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默了一瞬,才道:“不必了。既然不願意入宮,那便罷了。”


    他說完,放下手中的名冊,又拿起了一本奏折。


    “皇後先迴去吧,朕還有奏折要看,迴頭晚間去坤寧殿用晚膳。”


    皇帝生氣了。


    “是,妾告退。”皇後默默看了皇帝一眼,行禮離開。


    皇帝拿的折子是嶺南郡守王文華遞上來的問安折,整篇奏折引經據典,寫的是花團錦簇、才華橫溢,洋洋灑灑幾千字,總結下來就這麽一個意思。


    【皇上,您最近過怎麽樣,還好嗎?嶺南這兩天又下了一場大雨,雨很大。還有嶺南的荔枝和芒果成熟了,很好吃,我一頓能吃一大籃子,我給您上供點吧……】


    皇帝都要氣笑了,因為就在不久前,這王文華才剛遞了一篇問安折。


    同樣洋洋灑灑幾千字,大概還是這麽個意思。


    【皇上,您過得好嗎?吃的好嗎?睡的好嗎?嶺南很熱,臣這些天有些失眠。不過早上剛下了一場雨,下午就沒那麽熱了。還有,嶺南的荔枝和芒果快成熟了,真希望皇上您也能嚐嚐。】


    皇帝很不高興,提筆開始寫批語。


    “朕過得不好,你這廢話太多,看得朕眼疼。以後寫折子再寫這麽多廢話,朕讓你這輩子都別想再吃到荔枝和芒果。”


    一般情況下,皇帝看到這樣的廢話折子,都是直接寫“閱”,“知道了”,或者幹脆拿印章蓋個戳子,表明自己看完了。


    但他最近國事繁忙,忙得飛起,連吃飯睡覺都沒時間,堪稱身心俱疲。


    又得知自己才被喜歡的姑娘拒絕了,心情超級不爽,王文華這折子剛好撞到了槍口上,於是才有這一句怨氣滿滿的批語。


    皇帝寫完,將折子往旁邊一扔。


    新拿起一本,又是廢話連篇的請安折,翻開來看了兩行,實在看不下去,又把折子一扔,端起茶杯準備喝茶。


    喝了一口,茶涼的。


    皇帝騰地站起身,心底那股怒氣是壓都壓不住,手一撂,茶杯重重落在桌案上。


    皇帝開始喊馮進忠:“進忠,馮進忠,這茶怎麽涼的?”


    馮進忠:“……”不是您要求的嗎?


    批折子時隻上涼茶,不燙嘴,可以一口悶,解渴又節約時間。


    不過一個好的心腹不會輕易反駁主子的意見,他連忙道歉:“是臣考慮不周,臣這就讓茶水間送新的茶水來。”


    皇帝也知道自己這無名火發得沒意思,深吸口氣道:“罷了,不喝了。”


    他坐下身,拿起剛剛丟下的折子繼續看,勉強看了一半,皇帝又要炸了。這群狗東西,就顧著自己奏折文章寫的好看,完全不顧及他這個皇帝的死活。


    一篇奏折寫個三千字,差不多就有兩千八百個字是廢話,頂多兩百字在講正事兒。偏偏他還不能不看,以免錯過了重要信息,耽誤了大事。


    馮進忠常年跟著皇帝,自然知道他這會兒情緒已經燒到了極點,再讓他繼續待在這福寧殿裏,沒準就真像那塞進灶膛裏的竹筒,燒著燒著,“嘭”地一聲炸了。


    馮進忠忙道:“陛下,您已經連著看了兩個時辰的奏折,過度勞累對眼睛不好,不如出門散散步,緩解緩解疲勞?”


    “聽你的。”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起身往殿外走去。


    馮進忠連忙追上去,又道:“太液池的荷花開了,楊萬裏有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聽說眼睛疲累時看蜻蜓飛舞能夠極大地緩解疲勞,咱們不如去太液池看看荷花和蜻蜓?”


