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兩國首腦與百夫長以上將領頻頻舉杯,不覺已交戌正。一名定州親衛奔入大殿,附在段龕耳邊耳語了幾句。段龕雖飲酒半酣,聞言臉色大變,立命那人離去,便至慕容垂身旁,附在吳王耳邊,將親衛所言,轉告慕容垂。
慕容垂隻聽得“公主病甚”四字,便立刻起身,不待段龕道畢,便向代國世子、世子太傅、平北公、五原公一拱手,不及多禮,隻道:“我國人有小小變故,失陪!”說罷,便轉身出殿。
代國四首腦愕然。崔宏亦愕然,不明所以,見段龕已也向代國首腦一拱手,說聲失陪,便隨慕容垂而去,隻得依樣畫葫蘆,緊跟二人離去。
拓跋修道:“燕人恐有大意外!我國忝為主人,不可坐視。世子殿下,我等須赴南院,問明是何變故!”
拓跋寔道:“小侄正是此意!”
燕鳳道:“不可多人,以免驚擾公主。平北公、殿下、五原公,及在下前往便可。”
長孫他道:“燕太傅言之有理。”說罷起身,率先奔向殿門而出,往南院而去。拓跋寔、燕鳳、拓跋修緊緊跟上。
四人自南院前門而入。東舍小院乃崔宏所住,靜悄悄,房中無燈。四人便穿過南院三獨院與大殿之間,同樣分隔成三天井院的東舍天井院,進入中舍天井院,一般靜悄悄,房中無燈!可見燕國吳王與崔仆射皆未入房,便直奔最裏之西舍,即公主居院而去了!不必猜,吳王所謂變故,定與公主相關。
四人急忙穿過中舍天井院,跨過隔牆所開靠近公主居院一邊溝通中西舍天井院之院門,進到西舍天井院中。
四人跨進居室外庭院中,便見房中燈火通明,段龕守在門口,崔宏則在院中漫步。拓跋修率先開言道:“崔仆射,段將軍,究竟何事?引吳王殿下與二貴客如此慌亂!”
崔宏道:“咳!公主——似乎偶感風寒,此刻竟已昏迷!”
“啊?!”拓跋寔驚道。
燕鳳道:“是否已命貴國隨行醫者診治?”
崔宏道:“主上本欲命太醫隨行,不想鄙國太後適抱恙,而宮中並無多良醫,因此……”
長孫他道:“如是!恐當即刻啟程赴平城,亦或明晨盡早出發赴鄙國南都,以免貽誤公主貴體!”
拓跋修道:“崔仆射,鄙國五原公言之有理哉!不知尊使意下如何?”
崔宏道:“此事當由吳王殿下做主!仆便入內相請。”
二
慕容垂自室內走出,麵色陰沉。拓跋修道:“吳王殿下!公主——”
慕容垂道:“唉!身此女自幼離家,雖生長宮中,畢竟不在父母身側!我恐其心誌——我恐其心誌因此受損!不同常人!本以其格外明理,能體會家國所須!不意——今——竟——病勢沉重!恐無福為貴國大王奉箕帚哉!”
代國四人一齊大驚。拓跋修仍率先出言道:“如是!是否今夜便啟程,急赴平城?”
慕容垂慨然道:“生死有命!兩國和親,乃結百年之好!如今和親公主途中病甚,隻有返國之理,安得入貴國都城,使貴國大王沾此晦氣!”
拓跋修道:“貴我兩國俱是鮮卑之國,自來結姻親友愛!今縱非與鄙國結和親,便是貴國和親他國,路經鄙國,鄙國亦當施以援手,盡心出力救治!安得坐視乎?!”
慕容垂道:“慕容垂深感平北公厚意!然公主病勢沉重,恐不堪途中顛簸,奈何?!”
拓跋修道:“可以布纏公主座車之車輪,製成蒲輪安車,當不致顛簸過甚!”
慕容垂頹然道:“不可,不可!今公主已然昏迷,除非近處便有良醫!”半晌,他忽然抬頭看向燕鳳,驚喜道:“燕太傅!燕太傅不即代北燕神醫乎?小女有救哉!”
