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貝的家鄉是江蘇省沛縣,那裏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自古以來,這片古老的土地就被稱為“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
自從秦朝二世而亡,劉邦登基建立漢朝,就有了漢文化。小西貝從小聽著劉邦的傳說長大,對漢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 剛參加過高考的小西貝想放鬆一下,一日,她獨自走出門想遊覽一下沛縣漢城的風景。走著走著就到了古色古香的漢街。這是縣政府依照漢代建築修建的一道步行街,漫步其中如同穿越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小西貝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兩旁的建築飛簷鬥拱,雕梁畫棟。木質的門窗古樸厚重,上麵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龍鳳呈祥,也有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她走進一家店鋪,店內擺放著各種仿製的漢代器具,陶器的紋理仿佛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繼續前行,她看到一群穿著漢服的人正在表演漢代禮儀,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大方。小西貝看得入神,不知不覺跟著他們來到一處庭院。庭院中種滿了翠竹,微風吹過沙沙作響。正堂之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帛畫,畫上描繪著古人的生活場景。
這時,一陣悠揚的古樂傳來,像是塤吹奏出的聲音,空靈而幽遠。小西貝順著樂聲尋去,發現原來是街頭藝人在演奏。她站在那裏靜靜聆聽,心中滿是對漢文化深深的陶醉,感覺自己真正觸摸到了兩千多年前大漢王朝的脈搏。繼續往前走,到了漢街最南頭有一座漢高祖原廟,廟宇雄偉壯觀,隱隱散發著一種莊嚴肅穆之感。這裏是海內外劉氏宗親尋根祭祖的地方,每年的五月份,來自五湖四海的劉氏子孫匯聚一堂,漢高祖原廟內鼓樂聲聲,香火繚繞,人山人海,旺盛非凡。
走進廟宇,小西貝看到牆上繪滿了漢代的生活場景圖。圖中的人們穿著漢服,行著漢禮。從漢高祖原廟出來一直往東走就到歌風台了。小西貝遠遠看到矗立在漢街廣場上的巍峨的歌風台,腦海裏立刻浮現出當年漢高祖劉邦迴到故鄉與父老鄉親把酒高歌的情景。風台整體由巨石築成,每一塊石頭都透著歲月的滄桑。台階層層向上延伸,仿佛通往天際一般,每一級台階都承載著厚重的曆史記憶。
走近歌風台,抬頭便能看見高大的門樓,其上鐫刻著“歌風台”三個大字,字體雄渾有力,猶如劉邦當年的氣魄。
小西貝緩緩在歌風台下踱步,她仿佛聽到了劉邦當年擊築高歌的豪邁之聲,那首《大風歌》仿佛就在耳邊迴蕩:“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大風歌》短短隻有三句,卻氣勢磅礴擲地有聲,表達出劉邦的奮發有為之誌、建功立業之心和安邦憂國之慮,實在是感人肺腑!此時微風拂過,衣角飄動,小西貝沉浸在這濃烈的曆史氛圍之中,內心深處對漢文化的熱愛愈發熾熱起來。歌風台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花草樹木水池噴泉應有盡有。廣場上有一群人正在跳廣場舞,還有一些音樂愛好者自娛自樂地彈唱著動聽的歌曲,還有許多小朋友在廣場上玩耍…… 從歌風台向南過了馬路就是新建成的漢城公園了。聽說麵積很大,小西貝也想進去看看。她小心翼翼地過了馬路,在公園北門外遇到一位老學者正在講授《詩經》,周圍圍坐著一群年輕人,眼神裏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小西貝從北門進了漢城公園,剛進大門就是一座小橋,橋兩側都是正在盛開的荷花。那荷花白的如雪,粉的如霞,荷葉田田,隨風搖曳生姿。小西貝走近池塘邊,蹲下身子細細觀賞。她想起了漢樂府詩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詩句,眼前的景象恰似千年前的江南水鄉畫麵重現。
