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軍也照著王濤的樣子,走到前麵,說道“蒙元養兵百萬,雖然精銳確實如王經武所言,隻有50萬左右,但是卻還有至少60—70萬的普通漢軍、簽軍和普通麗軍等等;


    這些軍隊雖然戰力有限,但也全部都由元廷供養,這還不算各地的官吏書辦、學正、佐吏和吏目等等也靠元廷養活的公務人員,僅就養兵一項,隻稍低於前宋,達到了全部財政開支的60%左右;


    如果算上那些由朝廷養活的公務人員,蒙元的賦稅收入,隻能是剛夠開支,這還是在前宋的基礎上算的,前宋雖然賦稅沉重,但主要還是戰費開支太大,又要長期築城防守,但即便如此,最重的時候也隻是跟蒙元現在的稅賦持平;


    但是蒙元就不打仗嗎,不,大家也都知道,從宋亡以後這近10年,哪年不是四處興兵,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天天幾乎都是羽檄飛馳,幾乎沒一刻消停過;


    這種情況下,原先元廷攻宋時所謂的減免稅賦、普施仁義頓時蕩然無存,賦稅這些年比起前宋最重時還要高出2成,衙役軍兵日夜催征,南方北方都是人口銳減、逃避稅賦之人絡繹於途,凍餓而死者相望於路;


    然而,即使這種要把生民百姓全部逼上絕路的政策,還是不能滿足年年征戰帶來的大規模開支,蒙元的財政狀況,已麵臨枯竭,如今衙役簽軍的月俸軍餉全是所謂的寶鈔,這寶鈔現在已經貶值到不及其賬麵數的百分之一,猶如廢紙;


    已經有簽軍官兵和衙役餓死的事情出現了,我們在雷州路和徐聞縣,已經是見識過了,我們帶到山裏的這些人,一大半都是衙役佐吏和即將被征發的簽軍,若是能夠活下去,他們會跟我們走嗎;


    眼下探馬赤軍、侍衛親軍和漢軍的軍餉勉強還能發放,麗軍和蕃軍的軍餉大都靠自行籌集或搶掠而來,但佐吏、衙役和簽軍如果一直這樣,一旦天災斷糧,地方隻要出一點點事情,就有可能像火星一樣燃燒,根本無法短時間撲滅,何況,蒙元的精兵,一時也調動不過來;


    而我們,已經做好了許多準備,足以出山一戰,當然不會馬上擊敗蒙元,但是先割據一方,是有可能的,我們有哪些準備,高哥,你來說吧”吳海軍指了指高建國。


    高建國點了點頭,也走到前麵,說道“兵力情況,目前我們有王經武、張文燦率領的900精兵,吳玉山、齊孟平率領的1500預備兵,另外,我們還可以隨時征發2000左右的後備兵員,就兵力情況來說,我們打出山外,橫掃整個瓊州路都沒有問題;


    就糧食情況來說,我們現在已有良田近千頃,山田200多頃,按2季收獲量算,約可收糧15萬石,今年上繳了元廷4萬石,我們自己消耗了5萬石,還可餘6萬多石,如果我們不上繳元廷,這些糧食,足可養兵4萬;


    冼南海笑著點了點頭,其他人都是一臉的驚訝,高建國接著說道“其實我們種植的占城稻可一年3熟,至少在這瓊州路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樣的話,用工太大,而且單季產量不高,所以我們沒有去做什麽改進,不過即便這樣,我們糧食怎麽都夠了;


    鹽的事情,曬鹽的方法都已經公開了,我們現在是怎麽都不缺鹽吃了,還是好鹽,靠海吃海哦”,高建國笑了笑又說道“其實我們隻是計算了我們在山裏的兵力,但是,山外,其實我們也有兵力”


    “山外”李烈興突然脫口而出,很顯然他是有些奇怪的,因為有些事,他那位舅舅從未跟他提起過,其他人大概知道一點,但不是很詳細,也是全部看向高建國。


    “玄風老弟已經跟張賢元....哦現在應該叫張玉田”高建國笑了一下繼續說道“匯合了,據前幾天才到的書信裏說,由於病停的原因,張玉田已經被臨時任命為下萬戶,兵力將達到3000人;


