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剽悍的小娘子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 作者:會飛的魚202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章 剽悍的小娘子
“大熙立國之初,太祖陛下欽定文官治國的國策,並立下誓言,不殺言官及士大夫。
陛下斬殺幾十名文官,動搖國本,於國不忠;違背了太祖陛下誓言,於子不孝啊。
如此不忠不孝的行徑,若再不予以規勸,長此以往,禮法不存,大熙將無以為繼。
此事乃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之大事,咱們身為讀書人,當立身持正,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同窗們,若是舍棄己身,能勸得皇帝迴歸正途,便是萬死也得其所。”
蘇虞趕到禦街,隔著大老遠,就見一個十七八歲,身穿青色長袍,繡著竹子紋樣,滿身書卷氣的男子站在樊樓主樓門口的大石獅上,漲紅了臉,振臂高唿。
旁邊一群書生圍著他,如同嗑了藥般激憤。
“何兄說得對,陛下如此暴虐,隨意殺人,與商紂夏桀有何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咱們有責任進行規勸,不能再沉默了。”
蘇虞光看著都覺得玄幻。當眾罵皇帝是商紂夏桀,這群書生是真不怕死啊。
然而這又是可以理解的。
大熙不是宋朝,某些方麵和宋朝又很相像。經濟發達,民風開放,言論甚是自由,沒有明清那麽壓抑。
再加上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崇高,書生們說點過格的話,隻要打著諫言的名號,皇帝一般都不會追究。還得擺出一副我很聽勸,我能納言的姿態。
所以即便皇帝剛殺了幾十個人,破了皇帝不殺言官、士大夫的傳統,這群人也沒怎麽害怕,實在是大膽慣了。
但蘇虞怕。
她是習慣性膽小。
可能是死過一遭,再次得來的生命她很珍惜,珍惜過了頭以至於她隻要察覺到一點危險的痕跡就想逃跑。
如果不是怕蘇明言那家夥也混在這裏搞事情,她一定窩在家裏,研究她的避暑佳肴,絕不輕易出門一步。
蘇虞不知道,被罵的當事人,正好就在樊樓主樓二樓的包廂裏聽著。
皇帝有個習慣,高興不高興,都愛出宮找個酒樓喝茶。
酒樓熱鬧,各種消遣都有,魚龍混雜,更能讓他聽到一些高坐廟台所聽不到的聲音。
比如現在。
不過此時皇帝的心情確實不太美妙。
這群書生隻看到他殺人,卻不曾看到他為什麽殺人。
他們為死去的那幾十個文官可惜,卻不曾想過在他們貪汙受賄背後,有多少百姓無辜枉死。又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子民淪落為孤寡。
門口的書生越罵越起勁,仿佛如此便能體現自己忠君愛國、不畏強權的高尚品質。
蘇虞踮著腳在這群人裏找蘇明言。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希望找到他,還是找不到他。
找了好一會兒,沒見到人,蘇虞稍稍鬆了口氣。
正想著離開,就聽到有人問:“可是就連禦史大夫死諫都未能改變皇帝的想法,我們這些連功名都未曾錄取的小小書生又能有何辦法?我們連陛下的麵都見不到。”話音裏透著沮喪。
另一人早有計策:“一人言渺,眾人聲長。咱們一個人或許不能讓陛下正塑己身,但若有一百個,一千個,乃至一萬個書生聯名上書呢?”
“萬民書?”
“對,就是萬民書。若有萬民書,陛下自當了解我等的決心和意誌,雖萬死而不悔也。”
蘇虞聞言,渾身汗毛直立。
這萬民書,你要是誇皇帝,歌功頌德的,那確實讓人開心。
可你這是罵人啊,這萬民書就是一種變相的威脅:看,大家都認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該改,該端正態度的是你!
讓皇帝端正態度,皇帝能開心?
怕不是得氣炸了吧!
不行,我得趕緊走,不能被牽連進去。雖說她不是書生,但誰知道皇帝憤怒之下還會不會辨別你是不是書生。萬一一股腦兒把她也抓走了呢?
剛要轉身,腳還沒邁出去,就聽得一個非常熟悉的公鴨嗓在喊:“還有我,還有我,何兄,我的名字還沒寫上呢!”
