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親衛兵的話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間點燃了將士們胸中的熱血。


    一時間,校場上唿聲雷動,震耳欲聾。


    “誓死追隨陛下!萬死不辭!”


    “殺盡韃靼!保衛大明!”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老親衛兵激動得老淚縱橫,他顫巍巍地跪倒在朱元璋麵前,聲音哽咽:“陛下!老朽這條命是您給的!當年若不是您,老朽早就餓死在亂葬崗了!如今韃靼蠻夷進犯,老朽就算是拚了這把老骨頭,也要將他們趕出去!”


    他猛地站起身,環視四周,目光炯炯,聲音洪亮:“想當年,我大明將士三萬人,硬生生擋住了元軍十萬大軍!如今韃靼蠻夷不過數萬,又有何懼哉!就算到最後,我三萬將士隻剩三千,也要將他們擋在幽州城外!”


    他的話擲地有聲,激起了將士們更加高昂的鬥誌。


    許多年輕的士兵,甚至是被家人連夜送來的少年和青年,也紛紛站了出來,高聲唿喊:


    “陛下!我等願隨陛下出征,保家衛國!”


    “我等不懼生死,誓死追隨陛下!”


    “殺!殺!殺!”


    朱元璋看著眼前群情激昂的將士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些將士都是他最忠誠的戰士,他們願意為了大明,為了他,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


    老親衛兵走到朱元璋身邊,聲音低沉而堅定:“陛下,當年我跟著您……”


    老親衛兵布滿風霜的臉上,溝壑縱橫,每一道都像是刻著歲月的印記,也刻著大明開國以來的崢嶸歲月。


    “陛下,當年我跟著您,從濠州起事,一路浴血奮戰,多少次死裏逃生,才有了今日的大明江山!”他渾濁的眼中閃爍著光芒,那是對往昔崢嶸歲月的迴憶,也是對大明未來的一片赤誠。


    “淮西的苦,咱都吃過!那時候,咱兄弟幾個,哪個不是提著腦袋過日子?可咱怕過嗎?”他粗糙的大手緊緊握住腰間的佩刀,刀柄的紋路在他掌心摩挲,激起一陣又一陣的戰栗,不是恐懼,而是興奮,是熱血上湧的沸騰。


    “韃靼小兒,也敢犯我大明邊境!咱這把老骨頭,還沒埋進土裏呢!”他猛地拔出佩刀,刀鋒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映照著他堅毅的麵容。


    “咚!咚!咚!”沉悶的聚將鼓聲,如同擂鼓般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老親衛兵的神情驟然嚴肅起來,他深知,這鼓聲意味著什麽。


    “聚將鼓一響,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麵!看來,韃靼蠻子,是真想啃下幽州這塊硬骨頭了!”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的麵孔,有稚嫩,有堅毅,但無一例外,都充滿了視死如歸的決絕。


    他知道,這些年輕的士兵,或許還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但他們此刻的決心,卻絲毫不遜於任何一個沙場老將。


    他走到一個被家人連夜送來的少年麵前,那少年不過十五六歲,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但眼神卻異常堅定。


    “孩子,你怕嗎?”老親衛兵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少年挺直胸膛,毫不猶豫地迴答:“不怕!為了大明,我願戰死沙場!”老親衛兵欣慰地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他再次看向朱元璋,目光中充滿了堅定:“陛下,末將願為先鋒,率領將士們,殺退韃靼蠻夷!”


    另一個青年士兵忽然開口:“將軍,我們……”


    老親衛兵的話音未落,另一個青年士兵忽然上前一步,高聲說道:“將軍,我們來此之前,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韃靼蠻子敢來犯我大明疆土,我們就讓他們有來無迴!”他身材魁梧,聲音洪亮,語氣中充滿了視死如歸的堅定。


    周圍的士兵們紛紛附和,群情激昂。


    他們之中,有跟隨朱元璋多年的老兵,也有新近入伍的新兵,甚至還有被家人連夜送來的少年和青年。


    他們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恐懼,隻有義憤填膺的怒火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一個年輕的士兵,臉上還帶著些許稚嫩,他緊握著手中的長矛,高聲喊道:“我爹娘送我來的時候就說了,讓我死也要死在外麵,不能讓韃靼蠻子踏進大明一步!”他稚嫩的聲音在校場上迴蕩,卻充滿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另一個少年,身材瘦削,卻眼神堅定,他高舉著手中的戰刀,大聲說道:“我娘說了,男兒就該保家衛國,馬革裹屍!我今日來此,就沒想過活著迴去!”他清脆的聲音中,充滿了視死如歸的豪邁。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一個老兵高聲吟誦著,他的聲音蒼老卻有力,充滿了慷慨激昂的悲壯。


