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軒這段時日可謂是心事重重,一邊為眼前的諸多繁雜事務煩憂,一邊還在焦急地等待著皇上的批複。這一等,便差不多過去了近半個月。
這一日,陸雲軒正在府衙中埋頭忙碌,忽然接到皇上的口諭,宣他即刻前往禦書房麵聖。陸雲軒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整理好衣冠,匆匆進宮。
來到禦書房外,陸雲軒謹慎地整了整衣衫,待太監通傳後,才小心翼翼地踏入書房。隻見皇上正端坐在禦案之後,神色嚴肅中卻又帶著幾分期許。
陸雲軒趕忙跪地行禮:“臣陸雲軒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微微抬手:“陸愛卿平身,賜座。”
陸雲軒謝恩後,在一旁的椅子上輕輕落座,心中暗自揣測著皇上此番召見的緣由。
皇上的目光落在陸雲軒身上,緩緩開口道:“陸愛卿,你告假省親之事,朕與多位臣工商量過後,決定準你所請。不過,朕給你的不是一個月,而是三個月。既然要去,那就得風風光光,不可失了我朝重臣的體麵。
另外,你此次迴鄉,朕還有更為關鍵的事務交付於你。李尚書保薦你協同今年大考,朕便命你代天巡視中南幾省官員。此事至關重要,不僅關乎這些官員的仕途,更是關係著這幾省數千萬百姓的民生福祉,切不可有絲毫馬虎。”
陸雲軒聽完,心中不禁暗暗叫苦。“這哪裏是批省親假啊,分明是不折不扣的出差公幹!而且全是得罪人的差事。”但他表麵卻不敢表露分毫,而是神色莊重,起身跪地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盡心盡力,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皇上重新坐迴禦座,表情嚴肅地繼續說道:“這幾省乃是本朝富庶之地,是本朝重要的糧倉,亦是人才輩出之所。且各省情況各異。有的地方水利工程關乎農耕收成,有的地方商貿往來影響百姓生計。你要仔細考察當地官員在這些方麵的作為。對於那些真心為民、政績卓著的官員,要予以表彰;而對於那些貪贓枉法、無所作為的,絕不能姑息縱容。愛卿初次擔此大任,所以朕要給你詳細說明,切不可出現差錯。”
陸雲軒認真聆聽,不時點頭應是。 皇上又道:“還有,教育、治安等方麵也不可忽視。查看學府是否興盛,人才培養是否得當;治安是否穩定,百姓能否安居樂業。你要深入民間,傾聽民聲,不可隻聽官員的一麵之詞。”
陸雲軒拱手道:“臣明白,定當以公正之心行事,如實向陛下稟報。” 皇上站起身來,走到陸雲軒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給你先斬後奏和調動府兵之權,便是要讓你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果斷處置。但權力越大,責任越重,你務必謹慎用權,不可濫用。若發現有官員勾結匪患、魚肉百姓,或是瞞報災情、中飽私囊,不必請示,可直接拿辦。”
陸雲軒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必當全力以赴,明察秋毫,絕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皇上滿意地笑了笑:“好,你且迴去準備吧,明日即會頒旨。擇日出發,朕等著你的好消息。”
陸雲軒再次謝恩後,退出了禦書房。
一路上,他的心情沉重,不斷權衡著利弊。“這次省親,雖說升了官,又有欽差大人的風光。但這年度大考所麵對的大都是當地大員,許多官員甚至比我的品銜還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陸雲軒眉頭緊鎖,憂心忡忡。“但皇命已下,聖旨已接,豈有違抗之理?”陸雲軒無奈地長歎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強打起精神,開始著手準備。
他精心挑選了幾個得力的屬員,與他們反複商討,製定出了詳細周全的巡視路線。三日之後,便率領眾人離開了京城。
