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教我治癰疽腫瘤》第十四章:子宮肌瘤 - 理氣活血消症瘕


    陽光斑駁地透過樹葉,在醫館走廊上灑下一片碎金。一位麵容憔悴、神色焦慮的女性緊攥著檢查報告,腳步匆匆地邁進醫館。她被子宮肌瘤困擾已久,內心滿是惶恐與期待,急切渴望能尋得治愈的良方。


    張仲景緩緩起身,接過報告,目光如炬,細細審視後,又為患者進行了全麵診斷。稍作思索,他微微搖頭,緩緩開口:“此疾在中醫裏歸屬‘症瘕’範疇。追根溯源,多是因為氣滯血瘀,致使血液運行受阻,瘀滯在胞宮;再加上痰濕互結,痰濕與瘀血相互交纏,最終形成這棘手病症。這和癰疽的發病機理有相似之處,癰疽常因氣血不暢、痰濕凝聚而起。外感邪氣、內傷七情、飲食不節等因素,都能導致人體氣血運行失常,經絡阻滯,痰濕內生,進而引發癰疽。比如長期情誌不暢、肝氣鬱結,不僅易引發子宮肌瘤,還可能使體表氣血壅滯,生出癰疽。”


    “從病機來看,二者都和氣血失常緊密相關。《黃帝內經》講‘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通暢是人體健康的根基。子宮肌瘤患者因氣滯血瘀,胞宮氣血運行受礙,出現月經紊亂、腹痛等症狀;癰疽患者則是局部氣血凝滯,鬱久化熱,熱盛肉腐,形成膿腫。雖說病變部位不同,一個在胞宮,一個多在體表,但都遵循著氣血失常引發疾病的基本規律。在治療原則上,二者也有相通之處。對於子宮肌瘤,治療以理氣活血、化痰消症為主;癰疽在未成膿時,常用消散之法,疏通氣血、消散癰腫,這和子宮肌瘤理氣活血的治療思路一致;成膿後,則需切開排膿,同時配合調理氣血等方法,促進瘡口愈合。”說罷,他輕輕揮了揮衣袖,一團柔和的光芒閃爍,竟變幻出兩個栩栩如生的場景。


    一、典型病例剖析


    病例一


    場景中,黃女士,28歲。過去半年,她一直被左下腹痛糾纏,月經紊亂,還不時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近日,左下腹疼痛加劇,如針刺般尖銳,陰道漏下較多,血色黑褐,夾著瘀塊。長期病痛折磨,讓她腰膝酸軟,極度疲乏,連小便都變得頻繁。


    在醫院婦科檢查顯示:外陰正常,陰道內殘留少量黑褐色血性分泌物。子宮增大如4個月妊娠大小,子宮探針探測宮腔時,發現子宮腔變淺,有包塊向宮內突出,有囊性感,宮體稍偏右側。診斷為“子宮肌瘤(多囊性)”。此前,她嚐試用丙酸睾丸素及雲南白藥治療,效果不佳。9月24日,她前來就診。


    張仲景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醫者的形象浮現,仔細觸診,在其左下腹摸到一個鴨蛋大小的包塊,質地堅硬,壓痛明顯,推之不移。觀其舌質淡紫、有瘀斑,舌苔薄白,脈象沉弦。綜合判斷,證屬瘀滯胞宮,結而為患。


    治療思路與經方運用: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結為治法,選用經典經方桂枝茯苓丸。張仲景默念咒語,《金匱要略》古籍緩緩展開,桂枝茯苓丸的藥方清晰呈現。方中桂枝溫通血脈、助陽化氣;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芍藥養血和營、緩急止痛;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五味藥協同,共奏活血化瘀、緩消症塊之效。將這五味藥研成細末,煉蜜製成丸劑服用。


    服藥1周後,流血逐漸停止。再次婦科檢查,驚喜地發現腫塊明顯變小,腰痛也消失了,月經恢複正常。[具體年份2]5月迴訪時,患者表示自停藥後病症再未複發。


    病例二


    光芒一閃,場景切換。賀女士,40歲,是一名職員。12年來,她一直飽受月經不調之苦,經量過多,每次月經來潮,經血量多得順腿流下,還挾帶大量血塊,經期全身不適,痛苦不堪。[具體年份3]3月3日,在醫院婦科檢查顯示:宮體平位,大小約鴨蛋般大,質地堅硬,活動度尚好,左側卵巢可觸及,無疼痛。診斷為:子宮肌瘤。之後,她前來就診。