蘇虞一迴頭,就見蘇明言那小子上躥下跳地要在萬民書上簽字。
蘇虞眉心狠狠跳了兩下,這臭小子,不在書院好好讀書,跑到這兒來鬧什麽?毛都沒長齊的家夥,簽什麽萬民書?
簽下名字,迴頭追究起來,這就是妥妥的證據,跑都跑不掉!
眼看蘇明言拿上筆就要簽下名字,蘇虞顧不上其他,氣沉丹田,大喝一聲:“蘇六郎。”
聲音之大,氣震山河。
二樓包廂裏,皇帝端茶的手一抖,杯中清茶盡數潑到了袍褲……中央。
身後伺候的大伴馮進忠嚇了一跳,忙要給皇帝清理。夭壽哦,幸好這茶水不燙,不然燙壞了龍根,他好好的腦袋怕要不保。
皇帝擺擺手,攔住了他。目光朝著樓下看去,他想看看這到底是哪家小娘子,嗓門能如此之……剽悍粗獷。
蘇明言聞言也是一驚,手一抖,筆尖墨水掉下去,正好落在他剛寫的那個蘇字上。
壞了,這聲音怎麽那麽像他大姐。
蘇明言迴過頭,隻見他阿姐,蘇家唯一的嬌嬌兒,怒氣衝衝,虎視眈眈地衝了過來。
“蘇六郎,你現在不是應該在書院讀書嗎?你怎麽在這裏,逃學了?”
蘇明言耳朵都開始疼了,下意識揚起討好的笑容,“姐,阿姐,我不是偷偷出來玩的,我在做大事呢!”
蘇虞:“……”還做大事,老娘巴不得你是逃學出來玩的。
她麵無表情,氣勢洶洶,一群書生都被她的氣勢震撼到,不自覺地讓開一條路,讓她走到了蘇明言麵前。
蘇虞在蘇明言麵前站定,舉起了手。
“……”
蘇明言神色微變,壓低了聲音討饒道:“姐,姐,我的好姐姐。你就給弟弟一點麵子吧,這可是在外頭,我有這麽多同窗還有學長在看著呢。”
“你放心,等迴到家裏你再怎麽懲罰,我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皺了我就不是男子漢!”
蘇虞一巴掌對準他的肩膀狠狠拍了過去,直把人拍了個踉蹌,餘光瞥了一眼萬民書,確定上頭沒有蘇明言的名字才暗暗鬆口氣。
麵上卻不顯露,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聲,“算了,就饒你這一次。現在跟我迴家。”
蘇明言暗暗鬆口氣,還好還好,母大蟲,啊呸,阿姐今天還算是體貼。
但蘇明言不想走……他還要和何學長他們一起去找其他書生簽字寫萬民書呢。
這是蘇明言第一次做這樣的大事,蘇明言隻要一想起來都覺得渾身戰栗,興奮的。
然而,一對上大姐沉下來的臉,蘇明言的臉色耷拉下來。
罷了罷了,萬民書要一萬個人的簽字,何學長他們一時半會兒也弄不完,大不了待會兒他再偷偷溜出來幫忙。
蘇明言迴過頭向學長何嘉告罪。
“何學長,我有事要先離開,你放心我很快會再迴來的。”
我還會再迴來的。
你以為你是灰太狼啊!
蘇虞癟癟嘴,暗暗冷哼一聲,心道:我還能讓你再偷溜出來,我就跟你姓。
何嘉並不指望蘇明言這麽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能做得了什麽,擺擺手就讓他離開了。
姐弟倆一路沉默著到了家。
進了書房,方虞讓阿鹿守著門,然後才開口詢問:“蘇明言,蘇六郎,你這麽長時間天天逃課,就是為了和那群書生弄這什麽鬼萬民書?”
“什麽鬼萬民書?”蘇明言聽出大姐嘴裏的不認同,忍不住道:“阿姐,我們現在做的可是功過千秋的大事。”
“撲哧。”蘇虞都差點被他逗笑了,“蘇六郎,你別學了個詞語就到處亂用,功過千秋,你知道什麽是功過千秋嗎?寫萬民書?”