    另外,冼真和呂世明前幾個月來信,說他們已經初步在呂宋站穩了腳跟,眼下正借著白家的名義,大肆招收前宋的潰兵散卒,想來3個月後,颶風止息之時,就會有新的書信過來;


    另外,我們的礦石冶煉、盔甲兵器製造、房屋建造和新式船舶的事情,黃洪宇來給大家說說吧”高建國笑著跟黃文斌點了點頭。


    黃文斌沒有像他們那樣,跑到前麵去站著說,還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聲介紹情況“現在因為征發了一部分第一寨的青壯,不過也是給工錢或糧食的,我們沒有征發什麽勞役哦”黃文斌笑了笑;


    繼續說道“所以礦石開發的速度和量都增加了許多,但是因為鐵匠人數不夠,盔甲兵器打造的量還沒有大的提升”,“我聽阿倍說,帶迴來一些工匠啊”冼南海問道;


    “那點人哪夠,而且那幾十個工匠也不全是打鐵的,什麽泥瓦匠、木匠、篾匠等等,鐵匠才幾個人,而且對我們這精鐵礦的情況不清楚,還是按老辦法來,還要先把他們教清楚才行”;


    黃文斌繼續說道“目前月產盔甲約1千副,弩箭200架,改進長弓500副,戰刀1500把,長槍1000支,箭支支,另外,你們說的碗口銃我和江同作了些改進;


    上次那7杆給冼真帶去呂宋6杆,這留下的1杆江同改進了一下,炸膛率降低了,另外射程也增加了,可以反複使用五次,原先的隻能使用三次,不過工藝稍麻煩了一點,原先可以月產至少8杆,現在降為6杆”


    黃文斌話還沒說完,王濤深深歎了口氣,隻說冷兵器,產量還是可以的,但這熱兵器,一個月才6杆,而且反複使用最多也才五次,所謂射程增加了,最多也就到重箭的射程,隻是石彈或鐵彈打出去威力要大些而已。


    顯然他們現在的水平,趕原時空中明初的水平都還不如,不過他也知道黃文斌和江同的水平,能做到這樣,也算不錯了,這生產力,真不是腦袋一熱,就能在短短幾十年甚至幾年就能有什麽飛躍的;


    哪怕你是專門搞冶煉和機械製造的專家,穿越到這時代也隻能在這時代的基礎上,有所改進而已,飛躍什麽的,想都別想。


    黃文斌繼續在說“還有那個什麽震天雷,你們拿了個樣品過來,這玩意簡直就是個包了點鐵皮的大鞭炮罷了...”


    “什麽大鞭炮”黃道婆有點不明白,問了一聲,“就是用繩子串起來的一串炮仗”吳海軍迴道,幾個人都點了點頭,繼續聽黃文斌往下說,一會的時間,說話被打斷了兩次,黃文斌皺了皺眉;


    又繼續說道“這玩意沒什麽用,因為火藥純度太差,經常熄火爆炸不了,另外鐵皮太薄而且沒什麽規格,爆炸後鐵皮最多是整個飛出去,大多數時候還飛不出去,原地變形罷了;


    所謂殺傷力,我看最多就是爆炸能產生一些火光,說不定能燒著什麽,同時伴隨巨響,能夠讓人馬受驚,我倒是想改進一下,不過眼下沒這工夫,江同也不清楚怎麽改進,而且火藥的事,彭玄風比我更了解,等什麽時候他迴來了,我們再商量怎麽弄這東西;


    現在,這玩意,隻能先放在一邊,還有王經武說的那個大鐵炮的事,目前也是沒辦法”話剛說完,又有人接話過來,黃煥傑問道“什麽大鐵炮,迴迴炮嗎,那現在是不太好弄”;


