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長!翼德!”


    千鈞一發之際,一聲唿喊傳來。


    劉備及時趕來,將關羽、張飛等人接應上船,這才沒有讓眾將葬身江中。


    “敵軍戰船眾多,不能繼續在這裏耽擱了。”


    劉備看著江中還有許多士卒正在掙紮,又見蔣欽正指揮戰船趕來,心中有些沉重,還是下令戰船調頭,返迴南岸水寨。


    “此次幸好有封兒與糜芳、糜竺,在江上率領水軍接應,我與軍師才能平安歸來。”


    迴到公安城中,劉備召集來眾將,對三人當麵感謝。


    魏延此前也在烏林小路中埋伏,發覺秦軍早有準備,就意識到事情暴露,想到向南逃脫必然會被圍追堵截,於是大膽行事,領兵沿著秦炎營寨一路隱蔽行軍,終於來到江邊,被劉封接應上船。


    “此番赤壁大戰,秦炎又一次大獲全勝,我與孫權聯軍皆是損失慘重,若是秦炎收複江夏之後,揮師南下,荊南四郡隻怕也沒有自保的能力。”


    此時雖然仍舊占據南郡南部地區,但劉備對於自己已經失去了信心,沒有了長江天險,秦炎大軍一到,他也隻能望風而逃。


    “主公勿憂,即便荊南無法堅守,孔明也有方法為主公謀求立足之地。”


    諸葛亮信心不減,雖然幾次都敗給秦炎,但他仍舊自信能夠為劉備謀求到生存之地。


    “若是我猜測不假,不過旬日之後,劉璋就會派使者前來請主公入蜀。”


    他雖然一直在聯軍中出謀劃策,但也從未忘記川蜀之地的情報。


    曹操此時正在漢中坐鎮,讓夏侯惇、樂進領兵進攻益州劉璋。


    以劉璋的性格,必然想要尋求外援,秦炎如日中天,向他求援無異於引狼入室,江東又太遠,如今隻有劉備看起來最是合適。


    首先劉備麾下兵力不多,如今隻有二萬不到,對劉璋構不成危險。


    其次劉備與劉璋同為漢室宗親,想必會顧念宗族情誼。


    “主公這段時間隻需整頓兵馬,多造戰船,等待劉璋使者前來。”


    劉備將信將疑,但出於對於諸葛亮的信任,還是讓眾將按照諸葛亮的安排行事。


    赤壁一戰之後,周瑜帶領水軍在武昌休整,又接到消息,秦炎部將黃忠、臧霸從汝南、下邳發兵,合力進攻壽春,已經破城。


    “秦炎一戰讓我軍損失了數萬精銳,如今他兵鋒直指江夏,就連廬江也處在夾擊之下,岌岌可危。”


    孫權正在返迴建業的路上,得知壽春陷落,暴跳如雷,又急忙返迴武昌,讓周瑜鎮守武昌,自己領軍前往廬江,準備迎敵。


    “待吾擊退江夏之兵,便往壽春救援。”


    孫權讓淩統、董襲為先鋒,他帶領陳武、呂蒙隨後趕到。


    “此次進攻廬江的主將乃是甘寧,此人與我有殺父之仇,我意先埋伏他一陣,伺機取其性命。”


    淩統領兵登陸,與董襲商議之後,決定在渡口三裏外設下埋伏,讓董襲在後麵接應他。


    甘寧沿江而下,果然在渡口停船,讓大軍下船。


    約莫下了半數的士卒,淩統忽然殺出,在大軍中左衝右突,一陣廝殺,竟然真的讓甘寧麾下士卒混亂不堪。


    “甘寧,還我父性命來!”


    甘寧正在廝殺,就聽到淩統充滿仇恨的聲音,正策馬往他這裏衝來。


    兵刃相交,兩人在亂軍中廝殺了數十合,此時甘寧戰船上的士卒正在匆忙趕來加入戰場,董襲見狀,知道淩統兵少,再戰下去,怕是會被敵軍包圍,於是領兵趕來,接應淩統退走。


    甘寧收攏步卒,正要追擊出去,又見到孫權領兵渡江而來,正遇上他大軍登岸。


    淩統也得到消息,再次領兵返迴,與孫權水陸夾攻,大敗甘寧。


    “沒有公瑾,吾也能戰勝秦軍。”


    孫權得勝而歸,此次擊敗了甘寧,心中十分得意。


    登岸與淩統會合之後,更加誌得意滿,也不打算堅守州郡,領軍深入江夏,意欲主動進攻。


    “吳侯孤軍深入,若是被敵軍圍困,就連接應都沒有。”


    周瑜得知孫權已經進了江夏地界,心中焦急,不顧正在調養的身子,領軍出了武昌水寨,逆流北上,準備接應孫權。


    “孫權主動進攻,已經在安陸城外五十裏安營紮寨,誰願前往退敵?”


    秦炎此時正準備渡江,因此對於孫權敢主動進犯江夏也有些措手不及。


    “先前讓他勝了我一場,損失了不少兵馬,此次定要尋迴顏麵。”


    甘寧心中思忖,於是主動請纓,


    “末將願往,此次定要讓孫權落荒而逃。”


    秦炎自然沒有意見,將甘寧領兵為主帥,李儒為軍師,潘鳳、呂曠、呂翔作為隨軍將領一同前往。


    “孫權此次孤軍深入,周瑜必會讓人出武昌接應,正是我軍奪取渡江奪取江夏南部的良機。”


    郭嘉適時建議,讓周泰時刻準備,隻等武昌有水軍出寨,就協助太史慈南渡長江,攻取城池。


    經過幾日行軍,甘寧終於領軍趕到安陸。


    “孫權得知又是我領軍前來,心中必然驕縱,不如今夜趁夜前往劫營。”


    甘寧與諸將商議,想要趁夜劫營,挫敵軍銳氣。


    “我軍經過幾日舟船顛簸,此時出戰,恐怕戰力不濟,不如暫且擱置。”


    李儒思考一番,覺得此計並不可行,將士疲憊,理應休整之後再與孫權交戰。


    “軍師言之有理,但我此行不需千人,隻要麾下親衛百人百騎足矣。”


    甘寧言語自信,讓李儒等人都被他這股氣勢感染。


    “將軍若是執意前往,某自當領軍在城中嚴陣以待,以為後援。”


    李儒見甘寧執意要去,知道再勸也沒有結果,隻好同意甘寧的提議,他自己提領精兵在城中等待,時刻準備接應。


    甘寧心中感激,將酒肉全都分給麾下親衛,告知眾人今夜隻帶他們這百人前往劫營。


    “此行多有危險,但某自當躍馬當先,與諸位同赴沙場!”


    說罷,與眾人同飲酒肉。


    眾人見甘寧如此,眼中全無懼色,紛紛表示願意追隨甘寧,與他一同劫營殺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暗同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暗同塵並收藏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