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政緊鑼密鼓的籌備與不懈努力之下,終於迎來了那個決定李斯命運,乃至關乎秦國未來走向的重要日子 —— 帶李斯麵見莊襄王。
王宮大殿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麵而來。殿內數十根粗壯石柱拔地而起,柱身上精美的龍紋雕刻,在跳躍搖曳的燭光映照下,栩栩如生,仿若隨時都會破壁而出,騰飛於天際。殿頂那巨大的水晶吊燈,璀璨光芒傾灑而下,將殿內每一處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晝,清晰映出眾人各異的麵龐與複雜神色。
嬴政身著一襲剪裁精致的黑色長袍,其上以金線細密勾勒出山川河流的壯麗圖案,彰顯著他與生俱來的尊貴身份與不凡氣度。此刻,他神色凝重,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自信,引領著李斯朝著大殿深處穩步邁進。李斯則身著一襲簡約素色長袍,雖無繁雜華麗裝飾,但其身姿筆挺如鬆,氣質超凡脫俗,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淡定,深邃眼眸中閃爍著自信光芒,透露出十足的底氣。
兩人來到大殿入口,嬴政微微側身,目光誠摯地看向李斯,輕聲說道:“先生,今日便是您一展宏圖、盡顯才華的關鍵時刻,還望先生毫無保留,如實詳盡地迴答父王的每一個問題。” 李斯微微點頭,語氣平和卻堅定地迴應:“公子放心,李斯定當傾盡全力,不負公子所托。”
言罷,二人並肩踏入大殿。莊襄王高高端坐在巍峨王座之上,頭戴冕旒,身著華麗龍袍,整個人散發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威嚴氣息,讓人望而生畏。他目光銳利如鷹,緊緊注視著下方緩緩走近的嬴政和李斯。此時,大殿兩側分列的大臣們見狀,瞬間交頭接耳起來,一陣細微的議論聲在殿內悄然傳開。有的大臣眼中滿是好奇,猶如探尋寶藏般緊緊盯著李斯,探究的目光在他身上來迴打量;有的則眉頭輕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對這位突然出現的神秘人物保持著高度戒備。
嬴政和李斯穩步走到大殿中央,隨後整齊劃一地向莊襄王恭敬行禮。嬴政朗聲道:“父王,兒臣今日特意帶來一位絕世賢才,此人名叫李斯。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對治國理政之道有著極為獨到且深刻的見解。兒臣堅信,他定能為秦國的繁榮昌盛、開疆拓土貢獻不可估量的力量。”
莊襄王微微頷首,目光如炬般落在李斯身上,沉聲道:“抬起頭來,讓本王好好瞧瞧。” 李斯不慌不忙,緩緩抬起頭,眼神坦然無畏,與莊襄王銳利的目光直直對視,毫無半分退縮之意。莊襄王上下仔細打量了李斯一番,片刻後開口問道:“聽聞你對治國之道頗有心得,那本王便考考你。當下秦國朝堂局勢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交織。倘若你日後輔佐嬴政,打算如何應對這般複雜局麵?”
李斯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向前邁出穩健的一步,條理清晰、有條不紊地說道:“迴稟大王,秦國朝堂之所以局勢複雜,歸根結底是各方勢力為謀求自身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結果。若要妥善應對,首先必須明確秦國的長遠發展方向,應以富國強兵、一統天下為根本目標,精心製定出一套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對於朝堂上的各方勢力,切不可盲目打壓,而應采取靈活巧妙的分化、拉攏策略。比如說,對於那些對秦國忠心耿耿,隻是因當前利益分配不均而稍有不滿的勢力,我們可以通過合理調整政策,適度滿足他們的訴求,將其拉攏到我們陣營之中。而對於那些妄圖阻礙秦國發展,一心隻為謀取私利的勢力,則必須果斷出手,予以堅決打擊,絕不姑息。”
嬴政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眼中滿是毫不掩飾的讚賞與期待之情,不時用眼神示意李斯繼續暢所欲言。反觀公子成蟜,站在一側的他臉色陰沉得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仿佛能擰出水來。他雙手緊緊攥成拳頭,指關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暴起的青筋清晰可見,眼神中噴射出熊熊的敵意火焰。華陽夫人則站在不遠處,嘴角掛著一抹輕蔑冷笑,眼神中盡是不屑之意,仿佛在無聲地嘲笑李斯的自不量力。
莊襄王微微皺眉,追問道:“那具體而言,該如何實施這些策略?本王聽聞你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可這一舉措在秦國朝堂恐怕會遭遇重重阻力,你有什麽良策來化解?”