至於以後所發生之事,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這蘇家,自從打定主意要舉家遷往京城,行事便雷厲風行。蘇老爺深知京城的繁華與潛藏的巨大機遇,更明白此次舉家搬遷對家族未來的重要意義。他們迅速地對所有產業進行處置,能變賣的毫不猶豫地變賣,能轉手的則盡快轉手。
蘇家在當地原本也算是根基深厚,產業眾多。但為了能夠盡快奔赴京城,蘇老爺親自督辦,不出月餘,便將一切事務處理得幹幹淨淨。
蘇家行事低調,並未大肆宣揚。一來是不想引起過多不必要的關注和麻煩,二來也是擔心途中可能會遭遇變故。他們雇了五輛馬車,全家十幾口人連同數個得力的下人,在一個寧靜的清晨悄悄上路。
不用說,靈韻也在蘇小婉的軀殼裏,一同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漫征程。 這一路上,風景如畫,蘇老爺一家的心情格外舒暢。畢竟他們擺脫了過去的種種束縛,滿懷對京城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半路上,他們少不得遊山玩水,倒也增添了不少樂趣。 然而,這一家老小,攜帶眾多行李和家當,行進的腳程自然快不起來。有時遇到迷人的美景,便會停留片刻,盡情欣賞一番;有時孩子或是老人感到疲憊了,也會找個舒適的地方休整幾日。
就這樣走走停停,將近一個多月後,他們終於抵達了京城。
京城的繁華熱鬧、熙熙攘攘,讓蘇老爺這位見多識廣的商人也不禁為之驚歎。京城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店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蘇老爺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心中滿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想著盡快見到陸雲軒,讓女兒與他早日完婚。
他們一路打聽陸雲軒的府邸,其實蘇老爺在出發之前,曾專門拜會過張知府,向他詢問了陸雲軒的情況。隻是那時候張知府還沒有接到陸雲軒的書信,所以也隻能把自己所知道的關於陸雲軒的情況盡數告知蘇老爺。
等蘇老爺帶著一家老小來到陸府門前,卻隻見大門緊閉,鐵將軍把門,連一個出來接應的人都沒有。後來向周圍的鄰居打聽才知道,三天前,陸雲軒就帶人走了,說是代天巡查,順帶迴鄉省親,需要三個月才能迴來。
蘇老爺一聽,頓時愣在當場,心中滿是失落和焦慮。 “這可怎麽辦?陸雲軒隻身一人在京,也沒有其他朋友;而我們蘇家在京城也沒有什麽親戚可以投奔。這一家將近二十幾口人,五輛馬車,滿滿的家當,這可如何是好?!”
蘇老爺在心中暗自叫苦。 但蘇老爺畢竟是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社會閱曆豐富的老手,很快便冷靜下來,迅速作出調整。
他將幾個兒子分別叫來,有條不紊地安排道:“老大蘇然,你帶人在京城繁華之處,找一家規模較大的客棧,而且要包下一個獨院,我們先安頓下來,可能要住上一段時日。
然後再負責在京城尋一處宅院。要有三四進院,稍顯有些貴氣,最好是能買下來,如若不行租下來也行。記住,要位置合適,環境清幽。”
蘇然恭敬地應道:“父親放心,兒子定當辦好此事。”
蘇老爺接著對二兒子蘇天說道:“蘇天,你和三弟蘇成、四弟蘇渾分別帶人在京城各大區進行市場調查,了解京城的商業情況,尋找合適的店鋪。咱們蘇家要在京城立足,還是要依靠商業。”
蘇天點頭道:“父親,孩兒明白。”
“你們都要用心去辦,不得有半分懈怠。”蘇老爺嚴肅地說道。 “是,父親。”三個兒子齊聲應道。
不一會兒,蘇然便在京城最繁華的街區,租到了一處不錯的客棧,並成功包下一個單獨的院落。
不到一日,蘇家眾人便在這京城的客棧中有了暫時的落腳之地。
蘇老爺自己則坐鎮客棧,通過與來來往往的客人交流,打聽有關陸雲軒的各種消息。畢竟客棧人來人往,是各種信息的匯集之處。
安排已畢,蘇家眾人便開始忙活起來。老大蘇然帶著人,整日奔波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終於,在經過多日的尋找後,他發現了一處位於皇城西隔四條街的宅院。
