趕往鎮撫司。
沈坪嘴角微揚,輕笑道:“送上門的功勞,不要白不要啊……”
……
另一邊,皇城內宮正門下。
便衣龍衛駕著馬車,載著林迴在宮門處停下。
“林學士,宮門我們是進不去了。若您要進宮,我讓人通傳吧。”便衣龍衛恭敬道。
“不必。”林迴跳下馬車,淡淡道,“你先退下。”
“是!”便衣龍衛不敢多言,駕著馬車悄然離開。
林迴站在宮正門下,目光望向通往皇城大門的方向。
他在等,等那位飽受冤屈、滿懷希望的老婦人。
寒風凜冽,大詔已入寒冬。
林迴站在皇鼓下,新當值的城門守將並不認識他,但心中卻格外緊張。
之前的守將因阻止他人敲皇鼓而被斬,他可不想步其後塵。
然而,林迴並未敲鼓,隻是靜靜站著。
這讓守將進退兩難,趕也不是,不趕也不是。
就在這時,林迴眼前一亮。
街道盡頭,一道蹣跚的身影緩緩走來,正是那位老婦人。
老婦人疲憊不堪,但當她抬頭看到巍峨的宮牆時,眼神中頓時煥發出光彩。
她咬著牙,一步步向前挪動。
‘我不能過去。’林迴站在皇鼓下,沒有上前攙扶。
他明白,對老婦人而言,敲響皇鼓是她唯一的希望與執念。
無論結果如何,隻要她親手敲響這麵鼓,心便安了。
林迴不禁思索,若大詔的國君是個昏君,皇鼓即便敲響也無用,那天下百姓豈不是活在煉獄之中?
“大詔會越來越好的,給我一點時間……”
林迴握緊拳頭,心中暗自發誓。
一刻鍾,或許半個時辰。
終於,那老婦人走到了宮正門下,看到了站在皇鼓下的林迴。
她身軀微顫,眼中淚水奪眶而出。
“是你,小夥子……”老婦人聲音哽咽,瞬間明白了這一切。
她不再說感謝的話,因為任何言語都已無法表達她此刻的心情。
林迴無聲地為她付出,給了她希望與勇氣。
大詔有這樣的讀書人,何愁沒有未來?
“老人家!”
林迴從皇鼓下取出兩根鼓槌,微笑著遞給老婦人,“這鼓槌交給您了。相信它一定會為您帶來希望與好運!”
紅牆綠瓦,院落相連,亭台花園,雅致寧靜。
翰林學士們忙碌著,起草文書,整理各州府送來的官書,一片繁忙景象。
此時,翰林院外來了幾個錦衣青年,憑借官吏腰牌,順利進入院內。
“你們找誰?”輪值的翰林院學士沈坪,上前接待。
“大人!”為首的青年拱手揖禮,“我是天津府樂平縣的縣尉,這幾位是鎮魔堂的捕快。”
“縣尉?”沈坪眉頭一挑,心中不屑,這麽小的官也敢來翰林院拜訪?
但他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意,“你們是來拜訪呂方橋學士的吧?”
“正是!”縣尉上前兩步,不著痕跡地遞上一張麵值千兩的大詔銀票,低聲道:“勞煩大人代為通傳一聲。”
沈坪臉色一變,迅速將銀票揣入袖中,板著臉道:“翰林院可不興這一套,下次注意!”
“是是是,下官明白。”
縣尉幹笑兩聲,試探性地問道:“那大人,可否……”
沈坪歎了口氣,搖頭道:“你們來遲了。早在十多天前,呂方橋學士已經被陛下斬了。”
“什麽!”三人驚唿一聲,頓時愣在原地。
呂方橋被斬了?這可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為什麽州牧大人都沒有收到風聲?