蘇明言瞪大了眼睛:“這如何不算大事?萬人聯名上書唉,多氣派。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世人看到都會誇讚我的英勇與無畏。”
蘇虞非常無奈,這就是個二傻子。
“你確定這是萬古流芳,而不是遺臭萬年?”方虞看向蘇明言,目光微沉,“蘇明言,你寫這萬民書就隻是為了在史書上留一筆?”
蘇明言搖頭:“當然不是了。”
“那你們是為了什麽?”
蘇明言脫口而出:“當然是為了勸誡皇帝陛下不可濫殺無辜。”
“勸誡陛下不可濫殺無辜?”蘇虞冷笑一聲,“那你知道陛下殺的都有誰?”
“我當然知道了,陛下殺的人有戶部尚書閆繼忠、戶部侍郎吳明顯、戶部郎中魏遠真,還有豫州郡的官員們。”
蘇虞反問:“他們不該殺嗎?”
蘇明言:“當然不該了,禮記有言:刑不上士大夫。開國太祖陛下也曾立下誓言,不殺言官及士大夫。陛下本應優待文官,卻對他們大開殺戒……”
蘇虞並不反駁,而是接著問道:“那你知道陛下為什麽要誅殺他們嗎?”
其實最開始太祖定下不殺言官士大夫的誓言,隻是為了廣開言路,限製王權的肆意濫用。然而隨著王朝的發展,皇權衰落,士大夫群體的壯大,不殺文官逐漸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以至於到了如今,就連皇帝誅殺幾個貪官都會引起軒然大波。
蘇明言沉默一瞬,才道:“他們貪汙受賄。但聖人也曾說過,水至清則無魚。他們貪汙錢糧,陛下可以要求他們把貪墨的錢財都吐出來,為何要把他們都殺掉?”
蘇明言說著說著,原本慷慨激昂的聲音卻在蘇虞沉靜的眸光裏漸漸低了下來。不知為什麽,他總有些心虛。
蘇虞點了點頭:“阿言你說得沒錯,水至清則無魚,為官者誰也不敢說自己完全兩袖清風。但是阿言,人得有底線,為人沒有底線與禽獸何異?”
“你可知那些人貪汙的是什麽錢?黃河決堤,數百萬人遭難,朝廷派下去的賑災銀糧就是那些人的救命稻草,可他們卻連這種東西都敢貪汙。他們貪的是錢和糧嗎?不是,他們貪的是數百萬人的生命。”
蘇明言心底一震,許久,他喃喃道:“可他們是文官……”
蘇虞:“文官,文官就不能殺嗎?文官的命是命,黃河沿岸那些百姓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
蘇虞在那個人人平等的世界裏長大,即便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十六年,有些東西依然深埋在她心底,未曾改變。
她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也不想完全失去自己。階級或許有三六九等,但人命沒有。
蘇虞問蘇明言:“你還覺得陛下不該殺他們?”
蘇明言垂下頭不說話了。
蘇虞摸了摸他的後腦勺,沉聲道:“阿言,陛下胸有丘壑,所做定有他的道理。
你要知道,陛下寧願擔著違背祖宗家法的惡名,頂著所有文官群體乃至整個文人階層的反對怒下殺手,一定有他的考量。
如果這股貪腐之風不加以遏製,這些貪官汙吏隻會越來越沒有底線。他們現在敢貪賑災錢糧,將來就敢在軍需物資、士兵糧餉上動手腳。
到那時若是北邊遊牧民族再次來犯,整個大熙朝會怎麽樣?讓士兵光著身子、餓著肚子去打仗嗎?”
先帝生活奢靡,朝廷貪腐成風,國庫空虛,那時北邊來犯,士兵拿著生了鏽的鐵戟去打仗,結果可想而知。若不是當今陛下力挽狂瀾,或許大熙也要經曆一次靖康之恥。
蘇明言沉默了好一會兒,垂下了頭。
好久,他才道:“阿姐,陛下是對的。我現在就去和何兄說,那些人該殺,讓他們不要弄這個萬民書了。”
蘇虞搖頭,摸了摸他的後腦勺,“阿言,他們不會聽你的。”
對上蘇明言疑惑的眼神,蘇虞隻好細細解釋道:“六郎,你以為這麽簡單的道理,朝堂上那些人老成精的大官們,那些年歲比你大的書生們不清楚嗎?
