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姑有改造紡車的圖...畫嗎”彭成龍問道,黃道婆點點頭,從袖中取出2卷紙“諸位請看”,黃文斌和彭成龍連忙上前打開圖紙,高建國也湊上前來看,其他人因為不懂,也沒湊過來,黃文斌和彭成龍見到這張圖紙,心裏暗暗吃驚。
在這沒有圓規和卡尺的年代,這圖紙的圓跟現在圓規所劃之圓幾乎一模一樣,尺寸十分清晰,連木齒輪的尺寸都有標識,因為沒有鐵釘,所有結構都采用卯榫結構,其精妙之處,隻有既懂得機械製造又懂曆史的人才能領會。
高建國雖然不像彭成龍和黃文斌是學理工的,但是他對製造史還是了解的,當下,三個人都對望了一眼,眼中滿是敬意和欽佩,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那真不是吹的。
“大概需要多少人”姚正光問道,“要不了多少人,你們現有的青壯女子,要是都會織錦,那足夠了,如果你們有瀑布水流之處,人還能減少”黃道婆說道。
“那是為何”李烈興奇怪的問道,黃道婆微微一笑道“利用水流落差即可轉動紡輪,還可與水車共用,一舉兩得”,黃道婆說著,又從袖中取出一卷紙,正是水車帶動紡輪的圖紙,黃文斌和彭成龍暗暗點頭,要知道,這利用水力帶動紡輪的技術,歐洲是近400年後才學會的。
“太好了,我們這裏有的是大小瀑布,有如此裝置,不僅能大量織布,還能節省許多人力”高建國首先興奮地叫起來,“我們這裏這位黃洪宇黃兄弟頗會這些奇技淫巧之技,會做精致水車,不過我們目前種地還用不著,既然道姑說可以節省人力,那我們就用此法吧,正好也是用人之時”姚正光說道。
高建國點點頭道“是啊,我們現在既要種田燒窯,又要織布練兵,還要開渠挖溝,又準備建房釀酒,到處都需要人手,能節省一點是一點”,“青壯女子既然可以騰出一部分,不如也參與練兵吧,我們兵力太少,總要有些女兵的,黎人女子不裹小腳,且思想沒有漢人女子保守,正好可以補充一點兵力”王濤接過來道。
眾人議論的十分熱烈,反倒開始冷落了黃道婆,高建國連忙一拱手“道姑莫怪,我們今日隻當是‘委員會’第一次開會議事,所以有點混亂,冷落之處,敬請道姑海涵”,黃道婆笑了笑道“種田織布、燒窯釀酒、練兵挖渠,果然是世外桃源,高先生和眾位兄弟,真是聖人傳承,貧道一介女子,哪裏有什麽冷落不冷落之說”。
頓了頓又問道“隻是這‘委員會’是何機構,之前從未聽高先生說起”,高建國迴道“這是我們兄弟商議出來的議事機構,跟這黎寨的‘長老議事會’有些相似之處,但職權有很大區別,‘委員會’一旦作出決議,必須堅決執行,哪怕後來證明是錯的,當時一旦通過就要無條件執行,可以說是相當於聖旨一般,但這聖旨是大家商議通過的”。
黃道婆想了想道“那‘委員會’的委員從何而來”,“現在是我們兄弟自行舉薦形成,將來由推舉產生”高建國迴道,“如何推舉”黃道婆又好奇的問道,“鄉有鄉委員會,鄉委員會掌全鄉民、政、軍、學等各項事務,並負責推舉上一級也就是縣委員會人選,然後根據推舉結果產生縣委員會,如此一級一級推舉上來”高建國迴道。
“那如此豈不是沒有各路、州、縣官府了”黃道婆又問道,“豈能沒有官府,沒有官府豈不大亂,各級‘委員會’就是各級官府,隻是諸事由‘委員會’商議決定,不能隻由一個知縣、知州來決定”高建國又迴道。
須臾,高建國又說道“各級‘委員會’除管理各級各項事務外,還負有推舉上一級‘委員會’的職責,但是,在官府運作上,上一級委員會的決定對下一級委員會是絕對的,隻能遵照執行”。
