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清晨。


    文華殿日講,一眾日講官分列兩側。


    沈念發現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三位閣老,外加馬自強、申時行二人皆是精神狀態萎靡,眼圈泛黑。


    顯然昨晚沒睡好。


    日講之後,沈念通過馬自強、申時行之口,才得知這些人幾乎一夜未眠。


    緣由竟是:因討論國子監祭酒王錫爵與國子監司業周子義昨日黃昏時分聯名呈遞的《國子監教習與監生訓誡策》。


    王錫爵用了三兩唾沫星子,說服甚是迂腐的周子義後,便依馬自強所言,撰寫了這道奏疏。


    大概意思就是——


    “欲邀翰林院檢討沈念講學,折辱訓誡一番國子監的教習與監生,助後者一改懶散頹態,匡正學風。”


    張居正看罷,覺得此策可大範圍推行。


    當下官學的教習生員。


    要麽感慨懷才不遇,要麽躊躇滿誌,實則是能力不足外加不思進取。


    朝廷令他們獻新政之策,皆緘口不言。


    但若出一個新政之策,能從頭評到腳,大言不是之處。


    其目的。


    不是為了大明江山、天下萬民,而是通過品評挑剔,獲得一種淩駕於眾人之上的優越感。


    於是。


    張居正便將呂調陽、張四維、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周子義六人喚去商議。


    眾人經過一番商議,在快到四更天時終於統一了想法。


    首先。


    此策除了在北京國子監執行外。


    接下來還要在南京國子監、各個地方州府的官學施行。


    訓誡人選從地方主官、貳官、十三道監察禦史、六科言官、甚至地方上致仕的耿直官員裏麵篩選。


    主打一個,用外麵的硬石頭將這一潭潭死水敲成活水。


    其次。


    北京國子監訓誡可由翰林檢討沈念示範打樣,訓誡書記錄成文,傳達到地方。


    為保證訓誡的力度以及思想的一致性,沈念撰寫初稿,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周子義校正補充,內閣審核。


    最後。


    所有訓誡人的訓誡稿都將由翰林院匯編成書,刊行天下。


    眨眼間。


    此事由芝麻變成了西瓜。


    天下事就是這樣,牽一發而動全身。


    張居正心中裝得是天下,每日思的是天下,故而許多事情在他眼裏都變成了天下事。


    ……


    午後,翰林院。


    一座幽靜的宅院內。


    馬自強、申時行、王錫爵、周子義、沈念聚在一起。


    五人商討了一下分工。


    王錫爵和周子義負責為沈念提供當下國子監眾教習與一眾監生的情況,包括家庭出身、性格習慣、文章詩詞、監內考績等。


    沈念根據這些信息,撰寫初稿。


    而後,馬自強與申時行對初稿進行校正補充,五人都無異議後,便呈遞內閣。


    在此之前。


    內閣三位閣老已經圈定了交稿時間與內容大方向。


    張居正指示,三日內必須將訓誡稿交到內閣,內容須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呂調陽要求,訓誡之言必須要振聾發聵,直擊教習監生之痛點,言者不可因懼得罪人而畏首畏尾。


    張四維強調,因要匯編成書,文字萬萬不可粗鄙低俗,要將翰林院官閣之官的優秀表現出來。


    隨即,眾人便開始忙碌起來。


    沈念計劃的是,至少用一天的時間,消化掉國子監眾教習與監生的情況,然後才能言之有物。


    明日午時後開始撰寫,翌日一大早呈遞給馬自強與申時行。


    不多時。


    沈念的書案上便堆上了一厚摞文書,全是王錫爵與周子義挑選出來的。


    唰!唰!唰!


    沈念一目十行,翻閱著這些文書,有疑問便立即問詢王錫爵和周子義。


    作為一名以庶吉士身份留館的史官。


    沈念的記憶力異於常人,不敢說看過一遍後過目不忘,但也能記個七七八八。


    而王錫爵和周子義對國子監的情況,可謂是如數家珍。


    這無疑提高了沈念了解情況的效率。


    ……


    入夜,繁星點點,夜微冷。


    沈念本不想加班。


    但見昨晚近乎通宵的王錫爵和周子義還在忙碌著,便隻能再閱覽一會兒。


    不多時。


    馬自強帶人將晚餐送了過來。


    他走到沈念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子珩,你雖是年輕人,但熬夜也傷身,最多忙到子時就歇著,不然就耽誤翌日清早上衙了,今晚的夜宵,我已命人為你準備了!”


    沈念撇嘴一笑,隻得繼續閱覽文書。


    當下的朝堂,忙人是真忙,閑人也是真閑。


    約一個時辰後。


    王錫爵與周子義將所有文書都整理了出來。


    沈念看完這些至少要兩個時辰,見沈念沒有疑問,二人便迴去了。


    二人也是熬夜達人。


    但昨晚就沒睡,再熬夜,身體就真吃不消了。


    若讓南京那套班子的一些“半養老狀態”的官員看到沈念等人這般忙碌,估計就不會羨慕在京師做官更有前途了。


    大明官場,英年早逝者,不在少數。


    唰!唰!唰!


    沈念又翻閱了近一個時辰,眼看近子時,而剩下的文書,明天上午完全可以看完,便起身迴家了。


    翰林院大門外。


    阿吉牽了一輛馬車在外麵,他自入夜後便在此等候了。


    約一刻鍾後,沈念迴到了蘇宅。


    家內燈火通明。


    丫鬟小桃迅速為他準備熱水洗漱,顧月兒則是為他準備了一碗熱乎乎的餛飩。


    另外,還有點心、水果,以及捏肩敲背服務。


    沈念吃餛飩吃到一半,腦袋一歪,便睡著了。


    今日腦子飛速旋轉,比幹一天的體力活都要疲累。


    而後。


    顧月兒、小桃、阿吉三人將他抬到了床上。


    翌日五更天,沈念便起床奔向翰林院。


    此刻的他,精力已恢複了大半,若今日能早些寫完,他也能早些迴家休息。


    唰!唰!唰!


    沈念坐在書案前,繼續翻閱文書。


    王錫爵與周子義坐在沈念身邊,隨時準備著迴答他的問題。


    二人都甚是敬業且對國子監很有感情,將此事看得尤為重要。


    約一個時辰後,秋陽高升。


    金色的陽光潑灑在書案上,沈念的肩膀上、腦袋上。


    他終於看完了所有文書,對翰林院的教習與監生有了更加全麵的了解。


    接下來,該動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官不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官不水並收藏我在萬曆修起居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