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孫思邈教我學針灸》奇經八脈之任脈詳解


    講完督脈,孫思邈長袖輕揮,神色平和,目光透著醫者的深邃與智慧,接著說道:“接下來便是任脈,此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頜部,環繞口唇,沿麵頰,分行至目眶下。任脈總攬一身之陰經,被稱作‘陰脈之海’,對人體陰氣的滋養與調節起著關鍵作用。”


    言罷,他抬手一揮,一個晶瑩剔透的透明人體模特憑空出現,經絡穴位清晰可見,在柔和光線中閃爍微光,仿佛在訴說人體生命的奧秘。孫思邈抬手指向模特,目光專注,開始介紹任脈上的穴位。


    會陰穴:處於會陰部,男性位於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中點,女性在大陰唇後聯合與肛門連線中點。此穴為人體任脈、督脈、衝脈交會之處,意義重大。針刺時,直刺0.5 - 1寸,需嚴格把控進針方向與深度,以防損傷周圍髒器,常用於溺水窒息、昏迷等急救,對二便不利、陰痛、陽痿、閉經等泌尿生殖係統疾病也有療效。艾灸會陰穴能溫補腎陽、疏通經絡,可采用艾條溫和灸,將艾條懸於穴位上方2 - 3厘米,每次15 - 20分鍾。


    曲骨穴:位於下腹部,恥骨聯合上緣,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0.5 - 1寸,主治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等泌尿生殖係統病症。日常可用手指指腹輕輕按壓按摩,有酸脹感為宜,每次3 - 5分鍾,可輔助調理相關疾病。


    中極穴:在下腹部,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上,是膀胱的募穴。針刺直刺1 - 1.5寸,對遺尿、小便不利、癃閉等泌尿係統疾病,以及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等生殖係統疾病療效顯著。艾灸中極穴能溫補腎陽、調理衝任,可采用隔薑灸,將鮮薑片置於穴位上,再放置艾炷施灸,每次3 - 5壯。


    關元穴: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上,是人體元氣匯聚之處,堪稱養生大穴。針刺直刺1 - 2寸,可補腎培元、溫陽固脫,常用於治療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不孕不育等病症。艾灸關元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5 - 20分鍾;也能隔附子餅灸,借助附子溫陽之力,增強療效。日常用手掌以穴位為中心,順時針輕柔按摩,每次10 - 15分鍾,每天早晚各一次,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身體抵抗力。食療上,可多吃羊肉、核桃、桂圓等溫熱性食物,配合關元穴溫陽作用,補充人體元氣。


    石門穴:在下腹部,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主治腹痛、腹脹、泄瀉、水腫、小便不利等,古代文獻記載孕婦禁針,以防墮胎。平時可用手指點按按摩,力度適中,每次3 - 5分鍾。


    氣海穴:位於下腹部,臍中下1.5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手法以提插補瀉為主,能益氣助陽、調經固經,對氣虛體弱、月經不調、崩漏、遺精、陽痿等病症療效頗佳。艾灸氣海可采用艾炷直接灸,每次3 - 5壯,艾炷如麥粒大小,以局部皮膚紅暈為度;也可用艾條懸灸,每次10 - 15分鍾。用食指和中指並攏,以指腹點按穴位按摩,每次點按3 - 5分鍾,每日數次,能促進氣血運行。食療上,可常喝山藥粥、紅棗粥等健脾益氣食物,配合氣海穴功效,達到養生目的。


    陰交穴:在下腹部,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可治療腹痛、水腫、疝氣、月經不調、帶下等病症。艾灸時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用手掌順時針揉按按摩,每次5 - 10分鍾。


    神闕穴:即肚臍,一般不針刺,多采用艾灸或隔鹽灸等方法。艾灸神闕能迴陽救逆、健脾止瀉,對虛脫、腹痛、泄瀉、脫肛等有很好療效。隔鹽灸時,將純淨食鹽填於臍窩,上置艾炷施灸,每次3 - 5壯。也可在醫生指導下,用艾葉等中藥研末後敷貼神闕穴,起到溫經散寒、調理髒腑的作用。食療上,可適當食用生薑等溫熱性食物,以溫陽散寒,配合神闕穴調理功效。


    水分穴:在上腹部,臍中上1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對水腫、腹脹、腹痛、泄瀉、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謝失調病症有顯著療效。艾灸水分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促進水液運化。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以酸脹感為宜。


    下脘穴:在上腹部,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腹脹、嘔吐、泄瀉、食穀不化等脾胃病症。艾灸下脘可采用艾炷直接灸或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溫胃健脾。用手掌順時針揉按按摩,每次5 - 10分鍾,有助於促進消化。


    建裏穴:在上腹部,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對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嘔吐等脾胃疾病有治療作用。艾灸建裏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增強脾胃功能。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可輔助調理脾胃。