這是一座四進院,曾經是前朝某位侍郎的宅邸。如今因家道中落,正在掛牌銷售。
蘇然走進宅院,仔細查看。隻見庭院寬敞,房屋布局合理,雖然有些地方略顯陳舊,但隻要稍加打掃和修繕,就可以入住。
他心中大喜,趕忙迴去向父親稟報。 蘇老爺和蘇然一同前來實地考察,越看越滿意。
“就是這裏了,雖然價格不菲,但為了咱們蘇家在京城能有個好的開端,值得。”蘇老爺當場決定買下這座宅院。
而蘇天、蘇成和蘇渾這邊也沒有閑著。他們分頭行動,在京城的各個商業區進行深入調研。他們認真詢問商家的經營狀況,仔細了解市場的需求和競爭情況,還仔細觀察了不同地段的人流量和消費群體。
經過幾天的奔波,三兄弟終於有了收獲。
他們向蘇老爺匯報了各自的發現,並一起經過實地考察,選中了離宅院較近的一處鋪麵。 這鋪子麵積頗大,前後兩院,完全可以做前店後坊,非常合適。
就這樣,不到一月的時間,蘇家就搬進了新宅,蘇家鋪子也熱熱鬧鬧地開業了。 蘇老爺看著煥然一新的宅院和熱鬧開業、生意興隆的鋪子,心中滿是欣慰。
但他仍不忘打聽陸雲軒的消息,盼望著他早日迴京。 蘇老爺通過在客棧中與過往的客人交談,聽到了許多關於陸雲軒的事跡。 有人說陸雲軒在京城辦案公正無私,不畏權貴,深受百姓愛戴;有人說他才華出眾,得到了皇上的賞識,前途無量。 蘇老爺聽著這些,心潮澎湃,更加堅定了要將女兒嫁給陸雲軒的決心。
隻是這還需要兩個月之後,陸雲軒才有迴京。
蘇家的男人們在京城的商業領域開始了不懈的奮鬥。蘇小婉則陪著母親在家中操持家務,閑暇時,更多的是在思念著陸雲軒,期待著與他的重逢。
這一日,蘇小婉覺得有些閑暇,便與母親商量著一起去街市上逛逛,也順道去自家鋪子參觀一下。她們自打到了京城,還未曾好好逛過,就連自家的鋪麵也還沒有去過。
隻是這一出去,便又生出了些許事端。
這一日,陸雲軒正在府衙中埋頭忙碌,忽然接到皇上的口諭,宣他即刻前往禦書房麵聖。陸雲軒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整理好衣冠,匆匆進宮。
來到禦書房外,陸雲軒謹慎地整了整衣衫,待太監通傳後,才小心翼翼地踏入書房。隻見皇上正端坐在禦案之後,神色嚴肅中卻又帶著幾分期許。
陸雲軒趕忙跪地行禮:“臣陸雲軒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微微抬手:“陸愛卿平身,賜座。”
陸雲軒謝恩後,在一旁的椅子上輕輕落座,心中暗自揣測著皇上此番召見的緣由。
皇上的目光落在陸雲軒身上,緩緩開口道:“陸愛卿,你告假省親之事,朕與多位臣工商量過後,決定準你所請。不過,朕給你的不是一個月,而是三個月。既然要去,那就得風風光光,不可失了我朝重臣的體麵。
另外,你此次迴鄉,朕還有更為關鍵的事務交付於你。李尚書保薦你協同今年大考,朕便命你代天巡視中南幾省官員。此事至關重要,不僅關乎這些官員的仕途,更是關係著這幾省數千萬百姓的民生福祉,切不可有絲毫馬虎。”
陸雲軒聽完,心中不禁暗暗叫苦。“這哪裏是批省親假啊,分明是不折不扣的出差公幹!而且全是得罪人的差事。”但他表麵卻不敢表露分毫,而是神色莊重,起身跪地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盡心盡力,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皇上重新坐迴禦座,表情嚴肅地繼續說道:“這幾省乃是本朝富庶之地,是本朝重要的糧倉,亦是人才輩出之所。且各省情況各異。有的地方水利工程關乎農耕收成,有的地方商貿往來影響百姓生計。你要仔細考察當地官員在這些方麵的作為。對於那些真心為民、政績卓著的官員,要予以表彰;而對於那些貪贓枉法、無所作為的,絕不能姑息縱容。愛卿初次擔此大任,所以朕要給你詳細說明,切不可出現差錯。”
陸雲軒認真聆聽,不時點頭應是。 皇上又道:“還有,教育、治安等方麵也不可忽視。查看學府是否興盛,人才培養是否得當;治安是否穩定,百姓能否安居樂業。你要深入民間,傾聽民聲,不可隻聽官員的一麵之詞。”