“如此說來,高先生是要取消科舉製了”黃道婆又問道,“科舉為官,本來還好,但自前宋以來,已是問題百出,冗官冗員,空耗國家糧餉,而且隻知四書五經,不幹實事,於國於民都是無益,我們這推舉製,就是最大限度避免此事發生;
當然,目前這還隻是構想,將來如何實行,還要看以後的實際情況,總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能隻在口頭上,要有具體的政策措施”高建國堅定的迴道。
“那各級‘委員會’中為首者是...”黃道婆一邊頻頻點頭,一邊又發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高建國笑了笑道“沒有為首者,以大多數通過為決議,以大多數否決為棄案,我們的委員會,隻有3、5、7、9、11這樣的人數,可沒有2、4、6、8這種人數”。
黃道婆眼睛一亮,低下頭思考了一會,由衷的讚道“妙啊,此等作法,正可最大限度實現‘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聖人所望,高先生和你這些兄弟,莫非是海外八荒之人,我中土從未有聞此等治政之策”。
高建國連忙一拱手“道姑謬讚了,高某和眾兄弟,雖是讀書之人,但並不死讀四書五經,見前宋覆亡,故有感而發,反省前人治政得失而已,當不得道姑如此讚譽”,隨即話題一轉,說道“織布作衣之事,還要請道姑多多費心,道姑如不嫌棄,高某鬥膽請道姑加入‘委員會’”。
黃道婆想了想道“初來乍到,怕不太妥當吧,還是先把紡紗織布裁衣之事作好再說”,高建國也不再勸,一拱手“那就有勞道姑了”。
接下來幾天,黃道婆先去看了看姚、李二長老所部的織錦情況,又看了看目前已積累到5車的紗線,然後帶著黃文斌、彭成龍和江同等人,又讓自己的那2個護衛和彭成龍的6個護衛一起,改造適合黎人技藝的紡車。
同時根據黃文斌的提議,隻做了個水車的模型,去試試是否可以利用水力推動紡輪,以便以後上山頂完全自立後再製作真正可以推動紡輪的水車,同時也能把水提到山頂灌溉。
其他人則繼續自己的事,高建國作些大的規劃方案並交由大家討論,同時每天都跟著王文清或王文祥或陳文貴查看教化的進度,因為知道很快會離開,對姚、李二長老所部的人就格外仔細,不僅要求二部所有男子都要盡快熟悉漢語、漢字和簡單的禮儀,而且對適齡的女童也選了極少數參與教化。
當然,這都是跟姚、李商量後實行的,地方不夠,就暫時停止了大長老和5長老那邊人員的教化,反正他們也不想漢化,過來的人也沒幾個,確實有意願的那就離開大長老和5長老所部,暫歸到彭成龍的護衛隊裏,二長老那邊過來的人不多,跟阿麥商議後,決定隻留幾個必須的人在這裏接受教化,其他的願意接受漢化的由阿麥自己去帶。
酒窖挖好後,錢七帶著人繼續開挖溝渠,因為彭成龍的護衛隊目前大部分都在跟黃道婆等人弄紡車,所以隻好先讓幾個人做點準備。
根據王濤和吳海軍的提議,決定讓姚、李二長老所部出十幾個青壯女子,先幫著弄酒窖,熟悉一下情況,待烈酒釀出後,再加入練兵行列,將來作後勤和護理的女兵;燒窯的事完全交給了梁有金,除了王大義調出,其他人員都不動。
清晨的練兵場上,王濤、吳海軍、張文燦站在一個土台上,王濤跟吳海軍招了下手,吳海軍走到王濤身邊,兩人小聲商議,吳海軍看了看準備出發的寨兵,說道“我看這些人體能訓練差不多了吧,後麵怎麽弄,阿濤”。