從北門往南走幾十米就是漢魂宮了。看著眼前這座高大雄渾的宮殿矗立在渾厚的台基上,一層的四周鑲嵌著青石浮雕,攜刻著漢畫像石圖案,小西貝讚歎不已,立刻想到了劉邦三年滅秦五年翦楚的波瀾壯闊的曆史場景。迫不及待地進去參觀。到了二層是劉邦坐殿,劉邦的金身坐像和二十四帝畫像栩栩如生。三層繪有《劉邦車馬出行圖》,小西貝看得入了神……
從漢魂宮出來之後,小西貝圍著湖邊小路轉了一大圈,路過兩座高高的拱橋,到了漢源賓館附近,繼續往南走有一座土堆,上邊栽了好多大鬆樹,土堆西邊有一座寺廟,廟裏有許多佛像,裏邊有道士和一些香客,遠遠就聞到飄蕩到空氣中的煙火味。廟門前高大的鬆樹上係滿了一條條大紅色的許願帶,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接著小西貝又路過公園南門,到了少年遊樂場,這裏有好多遊樂設施,許多遊人帶著孩子一起坐過山車,還有旋轉木馬,摩天輪等等。小西貝悠閑地走著,又看到前麵有一群孩子正在釣魚,那是專為幼兒準備的娛樂活動,池子裏的水清澈見底,裏邊成群結隊的各色金魚遊來遊去,非常漂亮。
公園裏湖水蕩漾,有許多年輕人劃著船進入荷花附近拍照留念,岸邊垂柳隨風輕拂在水麵,漫步在開滿鮮花的公園,感覺就像進入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從漢城公園東門出來,小西貝腦子裏又想起宮殿門前的那副對聯:“三年亡秦,五歲覆楚,創大漢四百載基業,榮光垂萬古;一朝歸來,十日留飲,添小沛兩千春人文,俎豆享千秋。”小西貝被漢劉邦不平凡的人生深深震撼,為自己生在帝王之鄉感到自豪。
沛縣名勝古跡眾多,漢文化資源得天獨厚。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射戟台,呂公墓,樊井都馳名中外。在小西貝從縣城迴老家的路上,路過安國鄉的周田村一帶,從小就聽田先生講過那裏是有名的“一帝三丞相,五裏三諸侯”周勃、王陵和灌嬰的故鄉,不出五裏路就出了三位諸侯,不能不感歎沛縣的人傑地靈啊!
下午,小西貝又去了沛縣博物館去參觀,館內藏有兩千多件珍貴文物,有五六千年以前原始人使用的石器,有春秋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陶器,還有被稱為“江蘇三寶”之一的漢代畫像石刻及西漢遺留下來的大風歌碑。這座大風歌碑因鐫刻漢高祖劉邦《大風歌》而得名。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謀反,漢高祖劉邦親往征討。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叛還都,途經故鄉沛縣,在沛宮中擺酒設宴,召見以前的老朋友和父老鄉親。據《史記.漢高祖本紀》記載,“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這就是流傳千古,開西京樂府之始的《大風歌》。沛人為了紀念這一難忘情景,因台作室,名曰“歌風台”。前立碑石,大篆鐫是歌,名曰“漢高祖皇帝歌碑”,又名,“大風碑”或稱“歌風碑”。現在這座古老的石碑作為珍貴的曆史文物被沛縣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永久珍藏……
在沛縣城北的沿河,縣政府又建了一個風景優美的濱河公園,每天人們在這裏散步,練太極拳,做健身操,陪伴老人和孩子,這裏綠樹環繞,河水波光粼粼,岸上有翠竹、銀杏、薔薇、萱草、月季、鳶尾花,美不勝收,真的是個休閑的好去處……
在縣城的東南,建了一座大型的標誌,一個巨大的圓球狀建築,高高矗立在徐沛路的十字路口中央,上邊刻著“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幾個大字,下邊是噴泉和鮮花綠植。這就是沛縣人口中所說的“大圓球”,也是沛縣人的驕傲。沿河北邊正在籌建劉氏會館。聽說以後還要還要建沛公園、大風歌廣場等旅遊景區。沛縣的沛公酒馳名中外,還有曆史悠久的黽汁狗肉暢銷全國各地。小西貝的家鄉沛縣正在蓬勃發展……
過了幾天小茜兒也放暑假了,小西貝和她一起去了沛縣好人廣場。它是廣大市民學習好人文化,實踐好人精神的好去處。這是一個集園林綠地與文化活動場所為一體的開放性市民廣場。
兩千多年前漢朝初定,劉邦即命一同舉事的蕭何策劃漢律,共為幾章,此即為穩定天下而作出重大貢獻的“漢律九章”,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沛縣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並且取得了顯著成就。近些年來,有1人喜獲全國道德模範光榮稱號,7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為弘揚好人文化,深入推進“好人沛縣”建設活動,縣委縣政府在中心廣場的基礎上升級改造,才有了今天的好人廣場。
