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都所部已經拿下肥前灘頭的三野城,大軍已經登陸肥前,伯顏並不著急上岸,他在平戶設置征東大元帥府,等著張宏範的到來。


    根據伯顏的方案,忽都隻要拿下大半個肥前即可,主要兵力要馬上轉向築前,與此刻已經登陸的劉複亨一道,向正進攻赤阪的藤原發起全麵進攻,並跟劉複亨、史柱一起攻克大宰府。


    拿下大宰府後,劉複亨將駐防肥後的神代浮橋和八重嶽山區,扼住南九州通往北九州的所有水路和陸路,待張宏範所部到來後,再移兵豐前和長門。


    至於忽都,則要在大宰府被攻克後,馬上率軍前往赤阪城,留下部分兵力駐守赤阪,其餘兵力和洪茶丘一道,並匯合金方慶,迅速攻占伯暨、安藝、備後和備中藩,待伯顏率劉複亨諸軍到達後,與室町幕府決戰因幡、美作、備前藩。


    張宏範在20天後到達對馬島,比預定到達的時間(半個月)晚了幾天,因為這幾天的時間,他拿著伯顏的上書,經大帝同意後,把征召糧餉兵員的範圍從高麗和遼陽行省以及侍衛親軍,擴大到了山東的探馬赤軍和駐防漢軍;


    從那裏又多征召了約3萬兵力,從而使得整個征東的兵力從17萬增加到了20萬,糧餉輜重也大大的增加了。


    他自己仍然帶著原先留下的2萬漢軍和大量的糧草輜重,在15天後前從山東返迴,然後馬上帶兵到了對馬島,他讓兒子張珪和主管山東探馬赤軍的山東行省參知政事乞哥率後續的3萬駐防漢軍和探馬赤軍帶著後續搜刮的糧草稅賦,在他帶前軍到對馬後10天內趕到對馬壹岐即可。


    張宏範深知此次征東事關重大,倭國跟南宋不同,由於藩國林立,境內又多是山川河流,想征服倭國,恐怕比征服南宋用的時間都要長,所要動用的力量也要更大,因此,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糧草輜重是越多越好。


    張宏範在對馬島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後勤基地,動用了6萬高麗勞工(近半數是青壯女子)和1萬漢軍,用了近3個月時間才把後勤基地建好,不過,他隻是作了規劃,後麵的建設要靠張珪、乞哥和高麗郡王王琛來辦了。


    張宏範留下1萬漢軍監督高麗勞工,並等待後軍前來,他自己用了7天時間作了全盤規劃,然後,便立即帶領1萬漢軍前往平戶,拜見淮王。


    張宏範帶領1萬漢軍精銳前來,讓伯顏喜出望外,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戰事緊張,雖然征服北九州目前來看應該沒什麽問題了,但是駐防兵力不夠,南九州諸藩現在已經從天皇處得到了消息,正集結兵力,蠢蠢欲動。


    二是伯顏馬上準備帶領諸軍前往長門,很可能會在本州中部地區與幕府大軍和各藩藩軍展開決戰,而北九州作為後方,必須要有一個各方麵威望僅次於自己的人物坐鎮,張宏範來得正好。


    伯顏足足騎馬迎出了近5裏地,張宏範剛剛登上平戶島,見伯顏跑這麽遠到海灘邊來迎他,又是詫異又是感動,連忙翻身下馬,匍匐在地,大聲道“仲疇來晚了,險些讓大軍處於險地,罪該萬死,王爺如此遠迎,仲疇實不敢當”。


    伯顏見他這樣,也連忙下馬,上前扶起他,大笑道“九郎這是說哪裏話,我早知道你去山東招兵征糧去了,這是大功,說什麽有罪呢,至於晚這幾天,很正常的事,而且,來得正好,什麽都趕上了,哈哈”。


    2人客氣了一番,便帶著隨從一起翻身上馬向王帳走去。


    一路上,伯顏向張宏範大概說了一下目前的戰況以及打聽到的幕府和天皇那邊的消息,張宏範低頭不語,伯顏道“仲疇是不是對我的戰略有什麽意見,隻管說,不要顧忌”。


    張宏範趕緊在馬上一拱手道“王爺神機妙算,古之孫吳亦有不如,仲疇何敢唐突,隻是仲疇覺得...”話還沒說完,伯顏前後看了看,說道“仲疇,我們到大帳裏去談”。


    到了王帳,伯顏先問了下張珪和乞哥所帶後軍的情況,得知張宏範在對馬島大修後勤基地,頻頻點頭道“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征東關係重大,時日必多,早做多做準備,正該如此”接著話鋒一轉道“剛才在路上,仲疇對本王戰略有何建議,當時人太多,現在說吧”。


    張宏範站起身來拱了拱手,隨即坐下說道“王爺以為,這倭國比南宋如何”,伯顏想了想道“恐怕更加難下,主要是地形複雜,大軍難以展開,另外藩國林立,各國雖然名義上臣服幕府或天皇,但都有自己的兵馬錢糧,與宋國的軍州頗有不同,很難傳檄而定,若要一個一個的去打,頗費時日”


