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聚將鼓鳴驚舊部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 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聚將……聚將鼓!”老兵終於喊出了完整的話,聲音嘶啞,卻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這是……這是皇上的聚將鼓!”
一石激起千層浪!
“聚將鼓?真的是聚將鼓!”
“皇上……皇上要禦駕親征了嗎?”
城牆上的士兵們議論紛紛,語氣中充滿了震驚和興奮。
校場上的氣氛也隨之沸騰起來。
“聚將鼓!真的是聚將鼓!”一名老兵激動地喊道,渾濁的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了!我終於又聽到這鼓聲了!”另一名老兵也跟著喊道,聲音顫抖,老淚縱橫。
這些老兵,都是當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親衛兵,他們曾經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十五年前,大明建國,朱元璋穩坐朝堂,他們便卸甲歸田,隱退鄉野。
聚將鼓,是他們記憶中最激昂、最熱血的聲音,那是屬於他們的榮耀,屬於他們的青春!
“咚!咚!咚!”
聚將鼓聲依舊在響著,一下一下,敲擊在每個老兵的心頭,喚醒了他們沉睡已久的熱血和激情。
他們仿佛又看到了年輕的朱元璋,身披戰甲,手持長劍,帶領著他們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這鼓聲……”一名老兵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淚光,“和當年……一模一樣……”
“是啊……”另一名老兵也跟著說道,“一模一樣……”
他們相互攙扶著,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向聚將台上的朱元璋。
“我們……我們還能再為皇上效力嗎?”一名老兵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另一個老兵沒有迴答,隻是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兩行熱淚順著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了下來……
十五年前,金陵城外,旌旗獵獵,戰馬嘶鳴。
那是大明開國大典的盛況,也是他們這群親衛兵卸甲歸田的時刻。
朱元璋身著龍袍,意氣風發,穩坐於高台之上,接受萬民朝拜。
他們則褪去了征戰多年的盔甲,換上了粗布麻衣,手中緊握的不再是刀槍劍戟,而是鋤頭鐮刀。
那一日,陽光格外耀眼,照得他們眼前的世界一片金黃。
他們曾以為,這便是他們人生的終點。
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都將成為過往雲煙,被塵封在記憶的深處。
他們將和尋常百姓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度餘生。
然而,心中的那團火,卻始終未能熄滅。
雖然告別了戰場,但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曾經的身份——大明的親衛,朱元璋最忠誠的戰士。
那些年的浴血奮戰,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骨子裏,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他們忘不了戰場上兄弟們為了彼此浴血奮戰的情景,忘不了他們高舉著戰旗呐喊的模樣。
十五年了,他們分散在各地,有的耕種,有的打獵,有的甚至在市井之中做起了小買賣。
但他們始終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夜深人靜時,擦拭著那些已經生鏽的刀劍。
他們知道,這看似平靜的生活,也許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他們也一直在等待,等待著再次聽到那震人心魄的聚將鼓聲,等待著再次為大明,為他們的皇上衝鋒陷陣的那一天。
鼓聲依舊在迴蕩,仿佛穿透了時空的阻隔,直擊他們的靈魂深處。
他們能感受到鼓槌每一次的敲擊,都像是擂在他們胸膛上的重錘,震得他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他們的耳朵微微顫動,仔細分辨著這久違的鼓聲。
鼓聲沉悶而又雄壯,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們聽得出,這不是尋常的戰鼓,而是隻在重大時刻才會響起的聚將鼓。
他們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原本渾濁的目光中,也重新燃起了明亮的光芒。
他們仿佛又迴到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迴到了那個為大明出生入死的戰場。
他們伸出粗糙的手掌,輕輕地撫摸著刀柄,仿佛在撫摸著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
“是聚將鼓,絕對是聚將鼓……”一名老兵喃喃自語,聲音雖然低沉,卻充滿了力量。
他緩緩地站起身,背影挺拔,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散發著令人敬畏的鋒芒。
他環顧四周,發現身邊的老兄弟們,也都如同他一般,眼中燃燒著同樣的火焰。
他們什麽也沒有說,隻是默默地對視了一眼,彼此的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
他們仿佛心有靈犀一般,不需要任何語言,便明白彼此的心意。
“走……”一個沙啞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話音剛落,便看到一個老兵率先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下一秒就要迴到戰場一般。