李斯神色鎮定,不緊不慢地迴應:“大王,加強中央集權乃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雖不可避免會遇到阻力,但絕非無法實現。我們可以先從一些無關貴族根本利益的事務入手,循序漸進地推行改革措施。就拿地方行政來說,大力推行郡縣製,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員,從而加強對地方的有效管控。同時,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對官員的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國家政令能夠暢通無阻地執行。在推行這些措施時,不妨先在一些較小的地區進行試點。待取得顯著成效,積累了足夠經驗後,再逐步將其推廣至全國範圍。如此一來,既能最大程度減少改革阻力,又能讓眾人切實看到改革帶來的好處,贏得他們的支持與認可。”
聽聞此言,幾位立場中立的大臣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腦海中仔細考量李斯所言的可行性與利弊得失。而那些與公子成蟜、華陽夫人關係密切的大臣們,則麵露不悅之色,紛紛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對李斯的提議表達出明顯的不滿與抵觸情緒。
莊襄王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接著又問道:“那在軍事方麵,你認為秦國應當如何提升自身實力,以有效應對六國的威脅與挑戰?”
李斯目光堅定如磐石,鏗鏘有力地說道:“軍事上,秦國必須大力加強軍隊建設,全方位提高士兵的綜合素質與戰鬥能力。一方麵,要加大對軍事裝備的投入力度,積極研發新型武器裝備,比如改良弓弩,大幅提高其射程與殺傷力。另一方麵,要優化軍隊編製,根據不同兵種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編組,以增強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此外,還可建立一套完善的軍功爵製,以此激勵士兵奮勇殺敵。無論出身貴賤,隻要立下戰功,便可獲得相應的爵位與豐厚賞賜。如此一來,士兵們便會為了榮譽與利益而奮勇拚搏,全力以赴。”
嬴政聽到此處,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然看到了秦國軍隊在李斯的精心謀劃下,變得兵強馬壯、戰無不勝,橫掃六國的壯闊場景。公子成蟜的臉色愈發難看,他與身旁一位大臣迅速對視一眼,眼神中滿是擔憂與不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勢力正逐漸被李斯的計劃所侵蝕。華陽夫人則輕輕哼了一聲,滿臉嫌棄地別過頭去,不願再多聽李斯講一句話。
莊襄王緊接著問道:“若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你又有什麽應對之策?”
李斯微微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六國看似強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利益衝突不斷。秦國完全可以巧妙利用這些矛盾,采取連橫策略,分化瓦解六國聯盟。我們可以派遣能言善辯的使者前往各國,曉以利害,讓他們清楚認識到與秦國合作的巨大好處。同時,秦國自身也要不斷加強實力,通過大力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力量,讓六國心生忌憚,不敢輕易挑釁。倘若六國真的聯合進攻秦國,秦國可憑借堅固的關隘和強大的軍隊進行頑強抵抗。與此同時,派出精銳部隊,精準攻擊六國聯軍的薄弱環節,從而一舉瓦解他們的進攻態勢。”
此刻,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李斯的精彩迴答深深吸引。不少大臣眼中流露出欽佩之色,暗自讚歎李斯的卓越見識與非凡謀略。莊襄王也微微頷首,對李斯的迴答表示出明顯的認可與讚許。
莊襄王稍作思索,繼續發問:“秦國如今商業發展雖有一定起色,但仍麵臨諸多阻礙,比如關卡林立、稅收繁雜等問題。你認為該如何促進商業繁榮,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李斯從容不迫地應答:“大王,要想振興商業,首先必須整飭商路。應當削減那些不必要的關卡,簡化貨物通行流程,確保各類貨物能夠在國內順暢流通。在稅收方麵,需製定一套統一且合理的稅率,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還可以在重要商埠設立專門的市場管理機構,負責維護市場秩序,切實保障商人的合法權益。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吸引本國商人積極投身商業活動,還能吸引他國商賈前來秦國貿易。隨著商業活動的日益繁榮,國家財政收入自然會顯著增加。”
一些主管經濟事務的大臣聽後,眼前一亮,不禁相互交流起來,對李斯提出的建議紛紛表示讚同,認為其切實可行。而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則依舊麵無表情,內心卻在暗暗盤算著如何破壞李斯的計劃,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
莊襄王又問:“文化方麵,如今百家爭鳴,各種思潮不斷湧入秦國。如何確保秦國本土文化的主導地位,同時又能做到兼收並蓄,為秦國所用?”