“他們知道,那他們依然要這麽做?”
“為什麽?因為這代表了整個文官群體的利益。
他們抗爭不是為了那幾個死去的戶部官員,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和陛下博弈,他們想要保住士大夫崇高的地位,所以才要鬥爭。
萬民書就是他們的手段,他們想要用這種方式來脅迫陛下,逼迫陛下承認是自己錯了。”
蘇明言若有所思,“那阿姐,我們能做什麽?”
蘇虞搖頭:“我們什麽也做不了。阿言,別忘了父親同樣是科舉取士的文官。我們,同樣身處在這個利益集團裏。”
蘇明言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蘇虞見不得這麽個小少年做出一副憂愁的模樣,她抬手敲了敲他的眉心,故作歡快道:“好了,這種事情不是你這麽個小屁孩該考慮的事兒。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不過這段時間不太平,你就在家裏自習吧。”
姐弟倆聊完天,各自分開。
三人都沒有發現,就在他們談完話不久後,一個人影從書房外麵的大樹上跳了下來,不出幾息便消失不見了蹤影。
那人影離開蘇家後,直奔禦街的樊樓。
他進酒樓,上到二樓,走進了某一個包廂。沒一會兒,她與蘇明言的對話,便一字不漏地聽進了主位之人的耳裏。
皇帝有些詫異。
他沒想到,泱泱大熙,真正能理解他的人居然是一個小娘子。
聰慧冷靜,還有極強政治敏銳性。短短時日就發現了這萬民書下隱藏的危機。
皇帝畢竟是皇帝,再大度,也容忍不了有人這麽蹬鼻子上臉。不給點教訓,還當他這皇帝白做的呢。
屍山血海裏走出的帝王,怎麽可能是個柔懦的性子呢?
另一邊,蘇明言迴到前院書房,拿出紙筆準備練字。剛寫了沒幾個字,還是忍不住溜出了書房。他要去找何學長說清楚,陛下所作所為皆為大熙社稷,是為百姓。
就算要寫這萬民書,也應當是誇讚,而非指責。
“大熙立國之初,太祖陛下欽定文官治國的國策,並立下誓言,不殺言官及士大夫。
陛下斬殺幾十名文官,動搖國本,於國不忠;違背了太祖陛下誓言,於子不孝啊。
如此不忠不孝的行徑,若再不予以規勸,長此以往,禮法不存,大熙將無以為繼。
此事乃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之大事,咱們身為讀書人,當立身持正,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同窗們,若是舍棄己身,能勸得皇帝迴歸正途,便是萬死也得其所。”
蘇虞趕到禦街,隔著大老遠,就見一個十七八歲,身穿青色長袍,繡著竹子紋樣,滿身書卷氣的男子站在樊樓主樓門口的大石獅上,漲紅了臉,振臂高唿。
旁邊一群書生圍著他,如同嗑了藥般激憤。
“何兄說得對,陛下如此暴虐,隨意殺人,與商紂夏桀有何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咱們有責任進行規勸,不能再沉默了。”
蘇虞光看著都覺得玄幻。當眾罵皇帝是商紂夏桀,這群書生是真不怕死啊。
然而這又是可以理解的。
大熙不是宋朝,某些方麵和宋朝又很相像。經濟發達,民風開放,言論甚是自由,沒有明清那麽壓抑。
再加上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崇高,書生們說點過格的話,隻要打著諫言的名號,皇帝一般都不會追究。還得擺出一副我很聽勸,我能納言的姿態。
所以即便皇帝剛殺了幾十個人,破了皇帝不殺言官、士大夫的傳統,這群人也沒怎麽害怕,實在是大膽慣了。
但蘇虞怕。
她是習慣性膽小。
可能是死過一遭,再次得來的生命她很珍惜,珍惜過了頭以至於她隻要察覺到一點危險的痕跡就想逃跑。
如果不是怕蘇明言那家夥也混在這裏搞事情,她一定窩在家裏,研究她的避暑佳肴,絕不輕易出門一步。
蘇虞不知道,被罵的當事人,正好就在樊樓主樓二樓的包廂裏聽著。
皇帝有個習慣,高興不高興,都愛出宮找個酒樓喝茶。
酒樓熱鬧,各種消遣都有,魚龍混雜,更能讓他聽到一些高坐廟台所聽不到的聲音。
比如現在。
不過此時皇帝的心情確實不太美妙。
這群書生隻看到他殺人,卻不曾看到他為什麽殺人。
他們為死去的那幾十個文官可惜,卻不曾想過在他們貪汙受賄背後,有多少百姓無辜枉死。又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子民淪落為孤寡。
門口的書生越罵越起勁,仿佛如此便能體現自己忠君愛國、不畏強權的高尚品質。
蘇虞踮著腳在這群人裏找蘇明言。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希望找到他,還是找不到他。
找了好一會兒,沒見到人,蘇虞稍稍鬆了口氣。
正想著離開,就聽到有人問:“可是就連禦史大夫死諫都未能改變皇帝的想法,我們這些連功名都未曾錄取的小小書生又能有何辦法?我們連陛下的麵都見不到。”話音裏透著沮喪。
另一人早有計策:“一人言渺,眾人聲長。咱們一個人或許不能讓陛下正塑己身,但若有一百個,一千個,乃至一萬個書生聯名上書呢?”