鼓聲,如同漣漪般,迅速擴散至整個金陵城,甚至更遠的地方。
在城外一座不起眼的小村莊裏,一個正在田間勞作的老農,猛然停下了手中的鋤頭。
他微微顫動著,似乎感覺到了什麽,猛地抬起頭,側耳傾聽。
鼓聲穿透了田野的喧囂,清晰地傳入他的耳中。
他那布滿皺紋的臉上,先是閃過一絲疑惑,緊接著,便是難以置信的震驚。
他手中的鋤頭“哐當”一聲掉落在地上,濺起一團塵土。
“這是……聚將鼓?!”老農顫抖著嘴唇,喃喃自語道。
他猛然瞪大了眼睛,渾濁的雙眼中,爆發出一種異樣的光芒。
他那佝僂的背脊,也仿佛在這一刻挺直了許多。
幾乎同一時間,在城中的一家小酒館裏,一個正在和客人討價還價的老板,突然停了下來。
他手中的算盤掉落在地上,骨碌碌地滾到了桌子底下。
“聚將鼓……”他低聲重複著,
他猛地推開客人,踉蹌著衝出酒館,朝著鼓聲傳來的方向跑去。
在城郊的一座破舊的院落裏,一個正在劈柴的樵夫,手中的斧頭停在了半空中。
他側耳傾聽著鼓聲,身體微微顫抖,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震撼。
他丟下斧頭,跌跌撞撞地衝出院子,
類似的場景,在金陵城周圍的各個角落不斷上演。
那些原本平靜祥和的村莊,仿佛在一瞬間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些隱退多年的老兵們,紛紛從各自的家中走出,朝著同一個方向匯聚。
他們的心中,都迴蕩著同一個聲音——聚將鼓!
那是他們曾經的榮耀,那是他們曾經的夢想,那是他們曾經為之奮鬥的一切!
“難道……真的要再次出征了嗎?”一個老兵喃喃自語道,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他身旁的另一個老兵,沒有迴答,隻是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兩行熱淚順著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了下來。
“我們……”他哽咽著說道,“我們還能再為皇上效力嗎?”
鼓聲越來越急促,越來越響亮,仿佛在催促著他們,趕緊迴到戰場,迴到那個屬於他們的時代!
一個老兵突然拔出腰間的佩刀,刀鋒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走!”他大吼一聲,“我們迴去!”
“迴去!迴去!”
其他的老兵們也紛紛拔出武器,跟著他一起朝著金陵城的方向跑去,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仿佛下一刻就要奔赴沙場,為大明,為他們的皇上,再次浴血奮戰!
“等等……”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我的刀……”
“刀!我的刀呢!”一個老兵焦急地唿喊著,聲音帶著一絲慌亂。
他伸出粗糙的雙手,在腰間胡亂地摸索著,卻什麽也沒有摸到。
他原本挺拔的身軀,也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略顯佝僂。
“我的也在家裏放著呢!”另一個老兵也跟著說道,聲音裏充滿了焦躁。
他的臉上布滿了汗珠,那是激動和緊張交織的產物。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進了肉裏,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
老兵們胸口劇烈起伏,如同風箱一般,急促的唿吸聲在寂靜的空氣中格外清晰。
他們彼此對視,眼中的激動和興奮如同被點燃的火焰,越燒越旺。
十五年前,他們卸甲歸田,告別了戰場,但那顆渴望戰鬥的心,卻從未停止跳動。
如今,聚將鼓聲再次響起,他們體內的血液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熱血沸騰,戰意昂揚。
他們的身體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那是興奮和激動的雙重作用,仿佛要將他們體內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
他們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變得蒼白。
他們的目光如同利劍一般,緊緊地盯著聚將台的方向,仿佛能夠穿透層層阻礙,看到那位曾經帶領他們南征北戰的皇帝。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而又緊張的氣氛,老兵們彼此之間的唿吸聲清晰可聞。
他們緊繃著神經,感受著心髒劇烈的跳動,仿佛要從胸膛中蹦出來一般。
他們仿佛迴到了當年金戈鐵馬的戰場,迴到了那個充滿硝煙和鮮血的年代。
他們的身體本能地做出了反應,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刀出鞘,衝鋒陷陣。
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渴望,渴望重新迴到戰場,渴望再次為大明,為他們的皇帝貢獻力量。
他們的身體雖然已經不再年輕,但他們的內心,卻依然燃燒著年輕的熱情和激情。
他們渴望聽到更多的鼓聲,渴望看到更多的戰旗,渴望再次體驗那種為了信念和榮耀而戰的快感。
他們仿佛著了魔一般,全身顫抖得更加劇烈了。
他們邁開步子,朝著記憶中那個熟悉的方位走去。
他們目光堅定,眼神炙熱,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牽引。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高大而偉岸,他們內心深處隱隱期待著,這一次,不會是空歡喜,這一次,大明需要他們,這一次,他們依然可以成為戰場上最鋒利的刀刃。
“快,我的馬……”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帶著一絲猶豫,卻又充滿了堅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
“聚將鼓?真的是聚將鼓!”
