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前,陸雲軒在崔州經過一番探查,基本上弄明白了馬連澤的種種作為。而後,他一路南下,途經湖州,路過杭州,一路風平浪靜,未生事端。
然後他抵達廬州,登上他心心念的廬山,欲一睹詩仙所描繪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壯麗瀑布。隻可惜,如今那瀑布隻剩涓涓細流,全然沒有了詩中所寫的磅礴氣勢。
下了廬山,陸雲軒便在廬州城中一家頗具規模的客棧住了下來。按照此前的約定,安排半路迎接蘇家的兩位屬員應當在這兩日到此匯合。
原本計劃是在雲州相聚,隻因中途行程有所耽擱,為了後續行程的妥善安排,遂決定提前在廬州匯合,而後一同前往陵州、雲州,再與前往其他幾省的屬員會合。
然而,就在當晚,其中一位屬員王啟匆匆趕到,卻帶來了一個令人心憂的壞消息:另一位屬員李閻良在途經蔡州時,竟遭人截殺致傷,不得已之下透露了官身,現今正在蔡州官驛養傷。
而那打人者不是別人,正是皖江都尉鄭思恩的兒子鄭衛國。此刻,鄭衛國已被看押在蔡州府衙大牢。
皖江都尉乃是掌管一省兵馬的最高武官,官拜正三品,與陸雲軒同級。其官職比蔡知府姚桓林還要高上一級,可算作姚桓林的頂頭上司。
如今,頂頭上司的兒子在自己的轄地打傷了禦史台的官員,蔡知府姚桓林自是不敢輕易放人,隻好先行將其羈押,一邊趕忙派人去請鄭思恩大人,一邊焦灼地等候欽差大人親自前來處理。
陸雲軒聞此消息,直覺告訴他此事絕非表麵這般簡單。禦史台代天巡察之事雖不算機密,但他們此行的所有人員皆是秘密行事,旨在從基層摸查真實情況,率先掌握客觀實情,再對官員的優劣進行評估決斷。
故而,這位屬員為何挨打,其中緣由必須徹查清楚。他當即囑咐道:“你即刻趕赴蔡州,告知姚知府,欽差大人隻聽結果奏報,絕不幹預地方事務。你待審案結果出來後,再來雲州,務必好生照料受傷的同僚。”
第二天,二人分別而行,陸雲軒啟程前往陵州,王啟則奔赴蔡州。而就在昨天,王啟迴來了,見到了受傷的李閻良,也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話說李閻良那一日來到蔡州境內,便深入鄉鎮、縣城,仔細觀察民風市情,出入酒館茶肆,傾聽百姓閑聊,與眾人攀談交流。他皆是按照陸雲軒在五裏亭為他們精心安排的方式行事。起初,一切進展都頗為正常,也未出現任何意外狀況。
這一日,他來到了蔡州治下的平陽縣。這平陽縣,一半是山巒,一半是平原。山上古樹參天,森林茂密,傳聞往昔山上常有老虎出沒。
好在人虎分處山巒和平原,彼此互不侵擾。 但有一日,人們驚覺這些古樹乃是建築殿宇樓閣的絕佳材料,於是紛紛上山伐樹。不過數年光景,山上的森林變得稀疏,老虎的生存因而受到威脅,它們便下山覓食,傷了不少牲畜,甚至害了人命。
官府組織獵人進行狩獵,打死了幾隻老虎。再後來,也不知是老虎被打光了,還是遷徙離開了,總之這平陽縣裏再也不見老虎的蹤跡。 但平陽這個地方人多地少,當地也沒有什麽像樣的營生,自然是人多是非多。老百姓對這平陽縣多有抱怨之詞。
這一日,李閻良在一家酒館用餐,邊吃邊聽旁人閑聊。就聽到邊上一桌有人說道:“你們聽說了嗎?城西馮家媳婦被搶走抵債了。真是作孽啊!”