    4月30日初診時,患者此次月經來潮,經量多如崩,血色鮮紅,還伴有頭暈心悸、夜不能寐、咽幹津少等症狀。觀其舌質紅,舌苔黃膩,脈象細數。綜合判斷,證屬衝任不調,血熱妄行,發為血崩,日久成症瘕。


    治療思路與經方運用:治法為清熱涼血、調理衝任、固崩止漏,佐以益氣養血消症。張仲景口中念念有詞,《傅青主女科》古籍浮現,清經湯藥方展現。在此基礎上加減,加入生地清熱涼血、滋陰生津;沙參、麥冬、石斛滋陰潤燥、養胃生津;龜板、生龍骨、生牡蠣滋陰潛陽、重鎮安神;梔子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黃芩炭清熱止血;酸棗仁養心益肝、安神斂汗;白芍養血調經、柔肝止痛;阿膠補血止血、滋陰潤燥,諸藥水煎服。


    患者服用上方5劑後,經量明顯減少,5天月經便幹淨了。此後,根據身體狀況間斷服藥3個月。期間,根據不同症狀靈活加減藥物,如黨參、黃芪健脾益氣;枸杞、女貞子、旱蓮草滋補肝腎;當歸補血活血;遠誌寧心安神;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菊花清肝明目;白茅根、紫草涼血止血。3個月後,患者臨床症狀全部消失,月經恢複正常,崩漏消除。再次婦科檢查,子宮肌瘤已消失,患者痊愈。


    二、多元療法,綜合調理


    張仲景雙手舞動,仙法施展,各種療法的場景逐一浮現。


    (一)針灸通經,調和氣血


    針灸治療子宮肌瘤依據中醫經絡學說與辨證論治原則,刺激特定穴位,調節經絡氣血運行,以達理氣活血、消症散結之目的。


    -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屬任脈,是人體元氣匯聚之處。刺激此穴可調節衝任二脈氣血,改善胞宮氣血運行,對子宮肌瘤引發的月經不調、腹痛等症狀有良好緩解作用。隻見一道柔和的光芒注入穴位,模擬著針灸的神奇效果。


    - 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同樣是任脈穴位 ,有補氣益腎、調理氣機之效。理氣對子宮肌瘤治療頗為關鍵,氣海穴可助力順暢氣機,促進氣血運行,減少氣滯血瘀。光芒流轉至氣海穴,展示著它的奇妙作用。


    - 子宮穴:處於下腹部,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為經外奇穴,是治療婦科疾病的常用穴位,能直接作用於子宮,調節子宮氣血,消散局部症瘕積聚。神奇的光芒聚焦子宮穴,仿佛在傳遞治愈的力量。


    -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具有健脾益血、調肝補腎之效,通過調節肝脾腎三髒功能,可促進氣血運行、化痰祛濕,對改善患者體質意義重大。光芒閃爍在三陰交穴,展現著它對人體的滋養。


    - 血海穴:屈膝時,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為足太陰脾經穴位 ,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子宮肌瘤導致的疼痛和月經異常。光芒在血海穴跳動,展示著它的功效。


    針刺手法根據患者體質、病情選擇,一般采用提插補瀉、撚轉補瀉等。體質弱的患者用補法以增強正氣;體質強、瘀血盛的患者用瀉法以疏通氣血。留針20 - 30分鍾,期間適當行針增強針感。


    (二)艾灸溫通,化瘀散結


    艾灸借燃燒艾葉產生的溫熱刺激穴位,起到溫通經絡、散寒除濕、活血化瘀的作用。對子宮肌瘤患者而言,艾灸能改善胞宮氣血循環,促進痰濕瘀血消散,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 神闕穴:即肚臍,屬任脈,是人體先天之本源,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髒六腑相通。艾灸此穴可溫補元陽、健運脾胃、調理衝任,對改善患者體質和胞宮氣血效果顯著。一團溫暖的火焰在神闕穴上方浮現,展示著艾灸的奇妙功效。