小西貝和小茜兒在好人廣場上四處逛著。廣場的一側展示著沛縣曆年評選出的好人好事事跡,她們認真閱讀著,內心滿是敬佩之情。
好人廣場上人山人海,在廣場的中間搭起了高台,今天晚上這裏將舉行一場隆重的乘涼晚會。廣場的四周有一排排的特色小吃,還有兒童玩具,工藝品,鮮花綠植,奶茶飲料……休閑的人們在廣場上翩翩起舞,小孩子們穿著溜冰鞋在這裏滑冰,廣場邊上的健身器材上全是鍛煉的市民,廣場北邊的籃球場裏是熱血沸騰的年輕人……看到的這一切都是老百姓們幸福安康的景象,說明沛縣的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大大地提高了……來到好人廣場,小西貝更加深刻體會到家鄉沛縣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獨特魅力。
當天晚上,小西貝帶著小茜兒和皮蛋一起到好人廣場去觀看乘涼晚會。
遠遠看到台下黑鴉鴉一片圍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還有舞台上閃爍著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燈光。小西貝一手拉著小茜兒,一手拉著小皮蛋,生怕稍不注意走散了。他們擠到舞台附近,找了個勉強能夠看到台上的表演的位置,站在那裏踮起腳尖往台上觀望,隻見演員們正在表演扇子舞,一群身體輕盈的大媽穿著五彩繽紛的服裝,雙手揮動著大大的用紅綢子布做成的扇子翩翩起舞,她們麵帶微笑,動作熟練又整齊,隨著音樂不停地跳著,台下的人們都不停地鼓掌……
過了一會,大媽們表演完畢,主持人說這些都是沛縣老年大學的學生……
接下來一位年輕歌手女扮男裝為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是電視劇《西遊記》裏的插曲《女兒情》。他穿著漂亮的戲服,化著濃妝,緩緩走上舞台,腳後拖著長長的裙擺,隨著音樂響起,這位反串歌手用溫柔的嗓音唱道:“鴛鴦雙棲蝶雙飛,滿院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他一邊唱歌一邊做出輕柔的動作,腳步在舞台上緩緩地移動。台下的觀眾都被震驚了,這聲音,這動作,哪裏像一個爺們?怎麽看都像是一位嬌羞的少女。這首歌在當時的沛縣家喻戶曉,台下觀眾有許多人會唱,剛開始偶爾有人跟著一起唱,後來現場氣氛漸濃,更多人加入到合唱之中,小西貝也開心地唱了起來:“說什麽王權富貴,怕什麽戒律清規,隻願天長地亦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愛戀伊,愛戀伊,願今生長相隨……”一曲唱完,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觀眾舍不得讓這位美麗動人的“女兒國國王”離開,很多人喊著“再來一首,再來一首……”主持人隨機應變和他臨時商量,可不可以再來一曲,他說沒準備,不過麵對這麽多沛縣的熱心觀眾,不忍心直接拒絕,又唱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送給沛縣的父老鄉親們……
後來又演了具有教育意義的小品,讓人們懲惡揚善,孝敬父母長輩……
那天晚上小西貝、小茜兒和皮蛋都很開心。
在小西貝的家鄉沛縣,每隔兩年的五月十八號都會舉辦一次“劉邦文化節”。沛縣劉邦文化節期間,海內外的劉氏宗親匯聚在漢高祖原廟進行祭祀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明星藝人在沛縣參加大型的文藝表演,還有五湖四海的商業大佬來沛縣考察、投資,各種各樣的藝術品、各具特色的小吃、各地土特產都會在這裏展示,街上還有民俗藝術表演,劃漢船,踩高蹺,腰鼓隊等等,熱鬧非凡……
沛縣是武術之鄉,不少身手不凡的沛縣人被劉邦文化節的魅力深深吸引,也參與其中,在舞台上表演武術節目《男兒當自強》……沛縣劉邦文化節不僅是麵向海內外的節慶盛會,也是沛縣人自己的活動。它豐富了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促進了沛縣旅遊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建設,拉動了沛縣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沛縣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提起大漢之源,誰不知道江蘇沛縣?這裏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也是小西貝出生長大的地方。小西貝因為自己生在人傑地靈的帝王之鄉感到驕傲……