另一人接話道:“可不是嗎?好好的一家子,被那個賭鬼兒子給敗光了,現在連老婆都被人拉走了。”
“這世道真是沒法活了,但凡有點家底的,最後都會被拖下水。落得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啊。”
這一聲沉重的歎息,引來一眾人的附和。
“但凡有點其它活路,誰還在這兒遭罪,官府不給開路引,我們想走也走不了啊。看來隻能困死在這兒了。”
李閻良一聽,感覺這裏麵定有隱情,於是走上前來,抱拳行禮問道:“各位大哥,你們方才所談之事,在下很是好奇。在下是個生意人,初來平陽,也想多了解一些本地情況,以免不小心妄生事端。”
他大方地要了幾個好菜,兩壺美酒,熱情地邀請這幾位坐下,希望能多聊幾句。
隻見一人謹慎地看了看四周,確定無人注意,這才小聲說道:“平陽縣別看縣小且窮,但其實是個富縣,隻是這富貴都讓有權有勢的人給貪了去,沒給我們老百姓留半點活路。”
隨著他們幾人的娓娓道來,平陽縣長達近十年的黑暗內幕竟被一點點揭開:
十幾年前,平陽縣的森林即將被砍伐殆盡,又遭遇虎患,攪得百姓人心惶惶。好不容易等虎患平息,人們才猛然發現,靠山吃山的日子已然結束。
平陽縣人口眾多,而可耕種的土地稀少。前些年,很多人靠上山伐木還能勉強養活一家老小,可如今樹木沒了,一時間百姓沒了吃食的來源。
然而,老天爺似乎對平陽縣還算不薄,有人竟然在群山之中發現了礦脈。有煤礦,有銅礦,還有鐵礦,而且儲備量大,質量上乘。
按律,礦產開采本該屬於朝廷專營,但無奈這礦藏地處深山之中,往外運輸極為困難,若是修路,不但工程難度巨大,還需耗費大量錢財,實在得不償失。所以這平陽縣的礦業資源,漸漸地就落入了私人之手。
一時間,平陽深山裏私采之風盛行,周圍各省的人都蜂擁而至,紛紛前來私挖采礦。 都說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爭鬥。在平陽縣的深山之中,每日都會因爭奪礦脈而發生械鬥。但他們都遵循著一個不成文的原則,即爭鬥之亂絕不出山。
所以當時的平陽縣官府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還樂得能多收一些稅銀。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最初的眾多小勢力,逐漸合並成了幾家頗具實力的大戶。平陽縣的礦產爭奪也慢慢地平靜了下來。但由於地處深山,開礦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平陽縣府就嚴禁本縣人外出務工。但凡有些力氣的,都被強行送進深山采礦、運礦。
在平陽縣城,那些有錢的礦主們大肆買房置產,使得平陽縣城看上去格外繁華。這也催生了酒樓、賭坊、妓院的興起。平陽縣成了周邊縣城中少有的溫柔鄉。
而縣城本地的不少居民竟然也借著這股歪風邪氣,變得富有起來。 無奈許多人,久貧乍富,難以抵擋誘惑,手裏剛有了些錢,竟然也走上了吃喝嫖賭的不歸路,可憐無數原本充滿希望的家庭,剛剛有了盼頭,又被迅速敗光。這城西的馮家就是這樣從窮到富,再變窮的。
而在這深山的勢力之中,少不了官家子弟的參與。據說這皖江省有頭有臉的官員,多多少少都在其中持有幹股。
這平陽縣令不過是個小小的七品官,對這些或明或暗的勾當也是有心無力,無可奈何。而在這平陽縣城,他竟成了一個擺設,任由那些官家子弟在此耍威作福,肆意魚肉百姓。
但是,他們那個“作亂不出山”的規矩卻是鐵律,所以在深山之外的平陽縣城,表麵上你看到的,隻是街市繁華,民生幸福。
李閻良聽完之後,震驚不已。第二天一早,他不敢耽擱,匆忙離開平陽縣,直奔蔡州城而去。然而,他所聽到的一切,以及今早匆忙離開的奇怪舉動,早已被這家酒館的掌櫃瞧得清清楚楚。
這掌櫃的不是別人,正是皖江都尉鄭思恩兒子鄭衛國的手下,就連這座酒館也是鄭衛國的產業。
