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在小萬曆的多道親筆手諭下,張居正重迴內閣,張四維與張翰也都迴歸辦公。
諸多深諳官場之道的官員,已預料出劉台劾師的最終結局。
……
二月初五,午後。
披枷帶鐐、頭發淩亂,時年三十八歲的劉台被押進了北鎮撫司詔獄。
詔獄牢房,陰暗而騷臭。
不時能看到有碩大的老鼠從幹草下鑽來鑽去,並發出“吱吱吱吱”的撕咬聲。
但劉台將胸膛挺得直直的。
他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彪載史冊、前所未有的大事。
他想象著——
這一刻。
京師的科道言官們定然正在上疏為他求情,甚至有人追隨他彈劾權相張居正。
畢竟,張居正鉗製言官甚久,他的彈劾奏疏又是那麽有理有據。
這一刻。
一些仰慕他的官員定然已準備好了酒肉,很快就會來看望他。
畢竟,傅應禎含沙射影式的攻擊都能引來四人探望,他直抒胸臆的忠諫,理應引來更多誌同道合者。
這一刻。
皇帝可能也已準備親自審他,而他已準備好了一大段一大段正氣凜然的說辭,比如:臣寧碎首以醒天下,斧鉞加身諫聲難絕,臣九死而猶未悔等等。
作為一名言官,將這類詞匯道上一整天,他都能保證不重樣。
劉台絲毫不懼,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他篤定張居正不會殺他。
即使皇帝想要杖斃他,張居正也會為其求情。
這非張居正仁善,而是被打死的言官將名垂青史,他最後的諫言也一定會被後世當成真言。
這會使得張居正遺臭萬年。
他在賭。
賭經曆此劫後,他以直聲名揚天下,即使被罷黜或流放,朝廷定然還會起複他。
可惜,他想多了!
在張居正重迴內閣的那一刻,就不會再有官員敢去看他。
劉台做錯了兩件事情。
其一,指名道姓,彈劾座主恩師。
此乃極壞禮法之事,甚至可以稱得上大逆不道,看望了他,以後還如何麵對師長。
其二,劉台人品有瑕,遠不如傅應禎。
就在去年,遼東大捷,當時本應由巡撫張學顏報喜,卻被正七品的遼東巡按禦史劉台搶在了前麵。
這使得張雪顏大怒,張居正也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
由此可見,劉台並非是完全持公心做事之人。
……
近黃昏,檢討廳。
沈念坐在桌前,思索著劉台劾師之事。
自張居正重迴內閣那一刻,他已料到了此事的結局。
詔獄審問完全就是走一個流程。
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小萬曆要求重罰重判,張居正求情減刑。
雙方拉扯一番後,留劉台一命,事情就算結束了。
如此。
既體現了小萬曆對張居正的重視,也彰顯了張居正的仁慈。
這場戲,是演給全大明的官員看的,特別是言官。
在小萬曆親政之前,張居正的地位絕對是穩如泰山,不可動搖。
但沈念不想讓此事就這樣和稀泥般地過去。
如此處理,日後肯定還會有一批如傅應禎、劉台式的官員站出來。
這對大明危害太大了,對新政危害太大了。
曆朝曆代,言官都是皇帝製衡群臣、鞏固皇權的工具。
然當下。
小萬曆無權,禦史們為邀直名,尋得特例擢升,彈劾無度,使得群臣畏禦史甚於畏天。
此歪風不除,官員們都將不願做事。
不做事,被罵的幾率就會變小,熬到年限,自然就能擢升。
如果官員們都這樣,那大明將很快走向覆滅。
強大如張居正都被折磨得痛哭流涕,更何況是其他官員。
當世之官員,若查私德,若查貪墨之財,若查特權徇私,估計千人中有一兩個沒有把柄就不錯了。
世道壞了!
清廉板正之官救不了大明,能臣謀臣才能救。
呂調陽多次請辭,就是受這種風氣影響。
近年來,鮮有首輔能保住晚節,另外當下大明這個爛攤子,他還真撐不起來。
沈念認真思索一番後,心生一計,決定尋馮保聊一聊。
言官還是需要皇帝治。
去之前,他打算先去找一下馬自強,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這位上官為他撐腰,最是合適,他提前向上官報備,也符合官場規矩。
……
深夜,北鎮撫司詔獄。
劉台饑寒交加,蜷縮在角落的幹草堆裏,半睡半醒。
他本以為入獄後便立即會有人來審他,他也準備好了,以三寸不爛之舌怒斥主審官,使得此事變成一段佳話。
沒想到錦衣衛將他扔到牢內就沒人管了,連個送飯送水的都沒有。
不多時。
就在他快要睡著時,牢門突然開了。
兩名錦衣衛拖拽著他,進了審訊室。
劉台抬起眼睛,發現站在他麵前的乃是錦衣衛千戶、馮保的幹兒子周海,不由得微微撇嘴。
“你一個千戶有何資格審我?速速將鎮撫使曹威喊過來!”
