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路上溜達了一圈,這裏已經接近節目拍攝的地點,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
林年也無法完全弄明白演員、角色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便沒有緊抓著這個問題不放,說不定隨著她拍得戲越來愈多,飾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她會逐漸想明白這個問題。
沿著大棚周圍的水泥路走了二十多分鍾,林年便迴到了招待所,這時候大部分人都還沒起。
經過餐廳時,她刻意看了看,比她還先下來的那個女生已經離開了。雖有些遺憾沒有去搭話,但是早晚都會認識的,這麽想著也就無所謂了。
迴自己房間帶上耳機,打開平板的繪畫軟件,享受著難得的靜謐時刻。結果,畫還沒畫完,工作人員就在群裏通知大家要收拾行李了,下午2點出發去拍攝地了,上了大巴,她們就正式開拍了。
看到群裏消息的那一刻,林年感覺自己的血氣隨著心跳加速湧向大腦,讓她既緊張又期待。
林年要整理的行李並不多,因為天氣轉涼,她取出一件厚一點的大衣,箱子反而多出了一些空間。
“林年,你箱子裏是不是還有些空隙,能不能幫我塞點東西?我裝不迴去了……”毛苑皺著眉頭,看著多出來的一包東西,很疑惑這一包東西是怎麽多出來的。
“好呀,”林年抬起頭看了看毛苑的箱子,“你這一看就不是你自己整理的行李吧?”
“我太佩服你們,是怎麽把這麽東西裝進去的,反正我是不可以,每次我經紀人看到我裝行李都會皺著眉頭把我支開。希望在節目裏待半年,能跟大家學會怎麽整理行李。”
“放心吧。”說著話,林年把毛苑的那包東西,塞進自己的箱子。
“謝啦~”看林年整理好箱子,毛苑艱難地拖著箱子來到樓梯口,幸虧這裏有幾個男性工作人員,在那裏等著將他們的行李拖下去。
30多寸的大箱子,林年沒有試圖表現自己的強悍,畢竟要上下樓梯,沒必要在這方麵犯軸,萬一摔個跟頭受了傷就不好了。
她將自己的箱子放在樓梯口,等著人提下去,自己則來到各個房間幫忙,看她們是不是需要自己幫忙將箱子拉到樓梯口。
“謝謝,我太需要了。”馮博麗平日缺乏鍛煉,養了一身軟肉,力氣不足,看到林年過來幫忙,十分感激地說。
行李一個個搬下去,她們也來到了寬敞的庭院裏,那裏已經停了一輛大巴車,以及一輛皮卡車,裝著他們提前郵寄過來的行李。
“你們都買啥了?”
“我提前做了好多功課,特別擔心我們也住的是毛坯房,所以買了好多生活小物品,提高生活質量。”
“我也是,到時候大家可以互通有無,然後可以換著使用。”
“各位親,咱們馬上出發了,今天唯一要cue的流程隻有大巴上的自我介紹。你們之中有的已經認識了,但有的人還不互相認識,所以這個環節必不可少。到了地方,你們就要想辦法住下,因為要記錄你們的真實反應,所以具體的細節不能透露。”
“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節目組求助嗎?”
“可以,但是我們不一定幫忙哦。”
“這麽絕情嗎?”
“你們可以來試探節目組的底線啊。”執行導演一臉看樂子的表情。“準備好了嗎?”執行導演在人群中掃了一眼,攝像、車輛司機、跟拍導演、參加節目藝人等都已經滿臉期待,“let’s go!”