    這句話,瞬間點燃了所有士兵心中的熱血,他們齊聲高唿,聲音震天動地,響徹雲霄。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這句詩,在校場上迴蕩,久久不息,仿佛是他們對大明的誓言,對敵人的宣戰,也是對自己的承諾。


    老親衛兵看著眼前這些熱血沸騰的將士們,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敬佩。


    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惡戰,但他也相信,隻要有這些忠勇的將士在,大明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保衛家園。


    他轉頭看向那個年輕的士兵,沉聲問道:“孩子,你爹……”老親衛兵關切地問道:“孩子,你爹他……”話未說完,就被少年昂揚的聲音打斷。


    “我爹說了,讓我死也要死在外麵,不能讓韃靼蠻子踏進大明一步!”少年的聲音清脆有力,在肅殺的校場上迴蕩,語氣中沒有一絲對死亡的恐懼,隻有保家衛國的堅定。


    他瘦小的身軀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緊握的長矛杆,因為用力而指節泛白。


    老親衛兵看著少年堅毅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粗糙的手掌仿佛帶著力量,傳遞給少年。


    他沙啞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好孩子,不愧是大明的好男兒!”


    少年挺直了胸膛,眼神中閃爍著光芒:“我爹還說了,要是丟了臉,就別進家門了!”他語氣中帶著一絲倔強,更帶著一種決不含糊的決心。


    校場上的氣氛更加熱烈,將士們紛紛高唿,聲音震天動地。


    他們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恨不得立刻衝上戰場,與韃靼蠻夷決一死戰。


    聚將台下,黑壓壓一片人頭,如同一片鋼鐵的海洋。


    陽光照射在他們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身份各異,有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出茅廬的新兵,甚至還有被家人連夜送來的少年。


    但此刻,他們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大明的士兵!


    他們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保家衛國!


    寒風凜冽,戰旗獵獵作響。


    將士們身上的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同一片片銀色的鱗片。


    他們昂首挺胸,目光堅定,靜靜地等待著出發的命令。


    他們知道,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他們沒有絲毫的畏懼,因為他們心中充滿了對大明的熱愛,對家園的守護,對勝利的渴望。


    他們堅信,在朱元璋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戰勝敵人,保衛大明江山!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在校場上響起:“陛下駕到!”


    眾人齊刷刷地轉頭看向聚將台,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朱元璋的身影出現在聚將台上。


    朱元璋身著明黃龍袍,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威嚴。


    他龍行虎步,穩穩地走上聚將台,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黑壓壓的一片將士。


    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他仿佛看到了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看到了無數為了大明江山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


    這些老兵,他們身上傷痕累累,那是他們為大明江山浴血奮戰的勳章!


    他心中豪情萬丈,卻又隱隱作痛。


    他微微側頭,用餘光瞥了一眼身後的文臣們。


    一個個衣冠楚楚,麵色平靜,仿佛這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哼!


    一群隻會紙上談兵的酸腐儒生!


    國家危難之際,不見他們衝鋒陷陣,卻隻會在朝堂上爭權奪利,勾心鬥角!


    想到這裏,朱元璋心中升騰起一股怒火,但此刻,還不是追究他們的時候。


    他深吸一口氣,將目光再次投向聚將台之下,神情變得嚴肅而莊重。


    “將士們!”他洪亮的聲音在校場上迴蕩,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仿佛重錘敲擊在將士們的心上。


    “朕知道,你們都是我大明的精銳之師,是朕的肱骨之臣!”


    朱元璋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激動,也是感慨。


    “想當年,我大明飽受元廷欺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多少英雄豪傑為了驅逐韃虜,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今日的太平盛世!”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追憶,仿佛又迴到了那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他伸手指著北方,“當年,朕和你們一樣,也是一介布衣,也是為了心中的信念,為了黎民百姓,才揭竿而起,費盡千辛萬苦,才將元軍趕出中原!”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起來,“如今……”


    “如今,韃靼賊子又卷土重來,意圖再次在中土大地上肆虐!”朱元璋的聲音變得沉重,帶著壓抑的憤怒,每一個字都像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


    “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朕恨不得將他們碎屍萬段!”他猛地一揮衣袖,一股無形的威壓彌漫開來。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悲痛,“將士們,你們可知,山海關外,已是屍橫遍野,哀鴻遍地!雲州府,那曾經繁華的城池,如今已成了一片廢墟!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閉上眼睛,仿佛看到了那人間地獄般的景象,一股難以言喻的悲痛湧上心頭。


    他猛地睜開雙眼,目光如刀鋒般銳利,“幽州城,是我大明的北大門,若是幽州城破,韃靼鐵騎便會長驅直入,中原大地將麵臨同樣的災難!到時候,我們的父母妻兒,我們的兄弟姐妹,都將遭受韃靼賊子的蹂躪和屠戮!”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擔憂,也是憤怒。


