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宮廷之中風雲變幻,接連逝去了兩個嬪妃、兩個皇子,皇上為此深感痛心,遂下令在今年的中元節於京城舉辦盛大的水路超度法會,以超度那些逝去的亡魂。


    七月伊始,京城便施行了宵禁,隻為在皇城宮門前的大廣場順利布置法會道場。此次法會由皇家寺廟天恩寺的方丈慧覺大和尚親自主持。


    隻見那道場之中,築起了一座寬達五丈、高達三丈的法壇,法壇周邊布置了蓮花燈盞,環繞著法壇還放置了一排排銅製香爐,香煙嫋嫋。法壇之上更是放置了璀璨的焰火。


    為確保法會秩序井然,九皇子調遣了駐京城之外十裏地的南北大營各兩千精兵,用以加強城外防務。而原本城中的禁衛軍則著重加強城中的防務,日夜巡邏,以防有心懷不軌之人趁機滋事作亂。


    六皇子和八皇子暗中也在調派力量,提前在法壇周邊部署,伺機尋覓良機,意圖擊殺十二皇子。倘若條件成熟,哪怕是對一位嫡皇子下手,他們也在所不惜。


    七皇子和十皇子這兩位嫡皇子,承蒙皇上委以重任,代表皇族替天禱祝。皇上亦想借此契機,考察兩位皇子的表現,因而兩位皇子皆是鼓足了勁頭,欲在法會上大放異彩。


    七月十五中元節,城門早早關閉。家家戶戶皆懸掛起長明燈,整個京城燈火輝煌,亮如白晝。城內半數以上的民眾紛紛聚集到宮門廣場,參與這場水路法會。


    通往法會的幾條道路,此刻人流如潮,擁擠不堪,水泄不通。 做生意的商販們,瞅準了這人多的好時機,紛紛往此處聚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不絕於耳,熱鬧非凡。


    九皇子坐在距離法壇不遠處、宮門外的一座酒樓之上。此處視野極為開闊,不僅能夠縱覽整個法會的全貌,還能夠看護宮門。他的手下遍布法會現場以及周邊街道,既有成建製的巡邏隊,也有喬裝成百姓和生意人的暗探。真可謂是將這個法會層層防護,哪怕是一隻蒼蠅,恐怕也難以飛進。


    七皇子和十皇子此時已然隨著皇上從宮內往宮門外行進,隨駕的禁衛軍皆是九皇子精心挑選,以保障萬無一失。


    六皇子與八皇子此時也分別陪著各自的母妃一同前往法會。


    唯有十二皇子此刻被九皇子安排在宮門外、法壇入口處,率領一隊禁衛軍守護法壇,嚴禁閑雜人等靠近半分。


    這時,萬佛寺的僧眾以及周邊寺廟內的近百名得道高僧,分列在法壇四周,靜靜等候皇上的駕臨。此刻,宮門緩緩開啟,法壇上的法螺同時鳴響,那聲音渾厚悠揚,直入人心,又遠遠飄向天際,仿佛在向天神鬼神傳遞著神秘的溝通信息。


    禁衛軍的先頭部隊開始出宮,整個法會現場多達十數萬人,然而此刻,除了法螺之聲,竟無一人膽敢發出半點聲響。如此宏大的場麵,如此純淨的法樂,震撼著滿天神佛以及六道眾生,令人難以想象。


    當皇上抬腳踏上法壇,慧覺大師一聲佛號,頓時所有僧眾齊聲唱起《地藏經》,那聲音抑揚頓挫,與法螺聲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當皇上登上法壇,慧覺大師恭敬施禮,皇上亦連忙迴禮。隨後,皇上向天祈禱,宣讀禱祝詞:“皇天在上,後土為證。今逢中元佳節,朕率群臣子民,設此水路法會,超度亡魂。願逝去的妃嬪、皇子及諸位英靈,早登極樂,脫離苦海。亦望上蒼護佑我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皇上宣畢,移步賓席。七皇子和十皇子在兩位高僧的指引下,登上法壇,在慧覺大師的引領下,開始了水路法會。


    一切起初都進展得頗為順利,全城的百姓仿佛都真切地感受到滿天神佛與自己同在,感受到所有去世的親人此刻正在脫離地獄的苦海,升入極樂世界。


    法會的最後一項乃是燃放焰火,這無疑是法會的高潮時刻,眾多孩童尤其期待這一瞬間。隨著焰火的點燃,法壇周圍瞬間被烘托得絢麗多彩,一道道煙花直衝雲霄。


    然而,就在此時,不知是何緣由,遠近各處,多個煙花竟然沒有如預期般飛上天際,而是徑直衝向法壇與貴賓席。而貴賓席所坐之人,不是皇親國戚,便是朝中權貴,要不就是位高權重的大臣。