大明的禦史言官。
向來都是七品的官職,三品的架子。
當下感覺自己實乃大明第一直臣的劉台,根本就沒有將正五品的武將周海放在眼裏。
周海微微一笑,朝著一旁的一名錦衣衛擺了擺手。
頓時。
一名虎背蜂腰螳螂腿的錦衣衛走到劉台麵前。
其手掌粗大,內掌長滿了老繭。
他一手卡住劉台的下巴,令其鼻孔朝天,然後另一隻手扇了過去。
啪!啪!
兩記耳光,劉台便臉頰腫脹,嘴角流出了血。
這名錦衣衛,專業扇耳光近十年,保證非常疼痛的同時,人還不會昏厥。
劉台頓時老實了。
周海問道:“你誣告張首輔,是不是因去年遼東大捷搶功被首輔斥責,外加想邀直名,故而口出悖言?”
劉台緩了緩。
“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在我眼中,隻有君父,權相誤國,別人不敢言,但我……”
啪!啪!
劉台剛提起勁,又被兩記響亮的耳光扇得雙頰疼痛,口中滿是血沫。
“誣陷座師,以邀直名,你真是個畜牲,呸!”周海走到劉台麵前,一口老痰吐在了他的臉上。
劉台想反駁。
但望著一旁揚起的巴掌,隻得將肚子裏的一大段說辭都咽了下去。
“兄弟們,可以歇著了,明日我便上報供詞,請求結案!”周海扭臉便走了。
他就是走個流程。
在劉台還未曾抵京時,馮保已為他安排好了罪名,讓詔獄以“廷杖遣戍”上報。
詆毀首輔,就是這個罪過。
詔獄之“詔”,代表的是皇命,張居正不能代表皇命,但馮保可以,詔獄的錦衣衛可以。
一臉懵的劉台再次被扔到牢內。
他知曉詔獄辦案向來不講規矩,但他沒想到自己捅破了天,錦衣衛竟還絲毫不重視他,根本就不聽他講話。
在小萬曆的多道親筆手諭下,張居正重迴內閣,張四維與張翰也都迴歸辦公。
諸多深諳官場之道的官員,已預料出劉台劾師的最終結局。
……
二月初五,午後。
披枷帶鐐、頭發淩亂,時年三十八歲的劉台被押進了北鎮撫司詔獄。
詔獄牢房,陰暗而騷臭。
不時能看到有碩大的老鼠從幹草下鑽來鑽去,並發出“吱吱吱吱”的撕咬聲。
但劉台將胸膛挺得直直的。
他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彪載史冊、前所未有的大事。
他想象著——
這一刻。
京師的科道言官們定然正在上疏為他求情,甚至有人追隨他彈劾權相張居正。
畢竟,張居正鉗製言官甚久,他的彈劾奏疏又是那麽有理有據。
這一刻。
一些仰慕他的官員定然已準備好了酒肉,很快就會來看望他。
畢竟,傅應禎含沙射影式的攻擊都能引來四人探望,他直抒胸臆的忠諫,理應引來更多誌同道合者。
這一刻。
皇帝可能也已準備親自審他,而他已準備好了一大段一大段正氣凜然的說辭,比如:臣寧碎首以醒天下,斧鉞加身諫聲難絕,臣九死而猶未悔等等。
作為一名言官,將這類詞匯道上一整天,他都能保證不重樣。
劉台絲毫不懼,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他篤定張居正不會殺他。
即使皇帝想要杖斃他,張居正也會為其求情。
這非張居正仁善,而是被打死的言官將名垂青史,他最後的諫言也一定會被後世當成真言。
這會使得張居正遺臭萬年。
他在賭。
賭經曆此劫後,他以直聲名揚天下,即使被罷黜或流放,朝廷定然還會起複他。
可惜,他想多了!