王濤看了看大部分仍光著屁股的寨兵,苦笑道“先把軍服穿上吧,我們不能老是當印第安酋長吧”,吳海軍點了點頭“什麽式樣”,“就按明軍的式樣如何,不過不要盔纓了,費材料也不好看”王濤說道,吳海軍想了想“應該可以,那誰來設計呢”。
“你啊,你這曆史碩士,別說不知道曆代軍服式樣”王濤笑道,吳海軍苦笑了下“知道是知道,但是尺寸...”,“你先畫出式樣來,尺寸之類自然有人設計,都不用去山外找什麽裁縫,黃道姑和那幾個弟子應該是很清楚的”王濤迴道。
須臾,王濤又說道“這個月練完後就要改練法了,操練幾個陣法,不過主要還是令行禁止,聞鼓即進、鳴鑼即退,還要弄幾個簡單的旗語,不過今天是要重新編一下隊”,吳海軍迴道“好的,到時候你來操練陣法吧,今天要編什麽隊”。
“你忘了我們準備把監軍設在隊上,現在一個隊才20人左右,總共不到100人,漢人目前連你、我、張文燦和剛到的王大義才8個人,怎麽設監軍,隻能把隊擴大一點”王濤道。
吳海軍點點頭“人是少了點,準備編成幾個隊”,“三個”王濤說完便走到台前大喝一聲“各隊正出列”,頓時走出了6個人,5個是原先的隊正,還有1個王大義是準備過來作監軍的,但還沒安排。
“你們2隊各出一伍的人,然後並為1隊,你們2個原來的隊正,一個繼續當隊正,一個作隊監軍,監軍跟隊正一個軍級”王濤話音剛落,下麵便竊竊私語起來,王濤說道“有什麽問題,現在直接跟我提”。
一個原先的隊正,估計也在前宋軍中待過的漢人書吏問道“王百戶,隊上也設監軍,前宋也不敢這麽幹,前宋敗亡很大原因便是....”;
“周隊正,我知道前宋為什麽敗亡,不過我們這監軍跟前宋的監軍可不是一迴事,我們的監軍不是文官,跟隊正一起帶兵打仗,他最主要的職責是貫徹我們的決定,監督執行,同時替隊正管好後勤並參與指揮作戰,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指揮全隊”王濤威嚴的迴複。
“這...”周威囁嚅著還想再問,“迴隊,準備訓練,還有什麽問題收隊後再說”王濤揮了揮手,等第二隊重組完畢,王濤對剩下的1隊由黎人擔任隊正的隊伍說道“阿九,你還是繼續擔任隊正,這2個隊多出的4個伍20個人你帶走15人,留5人做我們的親兵,他”王濤一指王大義“做你們的監軍”。
然後馬上迴頭跟吳海軍和張文燦說道“文燦、玉山,你們去那20人裏選5個人,要漢化比較徹底的”,吳海軍和張文燦點點頭,下來開始挑人。
王濤又對那2個由漢人擔任隊正和監軍的隊說道“你們4個人,誰任隊正誰當監軍,自己商量好後報給我,以後再組建隊伍監軍和隊正都由上一級的百戶和監軍來任命”。
接著又對王大義說道“大義兄弟,我們這種體能訓練已經快3個月了,你剛來,可能一時吃不消,我們這裏有一匹馬,本是我跟吳百戶用的,這段時間先借給你用,走不動時可以騎下馬,1個月後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王大義趕忙一拱手“多謝王兄...哦王百戶和吳百戶,我一定盡快趕上”,這當兒,吳海軍、張文燦已經把人挑完,其他人都已歸隊,王濤向張文燦點點頭,張文燦拔刀大喊一聲“出發”,大隊又迎著初升的朝陽出發了。
夜色已經降臨,神殿大堂內,點起了7、8株油草火把,黃道婆和2名女弟子、高建國、吳海軍、王濤、彭成龍、黃文斌、姚正光、李烈興、江同和王文清等10幾人聚在一起。
