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的蘇北平原,大片大片的小麥苗逐漸返青,田間地頭的小草也探出了頭,偶爾有蒲公英的花朵點綴在綠色的地毯之間。微風徐徐吹來,絲絲涼意中夾雜著花草香味和泥土的氣息。


    田野近處的幾棵白楊樹還沒發芽,幹枯的枝幹下邊,籠罩著幾處民居。那是中國傳統的四合院,雖然都是茅草屋頂,土牆砌成,也是有堂屋有東西配房,有牆頭院有大門。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樹莊,隻有數十戶人家,名叫平安村。村東有一片荷塘,村西有兩個燒磚頭的大窖,村中間的南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池塘,裏邊養了魚。


    在小村民居的前排最中間那戶住的是村裏最忠厚老實的老支書和他的家人們。今天是老支書全家最激動最開心的日子。他們家迎來了一個在全村輩分中最小的成員,那是老支書田爺爺的孫女,取名小西貝。那天田嫂從鄉醫院迴來的時候,小西貝被裝在一個黑提包裏拎迴了家。因為早產一個月的原因,這個小嬰兒長得又瘦又小,微黑的小臉上布滿了皺紋,兩隻小眼睛忽閃忽閃的,小胳膊小腿也很細。醫生說這孩子命大,能活真的不容易。


    消息傳得真快,左鄰右舍聽說老支書添了個小孫女,都滿臉喜悅地前來道賀。一轉眼到了吃滿月酒的日子。後邊住的大嬸子一大早就來幫忙招唿客人了。田奶奶忙個不停,又要給田嫂做飯又要洗尿布,還要招唿客人。三個姑姑也很高興,她們聊著笑著,終於又長了一輩,也當上姑姑了。小叔年齡不大,隻有十一二歲,傻笑著開心自己當了叔叔。


    姥姥家的人拉著平板車從村西頭過來了,隻有婦女們和孩子,那時保守的農村人是不讓男人參加小孩的滿月酒的。姥姥帶來的禮物是兩個大筐,裏邊裝的大米,大米裏埋著幾十隻土雞蛋,筐上邊蓋著提前為嬰兒準備好的小被子和小棉衣。幾個姨姨和未成年的小舅舅也來了,他們也嘰嘰喳喳地你一句我一句喊個不停。


    “呀,小西貝咋長這麽小呀?估計一隻大碼拖鞋就能裝下吧?”


    “大姐,我好像沒看到你懷孕吧?這麽快就生了?”


    “讓我抱抱,小西貝叫姨姨…”


    “哇……,哇……”小西貝並不懂什麽,隻知道哭,那是一個小嬰兒唯一能表達的語言,她也不知道這些人都是自己最親的人。


    院子門口空地上擺了十來張桌子,數十條長凳,到了中午12點鍾,賓客們開始入席了。烏黑的小酒碗先上到桌上來,然後是一把一把的木筷,酒是家鄉酒,高祖沛公酒。緊接著幾個壯小夥捧著托盤端了六個涼菜。一桌一桌的送。小孩子喜歡吃煮的蠶豆,大人們就直接分給孩子們吃,放在桌上,小孩子直接用手捏了放嘴裏吃。過一會又用農村喝稀飯的那種粗瓷碗端來幾碗熱菜,有燉的海帶絲,油炸的土豆條,一碗豬肉,還有豆腐雜拌菜,一碗虎皮雞蛋。最後再來兩大碗羹湯。那時的經濟條件有限,飯菜也就這水平了。


    媽媽請了三個月的產假。她是村裏的民辦教師,三個月之後,馬上就要到鄰村一個簡易的小學去上課。


    爸爸是一名退伍軍人,在煤礦當工人,平時一個星期才迴家一次。


    爸爸媽媽對這第一個孩子也是非常的疼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西貝的迴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上生明月小西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上生明月小西貝並收藏小西貝的迴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