    “什麽迴迴炮,那算什麽,我說的是跟”黃文斌邊說邊比劃“碗口銃差不多的東西,就是放在地上發射,比碗口銃大得多,但原理跟碗口銃差不多...”黃文斌說著,這幾個人越發糊塗了;


    隻有冼南海算是見多識廣,接口道“洪宇說的這個東西,也叫大炮,實際跟特大的碗口銃差不多,要起碼上萬斤甚至幾萬斤生鐵鑄造,隻能放在地上發射,我有一個同袍,在蒙元軍中作漢軍萬戶,曾跟隨旭列兀西征大食,見大食人使用過這種武器”


    “那這武器,是不是威力很大”姚正光也來了興趣,冼南海搖了搖頭道“威力不大,隻是比迴迴炮準度大些,石彈射程也不遠,而且經常炸膛,所以大食人也沒怎麽用,隻是見過有這種兵器”


    “幾萬斤生鐵,我們現在一個月才能冶煉多少生鐵啊”李烈興咂了咂舌道。


    “所以,這玩意雖然王經武說了,我和江同都知道怎麽弄,但是一來這玩意也要用火藥發射,碗口銃好說,就用現在蒙元的火藥也行,但是這巨炮,如果用蒙元的火藥,我敢說,全部炸膛,一門都沒法用;


    可是玄風不在,我們又缺乏硫磺,所以火藥的事就不好解決,二來需要的生鐵量太大,而且要保證炮膛光滑,盡量減少氣泡,我們現在根本作不到,哪怕是隻做一門樣品,都沒法辦到”


    黃文斌話一說完,王濤又是深深歎了口氣,他當然知道黃文斌說的都是實話,大鐵炮這玩意,原時空中元末就大規模使用了,盡管工藝水平趕明朝中葉差得遠,但起碼說明,就眼下的生產力水平來說,這也不是什麽難事;


    可是,他們缺乏原料,又沒那麽多人手,更缺乏有經驗的工匠,結果他們這些所謂的穿越者,在一般人認為的科技水平和武器製造上,在古代,應該可達到所謂降維打擊的程度時,他們卻連這時空中古代的、落後的反動統治者的武器都不如;


    黃文斌已經被打斷好幾次了,他也深深吸了口氣,這才耐住性子,繼續往下說“建造房屋的事,目前燒窯全部由梁有金在負責,在把第一寨的人又抽了幾十個去幫忙以後,我們現在的3處磚窯,燒的磚量比先前翻了五倍不止,而且成色也好的多了;


    眼下,營房都已全部砌成了磚石房屋,但還達不到所有人家全部住磚石房屋的量,梁有金跟我說,很多黎人習慣住吊腳樓,我就吩咐他,願住吊腳樓的繼續住吊腳樓,實在是想住磚石房屋的先找他登記,磚夠了就通知來領;


    不過砌房子靠自己,所以很多房子也是建的千奇百怪,不過,這也沒什麽,反正我們燒磚的事做的還是不錯的;再就是紡車的事,道婆帶著徒弟們已經全部解決了,現在又接上了水力,速度快多了;


    原料原先都是從乾寧和澄邁弄來,現在改成從乾寧和萬寧進貨,也是更多更好了;所有人都有衣服穿,官兵有號衣,這些問題已基本解決了,那個硬錦,按現在的效率,一年可以產足夠10艘以上的新式船所用;


    但是這樣一來,木匠就不夠了,現在跟道姑合作,弄了一艘樣船出來,但沒地方實驗,暫時準備在昌江裏試一下”。


    說到這裏,冼南海忽然打斷道“既然是造海船,為什麽不去海裏試呢,可以弄到萬寧去啊”,黃文斌搖了搖頭道“這裏哪有通往萬寧的大江大河,平常的河流,不是太窄,就是吃水太淺,隻有昌江直通海口,可以試一下”。


    黃文斌的話說完了,高建國低頭沉思起來:是啊,出海口,必須要有出海口啊,哪裏出海呢,萬寧當然可以,但是,西麵和南麵也要有才行,盡快拿下昌化和儋州,才是硬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剩套褲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剩套褲漢並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