高建國先跟大家通報了黃道婆過來後這幾日的進展情況,當聽到再過兩天就可以安裝新式紡車,並開始教授黎人女子紡紗織布裁衣時,黃文斌、姚正光、李烈興和江同都很興奮。
但是王濤和吳海軍卻表達了不同的意思,王濤說道“黎人穿衣之事先不急,寨兵要先有軍服啊,否則,繼續光屁股,叫什麽軍隊呢”,高建國等眾人都點了點頭,黃道婆問道“有多少寨兵,可以告知貧道編製情況嗎”。
吳海軍迴道“目前連我和王經武在內隻有98人,我跟王經武自任百戶,張文燦任副百戶,下設3隊,每隊設隊正1名,隊監軍1名,伍長若幹,兵員總計在30人左右”,“隊監軍”黃道婆有點驚訝,不過並未多問。
道婆接著問道“諸位有軍服式樣否”,話剛落,吳海軍不知道從哪裏弄出3張紙來“這是我們設想的千戶、百戶和士兵服,隊正服還沒想好,主色是紅色,道姑請過目”,黃道婆連忙把紙一張張打開,王濤有點奇怪,不知道吳海軍什麽時候跑去畫了幾張圖,真是爭分奪秒啊。
高建國湊上前去看了一下,那明軍鴛鴦戰襖的式樣他如何不知道,一看除了盔纓沒了,其他基本上都是仿照後來的明軍軍服,他想了下,心裏暗暗叫好,當即也不管其他人如何說,立刻表態道“這軍服我看很好,道姑覺得如何”。
黃道婆點點頭道“這位吳玉山果然是天縱奇才,既會練兵,還會設計軍服,此軍服端莊大氣,又很適合作戰,貧道實在敬佩的很,而且式樣並不繁瑣,所需材料也不複雜,作起來不難,隻是目前準備如何染色呢”,“草染即可,山中紅色草料和漿果不少,都可提煉”黃文斌接道。
黃道婆點了點頭“諸位還有什麽意見嗎”,其他人都不太懂,哪裏還能有什麽意見,都紛紛點頭稱是,黃道婆接著對吳海軍說道“玉山,那貧道就按你這式樣作裁衣圖了,不過要盡快先把布織起來,至於你說的隊正服,貧道先作出樣服後看看再說”,“那就有勞道姑了”吳海軍連忙拱手,眾人也一起行禮。
在這沒有圓規和卡尺的年代,這圖紙的圓跟現在圓規所劃之圓幾乎一模一樣,尺寸十分清晰,連木齒輪的尺寸都有標識,因為沒有鐵釘,所有結構都采用卯榫結構,其精妙之處,隻有既懂得機械製造又懂曆史的人才能領會。
高建國雖然不像彭成龍和黃文斌是學理工的,但是他對製造史還是了解的,當下,三個人都對望了一眼,眼中滿是敬意和欽佩,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那真不是吹的。
“大概需要多少人”姚正光問道,“要不了多少人,你們現有的青壯女子,要是都會織錦,那足夠了,如果你們有瀑布水流之處,人還能減少”黃道婆說道。
“那是為何”李烈興奇怪的問道,黃道婆微微一笑道“利用水流落差即可轉動紡輪,還可與水車共用,一舉兩得”,黃道婆說著,又從袖中取出一卷紙,正是水車帶動紡輪的圖紙,黃文斌和彭成龍暗暗點頭,要知道,這利用水力帶動紡輪的技術,歐洲是近400年後才學會的。
“太好了,我們這裏有的是大小瀑布,有如此裝置,不僅能大量織布,還能節省許多人力”高建國首先興奮地叫起來,“我們這裏這位黃洪宇黃兄弟頗會這些奇技淫巧之技,會做精致水車,不過我們目前種地還用不著,既然道姑說可以節省人力,那我們就用此法吧,正好也是用人之時”姚正光說道。
高建國點點頭道“是啊,我們現在既要種田燒窯,又要織布練兵,還要開渠挖溝,又準備建房釀酒,到處都需要人手,能節省一點是一點”,“青壯女子既然可以騰出一部分,不如也參與練兵吧,我們兵力太少,總要有些女兵的,黎人女子不裹小腳,且思想沒有漢人女子保守,正好可以補充一點兵力”王濤接過來道。