自從秦朝二世而亡,劉邦登基建立漢朝,就有了漢文化。小西貝從小聽著劉邦的傳說長大,對漢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 剛參加過高考的小西貝想放鬆一下,一日,她獨自走出門想遊覽一下沛縣漢城的風景。走著走著就到了古色古香的漢街。這是縣政府依照漢代建築修建的一道步行街,漫步其中如同穿越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小西貝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兩旁的建築飛簷鬥拱,雕梁畫棟。木質的門窗古樸厚重,上麵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龍鳳呈祥,也有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她走進一家店鋪,店內擺放著各種仿製的漢代器具,陶器的紋理仿佛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繼續前行,她看到一群穿著漢服的人正在表演漢代禮儀,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大方。小西貝看得入神,不知不覺跟著他們來到一處庭院。庭院中種滿了翠竹,微風吹過沙沙作響。正堂之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帛畫,畫上描繪著古人的生活場景。
這時,一陣悠揚的古樂傳來,像是塤吹奏出的聲音,空靈而幽遠。小西貝順著樂聲尋去,發現原來是街頭藝人在演奏。她站在那裏靜靜聆聽,心中滿是對漢文化深深的陶醉,感覺自己真正觸摸到了兩千多年前大漢王朝的脈搏。繼續往前走,到了漢街最南頭有一座漢高祖原廟,廟宇雄偉壯觀,隱隱散發著一種莊嚴肅穆之感。這裏是海內外劉氏宗親尋根祭祖的地方,每年的五月份,來自五湖四海的劉氏子孫匯聚一堂,漢高祖原廟內鼓樂聲聲,香火繚繞,人山人海,旺盛非凡。
走進廟宇,小西貝看到牆上繪滿了漢代的生活場景圖。圖中的人們穿著漢服,行著漢禮。從漢高祖原廟出來一直往東走就到歌風台了。小西貝遠遠看到矗立在漢街廣場上的巍峨的歌風台,腦海裏立刻浮現出當年漢高祖劉邦迴到故鄉與父老鄉親把酒高歌的情景。風台整體由巨石築成,每一塊石頭都透著歲月的滄桑。台階層層向上延伸,仿佛通往天際一般,每一級台階都承載著厚重的曆史記憶。
走近歌風台,抬頭便能看見高大的門樓,其上鐫刻著“歌風台”三個大字,字體雄渾有力,猶如劉邦當年的氣魄。
小西貝緩緩在歌風台下踱步,她仿佛聽到了劉邦當年擊築高歌的豪邁之聲,那首《大風歌》仿佛就在耳邊迴蕩:“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大風歌》短短隻有三句,卻氣勢磅礴擲地有聲,表達出劉邦的奮發有為之誌、建功立業之心和安邦憂國之慮,實在是感人肺腑!此時微風拂過,衣角飄動,小西貝沉浸在這濃烈的曆史氛圍之中,內心深處對漢文化的熱愛愈發熾熱起來。歌風台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花草樹木水池噴泉應有盡有。廣場上有一群人正在跳廣場舞,還有一些音樂愛好者自娛自樂地彈唱著動聽的歌曲,還有許多小朋友在廣場上玩耍…… 從歌風台向南過了馬路就是新建成的漢城公園了。聽說麵積很大,小西貝也想進去看看。她小心翼翼地過了馬路,在公園北門外遇到一位老學者正在講授《詩經》,周圍圍坐著一群年輕人,眼神裏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小西貝從北門進了漢城公園,剛進大門就是一座小橋,橋兩側都是正在盛開的荷花。那荷花白的如雪,粉的如霞,荷葉田田,隨風搖曳生姿。小西貝走近池塘邊,蹲下身子細細觀賞。她想起了漢樂府詩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詩句,眼前的景象恰似千年前的江南水鄉畫麵重現。
從北門往南走幾十米就是漢魂宮了。看著眼前這座高大雄渾的宮殿矗立在渾厚的台基上,一層的四周鑲嵌著青石浮雕,攜刻著漢畫像石圖案,小西貝讚歎不已,立刻想到了劉邦三年滅秦五年翦楚的波瀾壯闊的曆史場景。迫不及待地進去參觀。到了二層是劉邦坐殿,劉邦的金身坐像和二十四帝畫像栩栩如生。三層繪有《劉邦車馬出行圖》,小西貝看得入了神……