“皇上……皇上要禦駕親征了嗎?”
城牆上的士兵們議論紛紛,語氣中充滿了震驚和興奮。
校場上的氣氛也隨之沸騰起來。
“聚將鼓!真的是聚將鼓!”一名老兵激動地喊道,渾濁的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了!我終於又聽到這鼓聲了!”另一名老兵也跟著喊道,聲音顫抖,老淚縱橫。
這些老兵,都是當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親衛兵,他們曾經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十五年前,大明建國,朱元璋穩坐朝堂,他們便卸甲歸田,隱退鄉野。
聚將鼓,是他們記憶中最激昂、最熱血的聲音,那是屬於他們的榮耀,屬於他們的青春!
“咚!咚!咚!”
聚將鼓聲依舊在響著,一下一下,敲擊在每個老兵的心頭,喚醒了他們沉睡已久的熱血和激情。
他們仿佛又看到了年輕的朱元璋,身披戰甲,手持長劍,帶領著他們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這鼓聲……”一名老兵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淚光,“和當年……一模一樣……”
“是啊……”另一名老兵也跟著說道,“一模一樣……”
他們相互攙扶著,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向聚將台上的朱元璋。
“我們……我們還能再為皇上效力嗎?”一名老兵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另一個老兵沒有迴答,隻是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兩行熱淚順著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了下來……
十五年前,金陵城外,旌旗獵獵,戰馬嘶鳴。
那是大明開國大典的盛況,也是他們這群親衛兵卸甲歸田的時刻。
朱元璋身著龍袍,意氣風發,穩坐於高台之上,接受萬民朝拜。
他們則褪去了征戰多年的盔甲,換上了粗布麻衣,手中緊握的不再是刀槍劍戟,而是鋤頭鐮刀。
那一日,陽光格外耀眼,照得他們眼前的世界一片金黃。
他們曾以為,這便是他們人生的終點。
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都將成為過往雲煙,被塵封在記憶的深處。
他們將和尋常百姓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度餘生。
然而,心中的那團火,卻始終未能熄滅。
雖然告別了戰場,但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曾經的身份——大明的親衛,朱元璋最忠誠的戰士。
那些年的浴血奮戰,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骨子裏,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他們忘不了戰場上兄弟們為了彼此浴血奮戰的情景,忘不了他們高舉著戰旗呐喊的模樣。
十五年了,他們分散在各地,有的耕種,有的打獵,有的甚至在市井之中做起了小買賣。
但他們始終保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夜深人靜時,擦拭著那些已經生鏽的刀劍。
他們知道,這看似平靜的生活,也許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他們也一直在等待,等待著再次聽到那震人心魄的聚將鼓聲,等待著再次為大明,為他們的皇上衝鋒陷陣的那一天。
鼓聲依舊在迴蕩,仿佛穿透了時空的阻隔,直擊他們的靈魂深處。
他們能感受到鼓槌每一次的敲擊,都像是擂在他們胸膛上的重錘,震得他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他們的耳朵微微顫動,仔細分辨著這久違的鼓聲。
鼓聲沉悶而又雄壯,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們聽得出,這不是尋常的戰鼓,而是隻在重大時刻才會響起的聚將鼓。
他們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原本渾濁的目光中,也重新燃起了明亮的光芒。
他們仿佛又迴到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迴到了那個為大明出生入死的戰場。
他們伸出粗糙的手掌,輕輕地撫摸著刀柄,仿佛在撫摸著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
“是聚將鼓,絕對是聚將鼓……”一名老兵喃喃自語,聲音雖然低沉,卻充滿了力量。
他緩緩地站起身,背影挺拔,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散發著令人敬畏的鋒芒。
他環顧四周,發現身邊的老兄弟們,也都如同他一般,眼中燃燒著同樣的火焰。
他們什麽也沒有說,隻是默默地對視了一眼,彼此的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
他們仿佛心有靈犀一般,不需要任何語言,便明白彼此的心意。
“走……”一個沙啞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話音剛落,便看到一個老兵率先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下一秒就要迴到戰場一般。
鼓聲,如同漣漪般,迅速擴散至整個金陵城,甚至更遠的地方。
在城外一座不起眼的小村莊裏,一個正在田間勞作的老農,猛然停下了手中的鋤頭。
他微微顫動著,似乎感覺到了什麽,猛地抬起頭,側耳傾聽。
鼓聲穿透了田野的喧囂,清晰地傳入他的耳中。
他那布滿皺紋的臉上,先是閃過一絲疑惑,緊接著,便是難以置信的震驚。
他手中的鋤頭“哐當”一聲掉落在地上,濺起一團塵土。
“這是……聚將鼓?!”老農顫抖著嘴唇,喃喃自語道。
他猛然瞪大了眼睛,渾濁的雙眼中,爆發出一種異樣的光芒。
他那佝僂的背脊,也仿佛在這一刻挺直了許多。
幾乎同一時間,在城中的一家小酒館裏,一個正在和客人討價還價的老板,突然停了下來。
他手中的算盤掉落在地上,骨碌碌地滾到了桌子底下。
“聚將鼓……”他低聲重複著,
他猛地推開客人,踉蹌著衝出酒館,朝著鼓聲傳來的方向跑去。
在城郊的一座破舊的院落裏,一個正在劈柴的樵夫,手中的斧頭停在了半空中。
他側耳傾聽著鼓聲,身體微微顫抖,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震撼。
他丟下斧頭,跌跌撞撞地衝出院子,
類似的場景,在金陵城周圍的各個角落不斷上演。
那些原本平靜祥和的村莊,仿佛在一瞬間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些隱退多年的老兵們,紛紛從各自的家中走出,朝著同一個方向匯聚。
他們的心中,都迴蕩著同一個聲音——聚將鼓!
