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閻良剛離開平陽縣城,還未行出多遠,便覺身後有幾道鬼祟的身影悄然跟上。他心中一緊,知道來者不善,不由催馬快行。當行至一處偏僻的山坳之時,這兒道路狹窄,兩旁樹木陰森。
突然,數名彪形大漢持刀躍出,攔住了去路。後方的跟蹤者也迅速圍攏上來,將他困在中間。
“哼,小子,識相的就別再往前走了,把知道的都吐出來,興許能留你個全屍!”為首的一名滿臉橫肉的大漢惡狠狠地說道。
李閻良麵色凝重,手悄悄摸向腰間佩劍,沉聲道:“爾等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兇,就不怕王法嗎?”
“王法?在這地界,我們就是王法!”大漢一聲令下,眾人揮舞著兵刃一擁而上。
李閻良側身一閃,避開迎麵砍來的一刀,順勢拔劍出鞘,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他身形矯健,劍式淩厲,瞬間刺倒一人。但敵人眾多,且個個兇狠異常,他身上也逐漸增添了不少傷口。
一名賊人趁其不備,從背後偷襲,李閻良猛地轉身,用劍格擋住致命一擊,卻被震得虎口發麻,正在此時,他的後背被一刀刺中。他咬緊牙關,拚盡全力迴擊,又斬殺兩人。
鮮血染紅了衣衫,體力漸漸不支,但求生的意誌讓他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他瞅準敵人包圍圈的一處破綻,猛地衝了出去,跳上馬,飛奔要走,隻見一人又貼身進前,欲斬馬頭,李閻良兩腳錯蹬,一個側身,反手一劍刺穿了賊人的胸膛。
其餘眾人見狀,也不敢再冒然向前,相持之下,那幾人合計,此人已受重傷,待到傷重不治,再行斬殺,免得這邊再有折損。
李閻良在幾人正在猶豫的間隙,縱馬而去,進入蔡州城。
而截殺之人,並未放鬆,也尾隨進入蔡州城,伺機再殺。
李閻良進入蔡州城後,片刻不敢停歇,一路疾行,徑直奔向知府衙門。他哪還顧得上整理自己那狼狽不堪、血跡斑斑的衣衫,手持令牌,心急如焚地向值守衙役喊道:“快快通傳你家大人,就說禦史台六品監察禦史李閻良遇刺,前來求救!”
衙役一聽,頓時嚇得麵色煞白,不敢有絲毫怠慢,撒腿就往府內跑去報知知府姚桓林。姚桓林一聽,隻覺腦袋“嗡”的一聲,仿佛炸開了鍋。這還了得?朝廷命官在他的轄區被人刺殺,這簡直是天塌的大禍事。
他一麵趕忙讓人去請大夫前來診治,一邊急匆匆地出門迎接監察禦史李閻良。二人相見,李閻良聲音顫抖,帶著滿心的驚恐說道:“知府大人,下官乃禦史台監察禦史李閻良,此番前來蔡州公幹,不想竟遭歹人截殺,下官九死一生,幸得逃脫,還望大人為下官做主,迅速擒拿兇手!”說著,他顫抖著雙手從懷中掏出象征身份的令牌,恭恭敬敬地呈給知府。
知府接過令牌,臉色驟變,又驚又怒,當即拍案而起,怒喝道:“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我蔡州地界行此惡事!來人呐,速速捉拿截殺之人!”
差役們得令後,迅速行動,先將城門關閉,再依據李閻良提供的線索,不多時,便將參與截殺的賊人悉數捉拿歸案。
然而,知府還未來得及對那夥行兇之人進行審訊,鄭衛國竟帶著一眾打手來到知府衙門。
他在衙門外高聲說道:“姚知府,我手下那些人可能有些誤會,煩請您網開一麵,先把他們放了,改日我定當登門致歉。”
姚知府聽聞鄭衛國前來要人,怒不可遏,親自走到衙門口,怒目圓睜,指著鄭衛國厲聲嗬斥道:“鄭衛國,你縱人行兇,殺害朝廷命官,如今還敢來此要人,簡直無法無天!”
鄭衛國一聽殺的人是朝廷命官,頓時一愣,但轉念又想,就那人打扮也不像什麽高品階大官,在這皖江省,還能大過我父親嗎?