從漢魂宮出來之後,小西貝圍著湖邊小路轉了一大圈,路過兩座高高的拱橋,到了漢源賓館附近,繼續往南走有一座土堆,上邊栽了好多大鬆樹,土堆西邊有一座寺廟,廟裏有許多佛像,裏邊有道士和一些香客,遠遠就聞到飄蕩到空氣中的煙火味。廟門前高大的鬆樹上係滿了一條條大紅色的許願帶,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接著小西貝又路過公園南門,到了少年遊樂場,這裏有好多遊樂設施,許多遊人帶著孩子一起坐過山車,還有旋轉木馬,摩天輪等等。小西貝悠閑地走著,又看到前麵有一群孩子正在釣魚,那是專為幼兒準備的娛樂活動,池子裏的水清澈見底,裏邊成群結隊的各色金魚遊來遊去,非常漂亮。
公園裏湖水蕩漾,有許多年輕人劃著船進入荷花附近拍照留念,岸邊垂柳隨風輕拂在水麵,漫步在開滿鮮花的公園,感覺就像進入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從漢城公園東門出來,小西貝腦子裏又想起宮殿門前的那副對聯:“三年亡秦,五歲覆楚,創大漢四百載基業,榮光垂萬古;一朝歸來,十日留飲,添小沛兩千春人文,俎豆享千秋。”小西貝被漢劉邦不平凡的人生深深震撼,為自己生在帝王之鄉感到自豪。
沛縣名勝古跡眾多,漢文化資源得天獨厚。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射戟台,呂公墓,樊井都馳名中外。在小西貝從縣城迴老家的路上,路過安國鄉的周田村一帶,從小就聽田先生講過那裏是有名的“一帝三丞相,五裏三諸侯”周勃、王陵和灌嬰的故鄉,不出五裏路就出了三位諸侯,不能不感歎沛縣的人傑地靈啊!
下午,小西貝又去了沛縣博物館去參觀,館內藏有兩千多件珍貴文物,有五六千年以前原始人使用的石器,有春秋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陶器,還有被稱為“江蘇三寶”之一的漢代畫像石刻及西漢遺留下來的大風歌碑。這座大風歌碑因鐫刻漢高祖劉邦《大風歌》而得名。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謀反,漢高祖劉邦親往征討。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叛還都,途經故鄉沛縣,在沛宮中擺酒設宴,召見以前的老朋友和父老鄉親。據《史記.漢高祖本紀》記載,“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這就是流傳千古,開西京樂府之始的《大風歌》。沛人為了紀念這一難忘情景,因台作室,名曰“歌風台”。前立碑石,大篆鐫是歌,名曰“漢高祖皇帝歌碑”,又名,“大風碑”或稱“歌風碑”。現在這座古老的石碑作為珍貴的曆史文物被沛縣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永久珍藏……
在沛縣城北的沿河,縣政府又建了一個風景優美的濱河公園,每天人們在這裏散步,練太極拳,做健身操,陪伴老人和孩子,這裏綠樹環繞,河水波光粼粼,岸上有翠竹、銀杏、薔薇、萱草、月季、鳶尾花,美不勝收,真的是個休閑的好去處……
在縣城的東南,建了一座大型的標誌,一個巨大的圓球狀建築,高高矗立在徐沛路的十字路口中央,上邊刻著“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幾個大字,下邊是噴泉和鮮花綠植。這就是沛縣人口中所說的“大圓球”,也是沛縣人的驕傲。沿河北邊正在籌建劉氏會館。聽說以後還要還要建沛公園、大風歌廣場等旅遊景區。沛縣的沛公酒馳名中外,還有曆史悠久的黽汁狗肉暢銷全國各地。小西貝的家鄉沛縣正在蓬勃發展……
過了幾天小茜兒也放暑假了,小西貝和她一起去了沛縣好人廣場。它是廣大市民學習好人文化,實踐好人精神的好去處。這是一個集園林綠地與文化活動場所為一體的開放性市民廣場。
兩千多年前漢朝初定,劉邦即命一同舉事的蕭何策劃漢律,共為幾章,此即為穩定天下而作出重大貢獻的“漢律九章”,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沛縣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並且取得了顯著成就。近些年來,有1人喜獲全國道德模範光榮稱號,7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為弘揚好人文化,深入推進“好人沛縣”建設活動,縣委縣政府在中心廣場的基礎上升級改造,才有了今天的好人廣場。
小西貝和小茜兒在好人廣場上四處逛著。廣場的一側展示著沛縣曆年評選出的好人好事事跡,她們認真閱讀著,內心滿是敬佩之情。