    - 關元穴:除針灸常用外,艾灸關元穴也有良好治療作用,可溫通下焦氣血,增強人體陽氣,促進胞宮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子宮肌瘤。火焰流轉至關元穴,展現著它的神奇力量。


    - 子宮穴:艾灸此穴可直接作用於子宮,溫暖胞宮,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散症瘕。火焰在子宮穴跳躍,仿佛在助力子宮恢複健康。


    - 三陰交穴:艾灸三陰交穴能調節肝脾腎三髒功能,增強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同時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患者症狀。火焰閃爍在三陰交穴,展示著它對人體的調節作用。


    艾灸方法有艾條懸灸、艾炷灸等。艾條懸灸時,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2 - 3厘米,以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穴艾灸15 - 20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是將艾炷直接放穴位上點燃,間接灸是在艾炷與皮膚間隔薑片、蒜片等。治療時要注意避免燙傷患者皮膚,依患者耐受程度調整艾灸時間和強度。


    (三)正骨理筋,整體調治


    正骨治療子宮肌瘤理論源於中醫整體觀念和經絡學說。人體是有機整體,經絡係統縱橫交錯聯係各個髒腑組織。通過調整脊柱及骨盆位置和狀態,可改善經絡氣血運行,調節髒腑功能,從而對子宮肌瘤發揮治療作用。


    - 脊柱調整:通過手法調整脊柱小關節錯位,糾正脊柱側彎、後凸等畸形,改善脊柱力學平衡。比如長期不良姿勢導致的脊柱側彎,可能影響督脈和膀胱經氣血運行,進而影響髒腑功能。通過正骨手法糾正脊柱側彎,可疏通經絡氣血,調節內分泌係統,輔助子宮肌瘤治療。隻見正骨師的雙手在脊柱模型上演示,展現著神奇的正骨手法。


    - 骨盆矯正:骨盆位置和形態對女性生殖係統影響重大。骨盆前傾、後傾或旋轉等異常,可能導致盆腔內氣血不暢,影響子宮正常功能。正骨醫生通過骨盆矯正手法、髖關節鬆動手法等,調整骨盆位置和形態,改善盆腔內血液循環,促進子宮氣血運行,有助於子宮肌瘤縮小和症狀緩解。場景中,正骨師熟練地施展手法,展示著骨盆矯正的過程。


    正骨治療需由專業正骨醫生操作,醫生要具備豐富臨床經驗和專業知識。治療前,要對患者進行詳細檢查評估,包括脊柱和骨盆的x光片、ct等,以確定具體治療方案。治療中,根據患者耐受程度和反應,調整手法力度和方向,避免造成不必要損傷。


    (四)食療固本,輔助調養


    食療在子宮肌瘤治療中起重要輔助作用。患者飲食應遵循理氣活血、化痰消症原則,同時注意營養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山楂:有活血化瘀、消食化積之效。可切片煮水代茶飲,或製成山楂糕、山楂醬食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緩解子宮肌瘤引起的腹痛和月經不調有幫助。一盤山楂製品浮現,展示著它的食療功效。


    - 黑木耳:富含鐵元素和膳食纖維,有養血活血、潤肺生津之效。泡發後可涼拌、炒菜或煲湯,能改善人體血液循環,減少瘀血形成,利於子宮肌瘤治療。一盤黑木耳菜肴出現,展現著它的神奇作用。


    - 海帶:含有豐富的碘和膳食纖維,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作用。可煮湯、涼拌或炒製後食用,能幫助消除痰濕凝結,減輕子宮肌瘤症狀。一碗海帶湯浮現,展示著它對子宮肌瘤的緩解作用。


    - 玫瑰花:有理氣解鬱、活血化瘀之效。可泡水飲用,或加入菜肴調味,能調節人體氣機,緩解氣滯血瘀,對改善患者情緒和症狀有一定效果。一杯玫瑰花茶出現,展示著它的獨特功效。


    綜合運用針灸、艾灸、正骨以及食療等方法,結合理氣活血、化痰消症的中藥治療,能從多方麵調節人體氣血和髒腑功能,緩解子宮肌瘤患者症狀,促進肌瘤縮小和消散。同時,患者在治療期間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心態,積極配合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篇小說集世間百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山聖女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山聖女果並收藏中篇小說集世間百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