於是很快調整心態,毫無懼色,依舊蠻橫囂張地說道:“姚知府,您別這麽大火氣。你想必知道我父親是誰,您多少給些麵子,大家日後也好相見。”
姚知府當然認得這人是誰,也清楚他父親乃皖江都尉鄭思恩,更知道這事十有八九與平陽縣的種種勾當有關。好在他在平陽縣一事上,雖屬轄區範疇,但他深知其中水深,管不了也便不去參與。所以在平陽縣的諸多事務中,他並未牽涉任何利益。
故而此時,他正氣凜然地說道:“我知道你父親皖江都尉大人,那又如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想鄭大人也不會縱容他的兒子襲殺朝庭命官,胡亂草菅人命!爾等在我蔡州犯了法,就休想逃脫罪責!
鄭衛國陰沉著臉,威脅道:“姚知府,您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真把我逼急了,對您可沒什麽好處。”
姚知府挺直身軀,凜然說道:“鄭衛國,有本事你盡管使出來,本官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怕你這等宵小之輩的威脅!來人,將此人一並拿下!”
衙役們一擁而上,鄭衛國雖奮力掙紮,拚死反抗,但終究無濟於事,最終被五花大綁,連同他帶來的所有人,統統押進了大牢。
而這天,正好與李閻良一起的同僚來蔡州城匯合,這才知曉這邊發生了如此嚴重的狀況,趕忙前往廬州城向陸雲軒匯報。等陸雲軒交待完相關事宜後,這屬員又即刻返程。
此刻的蔡州城,氣氛壓抑得讓人幾近窒息,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皖江官場一應官員齊聚蔡州,人人麵色陰沉,如臨生死大敵。
這些官員們此刻內心忐忑。他們皆深知,如今的欽差大人乃是主審華妃誅連大案的陸雲軒,那可是在朝堂之上掀起過驚濤駭浪,令無數人聞風喪膽的角色。
陸雲軒入仕不過短短數年,卻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從八品直升三品。這般火箭般的升遷,自本朝開國以來,前所未聞,前所未見。
他年紀輕輕,卻深得皇上恩寵,朝堂內諸多王公大臣都眼巴巴地盼著能與他結親,好攀附上這位朝廷新貴。
此次,欽差大人又以省親之名,實則負責年度大考,這對眾多官員而言,可是關乎前途命運的頭等大事。
偏在這個要命的節骨眼上,竟發生了打傷他屬員這等惡性事件。以陸雲軒剛正不阿、果敢決絕的性子,怎可能輕易罷休?想到此處,官員們隻覺頭頂仿佛高懸著一把利劍,不知何時就會猛然落下,將他們斬於劍下。
尤其是那皖江都尉鄭思恩,往日裏,他憑借權勢在皖江地界耀武揚威、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可如今,這個天大的簍子竟是他那不成器的兒子捅出來的。他心裏跟明鏡似的,陸雲軒絕不會輕易放過此事,一旦深究起來,自己怕是在劫難逃。
其他官員們亦是惶惶不可終日,昔日他們在皖江官場,靠著利益勾結,形成了看似堅不可摧的關係網。借著平陽縣的礦產之事,個個賺得盆滿缽滿,還自以為能一直高枕無憂。
然而現今,這看似固若金湯的聯盟,因這起事件瞬間變得岌岌可危,真可謂是休戚相關、唇亡齒寒。
他們心裏清楚得很,一旦陸雲軒徹查到底,他們精心構建的利益大廈必將轟然傾塌,不僅烏紗帽難保,甚至身家性命都可能搭上。
如今的局麵,恰似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欲墜的破船,大有樹倒猢猻散之兆。 恐懼和不安如幽靈般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間,壓得他們幾乎喘不過氣來。
但沒過多久,這些心思各異的官員們竟不約而同地打起了同樣的算盤。有人眼神閃爍,心中暗想:“那鄭思恩,平日裏仗勢欺人,作威作福,如今正好借他兒子這檔子事,讓他來背這個大黑鍋,趁機將這顆毒瘤拔掉。
至於平陽縣的礦產之事,無論如何都不能暴露,得想辦法捂得嚴嚴實實。”
還有人咬著牙,暗自後悔:“當初真不該被那點利益迷了心竅,卷入這趟渾水,如今可如何是好?”