這鄭衛國依仗父親的權威,在這深山裏就像土皇帝一般,糾結著一幫高官子弟,牢牢把持著大部分的礦業開采。
他們雇傭大量人工苦力,一點點地把各種礦產從深山運出,再用騾馬運走售賣。就這樣,形成了一條完整且暴利的產業鏈。
而在平陽縣城,他們的產業更是遍布各個行業,鄭衛國儼然成了另一套縣治班底,暗中操控著從暗到明的一切事務。平陽縣衙的印章,他們竟然私自仿製了一套,以便於偽造公文,為所欲為。
幾乎所有來到平陽縣城的陌生人,他們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而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也都被他們嚴密監控,掌握得清清楚楚。
那李閻良剛離開平陽縣城,就被鄭衛國派去的人尾隨,欲在半路進行截殺。
然後他抵達廬州,登上他心心念的廬山,欲一睹詩仙所描繪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壯麗瀑布。隻可惜,如今那瀑布隻剩涓涓細流,全然沒有了詩中所寫的磅礴氣勢。
下了廬山,陸雲軒便在廬州城中一家頗具規模的客棧住了下來。按照此前的約定,安排半路迎接蘇家的兩位屬員應當在這兩日到此匯合。
原本計劃是在雲州相聚,隻因中途行程有所耽擱,為了後續行程的妥善安排,遂決定提前在廬州匯合,而後一同前往陵州、雲州,再與前往其他幾省的屬員會合。
然而,就在當晚,其中一位屬員王啟匆匆趕到,卻帶來了一個令人心憂的壞消息:另一位屬員李閻良在途經蔡州時,竟遭人截殺致傷,不得已之下透露了官身,現今正在蔡州官驛養傷。
而那打人者不是別人,正是皖江都尉鄭思恩的兒子鄭衛國。此刻,鄭衛國已被看押在蔡州府衙大牢。
皖江都尉乃是掌管一省兵馬的最高武官,官拜正三品,與陸雲軒同級。其官職比蔡知府姚桓林還要高上一級,可算作姚桓林的頂頭上司。
如今,頂頭上司的兒子在自己的轄地打傷了禦史台的官員,蔡知府姚桓林自是不敢輕易放人,隻好先行將其羈押,一邊趕忙派人去請鄭思恩大人,一邊焦灼地等候欽差大人親自前來處理。
陸雲軒聞此消息,直覺告訴他此事絕非表麵這般簡單。禦史台代天巡察之事雖不算機密,但他們此行的所有人員皆是秘密行事,旨在從基層摸查真實情況,率先掌握客觀實情,再對官員的優劣進行評估決斷。
故而,這位屬員為何挨打,其中緣由必須徹查清楚。他當即囑咐道:“你即刻趕赴蔡州,告知姚知府,欽差大人隻聽結果奏報,絕不幹預地方事務。你待審案結果出來後,再來雲州,務必好生照料受傷的同僚。”
第二天,二人分別而行,陸雲軒啟程前往陵州,王啟則奔赴蔡州。而就在昨天,王啟迴來了,見到了受傷的李閻良,也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話說李閻良那一日來到蔡州境內,便深入鄉鎮、縣城,仔細觀察民風市情,出入酒館茶肆,傾聽百姓閑聊,與眾人攀談交流。他皆是按照陸雲軒在五裏亭為他們精心安排的方式行事。起初,一切進展都頗為正常,也未出現任何意外狀況。
這一日,他來到了蔡州治下的平陽縣。這平陽縣,一半是山巒,一半是平原。山上古樹參天,森林茂密,傳聞往昔山上常有老虎出沒。
好在人虎分處山巒和平原,彼此互不侵擾。 但有一日,人們驚覺這些古樹乃是建築殿宇樓閣的絕佳材料,於是紛紛上山伐樹。不過數年光景,山上的森林變得稀疏,老虎的生存因而受到威脅,它們便下山覓食,傷了不少牲畜,甚至害了人命。
官府組織獵人進行狩獵,打死了幾隻老虎。再後來,也不知是老虎被打光了,還是遷徙離開了,總之這平陽縣裏再也不見老虎的蹤跡。 但平陽這個地方人多地少,當地也沒有什麽像樣的營生,自然是人多是非多。老百姓對這平陽縣多有抱怨之詞。
這一日,李閻良在一家酒館用餐,邊吃邊聽旁人閑聊。就聽到邊上一桌有人說道:“你們聽說了嗎?城西馮家媳婦被搶走抵債了。真是作孽啊!”