李斯神色莊重,認真迴答道:“大王,秦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應以秦文化為核心,同時對外來文化進行審慎甄別篩選。對於那些有助於秦國發展、符合秦國價值觀的文化理念,可加以吸收融合。例如,可以設立官方的學術機構,廣泛招攬各國賢才,讓他們在秦國的文化框架下進行學術交流與研究。通過這種方式,既能穩固秦國本土文化的主導地位,又能汲取百家之長,豐富秦國文化的內涵,為秦國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幾位負責文化事務的官員聽後,不禁微微點頭,對李斯的見解深表讚賞。莊襄王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對李斯的迴答十分滿意。
莊襄王緊接著拋出問題:“人才選拔關乎國家興衰成敗,當前秦國選拔人才多依賴舉薦,諸多弊端逐漸顯現。你有什麽新的選拔方法?”
李斯對答如流:“大王,單一的舉薦製容易滋生腐敗與不公現象。我們可以推行考試選拔製度,設立涵蓋律法、謀略、農業、軍事等多個領域的不同科目考試,讓天下有才之士都能有機會通過考試展現自己的才能。同時,保留舉薦製度,但要對舉薦者和被舉薦者進行嚴格審查。一旦舉薦失當,舉薦者必須承擔連帶責任。通過這兩種方式雙管齊下,方能選拔出真正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為秦國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嬴政興奮得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為李斯的精彩迴答深感驕傲自豪。大殿內的大臣們頓時議論紛紛,有的大臣不住點頭,表示讚同,認為這是選拔人才的創新之舉,切實可行;有的則麵露擔憂之色,擔心改革會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引發一係列問題。
莊襄王又接連問了幾個問題,李斯都一一給出了精彩絕倫的迴答。莊襄王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然而,在提問過程中,莊襄王注意到李斯對敵對勢力的應對策略十分強硬,不禁微微皺眉。他心中暗自思忖,李斯雖才華出眾,但如此強硬的手段,是否會引發朝堂上的激烈動蕩,進而影響秦國的穩定?這對秦國的長遠發展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此時,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翹首等待莊襄王的下一步指示。莊襄王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你且先退下,本王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嬴政和李斯再次恭敬行禮,然後緩緩退出大殿。
走出大殿後,嬴政興奮地對李斯說道:“先生,您今日的表現實在是太精彩了!父王雖未當場表態,但從他的神色來看,對您的迴答還是頗為滿意的。”
李斯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一切還需看大王的最終決定,希望能如公子所願。”
嬴政和李斯離開後,莊襄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李斯確實有過人的才華,但也擔心李斯的強硬手段會引發朝堂上的軒然大波。他需要仔細權衡利弊,做出一個對秦國最為有利的決定。
在莊襄王思考的這段時間裏,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也得到了消息。他們深知李斯一旦得到重用,必將對他們的勢力構成巨大的威脅。於是,他們開始暗中謀劃,準備在莊襄王做出決定之前,采取行動,阻止李斯入朝為官。
而嬴政和李斯也並未放鬆警惕,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更加關鍵。他們一方麵密切關注著莊襄王的動向,另一方麵也在積極準備應對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可能的破壞。
在這風雲變幻的秦國朝堂,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而嬴政、李斯與公子成蟜、華陽夫人之間的較量,也才剛剛拉開帷幕。