    中脘穴: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是胃的募穴,八會穴之腑會。針刺直刺1 - 1.5寸,對胃痛、腹脹、嘔吐、呃逆、吞酸、食欲不振等脾胃疾病療效顯著。艾灸中脘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隔薑灸等方法,每次10 - 15分鍾,能溫胃散寒、健脾和胃。用掌心順時針揉按按摩,每次10 - 15分鍾,每天早晚各一次,可促進脾胃運化。食療上,可多吃小米粥、南瓜粥等健脾和胃的食物,配合中脘穴按摩或艾灸,增強脾胃功能。


    上脘穴:在上腹部,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上。針刺直刺1 - 1.5寸,對胃痛、嘔吐、呃逆、腹脹、食欲不振等有治療作用,還可用於治療癲癇等神誌病症。艾灸上脘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調理胃腸、安神定誌。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可輔助緩解相關症狀。


    巨闕穴:在上腹部,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上,是心的募穴。針刺直刺0.5 - 1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髒,主要用於治療心痛、心悸、胸痛、心煩、失眠、癲狂癇等心係病症和神誌病症,以及胃痛、嘔吐等脾胃病症。艾灸巨闕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寧心安神、和胃降逆。用手指輕輕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


    鳩尾穴:在上腹部,劍胸結合部下1寸,前正中線上。針刺向下斜刺0.3 - 0.6寸,不可深刺,主要用於治療心痛、心悸、心煩、癲癇、胃痛、嘔吐等病症。艾灸鳩尾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力度適中。


    中庭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部中點上方1寸處。針刺平刺0.3 - 0.5寸,可用於治療胸脅脹滿、心痛、嘔吐等病症。艾灸中庭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理氣寬胸。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有酸脹感為宜。


    膻中穴:在胸部,橫平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上,是八會穴之氣會。針刺平刺0.3 - 0.5寸,手法宜輕,避免刺傷內髒。對心胸疾病,如心悸、胸悶、胸痛等,以及乳腺疾病,像乳腺炎、乳腺增生等,都有很好的療效,還可治療呃逆等氣機不暢病症。艾灸膻中穴可采用艾條懸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寬胸理氣、通絡止痛。用手掌大魚際或掌根,從膻中穴向上推至胸骨柄,再向下推迴,反複操作按摩,每次10 - 15分鍾,能有效緩解情緒波動,調節氣機。食療上,可適當食用玫瑰花茶、佛手瓜等疏肝理氣的食物,與膻中穴共同作用,疏解心胸鬱悶。


    玉堂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3肋間。針刺平刺0.3 - 0.5寸,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痛、喉痹、咽腫等病症。艾灸玉堂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宣肺止咳、寬胸理氣。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有助於緩解胸部不適。


    紫宮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2肋間。針刺平刺0.3 - 0.5寸,主要治療咳嗽、氣喘、胸痛、喉痹、吐血等病症。艾灸紫宮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宣肺平喘、理氣止痛。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可輔助調理相關症狀。


    華蓋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1肋間。針刺平刺0.3 - 0.5寸,可治療咳嗽、氣喘、胸痛、喉痹、咽腫等病症。艾灸華蓋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宣肺止咳、利咽消腫。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璿璣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下1寸。針刺向下平刺0.3 - 0.5寸,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暴喑等病症。艾灸璿璣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宣肺止咳、利咽開音。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可緩解咽喉不適。


    天突穴:在頸前區,胸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上。針刺時先直刺0.2寸,然後將針尖轉向下方,沿胸骨柄後緣、氣管前緣緩慢刺入0.5 - 1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肺髒和大血管,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暴喑、癭氣、梅核氣、噎膈等病症。艾灸天突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宣肺平喘、利咽化痰。用手指輕輕按壓按摩,每次3 - 5分鍾,注意力度要適中,避免引起不適。


    廉泉穴:在頸前區,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中,前正中線上。針刺向舌根斜刺0.5 - 0.8寸,可治療中風失語、暴喑、吞咽困難、舌緩流涎、舌下腫痛、口舌生瘡、喉痹等病症。艾灸廉泉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清利咽喉、通舌絡。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可改善咽喉和口腔的不適。


    承漿穴:在麵部,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針刺斜刺0.3 - 0.5寸,可用於治療口眼歪斜、齒齦腫痛、流涎、暴喑、癲狂等病症。艾灸承漿穴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10 - 15分鍾,能祛風通絡、消腫止痛。用手指點按按摩,每次3 - 5分鍾,可輔助調理相關疾病。


    孫思邈講完,語重心長地說道:“針刺、艾灸等操作,專業性與風險性並存,務必在專業醫者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盲目嚐試,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我認真記錄,心中暗暗思索這些穴位在臨床中的應用,同時在自己身上找到這些穴位,感受它們的位置和特點,愈發覺得中醫的博大精深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篇小說集世間百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山聖女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山聖女果並收藏中篇小說集世間百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