所有人立刻有條不紊地開展行動,十個人逐個鑽進大巴車裏,自動按著住宿的分配安排好了座位。
開去村子的大巴上,小田作為主要執行導演之一,拿著之前做好的劇本大綱,開始 cue 流程,首先就是大家互相認識,介紹自己的職業,有必要的話也要按照年齡排個順序。
“咱們這十個人裏麵有人拍過真人秀,有人沒有拍過,我這裏需要說明一下,為了拍攝到足夠的素材,希望大家能夠充分發揮拋話接話的能力,不要讓場麵陷入安靜,當我跟大家打了手勢,你們就可以做迴自己了。”
有的人低頭玩手機,有的人探出座椅仔細聽著小田講話:“當然也不會全天讓你們比較累的,作為一個半年綜,我們還是希望拍到你們的真實麵貌的,所以給你們的任務不會太多,大部分時候如果不想講話也完全是可以的,畢竟我們這個綜藝就是一個慢綜藝,最終的目的是傳遞給觀眾一種自在的氛圍感。”
“那接下來,我們大家各自做一下自我介紹吧,雖然你們之間有一些已經互相認識過了。”小田看了看座位排序,發現比較混亂,“幹脆,從前往後,從左往右一個個介紹吧?”
“大家好,我是顧藍尹,我是一名歌手,很少參加這樣的綜藝節目,隻上過少量的打歌訪談類的節目。比較擅長廚藝,希望未來的日子,大家能成為好朋友。謝謝。”
“你是哪一年的?”譚婉坐在她旁邊,提醒她道,其實譚婉早知道顧藍尹比她小一點,但是其他人不知道。
“我今年25歲。”
接著顧藍尹的是譚婉,林年、毛苑分別做自我介紹,譚婉和顧藍尹同歲,也是25歲,隻比她大了幾個月,而毛苑和林年則同是22歲。
“嗨嘍,我叫陸姳,是一名樂隊主唱,同時也會彈貝斯、吉他,當初和顧藍尹、譚婉一起試拍過,我的年齡比她倆都小一點,今年24歲,很高興認識大家。”
“我叫林沛嵐,帝都人,我學的是傳統曲藝,主要唱京韻大鼓,大家可能比較少聽說,我給大家唱一兩句。”林沛嵐也不害羞,說來就來。
“哇塞,太牛了吧!以前我還真沒在現場聽過傳統曲藝,我爸媽聽戲就夠我嫌煩 得了。”毛苑直言道。大巴上其他人也紛紛送去掌聲。
“你多大呀?”
“哦,我今年23歲。”
“那就是,比我和林年都大,但是比她們年齡小,對不?”毛苑指著前邊剛才已經自我介紹過的人問道,“剩下的就都比我小了,哈哈。”
“崔靈靈,是不是到你了?”
“大家好,我叫崔靈靈,‘機靈’的‘靈’,我跟毛苑一起參加過同一個選秀,我是負責vocal的,像毛苑說的,我比她還要小一歲。”
“咱們這些人好多vocal啊?”仔細記著大家的名字和職業的林年小聲感歎了句,卻被周邊的人聽到。
“是欸,誰說唱曲藝的不是唱呢,這樣算起來,有6個唱歌的了是不?小麗麗,你是學音樂劇的對吧,算上你6個呢。”任宛在旁邊接著說道。
“對,看來我們可以交流唱歌技巧了,這樣拍節目也不耽誤我們精進技巧了。對了,大家好,我叫馮博麗,音樂劇演員,說句大言不慚的話,算是唱演皆曉。”
待最後兩位任宛和程卓婷分別自我介紹完,大家也算是初步互相認識了,雖然大家還沒有完全熟悉起來,但也算是破冰了,有人帶動著氛圍,大家慢慢熟絡起來。
網播到這裏的時候,彈幕卻飄著一些很不友善的話:“能不能有點創意啊……抄的第一季吧”
“一會兒不會也是破爛的架子床吧……”
“嗬嗬,這不是妥妥吸血麽”
“看這一季的廣告就知道,這一季從上一季那裏借了多少東風了”
但此時的林年她們並不知道,而是期待著一會兒下車後將要看到的場景。
“你們說,會不會像上一季那樣全都是架子床啊?”