眾人各懷鬼胎,卻都將矛頭指向了鄭思恩,妄圖讓他一人承擔所有罪責,以保全自己。
突然,數名彪形大漢持刀躍出,攔住了去路。後方的跟蹤者也迅速圍攏上來,將他困在中間。
“哼,小子,識相的就別再往前走了,把知道的都吐出來,興許能留你個全屍!”為首的一名滿臉橫肉的大漢惡狠狠地說道。
李閻良麵色凝重,手悄悄摸向腰間佩劍,沉聲道:“爾等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兇,就不怕王法嗎?”
“王法?在這地界,我們就是王法!”大漢一聲令下,眾人揮舞著兵刃一擁而上。
李閻良側身一閃,避開迎麵砍來的一刀,順勢拔劍出鞘,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他身形矯健,劍式淩厲,瞬間刺倒一人。但敵人眾多,且個個兇狠異常,他身上也逐漸增添了不少傷口。
一名賊人趁其不備,從背後偷襲,李閻良猛地轉身,用劍格擋住致命一擊,卻被震得虎口發麻,正在此時,他的後背被一刀刺中。他咬緊牙關,拚盡全力迴擊,又斬殺兩人。
鮮血染紅了衣衫,體力漸漸不支,但求生的意誌讓他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他瞅準敵人包圍圈的一處破綻,猛地衝了出去,跳上馬,飛奔要走,隻見一人又貼身進前,欲斬馬頭,李閻良兩腳錯蹬,一個側身,反手一劍刺穿了賊人的胸膛。
其餘眾人見狀,也不敢再冒然向前,相持之下,那幾人合計,此人已受重傷,待到傷重不治,再行斬殺,免得這邊再有折損。
李閻良在幾人正在猶豫的間隙,縱馬而去,進入蔡州城。
而截殺之人,並未放鬆,也尾隨進入蔡州城,伺機再殺。
李閻良進入蔡州城後,片刻不敢停歇,一路疾行,徑直奔向知府衙門。他哪還顧得上整理自己那狼狽不堪、血跡斑斑的衣衫,手持令牌,心急如焚地向值守衙役喊道:“快快通傳你家大人,就說禦史台六品監察禦史李閻良遇刺,前來求救!”
衙役一聽,頓時嚇得麵色煞白,不敢有絲毫怠慢,撒腿就往府內跑去報知知府姚桓林。姚桓林一聽,隻覺腦袋“嗡”的一聲,仿佛炸開了鍋。這還了得?朝廷命官在他的轄區被人刺殺,這簡直是天塌的大禍事。
他一麵趕忙讓人去請大夫前來診治,一邊急匆匆地出門迎接監察禦史李閻良。二人相見,李閻良聲音顫抖,帶著滿心的驚恐說道:“知府大人,下官乃禦史台監察禦史李閻良,此番前來蔡州公幹,不想竟遭歹人截殺,下官九死一生,幸得逃脫,還望大人為下官做主,迅速擒拿兇手!”說著,他顫抖著雙手從懷中掏出象征身份的令牌,恭恭敬敬地呈給知府。
知府接過令牌,臉色驟變,又驚又怒,當即拍案而起,怒喝道:“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我蔡州地界行此惡事!來人呐,速速捉拿截殺之人!”
差役們得令後,迅速行動,先將城門關閉,再依據李閻良提供的線索,不多時,便將參與截殺的賊人悉數捉拿歸案。
然而,知府還未來得及對那夥行兇之人進行審訊,鄭衛國竟帶著一眾打手來到知府衙門。
他在衙門外高聲說道:“姚知府,我手下那些人可能有些誤會,煩請您網開一麵,先把他們放了,改日我定當登門致歉。”
姚知府聽聞鄭衛國前來要人,怒不可遏,親自走到衙門口,怒目圓睜,指著鄭衛國厲聲嗬斥道:“鄭衛國,你縱人行兇,殺害朝廷命官,如今還敢來此要人,簡直無法無天!”
鄭衛國一聽殺的人是朝廷命官,頓時一愣,但轉念又想,就那人打扮也不像什麽高品階大官,在這皖江省,還能大過我父親嗎?