拓跋修並不知燕鳳醫術已然精湛,隻以為良醫必是年過不惑之長者,是以雖聞自代王口中,道燕鳳醫術不讓昔日燕先生即燕謀,卻因不曾親見,故以為其醫術或許隻是平平,為代王愛重,乃有稱揚語,和親公主貴體抱恙非小事,故拓跋修以為,須將燕鳳非燕神醫之事實道出,以免醫治無效,造成大禍!於是忙道:“殿下!燕太傅實非燕神醫!到此未上台時,殿下言及,誤以燕太傅為燕神醫。在下出於虛榮,未曾道破……”
慕容垂愕然,良久道:“燕太傅並非燕神醫哉?!那可——如何是好!”
燕鳳向慕容垂拱手道:“吳王殿下,在下雖非神醫,卻也幼承家學,略習醫道,或可識得公主病症。隻我倉促而來,不曾攜帶銀針等物。此間近處無邑居,亦無由得之!縱在下識得公主病症,亦無法醫治……”
崔宏道:“仆曾細觀國書所附禮品清單,其中有銀針二副!若吳王殿下允準,此刻便可取來!”
燕鳳大喜,道:“如是!當可無憂!”
慕容垂喜道:“主上與禮官思慮周詳!究竟天無絕人之路!勞煩崔仆射,便領段龕去取來!”
崔宏拱手稱諾。段龕亦然。二人遂相偕而去。
三
銀針取到,段龕將呈慕容垂。慕容垂示意,段龕便直呈燕鳳。燕鳳接過,便待隨慕容垂入房。拓跋寔忽搶上一步道:“太傅!”
燕鳳迴頭道:“殿下有何吩咐?”
拓跋寔道:“太傅——太傅昨夜在湖濱行散,是否見過公主?”
燕鳳愕然,半晌道:“我似乎聽聞歌聲——然而,並未見唱歌之人!”
拓跋寔道:“歌聲似不似——昨日正午於宮北空地馬車中,那唱歌之人?”
“似——似乎又不似!”燕鳳道,“我昨夜似乎飲入散藥酒過量!故未必不是——幻聽!且昨日正午公主清歌妙絕人倫!古人雲,‘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故……”
拓跋寔怏怏道:“我問太傅正事,太傅奈何說笑!”
燕鳳看一眼一臉焦急的慕容垂,向拓跋寔一拱手道:“殿下,療疾要緊!”便緊隨慕容垂入房。拓跋寔隻道出一個模糊不清的字,眾人聽在耳裏,也不知說的什麽。
見燕鳳入室去,拓跋寔抬足也要進房。段龕忙攔住道:“殿下留步!公主與貴國大王尚未完婚,且於殿下,乃將來母後,不宜此刻相見。便殿下擔憂,欲此刻便盡孝子之宜,公主昏迷中,亦無法了知殿下拳拳之心!殿下且少待。燕太傅為公主診治之後,自當出而相告!”
四
內室臥榻上,一少女雙目緊閉,眉頭蹙起,麵色潮紅,氣息粗重,似乎陷於夢魘之中。燕鳳謹守男女大防,隻請紫貂探公主額頭,問可否發熱。紫貂自然早已知曉,但還是探了一探,乃道:“燙手!”
燕鳳道:“請姑娘取一條絲帕予我。”
因公主額頭冒汗,紫貂手上本就捏著一條絲帕,便遞給燕鳳。燕鳳接過道:“請姑娘移公主小臂出被。”
紫貂依言辦理。燕鳳將絲帕鋪在慕容鶯玉腕上,攤攤平,將右手四指搭了上去。“脈浮速,時洪大而弦緊,體熱,昏迷,乃惡傷風疊加心情鬱悒所致熱症,可針刺療之。”燕鳳心道,“然而,男女授受不親,且縱我為醫者,公主卻是未來王後,且此刻與大王尚未完婚,乃處子之身!便請侍女解開公主衣衫,我卻不能蒙目下針!奈何?!”
燕鳳慮及於此,不禁大犯躊躇。慕容垂見他不語,急道:“燕太傅!有何不妥?”
燕鳳便道出實情。慕容垂道:“此刻燕太傅隻是醫者。便代王在此,無他醫者,自然亦是請燕太傅診治!燕太傅何妨,便當己身為代王宮中太醫?若王後有恙須針療,太醫尚能顧及男女大防乎!”
燕鳳道:“此刻公主尚為殿下之女,那便請殿下做主!”
慕容垂拱手道:“寡人請燕太傅為小女療疾!”
燕鳳乃拿起先前置於床頭幾上的銀針,向紫貂道:“我背過身去。請姑娘扶公主坐起,解開衣衫,扶公主轉身向床內。”
紫貂依言辦理畢,乃道:“燕太傅,請為公主下針——療治。”
五
燕鳳為公主下針療治畢,拔去銀針,向扶著病人的紫貂拱手道:“請姑娘為公主穿衣。”乃收好銀針,從座凳上起身,低頭退出內室。
慕容垂見他出來,立刻問道:“燕太傅!如何?是否已醒轉?”