    眼看這煙火即將飛至席前,隻見一道身影如閃電般飛將前來,擋在了皇上身前,此人正是十二皇子。


    而六皇子和八皇子也在第一時間起身,分別保護各自的母妃。但隻聽得幾聲“啪啪”的爆炸聲響,一隊禁衛軍用盾牌奮力擋住了飛來的煙火,幾個禁衛軍士當場被炸倒在地。


    而另有幾顆飛彈穿過人牆,在貴賓席炸開,八皇子與其他幾位大臣不幸中彈倒地。八皇子離彈最近,受傷最為嚴重,此時已是胸口鮮血淋漓,昏迷不醒。


    隻有七皇子和十皇子還在法壇之上,起初他們並未察覺有何異常。就在這時,幾枚煙花已然飛至法壇,慧覺大師急忙擋在近在身旁的七皇子身前,揚起衣袖迅速打飛了逼近的飛彈。而十皇子卻被一枚煙花擊中,隨著爆炸聲響,十皇子的衣服瞬間被點燃。隻見慧覺大師飛身而起,一把將十皇子抱起,轉瞬間便脫去了他著火的衣服。但見十皇子滿臉烏黑,神色驚恐。好在他並未受重傷。


    十二皇子見狀,大聲唿喊:“趕快護駕,護送皇上迴宮!”禁衛軍訓練有素,迅速舉起盾牌,將貴賓席的一眾人等團團圍住,而後緩緩移動,朝著宮內轉移。其餘人等則趕緊將受傷的二位皇子和幾位大臣抬下法壇,退入了宮城。


    在酒樓之上的九皇子,此刻正指揮禁衛軍朝著半裏之外的街道迅速包圍。隻因他發現平射而來的煙花正是源自那個方向,而靠近法壇邊的煙火不知被誰踢倒,致使煙花本該衝向天空,卻橫著飛向了法壇。


    因當時,全城燈火通明,加上法會現場煙火繽紛綻放,所以當他看到遠處的煙花朝著這個方向飛來時,已然接近法壇,此時再去救駕已然來不及。他堅信十二弟的反應能力不會出差錯,而他當下要做的便是肅清外圍的殺手,以防再有襲擊發生。


    皇上一眾人等皆已退入宮城,宮門緊閉。十二皇子率兵牢牢守住宮門,嚴禁任何人隨意走動。宮城內,七皇子一邊有條不紊地安排眾人,一邊下令速速傳喚禦醫,暫且不提。


    當九皇子的人馬趕到之時,現場已然人去樓空,隻留下幾個還未來得及發射的火彈以及發射裝置。九皇子的手下將這些罪證帶了迴去。但眼下尚不清楚這些人的來曆。


    所有僧眾也被關押在宮城內的一個偏殿,在真相未明之前,任何人都有嫌疑。


    這注定是一個令人難以入眠的夜晚,整個都城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天翻地覆。


    三更時分,京城之外的三裏亭,五個漢子正在亭內聚首。


    隻聽一個漢子說道:“大哥,咱們這次傷了兩位皇子和幾位大臣,那十二皇子和九皇子會不會因護駕不力,而受到責罰,甚至被革職查辦?”


    “應該會吧,畢竟出了這麽大的亂子!咱們先靜觀其變,再商討下一步的對策。”為首的漢子說道。


    “那咱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另一個漢子急切地問道。


    “接下來最好跟我們走。”隻見亭子周邊火把亮起,一隊官兵突然現身。瞬間,亭子被圍得裏三層外三層。


    那幾人先是一愣,剛要拔刀反抗,隻見那為首的漢子出手製止。


    “別反抗了,兄弟們,看樣子,咱們五鼠今日要葬身於此了。”說罷,他抽出刀一抹脖子,倒地身亡,其餘四人見大哥已死,也紛紛拔刀自刎,當場命喪。


    這隊人馬很快將這五個人的屍首抬到了九皇子的帳前,九皇子反複端詳,卻也未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突然,他靈機一動,計上心來,讓人將這五人的畫像張貼在城內各處以及周邊五十裏內的各個城鎮驛站,凡是能提供這五人線索者,賞銀百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過三日,就有幾撥人同時認出,此五人正是江湖中聲名狼藉的盜墓賊——地五鼠。這五鼠各自有著非凡的本領,皆是能工巧匠,隻可惜未走正道。這老大和老五擅長爆破,精通製作煙花飛彈;老二和老三擅長建築和掘進,其祖上也曾參與建造多座皇陵;老四擅長觀山辯穴,精通風水堪輿。五人聯手合作,不知盜得了多少大墓。


    三年前,他們被官府抓捕,投入大牢,而後便下落不明。


    九皇子聽聞此訊,當即吩咐手下,將五鼠的案卷全部調來,所有接觸過這個案子的官員全部緝拿候審。豈料,迴來辦差的人迴複的結果,讓九皇子大驚失色。


    原來,當年的卷宗因一場大火全部銷毀,辦差的官員也都因為那場大火而或被抓捕,或被判刑,或被革職。


    這裏麵必定有隱情,九皇子說道:“拿我的令牌,多調派人手,把能找到的活口全部找來,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這一番追查,竟牽連出了一位皇子,那便是八皇子。