    頓了頓伯顏又說道“還有,此次征東,從各軍戰報來看,雖然都大獲全勝,但是我軍也是損失慘重,尤其是赤阪城,先後投入兵力餘人,目前幸存者僅有一成,可說是全軍覆沒了,不過城池還在,但這後來主要是劉元帥和史將軍的功勞,否則,赤阪肯定失守”。


    歎了口氣,伯顏又道“這倭國武士,可不比弱宋禁軍,雖然不懂兵法戰陣,武器裝備也不精良,但個個悍不畏死,驍勇鬥狠,有些部伍常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這樣打下去,即便我軍仗仗皆勝,怕最後也承擔不起這麽大的折損”。


    張宏範低頭想了想,迴道“王爺勿慮,這倭國藩國林立,傳檄而定確實不大可能,但也並非鐵板一塊”。


    “哦,說下去”伯顏頗有興趣道,“卑職來之前,曾仔細研究過這倭國的情勢,目前這倭國,是所謂‘公武兩重政權’,天皇和幕府,一在京都,一在鐮倉,雙方互不統轄,雖然鐮倉的將軍和執權,名義上是由天皇委派的,但是,其實從未聽命京都,甚至屢屢對京都形成威脅”;


    “雙方互相也奈何不了對方,幾次衝突,各有勝負,天皇所派的親王將軍都被鐮倉廢除,鐮倉幹脆連天皇的敕令都不聽從了,現在早已沒了將軍,隻有鐮倉自己推舉的執權作為幕府的首腦”;


    “九年前征倭失利後,天皇和幕府的北條對形勢的判斷和對策也多有不同,而天皇一直傾向議和,要是我軍能對幕府軍造成重大打擊,跟天皇一麵議和,一麵威懾,我們想得到的自然會得到,尤其是陛下提醒的石見的銀礦”。


    伯顏頻頻點頭,接道“話是如此,但是要想給幕府軍重大打擊,肯定是要費些時日的,不打到關東,颶風一起,海運斷絕,我軍糧草難以為繼,幕府卻可以從容不迫,到時,幕府兵精糧足,我軍疲憊缺糧,形勢危矣”。


    “不然”張宏範緩緩道“王爺,我軍囤積的糧草,目前足以支持大軍到明年,明年如果安南臣服,南方各省的糧賦就可以用來支援征東,那時颶風已無,我軍增援又到,何愁幕府不平”。


    “隻是,如此一來,豈不是要洪元帥和金將軍他們支持到明年,可是赤阪一戰,洪元帥的麗軍目前隻剩下半數,都在金將軍那裏,沿和歌山布防,如果幕府大軍來攻,如之奈何”伯顏憂心忡忡道。


    “嗬嗬,王爺多慮了,剛才卑職講到天皇和幕府的矛盾時,隻說到雙方對與天朝對抗意見不一,但是他們自己可不是隻有這點政策分歧啊”,頓了下,張宏範又說道“天皇目前在京都集結大軍,效忠天皇的各藩也在紛紛派兵,但都不是衝我們而來的”。


    伯顏恍然大悟道“對對,幕府隻能派兵對峙,這樣一來,南下的幕府軍就有限,洪元帥、金將軍依山而守,應該可以頂住”。


    “何止洪元帥、金將軍,忽都的兵馬也可以過去支援”張宏範道。


    “忽都過去了,那這北九州...”伯顏問道,“王爺,忽都的3萬多大軍可以全部帶走,有劉元帥、史將軍所部和卑職在,足以守住北九州”張宏範道。


    “仲疇我是相信的”伯顏笑了笑,又道“可是仲疇兵力是不是少了點”,“嗬嗬,王爺多慮了,仲疇後續的3萬大軍,留1萬人守對馬壹岐和平戶,2萬人前來與卑職匯合,卑職便有3萬人馬,那時,劉元帥、史將軍所部也可以盡數北上,助王爺一戰定乾坤”。


    伯顏大笑道“好好,不愧是聖人學徒、兵家泰鬥,有仲疇在,東征必成,此乃吾皇福德,大元之幸啊,仲疇別說封個蔡國公了,他日承繼老汝陽王之業,封王也隻在指日之間,哈哈”。


    張宏範連忙起身道“多謝王爺厚愛,仲疇感激莫名,這封王之事,其實並非仲疇之誌,封不封王,仲疇並不看重”,“哦,願聞仲疇之誌”伯顏點頭問道。


    “仲疇一願天下太平,百姓不再流離於戰火,哭嚎於兵賦;二願盡快平定倭奴,解我天朝東北心腹大患;三願‘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張宏範迴道。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是南朝辛稼軒辛幼安的詞”伯顏問道,張宏範點了點頭。


    伯顏歎道“南朝風土人物,真是英雄輩出,可惜帝暗臣昏,致使‘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真是讓人歎息,我雖為蒙人,卻深慕南朝文化,今日仲疇,不求功名利祿,隻求‘贏得身前身後名’,如此胸懷,令人感佩,正與吾同,請受伯顏一拜”說罷站起身深深一揖。


    張宏範趕緊扶住“王爺使不得使不得,仲疇罪過大了”,“哈哈,仲疇何罪之有,來來來,坐下說,我們看何時讓忽都先過去,協防和歌山,再商議一下帶劉元帥和史將軍前往本州,與幕府軍決戰因幡、美作、備前的事”伯顏笑著拍了拍張宏範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再造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剩套褲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剩套褲漢並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