燕鳳道:“按醫道,此亦不難治。然公主當自出世以來,首離故土而甚遠,或水土不服!明日煩請貴國隨行禦廚,為公主烹製幾道河北名肴,以公主素日嗜食者為佳。如此三日,當可痊愈。”
慕容垂道:“此不難!陪嫁禮品之中,便有河北食材。隨行人眾之中,亦有鄙國主上特賜禦廚,明晨便命辦理!”
燕鳳道:“須靜養。”
慕容垂大感寬心,拱手道:“謹遵醫命!”
慕容垂謙恭地側身居前引路,領著燕鳳走出外室。段龕仍在門口守衛,見二人出來,才讓至一邊。
拓跋寔快步上前,邊走邊說道:“太傅!公主——”
燕鳳道:“殿下勿憂!我已為公主療治過。半時辰,久則一時辰,至多明晨,必將醒轉。”
拓跋修道:“此番多虧燕太傅在此!否則——”
燕鳳向平北公拱手道:“鳳乃大王之臣,責無旁貸!且無勞苦可言。”
六
子夜,忽聞扣門聲,燕鳳驚醒,乃道:“何人?”“太傅,是我。”拓跋寔於門外道。
燕鳳乃起身,取火鐮、紙綿點亮油燈,開門將世子延入。拓跋寔至炕席矮幾一邊坐下,燕鳳便至另一邊落座,一時卻皆沉默不語。
半晌,拓跋寔道:“太傅!君昨夜,究竟見未見中山公主?!”
燕鳳見他鄭重以君相稱,乃起身拱手道:“殿下,臣實不明真相!”
拓跋寔擺手道:“罷了!太傅何必多禮。請安坐。我意不過是——我仍信父王,不當無故命他哥來此!”
燕鳳道:“‘我則異於是。’我疑五原公,未必奉大王命而來!”
“哦?”拓跋寔疑惑。
燕鳳道:“我亦隻是,莫名覺五原公所言,不盡不實!待明日平北公所遣使者歸來,便知究竟。”
拓跋寔道:“太傅,那房中人,與昨日正午唱歌人,是否一人?”
燕鳳懇切道:“我實不知!”
“其身形——身長,身量,可一致?”
“我以為,當是一人。”
“太傅不可妄語!”
“絕無誑語!”
“嗯——中山公主果如傳聞,貌美——大過於常人乎?”拓跋寔囁囁嚅嚅,終於說道。
燕鳳道:“過於常人,然亦不可稱大過於常人。”
“如是!是否真中山公主,則猶可疑!”拓跋寔道。
燕鳳道:“我意,雖中山公主確早有‘鮮卑第一美人’之名,然自古此類名聲,莫不自作者誇大!中山公主此聞於天下貌美之名,首出燕人所作《燕宮佳人賦》,乃是宋玉、曹子建極寫絕美無缺陷佳人之類文章,似《莊子》中描繪藐姑射山神人之語,道是‘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則可信;道‘入火不熱,入水不濡’,則豈可信?故中山公主若美貌隻過於常人,然並不大過於常人,亦屬情理之中。”
拓跋寔頷首道:“如是!則中山公主當真,以其美並不大過於常人,故燕人便舍得其和親!否則——”
燕鳳道:“明妃絕色,乃漢宮第一,不亦為元帝和親嫁唿韓邪單於!故皇家所須,亦並不惜絕色佳人。”
王昭君名嬙。晉篡魏後,因其字犯晉武帝父司馬昭名諱,乃改為王明君;複因若隻稱字,便為明君,恐為不知者誤會,又改為明妃。燕鳳內心以晉人自居,且當時北方胡族政權,亦皆以華人(漢族人)為晉人,故其恪守避諱,稱昭君為明妃。拓跋寔倒也明白,乃道:“我聞漢元帝,不知其絕色為漢宮第一,乃賜唿韓邪單於!否則……”
燕鳳默然,良久忽道:“和親之人,可謂不幸!”
拓跋寔一愣,旋即醒悟,便道:“太傅見過中山公主,憐其不幸乎?”
燕鳳自知語失,乃道:“純出帝王主宰,自身不得自由,自為不幸。”
拓跋寔默然,良久道:“以中山公主而言,自是不幸!”