“萬民書?”
“對,就是萬民書。若有萬民書,陛下自當了解我等的決心和意誌,雖萬死而不悔也。”
蘇虞聞言,渾身汗毛直立。
這萬民書,你要是誇皇帝,歌功頌德的,那確實讓人開心。
可你這是罵人啊,這萬民書就是一種變相的威脅:看,大家都認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該改,該端正態度的是你!
讓皇帝端正態度,皇帝能開心?
怕不是得氣炸了吧!
不行,我得趕緊走,不能被牽連進去。雖說她不是書生,但誰知道皇帝憤怒之下還會不會辨別你是不是書生。萬一一股腦兒把她也抓走了呢?
剛要轉身,腳還沒邁出去,就聽得一個非常熟悉的公鴨嗓在喊:“還有我,還有我,何兄,我的名字還沒寫上呢!”
蘇虞一迴頭,就見蘇明言那小子上躥下跳地要在萬民書上簽字。
蘇虞眉心狠狠跳了兩下,這臭小子,不在書院好好讀書,跑到這兒來鬧什麽?毛都沒長齊的家夥,簽什麽萬民書?
簽下名字,迴頭追究起來,這就是妥妥的證據,跑都跑不掉!
眼看蘇明言拿上筆就要簽下名字,蘇虞顧不上其他,氣沉丹田,大喝一聲:“蘇六郎。”
聲音之大,氣震山河。
二樓包廂裏,皇帝端茶的手一抖,杯中清茶盡數潑到了袍褲……中央。
身後伺候的大伴馮進忠嚇了一跳,忙要給皇帝清理。夭壽哦,幸好這茶水不燙,不然燙壞了龍根,他好好的腦袋怕要不保。
皇帝擺擺手,攔住了他。目光朝著樓下看去,他想看看這到底是哪家小娘子,嗓門能如此之……剽悍粗獷。
蘇明言聞言也是一驚,手一抖,筆尖墨水掉下去,正好落在他剛寫的那個蘇字上。
壞了,這聲音怎麽那麽像他大姐。
蘇明言迴過頭,隻見他阿姐,蘇家唯一的嬌嬌兒,怒氣衝衝,虎視眈眈地衝了過來。
“蘇六郎,你現在不是應該在書院讀書嗎?你怎麽在這裏,逃學了?”
蘇明言耳朵都開始疼了,下意識揚起討好的笑容,“姐,阿姐,我不是偷偷出來玩的,我在做大事呢!”
蘇虞:“……”還做大事,老娘巴不得你是逃學出來玩的。
她麵無表情,氣勢洶洶,一群書生都被她的氣勢震撼到,不自覺地讓開一條路,讓她走到了蘇明言麵前。
蘇虞在蘇明言麵前站定,舉起了手。
“……”
蘇明言神色微變,壓低了聲音討饒道:“姐,姐,我的好姐姐。你就給弟弟一點麵子吧,這可是在外頭,我有這麽多同窗還有學長在看著呢。”
“你放心,等迴到家裏你再怎麽懲罰,我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皺了我就不是男子漢!”
