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臥龍兵敗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幸好今日沒有刮風,火勢蔓延的速度並不算快。
張飛一麵讓臨近大火的士卒後撤,一麵讓最後的士兵砍伐樹木,清理出空地。
但是數萬人的隊伍,遇到火燒樹林,總會難以控製,能夠冷靜聽從他指揮的士兵,不到三成。
“趕緊逃命啊!”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瞬間在人群之中炸開,猶如石塊投進平靜的水麵,波紋立刻向四周擴散開來。
這一聲喊叫,讓慌亂也如波紋一般,蔓延開來。
下一瞬,軍陣中開始騷亂,臨近火焰的士卒,為了求生,不顧軍令,在人群中胡亂逃竄,讓後方不明情況的士兵也跟著慌亂起來。
整個軍陣,頃刻間陷入混亂。
諸葛亮看著林中升起的濃煙,也意識到有人在林中縱火。
“果然還是被我猜中了嗎?”
他呢喃低語,雖然被他猜中,李儒會施展火計,但為時已晚。
“速速進入林中,砍倒樹木,為大軍開辟一條通路。”
此時他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讓麾下士兵在林中開辟出一條道路,讓張飛領軍撤迴來時能夠減少一些阻礙。
“三叔,大軍已經陷入混亂,此時再不撤走,我們都要被林火困住了。”
眼看大火已經蔓延過來,張飛還在盡力指揮混亂的大軍,但顯然變得徒勞。
關平隻好勸說張飛,與他一同往後方撤退。
李儒平靜的站在外麵,透過火光隱約看見林中的隊伍,聽到不時響起的慘叫哀嚎,他心中毫無波瀾。
“火勢還是不夠。”
感覺火勢還不足以致命,李儒又讓人在兩翼射出火矢,瞬間又升起兩道火牆。
“秦軍這是想要對我軍趕盡殺絕啊。”
樹林中的士兵看著蔓延的三道火牆,將他們向兩側逃亡的道路也已經截斷,不由得發出悲唿。
如今隻有一條退路,就是一路後撤,與火勢進行賽跑。
眼看形勢越加危急,大軍已經陷入失控,張飛隻能帶領那些神誌清醒,還能遵從軍令的士兵往後麵衝去。
“張飛將軍已經潰逃,我等也各自逃命吧。”
有士兵見到張飛領著不足萬人原路返迴,仿佛瞬間抓住救命稻草,不管身前同伴阻攔,抽刀將他砍倒,緊追撤退的隊伍。
除了揮刀砍向同伴的,還有為了生路將同伴推入火海的,至於踩踏死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張飛身後簇擁著萬餘人,也無暇顧及其餘的士卒,好在諸葛亮在山林外圍提早進行了部署,這才讓張飛能夠順利逃出來。
“奶奶滴,這秦焱升麾下何人出的主意,差點讓我等全都燒死。”
張飛抹了一把臉上的灰塵,往地上啐了一口,忍不住罵娘。
“我等今日能夠死裏逃生,多虧了軍師最後開辟的道路。”
廖化對諸葛亮心中感激,對他再三拜謝。
諸葛亮擺手,麵露愧色。
“這一次是我失算,才讓翼德與眾將士遭遇險境,到底還是我高估了人性。”
這一戰雖然損失慘重,但也給年輕的諸葛亮上了一課,在戰爭麵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身為謀臣如此,那些將士也是如此。
看著陸續還有士卒從林中逃竄出來,手持兵刃,身上染血的不在少數,一猜就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麽。
等到天黑,大軍收攏,十萬大軍,隻剩下三萬,這其中還有諸葛亮統領的一萬後軍。
饒是諸葛亮心裏夠強,聽到最後的統計結果,也忍不住眉毛跳動。
這一場火,讓諸葛亮無力進攻樊城,也讓劉備幾乎失去了追逐荊州的力量。
“此番遭遇大敗,實在愧對我主!”
諸葛亮內心愧疚,深感辜負了劉備的期待。
“軍師,斜前方又有一支軍馬殺來,人數約有五萬。”
斥候匆忙趕來,讓剛剛劫後餘生的眾將再次神經緊繃。
“我軍才敗,秦炎就有軍馬前來,意圖將我軍斬盡殺絕,此戰不能繼續再戰下去了。”
諸葛亮環視眾人,見麾下士氣低迷,當機立斷,讓張飛斷後,他領大軍退走。
將這三萬士卒帶迴江陵,還能替劉備保留一絲希望。
秦炎麾下領軍前來追擊的,乃是太史慈,盡管剛剛經曆一場戰鬥,但他依舊精力不減,受了軍令,領軍前來追擊諸葛亮殘軍。
張飛領了一千士卒,站在原地,身旁的山林中,濃煙依舊,火勢不減,另一側煙塵四起,正是諸葛亮撤離的方向。
“燕人張飛在此,今日爾等休想踏過此地!”