在張居正重迴內閣的那一刻,就不會再有官員敢去看他。
劉台做錯了兩件事情。
其一,指名道姓,彈劾座主恩師。
此乃極壞禮法之事,甚至可以稱得上大逆不道,看望了他,以後還如何麵對師長。
其二,劉台人品有瑕,遠不如傅應禎。
就在去年,遼東大捷,當時本應由巡撫張學顏報喜,卻被正七品的遼東巡按禦史劉台搶在了前麵。
這使得張雪顏大怒,張居正也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
由此可見,劉台並非是完全持公心做事之人。
……
近黃昏,檢討廳。
沈念坐在桌前,思索著劉台劾師之事。
自張居正重迴內閣那一刻,他已料到了此事的結局。
詔獄審問完全就是走一個流程。
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小萬曆要求重罰重判,張居正求情減刑。
雙方拉扯一番後,留劉台一命,事情就算結束了。
如此。
既體現了小萬曆對張居正的重視,也彰顯了張居正的仁慈。
這場戲,是演給全大明的官員看的,特別是言官。
在小萬曆親政之前,張居正的地位絕對是穩如泰山,不可動搖。
但沈念不想讓此事就這樣和稀泥般地過去。
如此處理,日後肯定還會有一批如傅應禎、劉台式的官員站出來。
這對大明危害太大了,對新政危害太大了。
曆朝曆代,言官都是皇帝製衡群臣、鞏固皇權的工具。
然當下。
小萬曆無權,禦史們為邀直名,尋得特例擢升,彈劾無度,使得群臣畏禦史甚於畏天。
此歪風不除,官員們都將不願做事。
不做事,被罵的幾率就會變小,熬到年限,自然就能擢升。
如果官員們都這樣,那大明將很快走向覆滅。
強大如張居正都被折磨得痛哭流涕,更何況是其他官員。
當世之官員,若查私德,若查貪墨之財,若查特權徇私,估計千人中有一兩個沒有把柄就不錯了。
世道壞了!
清廉板正之官救不了大明,能臣謀臣才能救。
呂調陽多次請辭,就是受這種風氣影響。
近年來,鮮有首輔能保住晚節,另外當下大明這個爛攤子,他還真撐不起來。
沈念認真思索一番後,心生一計,決定尋馮保聊一聊。
言官還是需要皇帝治。
去之前,他打算先去找一下馬自強,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這位上官為他撐腰,最是合適,他提前向上官報備,也符合官場規矩。
……
深夜,北鎮撫司詔獄。
劉台饑寒交加,蜷縮在角落的幹草堆裏,半睡半醒。
他本以為入獄後便立即會有人來審他,他也準備好了,以三寸不爛之舌怒斥主審官,使得此事變成一段佳話。
沒想到錦衣衛將他扔到牢內就沒人管了,連個送飯送水的都沒有。
不多時。
就在他快要睡著時,牢門突然開了。
兩名錦衣衛拖拽著他,進了審訊室。
劉台抬起眼睛,發現站在他麵前的乃是錦衣衛千戶、馮保的幹兒子周海,不由得微微撇嘴。
“你一個千戶有何資格審我?速速將鎮撫使曹威喊過來!”
大明的禦史言官。
向來都是七品的官職,三品的架子。
當下感覺自己實乃大明第一直臣的劉台,根本就沒有將正五品的武將周海放在眼裏。
周海微微一笑,朝著一旁的一名錦衣衛擺了擺手。
頓時。
一名虎背蜂腰螳螂腿的錦衣衛走到劉台麵前。
其手掌粗大,內掌長滿了老繭。
他一手卡住劉台的下巴,令其鼻孔朝天,然後另一隻手扇了過去。
啪!啪!
兩記耳光,劉台便臉頰腫脹,嘴角流出了血。
這名錦衣衛,專業扇耳光近十年,保證非常疼痛的同時,人還不會昏厥。
劉台頓時老實了。
周海問道:“你誣告張首輔,是不是因去年遼東大捷搶功被首輔斥責,外加想邀直名,故而口出悖言?”
劉台緩了緩。
“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在我眼中,隻有君父,權相誤國,別人不敢言,但我……”
啪!啪!
劉台剛提起勁,又被兩記響亮的耳光扇得雙頰疼痛,口中滿是血沫。
“誣陷座師,以邀直名,你真是個畜牲,呸!”周海走到劉台麵前,一口老痰吐在了他的臉上。
劉台想反駁。
但望著一旁揚起的巴掌,隻得將肚子裏的一大段說辭都咽了下去。
“兄弟們,可以歇著了,明日我便上報供詞,請求結案!”周海扭臉便走了。
他就是走個流程。
在劉台還未曾抵京時,馮保已為他安排好了罪名,讓詔獄以“廷杖遣戍”上報。
詆毀首輔,就是這個罪過。
詔獄之“詔”,代表的是皇命,張居正不能代表皇命,但馮保可以,詔獄的錦衣衛可以。
一臉懵的劉台再次被扔到牢內。
他知曉詔獄辦案向來不講規矩,但他沒想到自己捅破了天,錦衣衛竟還絲毫不重視他,根本就不聽他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