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自茶館與李斯深入交談後,李斯的謀略與見解便如烙印般刻在他心間。嬴政認定,李斯是能助力自己在秦國朝堂施展抱負、推動秦國邁向昌盛的關鍵人物,於是決心盡快向父王莊襄王舉薦李斯。


    此前,嬴政已與呂不韋提過李斯,呂不韋對這位神秘的賢能之士也充滿好奇。


    這日,嬴政在自己的府邸中踱步沉思,神情凝重卻又滿懷期待。他深知此次舉薦意義非凡,不僅關乎秦國未來的走向,更關聯著自己能否在朝堂穩固根基。思索再三,他覺得有必要再次與呂不韋深入商討舉薦的細節。


    不多時,呂不韋應召而至。呂不韋踏入房間,見嬴政眉頭緊蹙,正不停踱步。他微微欠身,恭敬說道:“公子,此前聽您說起李斯,想必今日找不韋,是有更詳盡的打算?”


    嬴政快步迎上前,急切且激昂地說:“呂公,正是!上次與您提過李斯後,我日夜思忖,越發堅信此人乃秦國崛起之關鍵。我決意盡快舉薦他入朝,可朝堂局勢波譎雲詭,還望呂公為我指明前路!”


    呂不韋微微點頭,神色認真:“公子,上次聽您所言,這李斯確實有過人之處。可朝堂之上,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一黨必定不會輕易放過助力您崛起的契機,他們定會全力反對李斯入朝。此事難度不小。”


    嬴政眼神堅毅,雙拳緊握,語氣鏗鏘有力:“本公子早有預料!但李斯之才,猶如黑暗中的火炬,能為秦國照亮前行之路。哪怕荊棘滿布,我也定要將他舉薦給父王!呂公,還請您不吝賜教,我該如何破局?”


    呂不韋踱步至窗邊,凝望窗外,沉思良久。突然,他轉身,眼中閃過精明的光芒,說道:“公子,我們可先從一些中立的大臣入手,這些人雖未明確立場,但對秦國的發展也有自己的考量。我們向他們闡述李斯的才能以及他能為秦國帶來的變革,爭取他們的支持。”


    嬴政麵露思索之色,問道:“呂公,具體該如何說服這些中立大臣呢?”


    呂不韋神色鄭重,雙手背後,說道:“公子,您可準備一份詳盡的計劃書,內容涵蓋李斯的背景、才能、變革策略以及對秦國未來發展的規劃。將這份計劃書呈遞給中立大臣,讓他們清楚認識到李斯入朝對秦國的積極意義。同時,您還需親自與他們會麵,以您的赤誠之心和對秦國熾熱的愛打動他們。記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方能事半功倍。”


    嬴政重重地點頭,眼神中燃燒著決心:“呂公所言極是,我這就著手準備計劃書!可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那邊,定會不擇手段地阻撓,我們該如何應對?”


    呂不韋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他們必然會有所動作。我們需密切關注他們的動向,一旦他們有破壞之舉,我們便及時揭露他們的意圖。比如,若他們散布謠言詆毀李斯,我們便以事實為依據,公開澄清,讓眾人看清他們的真麵目。就說那謠言若稱李斯出身低微難堪大用,我們便列舉古往今來出身平凡卻成就大業之人,再擺出李斯的學識見解,讓謠言不攻自破。”


    接著,呂不韋又補充道:“另外,公子在與中立大臣接觸時,可暗示他們未來秦國變革成功後的前景,讓他們明白支持李斯,就是支持秦國走向強盛,這對他們自身的仕途也大有裨益。秦國若能稱霸六國,他們作為有功之臣,地位榮耀自然不在話下。”


    嬴政眼神中透露出興奮與期待:“呂公,經您這麽一說,我思路清晰了許多。我這就按您說的去做,先爭取中立大臣的支持。隻是不知該從哪幾位中立大臣入手最為妥當?”


    呂不韋稍作思考,說道:“可先從王綰、馮去疾著手。王綰為人正直,一心為秦國發展考慮;馮去疾則頗具遠見,對新事物接受度較高。這二人在朝堂頗具影響力,若能爭取到他們,便如同打開了局麵。”


    隨後,嬴政與呂不韋細致商討了舉薦的具體步驟與時間安排。嬴政決定,先精心準備好計劃書,挑選出幾位可能爭取的中立大臣,逐一登門拜訪。


    商議過程中,嬴政在房間裏時而快速踱步,時而停下與呂不韋熱烈探討。他的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決心,仿佛已然看到李斯在朝堂上施展才華、助力秦國崛起的景象。


    呂不韋看著嬴政,心中暗自欣慰。他深知嬴政誌向遠大,而李斯的出現,或許真能成為嬴政實現抱負的關鍵助力。他決定全力支持嬴政,助他度過這關鍵階段。


    商議完畢,呂不韋告辭離開。嬴政望著呂不韋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起誓,一定要成功舉薦李斯,讓秦國踏上變革圖強的道路。


    此後幾天,嬴政忙得不可開交。他一方麵精心梳理李斯的變革計劃,將其詳細地呈現在計劃書中,逐字斟酌,力求將每個細節都清晰闡述;另一方麵,按照與呂不韋商議的名單,頻繁拜訪中立大臣。


    嬴政來到王綰府中,王綰恭敬相迎。賓主落座後,嬴政猛地站起身,雙手握拳置於身前,目光炯炯有神,慷慨激昂地說:“王大人,本公子今日前來,肩負著秦國未來的使命!李斯,這位絕世賢才,他的謀略猶如璀璨星辰,能指引秦國在這亂世中脫穎而出!您看,” 說著,他俯身雙手將計劃書恭敬地遞給王綰,“這是他為秦國量身定製的變革之策,每一條都關乎秦國的興衰存亡!”