好人廣場上人山人海,在廣場的中間搭起了高台,今天晚上這裏將舉行一場隆重的乘涼晚會。廣場的四周有一排排的特色小吃,還有兒童玩具,工藝品,鮮花綠植,奶茶飲料……休閑的人們在廣場上翩翩起舞,小孩子們穿著溜冰鞋在這裏滑冰,廣場邊上的健身器材上全是鍛煉的市民,廣場北邊的籃球場裏是熱血沸騰的年輕人……看到的這一切都是老百姓們幸福安康的景象,說明沛縣的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大大地提高了……來到好人廣場,小西貝更加深刻體會到家鄉沛縣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獨特魅力。
當天晚上,小西貝帶著小茜兒和皮蛋一起到好人廣場去觀看乘涼晚會。
遠遠看到台下黑鴉鴉一片圍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還有舞台上閃爍著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燈光。小西貝一手拉著小茜兒,一手拉著小皮蛋,生怕稍不注意走散了。他們擠到舞台附近,找了個勉強能夠看到台上的表演的位置,站在那裏踮起腳尖往台上觀望,隻見演員們正在表演扇子舞,一群身體輕盈的大媽穿著五彩繽紛的服裝,雙手揮動著大大的用紅綢子布做成的扇子翩翩起舞,她們麵帶微笑,動作熟練又整齊,隨著音樂不停地跳著,台下的人們都不停地鼓掌……
過了一會,大媽們表演完畢,主持人說這些都是沛縣老年大學的學生……
接下來一位年輕歌手女扮男裝為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是電視劇《西遊記》裏的插曲《女兒情》。他穿著漂亮的戲服,化著濃妝,緩緩走上舞台,腳後拖著長長的裙擺,隨著音樂響起,這位反串歌手用溫柔的嗓音唱道:“鴛鴦雙棲蝶雙飛,滿院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他一邊唱歌一邊做出輕柔的動作,腳步在舞台上緩緩地移動。台下的觀眾都被震驚了,這聲音,這動作,哪裏像一個爺們?怎麽看都像是一位嬌羞的少女。這首歌在當時的沛縣家喻戶曉,台下觀眾有許多人會唱,剛開始偶爾有人跟著一起唱,後來現場氣氛漸濃,更多人加入到合唱之中,小西貝也開心地唱了起來:“說什麽王權富貴,怕什麽戒律清規,隻願天長地亦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愛戀伊,愛戀伊,願今生長相隨……”一曲唱完,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觀眾舍不得讓這位美麗動人的“女兒國國王”離開,很多人喊著“再來一首,再來一首……”主持人隨機應變和他臨時商量,可不可以再來一曲,他說沒準備,不過麵對這麽多沛縣的熱心觀眾,不忍心直接拒絕,又唱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送給沛縣的父老鄉親們……
後來又演了具有教育意義的小品,讓人們懲惡揚善,孝敬父母長輩……
那天晚上小西貝、小茜兒和皮蛋都很開心。
在小西貝的家鄉沛縣,每隔兩年的五月十八號都會舉辦一次“劉邦文化節”。沛縣劉邦文化節期間,海內外的劉氏宗親匯聚在漢高祖原廟進行祭祀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明星藝人在沛縣參加大型的文藝表演,還有五湖四海的商業大佬來沛縣考察、投資,各種各樣的藝術品、各具特色的小吃、各地土特產都會在這裏展示,街上還有民俗藝術表演,劃漢船,踩高蹺,腰鼓隊等等,熱鬧非凡……
沛縣是武術之鄉,不少身手不凡的沛縣人被劉邦文化節的魅力深深吸引,也參與其中,在舞台上表演武術節目《男兒當自強》……沛縣劉邦文化節不僅是麵向海內外的節慶盛會,也是沛縣人自己的活動。它豐富了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促進了沛縣旅遊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建設,拉動了沛縣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沛縣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提起大漢之源,誰不知道江蘇沛縣?這裏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也是小西貝出生長大的地方。小西貝因為自己生在人傑地靈的帝王之鄉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