陸雲軒拱手道:“臣明白,定當以公正之心行事,如實向陛下稟報。” 皇上站起身來,走到陸雲軒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給你先斬後奏和調動府兵之權,便是要讓你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果斷處置。但權力越大,責任越重,你務必謹慎用權,不可濫用。若發現有官員勾結匪患、魚肉百姓,或是瞞報災情、中飽私囊,不必請示,可直接拿辦。”
陸雲軒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必當全力以赴,明察秋毫,絕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皇上滿意地笑了笑:“好,你且迴去準備吧,明日即會頒旨。擇日出發,朕等著你的好消息。”
陸雲軒再次謝恩後,退出了禦書房。
一路上,他的心情沉重,不斷權衡著利弊。“這次省親,雖說升了官,又有欽差大人的風光。但這年度大考所麵對的大都是當地大員,許多官員甚至比我的品銜還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陸雲軒眉頭緊鎖,憂心忡忡。“但皇命已下,聖旨已接,豈有違抗之理?”陸雲軒無奈地長歎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強打起精神,開始著手準備。
他精心挑選了幾個得力的屬員,與他們反複商討,製定出了詳細周全的巡視路線。三日之後,便率領眾人離開了京城。
至於以後所發生之事,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這蘇家,自從打定主意要舉家遷往京城,行事便雷厲風行。蘇老爺深知京城的繁華與潛藏的巨大機遇,更明白此次舉家搬遷對家族未來的重要意義。他們迅速地對所有產業進行處置,能變賣的毫不猶豫地變賣,能轉手的則盡快轉手。
蘇家在當地原本也算是根基深厚,產業眾多。但為了能夠盡快奔赴京城,蘇老爺親自督辦,不出月餘,便將一切事務處理得幹幹淨淨。
蘇家行事低調,並未大肆宣揚。一來是不想引起過多不必要的關注和麻煩,二來也是擔心途中可能會遭遇變故。他們雇了五輛馬車,全家十幾口人連同數個得力的下人,在一個寧靜的清晨悄悄上路。
不用說,靈韻也在蘇小婉的軀殼裏,一同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漫征程。 這一路上,風景如畫,蘇老爺一家的心情格外舒暢。畢竟他們擺脫了過去的種種束縛,滿懷對京城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半路上,他們少不得遊山玩水,倒也增添了不少樂趣。 然而,這一家老小,攜帶眾多行李和家當,行進的腳程自然快不起來。有時遇到迷人的美景,便會停留片刻,盡情欣賞一番;有時孩子或是老人感到疲憊了,也會找個舒適的地方休整幾日。
就這樣走走停停,將近一個多月後,他們終於抵達了京城。
京城的繁華熱鬧、熙熙攘攘,讓蘇老爺這位見多識廣的商人也不禁為之驚歎。京城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店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蘇老爺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心中滿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想著盡快見到陸雲軒,讓女兒與他早日完婚。
他們一路打聽陸雲軒的府邸,其實蘇老爺在出發之前,曾專門拜會過張知府,向他詢問了陸雲軒的情況。隻是那時候張知府還沒有接到陸雲軒的書信,所以也隻能把自己所知道的關於陸雲軒的情況盡數告知蘇老爺。
等蘇老爺帶著一家老小來到陸府門前,卻隻見大門緊閉,鐵將軍把門,連一個出來接應的人都沒有。後來向周圍的鄰居打聽才知道,三天前,陸雲軒就帶人走了,說是代天巡查,順帶迴鄉省親,需要三個月才能迴來。
蘇老爺一聽,頓時愣在當場,心中滿是失落和焦慮。 “這可怎麽辦?陸雲軒隻身一人在京,也沒有其他朋友;而我們蘇家在京城也沒有什麽親戚可以投奔。這一家將近二十幾口人,五輛馬車,滿滿的家當,這可如何是好?!”