    王綰接過計劃書,仔細翻閱,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許久,他開口道:“公子,這李斯所言,確有獨到之處。但朝堂變革,茲事體大,貿然推行,恐生變故。”


    嬴政向前一步,身子前傾,雙手撐在桌案上,目光緊緊鎖住王綰的雙眼,言辭懇切且充滿激情:“王大人,如今戰國紛爭不斷,秦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變革,是秦國唯一的出路!李斯之才,正是我們乘風破浪的利刃!” 說罷,他攥緊拳頭,在空中有力地揮動一下,“我明白變革之路布滿荊棘,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有何困難不能克服?大人一生為秦國鞠躬盡瘁,難道此刻要眼睜睜看著秦國錯失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他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懇切,“為了秦國的千秋霸業,懇請大人與我攜手,共推李斯入朝,共鑄秦國輝煌!”


    王綰微微搖頭,麵露憂慮之色:“公子,變革雖好,但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大亂。李斯雖有才華,可如何確保他能應對這些複雜局麵?”


    嬴政目光堅定,語氣沉穩而有力:“王大人,這正是我看重李斯之處。他不僅有卓越的謀略,更有應對複雜局勢的智慧。他深知變革不能一蹴而就,需循序漸進,逐步瓦解各方阻力。比如在推行新政時,他提出先從一些無關貴族根本利益的事務入手,待眾人看到成效,再逐步深入。而且,我也會在背後全力支持他,有我為他撐腰,何懼那些勢力?”


    王綰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公子所言雖有理,但此事重大,容我再與家中幕僚商議一番,三日後給公子答複,如何?”


    嬴政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期待的微笑:“好,本公子靜候王大人的答複。相信王大人定能做出對秦國最有利的選擇 。”


    嬴政又來到馮去疾府上。馮去疾見是嬴政,連忙行禮。嬴政笑著擺擺手,快步走到馮去疾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馮大人,不必多禮。今日,我帶來了秦國崛起的希望!”


    馮去疾接過計劃書,認真研讀。看完後,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公子,這計劃書所寫,頗具前瞻性。這李斯是何許人也?竟有如此高見。”


    嬴政微笑著,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興致勃勃地介紹了李斯的情況,隨後雙手張開,掌心向上,激情澎湃地說道:“馮大人,秦國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李斯的謀略,將為秦國開辟一條通往巔峰的康莊大道!您向來獨具慧眼,定能看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力量。一旦實施,秦國必將國富兵強,稱霸六國指日可待!” 他眼神堅定,凝視著馮去疾,“大人,秦國的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中,讓我們一同為秦國的榮耀而戰,支持李斯,就是支持秦國的未來!” 他攥緊雙拳,微微顫抖,仿佛此刻已置身於秦國稱霸的輝煌場景之中。


    馮去疾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說道:“公子,我認可李斯的才能與這份計劃的前景。但我聽聞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對李斯入朝極為抵觸,他們在朝堂勢力龐大,我們若支持李斯,恐怕會遭受他們的打壓。”


    嬴政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馮大人,不必擔憂。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一黨雖有勢力,但他們的行為多是為了一己私利,不得民心。而我們是為了秦國的未來,為了萬千百姓。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他們又能如何?況且,我已有應對之策。在合適的時機,我會將李斯的才能與計劃呈於父王麵前,隻要父王認可,他們也隻能遵從。大人難道不想成為推動秦國走向輝煌的功臣,而甘願被那些隻圖私利之人束縛?”


    馮去疾聽後,眼神逐漸堅定:“公子所言讓我茅塞頓開。既然如此,我願意支持李斯入朝,願為秦國的變革出一份力!”


    嬴政大喜,雙手緊緊握住馮去疾的手:“馮大人深明大義,秦國能有大人這樣的臣子,實乃萬幸!待李斯入朝,我們齊心協力,定能開創秦國的新局麵!”


    每一次拜訪,嬴政都帶著十足的誠意,向大臣們講述李斯的才能與秦國的未來。大臣們聽後,雖未立刻表態,但不少人露出了思索與認同的神色。


    在此期間,嬴政也沒忘記與李斯保持聯係。他將與呂不韋商議的結果及目前的進展情況告知李斯,讓他做好入朝為官的準備。李斯聽聞後,對嬴政的信任與支持感激不已,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挑戰滿懷期待。


    嬴政清楚,前方或許還有諸多艱難險阻,但他毫無懼意。因為他堅信,隻要有李斯的輔佐,秦國必將迎來全新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戲說嬴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小詞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小詞丫並收藏戲說嬴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