    事情的原委頗為曲折。那八皇子自幼便異常頑皮,而且膽大包天。但他熱衷於結交能人異士,學習各類雜學本領,因而在他的麾下有眾多身懷奇技的異士能人。而這五鼠便是他聽門人推薦,從而出手相救的。然而這五鼠出獄之後,心懷怨恨,竟然一把火燒了那衙門。也正因這把火,那些官員都以瀆職之罪受到了懲處。所以,這五人一見自己再度被擒,為了保護主子,竟然選擇了自盡。沒想到九皇子鍥而不舍,通過張榜懸賞竟然查到了八皇子的身上。


    十二皇子因這次救駕有功,受到了皇上的封賞,如今已成為九皇子的得力副手,擔任拱衛宮城的統領,率領三千禁衛軍,負責保護皇族的安危。


    華妃自從九皇子掌握了實權之後,雖說身份仍是嬪妃,但在後宮的地位卻不輸貴妃。如今十二皇子又備受恩寵,其地位更是更上一層樓。


    此次事件中,勢力損傷最為慘重的當屬六皇子和八皇子。此時,八皇子重傷在床,生死未卜,而六皇子卻咽不下這口氣。因為他清楚這次事件背後隱藏著太多的秘密,隻是不好開口明言。


    九皇子將案件的調查過程和結論,仔細整理成卷宗,寫好奏折呈給皇上。皇上閱後大怒,皇儲之爭竟然發展到骨肉相殘的地步,這是他絕不能容忍的。當即下令要罷黜八皇子,將其貶為庶人,將其母妃打入冷宮。


    但是八皇子的母妃卻呈上了一本奏折給皇上,此奏折乃是八皇子所寫,而且是八皇子在事發之前就早已備好。奏折中詳細陳述了這件事乃是六皇子與八皇子共同策劃,而八皇子負責出人,六皇子負責調度。具體的執行事宜皆由六皇子負責。


    這一下局勢變得更為複雜,八皇子仿佛冥冥之中預感中元節之夜可能會有變故,所以提前寫好了這份奏折。他的奏折將六皇子推到了前台,而且使其成為了首犯。


    皇上當即宣六皇子進宮,然而六皇子的一番陳詞更是令人心驚膽戰。 隻聽六皇子說道:“這件事早已籌謀許久,但籌謀之人並非我,而是華妃。那五個人實際上是華妃的手下。當年華妃的小皇子夭折之後,她便認定是六皇子和八皇子兩位母妃所為,因而決意報複。


    那華妃原本出自一方富豪之家,但那發家史卻並不光彩,祖上全靠盜墓起家,到了她爺爺那一代方才收手,轉而經營正經生意。因此,在她的家族之中,像五鼠這類有特殊本事的人不在少數。 華妃當年通過選秀入宮,從此便與家族斷了聯係。直到她晉升為嬪妃,這才又有了往來。


    無奈一方富戶怎能與高官抗衡,因此華妃也隻是低調行事,以求自保,無奈後宮爭鬥身不由己。在她接連失去兩個皇子之後,決心複仇。 這才有了五鼠被八皇子投其所好收為門客,本意是伺機殺害八皇子和六皇子,沒想到時機還沒等到,便出了事。


    中元節之事,原本是六皇子和八皇子是為了擊殺十皇子和十二皇子策劃的。沒想到,結果是十皇子受傷,而十二皇子卻安然無恙,反而八皇子自己受了重傷。如今看來,不知是陰差陽錯還是八皇子用錯了人,反被其害。


    其實六皇子早已知到華妃與五鼠的關係,因為當年辦理五鼠案的人是自己的心腹,雖然他們被依法處置,六皇子也是盡力保全了所有人。本想以這個作為籌碼,待中元節之後,以此要挾華妃,竟沒想到結果與自己預料的截然相反。而且隨著案件的調查,很快就查到了八皇子,很快就要牽連到自己,這才不得不道出這驚天秘密。


    皇上著令七皇子親自審問,務必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徹查清楚。而這便有了這場大案的最終結局:八皇子重傷不治,六皇子畏罪自殺;他們二人的母妃以及親戚受到牽連被處死;九族之人皆受誅連;華妃被賜死,但華妃堅稱,她籌謀此事,隻是想為死去的兩個子報仇,十二皇子和九皇子並未參與此事,罪不及兩位皇子。皇上確念及兩人沒有參與此案,但思來想去,如今六八兩位皇子失勢,如果不加以約束,難保九皇子和十二皇子不能儲群之位有覬覦之心,所以收了兩人的兵權,封二人為郡王,留在京城做一對閑散王爺。而華妃家族被誅連九族,但念及華妃早已與家人聯係不多,隻是將其族人充軍發配。


    這才有了蘇小婉一家被牽連。


    陸雲軒聽完,一臉的駭然,才知道皇城之內,水深似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塵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忌禪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忌禪師並收藏曆塵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