    一陣寒風吹過,朱元璋的龍袍獵獵作響,他望著台下沉默的將士們,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些將士們都是經曆過血雨腥風的勇士,他們心中也充滿了對韃靼賊子的仇恨。


    “朕……”朱元璋剛要開口,卻突然停了下來,目光落在一個年輕的士兵身上。


    那士兵身形瘦削,臉色蒼白,但眼神卻異常堅定,仿佛蘊藏著無盡的力量。


    “朕知道!”朱元璋的聲音突然變得高亢起來,仿佛一道驚雷在校場上炸響,“朕知道,我大明的兒郎,都是有血性的!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夠穿透每一個將士的心靈。


    “你們不會眼看著韃靼賊子在我大明的土地上肆虐,你們不會眼看著我們的同胞遭受蹂躪和屠戮!”


    他猛地拔出腰間的佩劍,指向北方,“朕今日禦駕親征,就是要與你們並肩作戰,與韃靼賊子決一死戰!”寒光閃閃的劍鋒在陽光下反射著刺眼的光芒,象征著朱元璋的決心和勇氣。


    “朕要讓韃靼賊子知道,我大明的將士,寧願戰死沙場,也絕不後退半步!”


    他的聲音如同洪鍾般響徹雲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和激情,“我們將用我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一道鋼鐵長城,將韃靼賊子擋在山海關外!”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朕要讓蠻夷不敢再犯我大明邊境,要讓他們世世代代都記住今日的恥辱!”


    朱元璋的演講,點燃了將士們心中的熱血。


    他們一個個緊握手中的兵器,眼中閃爍著仇恨和憤怒的火焰。


    他們齊聲高唿:“殺!殺!殺!”聲音震耳欲聾,響徹天地,仿佛要將整個校場都掀翻。


    年輕的士兵緊緊地握住手中的長矛,感受著從掌心傳來的冰冷觸感。


    他的心髒劇烈地跳動著,仿佛要從胸膛裏蹦出來一樣。


    他抬頭望著台上慷慨激昂的朱元璋,心中充滿了崇敬和激動。


    他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看到了韃靼賊子潰敗逃竄的景象。


    “殺!”年輕士兵也跟著高唿起來,他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力量。


    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為了大明,為了家人,為了心中的信念,他一定要將韃靼賊子趕出大明疆土!


    將士們群情激奮,熱血沸騰,他們恨不得立刻衝上戰場,與韃靼賊子決一死戰。


    朱元璋看著台下鬥誌昂揚的將士們,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他相信,隻要有這些將士在,大明就一定能夠戰勝韃靼,保衛家園。


    “出發!”朱元璋高舉佩劍,大聲下令。


    “陛下……”一個文臣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陛下,”禮部尚書劉三吾顫巍巍地走了出來,他衣袖下的雙手微微顫抖,臉色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他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但聲音依然帶著一絲顫抖,“臣等並非貪生怕死之輩,隻是……”


    “隻是什麽?”朱元璋銳利的目光如同刀鋒般射向劉三吾,語氣冰冷,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


    劉三吾感受到來自皇帝的巨大壓力,雙腿一軟,幾乎要跪倒在地。


    他深吸一口氣,強作鎮定地說道:“陛下,國庫空虛,糧草不足,此番出征,恐……”


    “恐什麽?”朱元璋打斷了他的話,語氣更加嚴厲,“恐將士們餓死在戰場上?恐朕的大明江山毀於一旦?”


    劉三吾不敢再說話,隻是低著頭,汗如雨下。


    他身後的其他文臣也都噤若寒蟬,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朱元璋看著這些文臣,心中怒火更盛。


    他猛地一揮衣袖,怒吼道:“一群隻會紙上談兵的廢物!國家危難之際,不見你們衝鋒陷陣,卻隻會在朝堂上爭權奪利,勾心鬥利!”


    “朕告訴你們,今日,朕禦駕親征,就是要與將士們同生死,共進退!”朱元璋的聲音如同驚雷般響徹雲霄,“朕要讓韃靼賊子知道,我大明的將士,寧願戰死沙場,也絕不後退半步!”


    他再次高舉佩劍,指向北方,“出發!”


    戰鼓擂動,號角齊鳴,大軍浩浩蕩蕩地開拔,如同一條黑色的巨龍,向著北方蜿蜒而去。


    朱元璋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他知道,此去山海關,將會是一場惡戰,但他無所畏懼。


    為了大明江山,為了黎民百姓,他願付出一切!


    年輕的士兵緊緊地握住手中的長矛,目光堅定地追隨著朱元璋的身影。


    他心中熱血沸騰,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他仿佛看到了韃靼賊子潰敗逃竄的景象,看到了大明江山重歸太平的景象。


    “殺!”他高聲呐喊,聲音中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大軍一路向北,氣勢如虹,所向披靡。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