    皇帝不說話,腳下卻很自然地轉向了景華宮,哦不,太液池的方向。


    景華宮在太液池的同一方向,距離不遠,從景華宮往南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太液池,走路不過半盞茶的腳程。


    主仆二人很快走到了去太液池和景華宮的分叉口,皇帝下意識踏向了去景華宮的那條路,卻又很快迴過神,走向了太液池。


    皇帝到達太液池,遠遠地就見湖邊站著一個姑娘,正是他心中百般糾結,朝思暮想的人。


    皇帝眼裏閃過一絲驚喜。


    在他身後的馮進忠眼裏閃過一絲狡黠得意,看,這點事兒還是得他老馮出馬。


    陛下啊,什麽都好,就是太克製自己了。


    可人非草木,又如何能完全控製住自己的心?陛下富有四海,為了大熙天下兢兢業業,不過是想要一個喜歡的女子,又有何不可?


    馮進忠明白陛下的心理,先帝和成宗陛下沉溺於女色,昏庸無度,把前朝後宮都弄得一團亂。最後留了個爛攤子給皇帝。


    國庫空虛,皇家內室空虛,還倒欠國庫大筆錢銀。皇帝剛登基時,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努力三年才終於將整個大熙拉入正軌。


    他喜歡蘇姑娘,所以才改變了選秀規則。將京官放寬至七品,讓蘇姑娘有入宮參選的機會。怕她進宮會被宮人內室欺負,還特意讓他去儲秀宮打點。


    但他又怕自己沉溺於情愛,淪為成宗、先帝那樣昏聵之人,做出有損國家和百姓之事。所以他才這麽矛盾,想留下她,又不曾放開了手留她。


    蘇虞看著太液池裏的荷花,眼裏滿是驚豔。


    荷花這種花,一朵兩朵並不算絕色,若有滿滿一池的花,那才叫壯觀,才能叫人領悟什麽叫做“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綠萼,魚食拿來了嗎?”蘇虞聽見腳步聲,還以為是綠萼。太液池裏除了荷花,還有很多漂亮的鯉魚。到了湖邊不喂鯉魚,那豈不是白來了?


    綠萼自告奮勇迴景華宮拿魚食,隻蘇虞一人還在此地看花。


    “綠萼?”綠萼沒有迴她,蘇虞疑惑地喊了一聲,迴過頭,不見綠萼,卻見她身後不遠處站著一位身著天青色常服的英俊男子。


    來人正是皇帝。


    蘇虞愣了一下,很快迴過神,屈身給皇帝行禮,“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


    ps:奏折這一段,其實是根據真實曆史改編的。


    根據記錄,清朝皇帝批奏折最常用的三個字,就是“知道了”。


    因為古代奏折,除了說正經事的奏事折,還有奏安折,就是那種問一句:皇上,您好嗎?的折子。


    還有謝恩折,就是上個折子寫:陛下,感謝你,幸好有你……沒你,我可怎麽活……之類肉麻話。


    還有賀折,它裏頭寫的就是:皇上,祝你生日快樂。皇上,祝你春節快樂。皇上,祝你元宵快樂。皇上,祝你清明快樂,啊呸,清明這個可能沒有哈,哈哈……


    總之,逢年過節都要刷個存在感,而且還都要皇帝禦筆朱批。


    比如清代有個叫趙洪燮的哥們,沒事就給康熙上折子,每次都寫啥呢?


    趙洪燮:我們這兒今天下兩場雨,天氣挺好的。


    康熙迴:知道了。


    隔了一禮拜,趙洪燮又來一封折子:我們這兒今天下兩場雨,天氣挺好的。


    康熙說:我迴過了呀。


    隔了一禮拜,又來一封:我們這兒今天下了場大雨,天氣挺好的。


    康熙:……


    康熙迴:我知道了,你能消停點不?


    然後,終於消停了。過了一年,又來一封折子:我們這兒今天下兩場雨……


    *


    還有一位叫孫文成的織造,就很喜歡給雍正,也就是四大爺上問安折。


    打開就是:嗨,你好嗎?


    雍正:我很好。


    孫文成:嗨,你好嗎?


    雍正:我很好。


    就和卡bug一樣。後來雍正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機器人迴複,還多寫了幾個字:朕很好,朕還胖了些。


    *


    然後就到芒果了,康熙時的閩浙總督上奏,老寫:皇上,我們這裏有一種土特產,叫芒果,很好吃,我給你上供些。


    康熙迴:知道了。


    隔了一個月,又來一封:我們這裏有一種土特產,叫芒果,上供給皇上您。


    這次康熙直接道:知道了,不怎麽愛吃,以後別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魚202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魚2024並收藏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