眾人議論的十分熱烈,反倒開始冷落了黃道婆,高建國連忙一拱手“道姑莫怪,我們今日隻當是‘委員會’第一次開會議事,所以有點混亂,冷落之處,敬請道姑海涵”,黃道婆笑了笑道“種田織布、燒窯釀酒、練兵挖渠,果然是世外桃源,高先生和眾位兄弟,真是聖人傳承,貧道一介女子,哪裏有什麽冷落不冷落之說”。
頓了頓又問道“隻是這‘委員會’是何機構,之前從未聽高先生說起”,高建國迴道“這是我們兄弟商議出來的議事機構,跟這黎寨的‘長老議事會’有些相似之處,但職權有很大區別,‘委員會’一旦作出決議,必須堅決執行,哪怕後來證明是錯的,當時一旦通過就要無條件執行,可以說是相當於聖旨一般,但這聖旨是大家商議通過的”。
黃道婆想了想道“那‘委員會’的委員從何而來”,“現在是我們兄弟自行舉薦形成,將來由推舉產生”高建國迴道,“如何推舉”黃道婆又好奇的問道,“鄉有鄉委員會,鄉委員會掌全鄉民、政、軍、學等各項事務,並負責推舉上一級也就是縣委員會人選,然後根據推舉結果產生縣委員會,如此一級一級推舉上來”高建國迴道。
“那如此豈不是沒有各路、州、縣官府了”黃道婆又問道,“豈能沒有官府,沒有官府豈不大亂,各級‘委員會’就是各級官府,隻是諸事由‘委員會’商議決定,不能隻由一個知縣、知州來決定”高建國又迴道。
須臾,高建國又說道“各級‘委員會’除管理各級各項事務外,還負有推舉上一級‘委員會’的職責,但是,在官府運作上,上一級委員會的決定對下一級委員會是絕對的,隻能遵照執行”。
“如此說來,高先生是要取消科舉製了”黃道婆又問道,“科舉為官,本來還好,但自前宋以來,已是問題百出,冗官冗員,空耗國家糧餉,而且隻知四書五經,不幹實事,於國於民都是無益,我們這推舉製,就是最大限度避免此事發生;
當然,目前這還隻是構想,將來如何實行,還要看以後的實際情況,總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能隻在口頭上,要有具體的政策措施”高建國堅定的迴道。
“那各級‘委員會’中為首者是...”黃道婆一邊頻頻點頭,一邊又發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高建國笑了笑道“沒有為首者,以大多數通過為決議,以大多數否決為棄案,我們的委員會,隻有3、5、7、9、11這樣的人數,可沒有2、4、6、8這種人數”。
黃道婆眼睛一亮,低下頭思考了一會,由衷的讚道“妙啊,此等作法,正可最大限度實現‘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聖人所望,高先生和你這些兄弟,莫非是海外八荒之人,我中土從未有聞此等治政之策”。
高建國連忙一拱手“道姑謬讚了,高某和眾兄弟,雖是讀書之人,但並不死讀四書五經,見前宋覆亡,故有感而發,反省前人治政得失而已,當不得道姑如此讚譽”,隨即話題一轉,說道“織布作衣之事,還要請道姑多多費心,道姑如不嫌棄,高某鬥膽請道姑加入‘委員會’”。
黃道婆想了想道“初來乍到,怕不太妥當吧,還是先把紡紗織布裁衣之事作好再說”,高建國也不再勸,一拱手“那就有勞道姑了”。
接下來幾天,黃道婆先去看了看姚、李二長老所部的織錦情況,又看了看目前已積累到5車的紗線,然後帶著黃文斌、彭成龍和江同等人,又讓自己的那2個護衛和彭成龍的6個護衛一起,改造適合黎人技藝的紡車。