兩國首腦與百夫長以上將領頻頻舉杯,不覺已交戌正。一名定州親衛奔入大殿,附在段龕耳邊耳語了幾句。段龕雖飲酒半酣,聞言臉色大變,立命那人離去,便至慕容垂身旁,附在吳王耳邊,將親衛所言,轉告慕容垂。
慕容垂隻聽得“公主病甚”四字,便立刻起身,不待段龕道畢,便向代國世子、世子太傅、平北公、五原公一拱手,不及多禮,隻道:“我國人有小小變故,失陪!”說罷,便轉身出殿。
代國四首腦愕然。崔宏亦愕然,不明所以,見段龕已也向代國首腦一拱手,說聲失陪,便隨慕容垂而去,隻得依樣畫葫蘆,緊跟二人離去。
拓跋修道:“燕人恐有大意外!我國忝為主人,不可坐視。世子殿下,我等須赴南院,問明是何變故!”
拓跋寔道:“小侄正是此意!”
燕鳳道:“不可多人,以免驚擾公主。平北公、殿下、五原公,及在下前往便可。”
長孫他道:“燕太傅言之有理。”說罷起身,率先奔向殿門而出,往南院而去。拓跋寔、燕鳳、拓跋修緊緊跟上。
四人自南院前門而入。東舍小院乃崔宏所住,靜悄悄,房中無燈。四人便穿過南院三獨院與大殿之間,同樣分隔成三天井院的東舍天井院,進入中舍天井院,一般靜悄悄,房中無燈!可見燕國吳王與崔仆射皆未入房,便直奔最裏之西舍,即公主居院而去了!不必猜,吳王所謂變故,定與公主相關。
四人急忙穿過中舍天井院,跨過隔牆所開靠近公主居院一邊溝通中西舍天井院之院門,進到西舍天井院中。
四人跨進居室外庭院中,便見房中燈火通明,段龕守在門口,崔宏則在院中漫步。拓跋修率先開言道:“崔仆射,段將軍,究竟何事?引吳王殿下與二貴客如此慌亂!”
崔宏道:“咳!公主——似乎偶感風寒,此刻竟已昏迷!”
“啊?!”拓跋寔驚道。
燕鳳道:“是否已命貴國隨行醫者診治?”
崔宏道:“主上本欲命太醫隨行,不想鄙國太後適抱恙,而宮中並無多良醫,因此……”
長孫他道:“如是!恐當即刻啟程赴平城,亦或明晨盡早出發赴鄙國南都,以免貽誤公主貴體!”
拓跋修道:“崔仆射,鄙國五原公言之有理哉!不知尊使意下如何?”
崔宏道:“此事當由吳王殿下做主!仆便入內相請。”
二
慕容垂自室內走出,麵色陰沉。拓跋修道:“吳王殿下!公主——”
慕容垂道:“唉!身此女自幼離家,雖生長宮中,畢竟不在父母身側!我恐其心誌——我恐其心誌因此受損!不同常人!本以其格外明理,能體會家國所須!不意——今——竟——病勢沉重!恐無福為貴國大王奉箕帚哉!”
代國四人一齊大驚。拓跋修仍率先出言道:“如是!是否今夜便啟程,急赴平城?”
慕容垂慨然道:“生死有命!兩國和親,乃結百年之好!如今和親公主途中病甚,隻有返國之理,安得入貴國都城,使貴國大王沾此晦氣!”
拓跋修道:“貴我兩國俱是鮮卑之國,自來結姻親友愛!今縱非與鄙國結和親,便是貴國和親他國,路經鄙國,鄙國亦當施以援手,盡心出力救治!安得坐視乎?!”
慕容垂道:“慕容垂深感平北公厚意!然公主病勢沉重,恐不堪途中顛簸,奈何?!”
拓跋修道:“可以布纏公主座車之車輪,製成蒲輪安車,當不致顛簸過甚!”
慕容垂頹然道:“不可,不可!今公主已然昏迷,除非近處便有良醫!”半晌,他忽然抬頭看向燕鳳,驚喜道:“燕太傅!燕太傅不即代北燕神醫乎?小女有救哉!”