蘇老爺在心中暗自叫苦。 但蘇老爺畢竟是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社會閱曆豐富的老手,很快便冷靜下來,迅速作出調整。
他將幾個兒子分別叫來,有條不紊地安排道:“老大蘇然,你帶人在京城繁華之處,找一家規模較大的客棧,而且要包下一個獨院,我們先安頓下來,可能要住上一段時日。
然後再負責在京城尋一處宅院。要有三四進院,稍顯有些貴氣,最好是能買下來,如若不行租下來也行。記住,要位置合適,環境清幽。”
蘇然恭敬地應道:“父親放心,兒子定當辦好此事。”
蘇老爺接著對二兒子蘇天說道:“蘇天,你和三弟蘇成、四弟蘇渾分別帶人在京城各大區進行市場調查,了解京城的商業情況,尋找合適的店鋪。咱們蘇家要在京城立足,還是要依靠商業。”
蘇天點頭道:“父親,孩兒明白。”
“你們都要用心去辦,不得有半分懈怠。”蘇老爺嚴肅地說道。 “是,父親。”三個兒子齊聲應道。
不一會兒,蘇然便在京城最繁華的街區,租到了一處不錯的客棧,並成功包下一個單獨的院落。
不到一日,蘇家眾人便在這京城的客棧中有了暫時的落腳之地。
蘇老爺自己則坐鎮客棧,通過與來來往往的客人交流,打聽有關陸雲軒的各種消息。畢竟客棧人來人往,是各種信息的匯集之處。
安排已畢,蘇家眾人便開始忙活起來。老大蘇然帶著人,整日奔波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終於,在經過多日的尋找後,他發現了一處位於皇城西隔四條街的宅院。
這是一座四進院,曾經是前朝某位侍郎的宅邸。如今因家道中落,正在掛牌銷售。
蘇然走進宅院,仔細查看。隻見庭院寬敞,房屋布局合理,雖然有些地方略顯陳舊,但隻要稍加打掃和修繕,就可以入住。
他心中大喜,趕忙迴去向父親稟報。 蘇老爺和蘇然一同前來實地考察,越看越滿意。
“就是這裏了,雖然價格不菲,但為了咱們蘇家在京城能有個好的開端,值得。”蘇老爺當場決定買下這座宅院。
而蘇天、蘇成和蘇渾這邊也沒有閑著。他們分頭行動,在京城的各個商業區進行深入調研。他們認真詢問商家的經營狀況,仔細了解市場的需求和競爭情況,還仔細觀察了不同地段的人流量和消費群體。
經過幾天的奔波,三兄弟終於有了收獲。
他們向蘇老爺匯報了各自的發現,並一起經過實地考察,選中了離宅院較近的一處鋪麵。 這鋪子麵積頗大,前後兩院,完全可以做前店後坊,非常合適。
就這樣,不到一月的時間,蘇家就搬進了新宅,蘇家鋪子也熱熱鬧鬧地開業了。 蘇老爺看著煥然一新的宅院和熱鬧開業、生意興隆的鋪子,心中滿是欣慰。
但他仍不忘打聽陸雲軒的消息,盼望著他早日迴京。 蘇老爺通過在客棧中與過往的客人交談,聽到了許多關於陸雲軒的事跡。 有人說陸雲軒在京城辦案公正無私,不畏權貴,深受百姓愛戴;有人說他才華出眾,得到了皇上的賞識,前途無量。 蘇老爺聽著這些,心潮澎湃,更加堅定了要將女兒嫁給陸雲軒的決心。
隻是這還需要兩個月之後,陸雲軒才有迴京。
蘇家的男人們在京城的商業領域開始了不懈的奮鬥。蘇小婉則陪著母親在家中操持家務,閑暇時,更多的是在思念著陸雲軒,期待著與他的重逢。
這一日,蘇小婉覺得有些閑暇,便與母親商量著一起去街市上逛逛,也順道去自家鋪子參觀一下。她們自打到了京城,還未曾好好逛過,就連自家的鋪麵也還沒有去過。
隻是這一出去,便又生出了些許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