同時根據黃文斌的提議,隻做了個水車的模型,去試試是否可以利用水力推動紡輪,以便以後上山頂完全自立後再製作真正可以推動紡輪的水車,同時也能把水提到山頂灌溉。
其他人則繼續自己的事,高建國作些大的規劃方案並交由大家討論,同時每天都跟著王文清或王文祥或陳文貴查看教化的進度,因為知道很快會離開,對姚、李二長老所部的人就格外仔細,不僅要求二部所有男子都要盡快熟悉漢語、漢字和簡單的禮儀,而且對適齡的女童也選了極少數參與教化。
當然,這都是跟姚、李商量後實行的,地方不夠,就暫時停止了大長老和5長老那邊人員的教化,反正他們也不想漢化,過來的人也沒幾個,確實有意願的那就離開大長老和5長老所部,暫歸到彭成龍的護衛隊裏,二長老那邊過來的人不多,跟阿麥商議後,決定隻留幾個必須的人在這裏接受教化,其他的願意接受漢化的由阿麥自己去帶。
酒窖挖好後,錢七帶著人繼續開挖溝渠,因為彭成龍的護衛隊目前大部分都在跟黃道婆等人弄紡車,所以隻好先讓幾個人做點準備。
根據王濤和吳海軍的提議,決定讓姚、李二長老所部出十幾個青壯女子,先幫著弄酒窖,熟悉一下情況,待烈酒釀出後,再加入練兵行列,將來作後勤和護理的女兵;燒窯的事完全交給了梁有金,除了王大義調出,其他人員都不動。
清晨的練兵場上,王濤、吳海軍、張文燦站在一個土台上,王濤跟吳海軍招了下手,吳海軍走到王濤身邊,兩人小聲商議,吳海軍看了看準備出發的寨兵,說道“我看這些人體能訓練差不多了吧,後麵怎麽弄,阿濤”。
王濤看了看大部分仍光著屁股的寨兵,苦笑道“先把軍服穿上吧,我們不能老是當印第安酋長吧”,吳海軍點了點頭“什麽式樣”,“就按明軍的式樣如何,不過不要盔纓了,費材料也不好看”王濤說道,吳海軍想了想“應該可以,那誰來設計呢”。
“你啊,你這曆史碩士,別說不知道曆代軍服式樣”王濤笑道,吳海軍苦笑了下“知道是知道,但是尺寸...”,“你先畫出式樣來,尺寸之類自然有人設計,都不用去山外找什麽裁縫,黃道姑和那幾個弟子應該是很清楚的”王濤迴道。
須臾,王濤又說道“這個月練完後就要改練法了,操練幾個陣法,不過主要還是令行禁止,聞鼓即進、鳴鑼即退,還要弄幾個簡單的旗語,不過今天是要重新編一下隊”,吳海軍迴道“好的,到時候你來操練陣法吧,今天要編什麽隊”。
“你忘了我們準備把監軍設在隊上,現在一個隊才20人左右,總共不到100人,漢人目前連你、我、張文燦和剛到的王大義才8個人,怎麽設監軍,隻能把隊擴大一點”王濤道。
吳海軍點點頭“人是少了點,準備編成幾個隊”,“三個”王濤說完便走到台前大喝一聲“各隊正出列”,頓時走出了6個人,5個是原先的隊正,還有1個王大義是準備過來作監軍的,但還沒安排。
“你們2隊各出一伍的人,然後並為1隊,你們2個原來的隊正,一個繼續當隊正,一個作隊監軍,監軍跟隊正一個軍級”王濤話音剛落,下麵便竊竊私語起來,王濤說道“有什麽問題,現在直接跟我提”。
一個原先的隊正,估計也在前宋軍中待過的漢人書吏問道“王百戶,隊上也設監軍,前宋也不敢這麽幹,前宋敗亡很大原因便是....”;
“周隊正,我知道前宋為什麽敗亡,不過我們這監軍跟前宋的監軍可不是一迴事,我們的監軍不是文官,跟隊正一起帶兵打仗,他最主要的職責是貫徹我們的決定,監督執行,同時替隊正管好後勤並參與指揮作戰,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指揮全隊”王濤威嚴的迴複。