蘇虞一巴掌對準他的肩膀狠狠拍了過去,直把人拍了個踉蹌,餘光瞥了一眼萬民書,確定上頭沒有蘇明言的名字才暗暗鬆口氣。
麵上卻不顯露,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聲,“算了,就饒你這一次。現在跟我迴家。”
蘇明言暗暗鬆口氣,還好還好,母大蟲,啊呸,阿姐今天還算是體貼。
但蘇明言不想走……他還要和何學長他們一起去找其他書生簽字寫萬民書呢。
這是蘇明言第一次做這樣的大事,蘇明言隻要一想起來都覺得渾身戰栗,興奮的。
然而,一對上大姐沉下來的臉,蘇明言的臉色耷拉下來。
罷了罷了,萬民書要一萬個人的簽字,何學長他們一時半會兒也弄不完,大不了待會兒他再偷偷溜出來幫忙。
蘇明言迴過頭向學長何嘉告罪。
“何學長,我有事要先離開,你放心我很快會再迴來的。”
我還會再迴來的。
你以為你是灰太狼啊!
蘇虞癟癟嘴,暗暗冷哼一聲,心道:我還能讓你再偷溜出來,我就跟你姓。
何嘉並不指望蘇明言這麽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能做得了什麽,擺擺手就讓他離開了。
姐弟倆一路沉默著到了家。
進了書房,方虞讓阿鹿守著門,然後才開口詢問:“蘇明言,蘇六郎,你這麽長時間天天逃課,就是為了和那群書生弄這什麽鬼萬民書?”
“什麽鬼萬民書?”蘇明言聽出大姐嘴裏的不認同,忍不住道:“阿姐,我們現在做的可是功過千秋的大事。”
“撲哧。”蘇虞都差點被他逗笑了,“蘇六郎,你別學了個詞語就到處亂用,功過千秋,你知道什麽是功過千秋嗎?寫萬民書?”
蘇明言瞪大了眼睛:“這如何不算大事?萬人聯名上書唉,多氣派。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世人看到都會誇讚我的英勇與無畏。”
蘇虞非常無奈,這就是個二傻子。
“你確定這是萬古流芳,而不是遺臭萬年?”方虞看向蘇明言,目光微沉,“蘇明言,你寫這萬民書就隻是為了在史書上留一筆?”
蘇明言搖頭:“當然不是了。”
“那你們是為了什麽?”
蘇明言脫口而出:“當然是為了勸誡皇帝陛下不可濫殺無辜。”
“勸誡陛下不可濫殺無辜?”蘇虞冷笑一聲,“那你知道陛下殺的都有誰?”
“我當然知道了,陛下殺的人有戶部尚書閆繼忠、戶部侍郎吳明顯、戶部郎中魏遠真,還有豫州郡的官員們。”
蘇虞反問:“他們不該殺嗎?”
蘇明言:“當然不該了,禮記有言:刑不上士大夫。開國太祖陛下也曾立下誓言,不殺言官及士大夫。陛下本應優待文官,卻對他們大開殺戒……”
蘇虞並不反駁,而是接著問道:“那你知道陛下為什麽要誅殺他們嗎?”
其實最開始太祖定下不殺言官士大夫的誓言,隻是為了廣開言路,限製王權的肆意濫用。然而隨著王朝的發展,皇權衰落,士大夫群體的壯大,不殺文官逐漸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以至於到了如今,就連皇帝誅殺幾個貪官都會引起軒然大波。
蘇明言沉默一瞬,才道:“他們貪汙受賄。但聖人也曾說過,水至清則無魚。他們貪汙錢糧,陛下可以要求他們把貪墨的錢財都吐出來,為何要把他們都殺掉?”
蘇明言說著說著,原本慷慨激昂的聲音卻在蘇虞沉靜的眸光裏漸漸低了下來。不知為什麽,他總有些心虛。
蘇虞點了點頭:“阿言你說得沒錯,水至清則無魚,為官者誰也不敢說自己完全兩袖清風。但是阿言,人得有底線,為人沒有底線與禽獸何異?”