王宮大殿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麵而來。殿內數十根粗壯石柱拔地而起,柱身上精美的龍紋雕刻,在跳躍搖曳的燭光映照下,栩栩如生,仿若隨時都會破壁而出,騰飛於天際。殿頂那巨大的水晶吊燈,璀璨光芒傾灑而下,將殿內每一處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晝,清晰映出眾人各異的麵龐與複雜神色。
嬴政身著一襲剪裁精致的黑色長袍,其上以金線細密勾勒出山川河流的壯麗圖案,彰顯著他與生俱來的尊貴身份與不凡氣度。此刻,他神色凝重,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自信,引領著李斯朝著大殿深處穩步邁進。李斯則身著一襲簡約素色長袍,雖無繁雜華麗裝飾,但其身姿筆挺如鬆,氣質超凡脫俗,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淡定,深邃眼眸中閃爍著自信光芒,透露出十足的底氣。
兩人來到大殿入口,嬴政微微側身,目光誠摯地看向李斯,輕聲說道:“先生,今日便是您一展宏圖、盡顯才華的關鍵時刻,還望先生毫無保留,如實詳盡地迴答父王的每一個問題。” 李斯微微點頭,語氣平和卻堅定地迴應:“公子放心,李斯定當傾盡全力,不負公子所托。”
言罷,二人並肩踏入大殿。莊襄王高高端坐在巍峨王座之上,頭戴冕旒,身著華麗龍袍,整個人散發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威嚴氣息,讓人望而生畏。他目光銳利如鷹,緊緊注視著下方緩緩走近的嬴政和李斯。此時,大殿兩側分列的大臣們見狀,瞬間交頭接耳起來,一陣細微的議論聲在殿內悄然傳開。有的大臣眼中滿是好奇,猶如探尋寶藏般緊緊盯著李斯,探究的目光在他身上來迴打量;有的則眉頭輕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對這位突然出現的神秘人物保持著高度戒備。
嬴政和李斯穩步走到大殿中央,隨後整齊劃一地向莊襄王恭敬行禮。嬴政朗聲道:“父王,兒臣今日特意帶來一位絕世賢才,此人名叫李斯。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對治國理政之道有著極為獨到且深刻的見解。兒臣堅信,他定能為秦國的繁榮昌盛、開疆拓土貢獻不可估量的力量。”
莊襄王微微頷首,目光如炬般落在李斯身上,沉聲道:“抬起頭來,讓本王好好瞧瞧。” 李斯不慌不忙,緩緩抬起頭,眼神坦然無畏,與莊襄王銳利的目光直直對視,毫無半分退縮之意。莊襄王上下仔細打量了李斯一番,片刻後開口問道:“聽聞你對治國之道頗有心得,那本王便考考你。當下秦國朝堂局勢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交織。倘若你日後輔佐嬴政,打算如何應對這般複雜局麵?”
李斯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向前邁出穩健的一步,條理清晰、有條不紊地說道:“迴稟大王,秦國朝堂之所以局勢複雜,歸根結底是各方勢力為謀求自身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結果。若要妥善應對,首先必須明確秦國的長遠發展方向,應以富國強兵、一統天下為根本目標,精心製定出一套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對於朝堂上的各方勢力,切不可盲目打壓,而應采取靈活巧妙的分化、拉攏策略。比如說,對於那些對秦國忠心耿耿,隻是因當前利益分配不均而稍有不滿的勢力,我們可以通過合理調整政策,適度滿足他們的訴求,將其拉攏到我們陣營之中。而對於那些妄圖阻礙秦國發展,一心隻為謀取私利的勢力,則必須果斷出手,予以堅決打擊,絕不姑息。”
嬴政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眼中滿是毫不掩飾的讚賞與期待之情,不時用眼神示意李斯繼續暢所欲言。反觀公子成蟜,站在一側的他臉色陰沉得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仿佛能擰出水來。他雙手緊緊攥成拳頭,指關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暴起的青筋清晰可見,眼神中噴射出熊熊的敵意火焰。華陽夫人則站在不遠處,嘴角掛著一抹輕蔑冷笑,眼神中盡是不屑之意,仿佛在無聲地嘲笑李斯的自不量力。
莊襄王微微皺眉,追問道:“那具體而言,該如何實施這些策略?本王聽聞你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可這一舉措在秦國朝堂恐怕會遭遇重重阻力,你有什麽良策來化解?”