那是他們曾經的榮耀,那是他們曾經的夢想,那是他們曾經為之奮鬥的一切!
“難道……真的要再次出征了嗎?”一個老兵喃喃自語道,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他身旁的另一個老兵,沒有迴答,隻是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兩行熱淚順著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了下來。
“我們……”他哽咽著說道,“我們還能再為皇上效力嗎?”
鼓聲越來越急促,越來越響亮,仿佛在催促著他們,趕緊迴到戰場,迴到那個屬於他們的時代!
一個老兵突然拔出腰間的佩刀,刀鋒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走!”他大吼一聲,“我們迴去!”
“迴去!迴去!”
其他的老兵們也紛紛拔出武器,跟著他一起朝著金陵城的方向跑去,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仿佛下一刻就要奔赴沙場,為大明,為他們的皇上,再次浴血奮戰!
“等等……”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我的刀……”
“刀!我的刀呢!”一個老兵焦急地唿喊著,聲音帶著一絲慌亂。
他伸出粗糙的雙手,在腰間胡亂地摸索著,卻什麽也沒有摸到。
他原本挺拔的身軀,也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略顯佝僂。
“我的也在家裏放著呢!”另一個老兵也跟著說道,聲音裏充滿了焦躁。
他的臉上布滿了汗珠,那是激動和緊張交織的產物。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進了肉裏,卻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
老兵們胸口劇烈起伏,如同風箱一般,急促的唿吸聲在寂靜的空氣中格外清晰。
他們彼此對視,眼中的激動和興奮如同被點燃的火焰,越燒越旺。
十五年前,他們卸甲歸田,告別了戰場,但那顆渴望戰鬥的心,卻從未停止跳動。
如今,聚將鼓聲再次響起,他們體內的血液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熱血沸騰,戰意昂揚。
他們的身體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那是興奮和激動的雙重作用,仿佛要將他們體內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
他們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變得蒼白。
他們的目光如同利劍一般,緊緊地盯著聚將台的方向,仿佛能夠穿透層層阻礙,看到那位曾經帶領他們南征北戰的皇帝。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而又緊張的氣氛,老兵們彼此之間的唿吸聲清晰可聞。
他們緊繃著神經,感受著心髒劇烈的跳動,仿佛要從胸膛中蹦出來一般。
他們仿佛迴到了當年金戈鐵馬的戰場,迴到了那個充滿硝煙和鮮血的年代。
他們的身體本能地做出了反應,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刀出鞘,衝鋒陷陣。
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渴望,渴望重新迴到戰場,渴望再次為大明,為他們的皇帝貢獻力量。
他們的身體雖然已經不再年輕,但他們的內心,卻依然燃燒著年輕的熱情和激情。
他們渴望聽到更多的鼓聲,渴望看到更多的戰旗,渴望再次體驗那種為了信念和榮耀而戰的快感。
他們仿佛著了魔一般,全身顫抖得更加劇烈了。
他們邁開步子,朝著記憶中那個熟悉的方位走去。
他們目光堅定,眼神炙熱,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牽引。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高大而偉岸,他們內心深處隱隱期待著,這一次,不會是空歡喜,這一次,大明需要他們,這一次,他們依然可以成為戰場上最鋒利的刀刃。
“快,我的馬……”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帶著一絲猶豫,卻又充滿了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