“你可知那些人貪汙的是什麽錢?黃河決堤,數百萬人遭難,朝廷派下去的賑災銀糧就是那些人的救命稻草,可他們卻連這種東西都敢貪汙。他們貪的是錢和糧嗎?不是,他們貪的是數百萬人的生命。”
蘇明言心底一震,許久,他喃喃道:“可他們是文官……”
蘇虞:“文官,文官就不能殺嗎?文官的命是命,黃河沿岸那些百姓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
蘇虞在那個人人平等的世界裏長大,即便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十六年,有些東西依然深埋在她心底,未曾改變。
她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也不想完全失去自己。階級或許有三六九等,但人命沒有。
蘇虞問蘇明言:“你還覺得陛下不該殺他們?”
蘇明言垂下頭不說話了。
蘇虞摸了摸他的後腦勺,沉聲道:“阿言,陛下胸有丘壑,所做定有他的道理。
你要知道,陛下寧願擔著違背祖宗家法的惡名,頂著所有文官群體乃至整個文人階層的反對怒下殺手,一定有他的考量。
如果這股貪腐之風不加以遏製,這些貪官汙吏隻會越來越沒有底線。他們現在敢貪賑災錢糧,將來就敢在軍需物資、士兵糧餉上動手腳。
到那時若是北邊遊牧民族再次來犯,整個大熙朝會怎麽樣?讓士兵光著身子、餓著肚子去打仗嗎?”
先帝生活奢靡,朝廷貪腐成風,國庫空虛,那時北邊來犯,士兵拿著生了鏽的鐵戟去打仗,結果可想而知。若不是當今陛下力挽狂瀾,或許大熙也要經曆一次靖康之恥。
蘇明言沉默了好一會兒,垂下了頭。
好久,他才道:“阿姐,陛下是對的。我現在就去和何兄說,那些人該殺,讓他們不要弄這個萬民書了。”
蘇虞搖頭,摸了摸他的後腦勺,“阿言,他們不會聽你的。”
對上蘇明言疑惑的眼神,蘇虞隻好細細解釋道:“六郎,你以為這麽簡單的道理,朝堂上那些人老成精的大官們,那些年歲比你大的書生們不清楚嗎?
“他們知道,那他們依然要這麽做?”
“為什麽?因為這代表了整個文官群體的利益。
他們抗爭不是為了那幾個死去的戶部官員,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和陛下博弈,他們想要保住士大夫崇高的地位,所以才要鬥爭。
萬民書就是他們的手段,他們想要用這種方式來脅迫陛下,逼迫陛下承認是自己錯了。”
蘇明言若有所思,“那阿姐,我們能做什麽?”
蘇虞搖頭:“我們什麽也做不了。阿言,別忘了父親同樣是科舉取士的文官。我們,同樣身處在這個利益集團裏。”
蘇明言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蘇虞見不得這麽個小少年做出一副憂愁的模樣,她抬手敲了敲他的眉心,故作歡快道:“好了,這種事情不是你這麽個小屁孩該考慮的事兒。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不過這段時間不太平,你就在家裏自習吧。”
姐弟倆聊完天,各自分開。
三人都沒有發現,就在他們談完話不久後,一個人影從書房外麵的大樹上跳了下來,不出幾息便消失不見了蹤影。
那人影離開蘇家後,直奔禦街的樊樓。
他進酒樓,上到二樓,走進了某一個包廂。沒一會兒,她與蘇明言的對話,便一字不漏地聽進了主位之人的耳裏。
皇帝有些詫異。
他沒想到,泱泱大熙,真正能理解他的人居然是一個小娘子。
聰慧冷靜,還有極強政治敏銳性。短短時日就發現了這萬民書下隱藏的危機。
皇帝畢竟是皇帝,再大度,也容忍不了有人這麽蹬鼻子上臉。不給點教訓,還當他這皇帝白做的呢。
屍山血海裏走出的帝王,怎麽可能是個柔懦的性子呢?
另一邊,蘇明言迴到前院書房,拿出紙筆準備練字。剛寫了沒幾個字,還是忍不住溜出了書房。他要去找何學長說清楚,陛下所作所為皆為大熙社稷,是為百姓。
就算要寫這萬民書,也應當是誇讚,而非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