李斯神色鎮定,不緊不慢地迴應:“大王,加強中央集權乃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雖不可避免會遇到阻力,但絕非無法實現。我們可以先從一些無關貴族根本利益的事務入手,循序漸進地推行改革措施。就拿地方行政來說,大力推行郡縣製,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員,從而加強對地方的有效管控。同時,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對官員的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國家政令能夠暢通無阻地執行。在推行這些措施時,不妨先在一些較小的地區進行試點。待取得顯著成效,積累了足夠經驗後,再逐步將其推廣至全國範圍。如此一來,既能最大程度減少改革阻力,又能讓眾人切實看到改革帶來的好處,贏得他們的支持與認可。”
聽聞此言,幾位立場中立的大臣微微點頭,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腦海中仔細考量李斯所言的可行性與利弊得失。而那些與公子成蟜、華陽夫人關係密切的大臣們,則麵露不悅之色,紛紛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對李斯的提議表達出明顯的不滿與抵觸情緒。
莊襄王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接著又問道:“那在軍事方麵,你認為秦國應當如何提升自身實力,以有效應對六國的威脅與挑戰?”
李斯目光堅定如磐石,鏗鏘有力地說道:“軍事上,秦國必須大力加強軍隊建設,全方位提高士兵的綜合素質與戰鬥能力。一方麵,要加大對軍事裝備的投入力度,積極研發新型武器裝備,比如改良弓弩,大幅提高其射程與殺傷力。另一方麵,要優化軍隊編製,根據不同兵種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編組,以增強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此外,還可建立一套完善的軍功爵製,以此激勵士兵奮勇殺敵。無論出身貴賤,隻要立下戰功,便可獲得相應的爵位與豐厚賞賜。如此一來,士兵們便會為了榮譽與利益而奮勇拚搏,全力以赴。”
嬴政聽到此處,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然看到了秦國軍隊在李斯的精心謀劃下,變得兵強馬壯、戰無不勝,橫掃六國的壯闊場景。公子成蟜的臉色愈發難看,他與身旁一位大臣迅速對視一眼,眼神中滿是擔憂與不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勢力正逐漸被李斯的計劃所侵蝕。華陽夫人則輕輕哼了一聲,滿臉嫌棄地別過頭去,不願再多聽李斯講一句話。
莊襄王緊接著問道:“若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你又有什麽應對之策?”
李斯微微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六國看似強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利益衝突不斷。秦國完全可以巧妙利用這些矛盾,采取連橫策略,分化瓦解六國聯盟。我們可以派遣能言善辯的使者前往各國,曉以利害,讓他們清楚認識到與秦國合作的巨大好處。同時,秦國自身也要不斷加強實力,通過大力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力量,讓六國心生忌憚,不敢輕易挑釁。倘若六國真的聯合進攻秦國,秦國可憑借堅固的關隘和強大的軍隊進行頑強抵抗。與此同時,派出精銳部隊,精準攻擊六國聯軍的薄弱環節,從而一舉瓦解他們的進攻態勢。”
此刻,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李斯的精彩迴答深深吸引。不少大臣眼中流露出欽佩之色,暗自讚歎李斯的卓越見識與非凡謀略。莊襄王也微微頷首,對李斯的迴答表示出明顯的認可與讚許。
莊襄王稍作思索,繼續發問:“秦國如今商業發展雖有一定起色,但仍麵臨諸多阻礙,比如關卡林立、稅收繁雜等問題。你認為該如何促進商業繁榮,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李斯從容不迫地應答:“大王,要想振興商業,首先必須整飭商路。應當削減那些不必要的關卡,簡化貨物通行流程,確保各類貨物能夠在國內順暢流通。在稅收方麵,需製定一套統一且合理的稅率,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還可以在重要商埠設立專門的市場管理機構,負責維護市場秩序,切實保障商人的合法權益。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吸引本國商人積極投身商業活動,還能吸引他國商賈前來秦國貿易。隨著商業活動的日益繁榮,國家財政收入自然會顯著增加。”
一些主管經濟事務的大臣聽後,眼前一亮,不禁相互交流起來,對李斯提出的建議紛紛表示讚同,認為其切實可行。而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則依舊麵無表情,內心卻在暗暗盤算著如何破壞李斯的計劃,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
莊襄王又問:“文化方麵,如今百家爭鳴,各種思潮不斷湧入秦國。如何確保秦國本土文化的主導地位,同時又能做到兼收並蓄,為秦國所用?”