張飛虎目圓睜,渾身激蕩起一股強大的氣勢,讓身後的士卒也不自覺受到感染,氣勢洶湧。
太史慈來到張飛身前百步外,停馬駐足,望見遠處諸葛亮正在緩緩退去。
“張飛悍勇,不弱於當初呂布,眼下他雖然隻有千人在此斷後,但氣勢磅礴,似有千軍萬馬隱藏。”
太史慈心中思忖,又見遠處諸葛亮退去時軍馬齊整,旗幟飄揚,更加懷疑這是諸葛亮的計謀。
“將軍,依末將看,那諸葛亮麾下行伍整齊,雖然是在往後撤走,但行進緩慢,恐怕張飛在此,也是誘敵之計。”
副將呂翔也在懷疑諸葛亮設有埋伏,向太史慈進言,讓他小心。
“我軍雖然有五萬士卒來此追擊,但若是遇到伏兵,即便能夠打退敵軍,也要損失許多,貿然追擊,實屬不智。”
太史慈也有所感覺,因此並未打算繼續追擊,隻是等在原地,想要看出破綻。
張飛見太史慈沒有繼續前進,本來已經做好死戰的打算,想不到對方竟然隻是原地等待。
“既然不敢與我一戰,那我便不奉陪了。”
張飛冷哼一聲,翻身上馬,帶領麾下千餘人徐徐後撤。
見張飛這群人竟然真的退走,完全對他們沒有防備,更加讓太史慈等人相信這是諸葛亮設下的計謀,也不敢追擊,再繼續觀望也無濟於事,於是領軍返迴。
等迴到樊城,將張飛與諸葛亮退去的事詳盡道來。
就聽見郭嘉對太史慈說道:
“子義這是中了諸葛亮的計策了,他徐徐有序後撤,不過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太史慈此刻恍然大悟,也終於反應過來。
“可惜,竟然放虎歸山了。”
張飛一麵讓臨近大火的士卒後撤,一麵讓最後的士兵砍伐樹木,清理出空地。
但是數萬人的隊伍,遇到火燒樹林,總會難以控製,能夠冷靜聽從他指揮的士兵,不到三成。
“趕緊逃命啊!”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瞬間在人群之中炸開,猶如石塊投進平靜的水麵,波紋立刻向四周擴散開來。
這一聲喊叫,讓慌亂也如波紋一般,蔓延開來。
下一瞬,軍陣中開始騷亂,臨近火焰的士卒,為了求生,不顧軍令,在人群中胡亂逃竄,讓後方不明情況的士兵也跟著慌亂起來。
整個軍陣,頃刻間陷入混亂。
諸葛亮看著林中升起的濃煙,也意識到有人在林中縱火。
“果然還是被我猜中了嗎?”