沈坪輕啜一口茶,似笑非笑地看著三人:“不過,你們有什麽事可以跟本官說。本官正好是掌管天津府的新任翰林學士,沈坪。”
縣尉與兩名捕快對視一眼,猶豫片刻後,低聲道:“沈大人,是這樣的……”
“我們這次進京,一是拜訪呂大人,二是緝捕樂平縣的一名通緝犯。”
“大人您也知道,有些刁民貪心不足,稍有不滿就想著鬧到州府甚至京城,給大人們添了不少麻煩……”
縣尉含糊其辭,但沈坪已然明白。
“確實如此。”
沈坪微微頷首,“那通緝犯現在到京城了?你們原本是想請呂大人幫忙緝拿吧?”
“正是如此,但如今隻能勞煩沈大人出手了,我們也是怕連累到您。”縣尉一臉慚愧。
“可有畫像?”沈坪問道。
縣尉連忙從袖中取出一幅畫像,遞給沈坪。
沈坪展開一看,微微一愣,畫像上竟是一位老婦人。
他心中暗暗冷笑,連一個老婦人都抓不住,這些縣吏真是無能至極。
“本官知道了。”
沈坪收起畫像,淡淡道,“你們住在天津酒樓是吧?迴頭有消息,本官會通知你們。”
“多謝大人!”縣尉三人大喜過望,躬身退下。
待三人離開後,沈坪啜了口茶,低聲自語:“呂方橋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本官可不會自討沒趣。”
“況且,本官剛接管呂方橋的工作,就算出了什麽事,也怪不到本官頭上。”
唰!
沈坪站起身,喚來一名翰林院吏員,將銀票與畫像遞過去,沉聲道:“將這兩樣東西送去鎮撫司,就說呂方橋餘黨進京,讓他們幫忙尋找這名老婦人。她或許是重要的人證!”
“是,大人!”吏員心知此事非同小可,收好東西便匆匆趕往鎮撫司。
沈坪嘴角微揚,輕笑道:“送上門的功勞,不要白不要啊……”
……
另一邊,皇城內宮正門下。
便衣龍衛駕著馬車,載著林迴在宮門處停下。
“林學士,宮門我們是進不去了。若您要進宮,我讓人通傳吧。”便衣龍衛恭敬道。
“不必。”林迴跳下馬車,淡淡道,“你先退下。”
“是!”便衣龍衛不敢多言,駕著馬車悄然離開。
林迴站在宮正門下,目光望向通往皇城大門的方向。
他在等,等那位飽受冤屈、滿懷希望的老婦人。
寒風凜冽,大詔已入寒冬。
林迴站在皇鼓下,新當值的城門守將並不認識他,但心中卻格外緊張。
之前的守將因阻止他人敲皇鼓而被斬,他可不想步其後塵。
然而,林迴並未敲鼓,隻是靜靜站著。
這讓守將進退兩難,趕也不是,不趕也不是。
就在這時,林迴眼前一亮。
街道盡頭,一道蹣跚的身影緩緩走來,正是那位老婦人。
老婦人疲憊不堪,但當她抬頭看到巍峨的宮牆時,眼神中頓時煥發出光彩。
她咬著牙,一步步向前挪動。
‘我不能過去。’林迴站在皇鼓下,沒有上前攙扶。
他明白,對老婦人而言,敲響皇鼓是她唯一的希望與執念。
無論結果如何,隻要她親手敲響這麵鼓,心便安了。
林迴不禁思索,若大詔的國君是個昏君,皇鼓即便敲響也無用,那天下百姓豈不是活在煉獄之中?
“大詔會越來越好的,給我一點時間……”
林迴握緊拳頭,心中暗自發誓。
一刻鍾,或許半個時辰。
終於,那老婦人走到了宮正門下,看到了站在皇鼓下的林迴。
她身軀微顫,眼中淚水奪眶而出。
“是你,小夥子……”老婦人聲音哽咽,瞬間明白了這一切。
她不再說感謝的話,因為任何言語都已無法表達她此刻的心情。
林迴無聲地為她付出,給了她希望與勇氣。
大詔有這樣的讀書人,何愁沒有未來?
“老人家!”
林迴從皇鼓下取出兩根鼓槌,微笑著遞給老婦人,“這鼓槌交給您了。相信它一定會為您帶來希望與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