李斯神色莊重,認真迴答道:“大王,秦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應以秦文化為核心,同時對外來文化進行審慎甄別篩選。對於那些有助於秦國發展、符合秦國價值觀的文化理念,可加以吸收融合。例如,可以設立官方的學術機構,廣泛招攬各國賢才,讓他們在秦國的文化框架下進行學術交流與研究。通過這種方式,既能穩固秦國本土文化的主導地位,又能汲取百家之長,豐富秦國文化的內涵,為秦國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幾位負責文化事務的官員聽後,不禁微微點頭,對李斯的見解深表讚賞。莊襄王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對李斯的迴答十分滿意。
莊襄王緊接著拋出問題:“人才選拔關乎國家興衰成敗,當前秦國選拔人才多依賴舉薦,諸多弊端逐漸顯現。你有什麽新的選拔方法?”
李斯對答如流:“大王,單一的舉薦製容易滋生腐敗與不公現象。我們可以推行考試選拔製度,設立涵蓋律法、謀略、農業、軍事等多個領域的不同科目考試,讓天下有才之士都能有機會通過考試展現自己的才能。同時,保留舉薦製度,但要對舉薦者和被舉薦者進行嚴格審查。一旦舉薦失當,舉薦者必須承擔連帶責任。通過這兩種方式雙管齊下,方能選拔出真正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為秦國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嬴政興奮得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為李斯的精彩迴答深感驕傲自豪。大殿內的大臣們頓時議論紛紛,有的大臣不住點頭,表示讚同,認為這是選拔人才的創新之舉,切實可行;有的則麵露擔憂之色,擔心改革會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引發一係列問題。
莊襄王又接連問了幾個問題,李斯都一一給出了精彩絕倫的迴答。莊襄王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然而,在提問過程中,莊襄王注意到李斯對敵對勢力的應對策略十分強硬,不禁微微皺眉。他心中暗自思忖,李斯雖才華出眾,但如此強硬的手段,是否會引發朝堂上的激烈動蕩,進而影響秦國的穩定?這對秦國的長遠發展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此時,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翹首等待莊襄王的下一步指示。莊襄王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你且先退下,本王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嬴政和李斯再次恭敬行禮,然後緩緩退出大殿。
走出大殿後,嬴政興奮地對李斯說道:“先生,您今日的表現實在是太精彩了!父王雖未當場表態,但從他的神色來看,對您的迴答還是頗為滿意的。”
李斯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一切還需看大王的最終決定,希望能如公子所願。”
嬴政和李斯離開後,莊襄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李斯確實有過人的才華,但也擔心李斯的強硬手段會引發朝堂上的軒然大波。他需要仔細權衡利弊,做出一個對秦國最為有利的決定。
在莊襄王思考的這段時間裏,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也得到了消息。他們深知李斯一旦得到重用,必將對他們的勢力構成巨大的威脅。於是,他們開始暗中謀劃,準備在莊襄王做出決定之前,采取行動,阻止李斯入朝為官。
而嬴政和李斯也並未放鬆警惕,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更加關鍵。他們一方麵密切關注著莊襄王的動向,另一方麵也在積極準備應對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可能的破壞。
在這風雲變幻的秦國朝堂,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而嬴政、李斯與公子成蟜、華陽夫人之間的較量,也才剛剛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