於是很快調整心態,毫無懼色,依舊蠻橫囂張地說道:“姚知府,您別這麽大火氣。你想必知道我父親是誰,您多少給些麵子,大家日後也好相見。”
姚知府當然認得這人是誰,也清楚他父親乃皖江都尉鄭思恩,更知道這事十有八九與平陽縣的種種勾當有關。好在他在平陽縣一事上,雖屬轄區範疇,但他深知其中水深,管不了也便不去參與。所以在平陽縣的諸多事務中,他並未牽涉任何利益。
故而此時,他正氣凜然地說道:“我知道你父親皖江都尉大人,那又如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想鄭大人也不會縱容他的兒子襲殺朝庭命官,胡亂草菅人命!爾等在我蔡州犯了法,就休想逃脫罪責!
鄭衛國陰沉著臉,威脅道:“姚知府,您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真把我逼急了,對您可沒什麽好處。”
姚知府挺直身軀,凜然說道:“鄭衛國,有本事你盡管使出來,本官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怕你這等宵小之輩的威脅!來人,將此人一並拿下!”
衙役們一擁而上,鄭衛國雖奮力掙紮,拚死反抗,但終究無濟於事,最終被五花大綁,連同他帶來的所有人,統統押進了大牢。
而這天,正好與李閻良一起的同僚來蔡州城匯合,這才知曉這邊發生了如此嚴重的狀況,趕忙前往廬州城向陸雲軒匯報。等陸雲軒交待完相關事宜後,這屬員又即刻返程。
此刻的蔡州城,氣氛壓抑得讓人幾近窒息,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皖江官場一應官員齊聚蔡州,人人麵色陰沉,如臨生死大敵。
這些官員們此刻內心忐忑。他們皆深知,如今的欽差大人乃是主審華妃誅連大案的陸雲軒,那可是在朝堂之上掀起過驚濤駭浪,令無數人聞風喪膽的角色。
陸雲軒入仕不過短短數年,卻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從八品直升三品。這般火箭般的升遷,自本朝開國以來,前所未聞,前所未見。
他年紀輕輕,卻深得皇上恩寵,朝堂內諸多王公大臣都眼巴巴地盼著能與他結親,好攀附上這位朝廷新貴。
此次,欽差大人又以省親之名,實則負責年度大考,這對眾多官員而言,可是關乎前途命運的頭等大事。
偏在這個要命的節骨眼上,竟發生了打傷他屬員這等惡性事件。以陸雲軒剛正不阿、果敢決絕的性子,怎可能輕易罷休?想到此處,官員們隻覺頭頂仿佛高懸著一把利劍,不知何時就會猛然落下,將他們斬於劍下。
尤其是那皖江都尉鄭思恩,往日裏,他憑借權勢在皖江地界耀武揚威、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可如今,這個天大的簍子竟是他那不成器的兒子捅出來的。他心裏跟明鏡似的,陸雲軒絕不會輕易放過此事,一旦深究起來,自己怕是在劫難逃。
其他官員們亦是惶惶不可終日,昔日他們在皖江官場,靠著利益勾結,形成了看似堅不可摧的關係網。借著平陽縣的礦產之事,個個賺得盆滿缽滿,還自以為能一直高枕無憂。
然而現今,這看似固若金湯的聯盟,因這起事件瞬間變得岌岌可危,真可謂是休戚相關、唇亡齒寒。
他們心裏清楚得很,一旦陸雲軒徹查到底,他們精心構建的利益大廈必將轟然傾塌,不僅烏紗帽難保,甚至身家性命都可能搭上。
如今的局麵,恰似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欲墜的破船,大有樹倒猢猻散之兆。 恐懼和不安如幽靈般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間,壓得他們幾乎喘不過氣來。
但沒過多久,這些心思各異的官員們竟不約而同地打起了同樣的算盤。有人眼神閃爍,心中暗想:“那鄭思恩,平日裏仗勢欺人,作威作福,如今正好借他兒子這檔子事,讓他來背這個大黑鍋,趁機將這顆毒瘤拔掉。
至於平陽縣的礦產之事,無論如何都不能暴露,得想辦法捂得嚴嚴實實。”
還有人咬著牙,暗自後悔:“當初真不該被那點利益迷了心竅,卷入這趟渾水,如今可如何是好?”
眾人各懷鬼胎,卻都將矛頭指向了鄭思恩,妄圖讓他一人承擔所有罪責,以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