拓跋修並不知燕鳳醫術已然精湛,隻以為良醫必是年過不惑之長者,是以雖聞自代王口中,道燕鳳醫術不讓昔日燕先生即燕謀,卻因不曾親見,故以為其醫術或許隻是平平,為代王愛重,乃有稱揚語,和親公主貴體抱恙非小事,故拓跋修以為,須將燕鳳非燕神醫之事實道出,以免醫治無效,造成大禍!於是忙道:“殿下!燕太傅實非燕神醫!到此未上台時,殿下言及,誤以燕太傅為燕神醫。在下出於虛榮,未曾道破……”
慕容垂愕然,良久道:“燕太傅並非燕神醫哉?!那可——如何是好!”
燕鳳向慕容垂拱手道:“吳王殿下,在下雖非神醫,卻也幼承家學,略習醫道,或可識得公主病症。隻我倉促而來,不曾攜帶銀針等物。此間近處無邑居,亦無由得之!縱在下識得公主病症,亦無法醫治……”
崔宏道:“仆曾細觀國書所附禮品清單,其中有銀針二副!若吳王殿下允準,此刻便可取來!”
燕鳳大喜,道:“如是!當可無憂!”
慕容垂喜道:“主上與禮官思慮周詳!究竟天無絕人之路!勞煩崔仆射,便領段龕去取來!”
崔宏拱手稱諾。段龕亦然。二人遂相偕而去。
三
銀針取到,段龕將呈慕容垂。慕容垂示意,段龕便直呈燕鳳。燕鳳接過,便待隨慕容垂入房。拓跋寔忽搶上一步道:“太傅!”
燕鳳迴頭道:“殿下有何吩咐?”
拓跋寔道:“太傅——太傅昨夜在湖濱行散,是否見過公主?”
燕鳳愕然,半晌道:“我似乎聽聞歌聲——然而,並未見唱歌之人!”
拓跋寔道:“歌聲似不似——昨日正午於宮北空地馬車中,那唱歌之人?”
“似——似乎又不似!”燕鳳道,“我昨夜似乎飲入散藥酒過量!故未必不是——幻聽!且昨日正午公主清歌妙絕人倫!古人雲,‘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故……”
拓跋寔怏怏道:“我問太傅正事,太傅奈何說笑!”
燕鳳看一眼一臉焦急的慕容垂,向拓跋寔一拱手道:“殿下,療疾要緊!”便緊隨慕容垂入房。拓跋寔隻道出一個模糊不清的字,眾人聽在耳裏,也不知說的什麽。
見燕鳳入室去,拓跋寔抬足也要進房。段龕忙攔住道:“殿下留步!公主與貴國大王尚未完婚,且於殿下,乃將來母後,不宜此刻相見。便殿下擔憂,欲此刻便盡孝子之宜,公主昏迷中,亦無法了知殿下拳拳之心!殿下且少待。燕太傅為公主診治之後,自當出而相告!”
四
內室臥榻上,一少女雙目緊閉,眉頭蹙起,麵色潮紅,氣息粗重,似乎陷於夢魘之中。燕鳳謹守男女大防,隻請紫貂探公主額頭,問可否發熱。紫貂自然早已知曉,但還是探了一探,乃道:“燙手!”
燕鳳道:“請姑娘取一條絲帕予我。”
因公主額頭冒汗,紫貂手上本就捏著一條絲帕,便遞給燕鳳。燕鳳接過道:“請姑娘移公主小臂出被。”
紫貂依言辦理。燕鳳將絲帕鋪在慕容鶯玉腕上,攤攤平,將右手四指搭了上去。“脈浮速,時洪大而弦緊,體熱,昏迷,乃惡傷風疊加心情鬱悒所致熱症,可針刺療之。”燕鳳心道,“然而,男女授受不親,且縱我為醫者,公主卻是未來王後,且此刻與大王尚未完婚,乃處子之身!便請侍女解開公主衣衫,我卻不能蒙目下針!奈何?!”
燕鳳慮及於此,不禁大犯躊躇。慕容垂見他不語,急道:“燕太傅!有何不妥?”
燕鳳便道出實情。慕容垂道:“此刻燕太傅隻是醫者。便代王在此,無他醫者,自然亦是請燕太傅診治!燕太傅何妨,便當己身為代王宮中太醫?若王後有恙須針療,太醫尚能顧及男女大防乎!”
燕鳳道:“此刻公主尚為殿下之女,那便請殿下做主!”
慕容垂拱手道:“寡人請燕太傅為小女療疾!”
燕鳳乃拿起先前置於床頭幾上的銀針,向紫貂道:“我背過身去。請姑娘扶公主坐起,解開衣衫,扶公主轉身向床內。”
紫貂依言辦理畢,乃道:“燕太傅,請為公主下針——療治。”
五
燕鳳為公主下針療治畢,拔去銀針,向扶著病人的紫貂拱手道:“請姑娘為公主穿衣。”乃收好銀針,從座凳上起身,低頭退出內室。
慕容垂見他出來,立刻問道:“燕太傅!如何?是否已醒轉?”