“這...”周威囁嚅著還想再問,“迴隊,準備訓練,還有什麽問題收隊後再說”王濤揮了揮手,等第二隊重組完畢,王濤對剩下的1隊由黎人擔任隊正的隊伍說道“阿九,你還是繼續擔任隊正,這2個隊多出的4個伍20個人你帶走15人,留5人做我們的親兵,他”王濤一指王大義“做你們的監軍”。
然後馬上迴頭跟吳海軍和張文燦說道“文燦、玉山,你們去那20人裏選5個人,要漢化比較徹底的”,吳海軍和張文燦點點頭,下來開始挑人。
王濤又對那2個由漢人擔任隊正和監軍的隊說道“你們4個人,誰任隊正誰當監軍,自己商量好後報給我,以後再組建隊伍監軍和隊正都由上一級的百戶和監軍來任命”。
接著又對王大義說道“大義兄弟,我們這種體能訓練已經快3個月了,你剛來,可能一時吃不消,我們這裏有一匹馬,本是我跟吳百戶用的,這段時間先借給你用,走不動時可以騎下馬,1個月後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王大義趕忙一拱手“多謝王兄...哦王百戶和吳百戶,我一定盡快趕上”,這當兒,吳海軍、張文燦已經把人挑完,其他人都已歸隊,王濤向張文燦點點頭,張文燦拔刀大喊一聲“出發”,大隊又迎著初升的朝陽出發了。
夜色已經降臨,神殿大堂內,點起了7、8株油草火把,黃道婆和2名女弟子、高建國、吳海軍、王濤、彭成龍、黃文斌、姚正光、李烈興、江同和王文清等10幾人聚在一起。
高建國先跟大家通報了黃道婆過來後這幾日的進展情況,當聽到再過兩天就可以安裝新式紡車,並開始教授黎人女子紡紗織布裁衣時,黃文斌、姚正光、李烈興和江同都很興奮。
但是王濤和吳海軍卻表達了不同的意思,王濤說道“黎人穿衣之事先不急,寨兵要先有軍服啊,否則,繼續光屁股,叫什麽軍隊呢”,高建國等眾人都點了點頭,黃道婆問道“有多少寨兵,可以告知貧道編製情況嗎”。
吳海軍迴道“目前連我和王經武在內隻有98人,我跟王經武自任百戶,張文燦任副百戶,下設3隊,每隊設隊正1名,隊監軍1名,伍長若幹,兵員總計在30人左右”,“隊監軍”黃道婆有點驚訝,不過並未多問。
道婆接著問道“諸位有軍服式樣否”,話剛落,吳海軍不知道從哪裏弄出3張紙來“這是我們設想的千戶、百戶和士兵服,隊正服還沒想好,主色是紅色,道姑請過目”,黃道婆連忙把紙一張張打開,王濤有點奇怪,不知道吳海軍什麽時候跑去畫了幾張圖,真是爭分奪秒啊。
高建國湊上前去看了一下,那明軍鴛鴦戰襖的式樣他如何不知道,一看除了盔纓沒了,其他基本上都是仿照後來的明軍軍服,他想了下,心裏暗暗叫好,當即也不管其他人如何說,立刻表態道“這軍服我看很好,道姑覺得如何”。
黃道婆點點頭道“這位吳玉山果然是天縱奇才,既會練兵,還會設計軍服,此軍服端莊大氣,又很適合作戰,貧道實在敬佩的很,而且式樣並不繁瑣,所需材料也不複雜,作起來不難,隻是目前準備如何染色呢”,“草染即可,山中紅色草料和漿果不少,都可提煉”黃文斌接道。
黃道婆點了點頭“諸位還有什麽意見嗎”,其他人都不太懂,哪裏還能有什麽意見,都紛紛點頭稱是,黃道婆接著對吳海軍說道“玉山,那貧道就按你這式樣作裁衣圖了,不過要盡快先把布織起來,至於你說的隊正服,貧道先作出樣服後看看再說”,“那就有勞道姑了”吳海軍連忙拱手,眾人也一起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