另一人接話道:“可不是嗎?好好的一家子,被那個賭鬼兒子給敗光了,現在連老婆都被人拉走了。”
“這世道真是沒法活了,但凡有點家底的,最後都會被拖下水。落得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啊。”
這一聲沉重的歎息,引來一眾人的附和。
“但凡有點其它活路,誰還在這兒遭罪,官府不給開路引,我們想走也走不了啊。看來隻能困死在這兒了。”
李閻良一聽,感覺這裏麵定有隱情,於是走上前來,抱拳行禮問道:“各位大哥,你們方才所談之事,在下很是好奇。在下是個生意人,初來平陽,也想多了解一些本地情況,以免不小心妄生事端。”
他大方地要了幾個好菜,兩壺美酒,熱情地邀請這幾位坐下,希望能多聊幾句。
隻見一人謹慎地看了看四周,確定無人注意,這才小聲說道:“平陽縣別看縣小且窮,但其實是個富縣,隻是這富貴都讓有權有勢的人給貪了去,沒給我們老百姓留半點活路。”
隨著他們幾人的娓娓道來,平陽縣長達近十年的黑暗內幕竟被一點點揭開:
十幾年前,平陽縣的森林即將被砍伐殆盡,又遭遇虎患,攪得百姓人心惶惶。好不容易等虎患平息,人們才猛然發現,靠山吃山的日子已然結束。
平陽縣人口眾多,而可耕種的土地稀少。前些年,很多人靠上山伐木還能勉強養活一家老小,可如今樹木沒了,一時間百姓沒了吃食的來源。
然而,老天爺似乎對平陽縣還算不薄,有人竟然在群山之中發現了礦脈。有煤礦,有銅礦,還有鐵礦,而且儲備量大,質量上乘。
按律,礦產開采本該屬於朝廷專營,但無奈這礦藏地處深山之中,往外運輸極為困難,若是修路,不但工程難度巨大,還需耗費大量錢財,實在得不償失。所以這平陽縣的礦業資源,漸漸地就落入了私人之手。
一時間,平陽深山裏私采之風盛行,周圍各省的人都蜂擁而至,紛紛前來私挖采礦。 都說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爭鬥。在平陽縣的深山之中,每日都會因爭奪礦脈而發生械鬥。但他們都遵循著一個不成文的原則,即爭鬥之亂絕不出山。
所以當時的平陽縣官府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還樂得能多收一些稅銀。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最初的眾多小勢力,逐漸合並成了幾家頗具實力的大戶。平陽縣的礦產爭奪也慢慢地平靜了下來。但由於地處深山,開礦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平陽縣府就嚴禁本縣人外出務工。但凡有些力氣的,都被強行送進深山采礦、運礦。
在平陽縣城,那些有錢的礦主們大肆買房置產,使得平陽縣城看上去格外繁華。這也催生了酒樓、賭坊、妓院的興起。平陽縣成了周邊縣城中少有的溫柔鄉。
而縣城本地的不少居民竟然也借著這股歪風邪氣,變得富有起來。 無奈許多人,久貧乍富,難以抵擋誘惑,手裏剛有了些錢,竟然也走上了吃喝嫖賭的不歸路,可憐無數原本充滿希望的家庭,剛剛有了盼頭,又被迅速敗光。這城西的馮家就是這樣從窮到富,再變窮的。
而在這深山的勢力之中,少不了官家子弟的參與。據說這皖江省有頭有臉的官員,多多少少都在其中持有幹股。
這平陽縣令不過是個小小的七品官,對這些或明或暗的勾當也是有心無力,無可奈何。而在這平陽縣城,他竟成了一個擺設,任由那些官家子弟在此耍威作福,肆意魚肉百姓。
但是,他們那個“作亂不出山”的規矩卻是鐵律,所以在深山之外的平陽縣城,表麵上你看到的,隻是街市繁華,民生幸福。
李閻良聽完之後,震驚不已。第二天一早,他不敢耽擱,匆忙離開平陽縣,直奔蔡州城而去。然而,他所聽到的一切,以及今早匆忙離開的奇怪舉動,早已被這家酒館的掌櫃瞧得清清楚楚。
這掌櫃的不是別人,正是皖江都尉鄭思恩兒子鄭衛國的手下,就連這座酒館也是鄭衛國的產業。
這鄭衛國依仗父親的權威,在這深山裏就像土皇帝一般,糾結著一幫高官子弟,牢牢把持著大部分的礦業開采。
他們雇傭大量人工苦力,一點點地把各種礦產從深山運出,再用騾馬運走售賣。就這樣,形成了一條完整且暴利的產業鏈。
而在平陽縣城,他們的產業更是遍布各個行業,鄭衛國儼然成了另一套縣治班底,暗中操控著從暗到明的一切事務。平陽縣衙的印章,他們竟然私自仿製了一套,以便於偽造公文,為所欲為。
幾乎所有來到平陽縣城的陌生人,他們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而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也都被他們嚴密監控,掌握得清清楚楚。
那李閻良剛離開平陽縣城,就被鄭衛國派去的人尾隨,欲在半路進行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