燕鳳道:“按醫道,此亦不難治。然公主當自出世以來,首離故土而甚遠,或水土不服!明日煩請貴國隨行禦廚,為公主烹製幾道河北名肴,以公主素日嗜食者為佳。如此三日,當可痊愈。”
慕容垂道:“此不難!陪嫁禮品之中,便有河北食材。隨行人眾之中,亦有鄙國主上特賜禦廚,明晨便命辦理!”
燕鳳道:“須靜養。”
慕容垂大感寬心,拱手道:“謹遵醫命!”
慕容垂謙恭地側身居前引路,領著燕鳳走出外室。段龕仍在門口守衛,見二人出來,才讓至一邊。
拓跋寔快步上前,邊走邊說道:“太傅!公主——”
燕鳳道:“殿下勿憂!我已為公主療治過。半時辰,久則一時辰,至多明晨,必將醒轉。”
拓跋修道:“此番多虧燕太傅在此!否則——”
燕鳳向平北公拱手道:“鳳乃大王之臣,責無旁貸!且無勞苦可言。”
六
子夜,忽聞扣門聲,燕鳳驚醒,乃道:“何人?”“太傅,是我。”拓跋寔於門外道。
燕鳳乃起身,取火鐮、紙綿點亮油燈,開門將世子延入。拓跋寔至炕席矮幾一邊坐下,燕鳳便至另一邊落座,一時卻皆沉默不語。
半晌,拓跋寔道:“太傅!君昨夜,究竟見未見中山公主?!”
燕鳳見他鄭重以君相稱,乃起身拱手道:“殿下,臣實不明真相!”
拓跋寔擺手道:“罷了!太傅何必多禮。請安坐。我意不過是——我仍信父王,不當無故命他哥來此!”
燕鳳道:“‘我則異於是。’我疑五原公,未必奉大王命而來!”
“哦?”拓跋寔疑惑。
燕鳳道:“我亦隻是,莫名覺五原公所言,不盡不實!待明日平北公所遣使者歸來,便知究竟。”
拓跋寔道:“太傅,那房中人,與昨日正午唱歌人,是否一人?”
燕鳳懇切道:“我實不知!”
“其身形——身長,身量,可一致?”
“我以為,當是一人。”
“太傅不可妄語!”
“絕無誑語!”
“嗯——中山公主果如傳聞,貌美——大過於常人乎?”拓跋寔囁囁嚅嚅,終於說道。
燕鳳道:“過於常人,然亦不可稱大過於常人。”
“如是!是否真中山公主,則猶可疑!”拓跋寔道。
燕鳳道:“我意,雖中山公主確早有‘鮮卑第一美人’之名,然自古此類名聲,莫不自作者誇大!中山公主此聞於天下貌美之名,首出燕人所作《燕宮佳人賦》,乃是宋玉、曹子建極寫絕美無缺陷佳人之類文章,似《莊子》中描繪藐姑射山神人之語,道是‘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則可信;道‘入火不熱,入水不濡’,則豈可信?故中山公主若美貌隻過於常人,然並不大過於常人,亦屬情理之中。”
拓跋寔頷首道:“如是!則中山公主當真,以其美並不大過於常人,故燕人便舍得其和親!否則——”
燕鳳道:“明妃絕色,乃漢宮第一,不亦為元帝和親嫁唿韓邪單於!故皇家所須,亦並不惜絕色佳人。”
王昭君名嬙。晉篡魏後,因其字犯晉武帝父司馬昭名諱,乃改為王明君;複因若隻稱字,便為明君,恐為不知者誤會,又改為明妃。燕鳳內心以晉人自居,且當時北方胡族政權,亦皆以華人(漢族人)為晉人,故其恪守避諱,稱昭君為明妃。拓跋寔倒也明白,乃道:“我聞漢元帝,不知其絕色為漢宮第一,乃賜唿韓邪單於!否則……”
燕鳳默然,良久忽道:“和親之人,可謂不幸!”
拓跋寔一愣,旋即醒悟,便道:“太傅見過中山公主,憐其不幸乎?”
燕鳳自知語失,乃道:“純出帝王主宰,自身不得自由,自為不幸。”
拓跋寔默然,良久道:“以中山公主而言,自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