他呢喃低語,雖然被他猜中,李儒會施展火計,但為時已晚。
“速速進入林中,砍倒樹木,為大軍開辟一條通路。”
此時他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讓麾下士兵在林中開辟出一條道路,讓張飛領軍撤迴來時能夠減少一些阻礙。
“三叔,大軍已經陷入混亂,此時再不撤走,我們都要被林火困住了。”
眼看大火已經蔓延過來,張飛還在盡力指揮混亂的大軍,但顯然變得徒勞。
關平隻好勸說張飛,與他一同往後方撤退。
李儒平靜的站在外麵,透過火光隱約看見林中的隊伍,聽到不時響起的慘叫哀嚎,他心中毫無波瀾。
“火勢還是不夠。”
感覺火勢還不足以致命,李儒又讓人在兩翼射出火矢,瞬間又升起兩道火牆。
“秦軍這是想要對我軍趕盡殺絕啊。”
樹林中的士兵看著蔓延的三道火牆,將他們向兩側逃亡的道路也已經截斷,不由得發出悲唿。
如今隻有一條退路,就是一路後撤,與火勢進行賽跑。
眼看形勢越加危急,大軍已經陷入失控,張飛隻能帶領那些神誌清醒,還能遵從軍令的士兵往後麵衝去。
“張飛將軍已經潰逃,我等也各自逃命吧。”
有士兵見到張飛領著不足萬人原路返迴,仿佛瞬間抓住救命稻草,不管身前同伴阻攔,抽刀將他砍倒,緊追撤退的隊伍。
除了揮刀砍向同伴的,還有為了生路將同伴推入火海的,至於踩踏死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張飛身後簇擁著萬餘人,也無暇顧及其餘的士卒,好在諸葛亮在山林外圍提早進行了部署,這才讓張飛能夠順利逃出來。
“奶奶滴,這秦焱升麾下何人出的主意,差點讓我等全都燒死。”
張飛抹了一把臉上的灰塵,往地上啐了一口,忍不住罵娘。
“我等今日能夠死裏逃生,多虧了軍師最後開辟的道路。”
廖化對諸葛亮心中感激,對他再三拜謝。
諸葛亮擺手,麵露愧色。
“這一次是我失算,才讓翼德與眾將士遭遇險境,到底還是我高估了人性。”
這一戰雖然損失慘重,但也給年輕的諸葛亮上了一課,在戰爭麵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身為謀臣如此,那些將士也是如此。
看著陸續還有士卒從林中逃竄出來,手持兵刃,身上染血的不在少數,一猜就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麽。
等到天黑,大軍收攏,十萬大軍,隻剩下三萬,這其中還有諸葛亮統領的一萬後軍。
饒是諸葛亮心裏夠強,聽到最後的統計結果,也忍不住眉毛跳動。
這一場火,讓諸葛亮無力進攻樊城,也讓劉備幾乎失去了追逐荊州的力量。
“此番遭遇大敗,實在愧對我主!”
諸葛亮內心愧疚,深感辜負了劉備的期待。
“軍師,斜前方又有一支軍馬殺來,人數約有五萬。”
斥候匆忙趕來,讓剛剛劫後餘生的眾將再次神經緊繃。
“我軍才敗,秦炎就有軍馬前來,意圖將我軍斬盡殺絕,此戰不能繼續再戰下去了。”
諸葛亮環視眾人,見麾下士氣低迷,當機立斷,讓張飛斷後,他領大軍退走。
將這三萬士卒帶迴江陵,還能替劉備保留一絲希望。
秦炎麾下領軍前來追擊的,乃是太史慈,盡管剛剛經曆一場戰鬥,但他依舊精力不減,受了軍令,領軍前來追擊諸葛亮殘軍。
張飛領了一千士卒,站在原地,身旁的山林中,濃煙依舊,火勢不減,另一側煙塵四起,正是諸葛亮撤離的方向。
“燕人張飛在此,今日爾等休想踏過此地!”
張飛虎目圓睜,渾身激蕩起一股強大的氣勢,讓身後的士卒也不自覺受到感染,氣勢洶湧。
太史慈來到張飛身前百步外,停馬駐足,望見遠處諸葛亮正在緩緩退去。
“張飛悍勇,不弱於當初呂布,眼下他雖然隻有千人在此斷後,但氣勢磅礴,似有千軍萬馬隱藏。”
太史慈心中思忖,又見遠處諸葛亮退去時軍馬齊整,旗幟飄揚,更加懷疑這是諸葛亮的計謀。
“將軍,依末將看,那諸葛亮麾下行伍整齊,雖然是在往後撤走,但行進緩慢,恐怕張飛在此,也是誘敵之計。”
副將呂翔也在懷疑諸葛亮設有埋伏,向太史慈進言,讓他小心。
“我軍雖然有五萬士卒來此追擊,但若是遇到伏兵,即便能夠打退敵軍,也要損失許多,貿然追擊,實屬不智。”
太史慈也有所感覺,因此並未打算繼續追擊,隻是等在原地,想要看出破綻。
張飛見太史慈沒有繼續前進,本來已經做好死戰的打算,想不到對方竟然隻是原地等待。
“既然不敢與我一戰,那我便不奉陪了。”
張飛冷哼一聲,翻身上馬,帶領麾下千餘人徐徐後撤。
見張飛這群人竟然真的退走,完全對他們沒有防備,更加讓太史慈等人相信這是諸葛亮設下的計謀,也不敢追擊,再繼續觀望也無濟於事,於是領軍返迴。
等迴到樊城,將張飛與諸葛亮退去的事詳盡道來。
就聽見郭嘉對太史慈說道:
“子義這是中了諸葛亮的計策了,他徐徐有序後撤,不過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太史慈此刻恍然大悟,也終於反應過來。
“可惜,竟然放虎歸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