“不會吧?不然我要下單買電熱毯了!我們這兒冬天還是很冷的。”林年按著自己的生活經驗迴道。
“電熱毯我已經提前買好了,就是備著這一天的。”陸姳說道。“我們家那裏早就冷起來了,在我們疆省,這時候早就開始下雪了,早上氣溫有時候都零下了,這裏還10°左右呢,相比起來還算暖和了。”陸姳接著說道。
“那我現在就下單買一個。”林沛嵐掏出手機打開橘子app,果斷將電熱毯加入購物車,“你們誰還要啊?”
沒有提前準備的紛紛舉手,有備無患,“好的,一共是6個。”
“多少錢,一會兒你發起群付款,我們給你轉過去哦。”
“這點小錢,不用了吧?”
“要的,親兄弟明算賬,我們未來要有半年生活在一起,多得是說不清楚的方麵,金錢這一塊還是分清一點比較好,”這方麵,林年就比較堅持,“咱們是不是還沒有建群啊?我拉一個,進群密碼是2580,一會兒你把賬單發進來哈。”
“四體勤-半邊天藝術隊”建好群,林年想了想,定下群名,“你們看這個群名可以不?”
“喲,文化人兒,隻不過我現在還處於四體不勤的情況,希望幹半年活兒,可以變得四體勤起來。”有人調侃了一句。
幾個人正說著話,大巴順著一條大路緩緩駛入一片住宅區,看來這次她們要住在村子裏和大家生活在一起了。
因為提前打過招唿,而且村子裏對於絡繹不絕的采訪團隊早就熟悉,所以圍觀的村民並不多,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在自己田裏忙著。
“我們到了,下車吧,這一段路大巴車拐不進去。”
一群人下了車,就看到站在大巴左前方的幾個人,看到她們下來,就走了過來,節目組的製片人也從後邊跟著的汽車上下來。
“書記,你好,又見麵了,這是即將在咱們村子裏展開農業實踐活動的十個藝人,後麵她們有什麽幫助的,還請您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十個小姑娘來我們這裏種田還真少見,歡迎你們來我們村拍攝,有什麽問題也可以找我們的婦女主任。”說著,點了隊伍裏的唯一的女性出來,然後接著道:“這邊走吧,我帶著你們去你們的院落看看。”
“好的,您帶路。”
這十個人裏除了林年,都沒有太多在農村生活的經驗,即使有,北方和南方的農村差別也是很大的。
村書記帶著一行人停在一處大門外,大門染著紅漆,鑲著碩大的門釘,書記旁邊一個人掏出鑰匙,打開門鎖。
“這家人平時都是帶著孩子在城裏住,今年又家裏的大棚承包給你們了,所以更是很少迴來,你們放心住著就行,但因為長久不住人,可能會缺少一些家具之類的,而且院子最好不要給他們改動太大。”書記在旁邊邊走邊介紹道。
林年也無法完全弄明白演員、角色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便沒有緊抓著這個問題不放,說不定隨著她拍得戲越來愈多,飾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她會逐漸想明白這個問題。
沿著大棚周圍的水泥路走了二十多分鍾,林年便迴到了招待所,這時候大部分人都還沒起。
經過餐廳時,她刻意看了看,比她還先下來的那個女生已經離開了。雖有些遺憾沒有去搭話,但是早晚都會認識的,這麽想著也就無所謂了。
迴自己房間帶上耳機,打開平板的繪畫軟件,享受著難得的靜謐時刻。結果,畫還沒畫完,工作人員就在群裏通知大家要收拾行李了,下午2點出發去拍攝地了,上了大巴,她們就正式開拍了。
看到群裏消息的那一刻,林年感覺自己的血氣隨著心跳加速湧向大腦,讓她既緊張又期待。
林年要整理的行李並不多,因為天氣轉涼,她取出一件厚一點的大衣,箱子反而多出了一些空間。
“林年,你箱子裏是不是還有些空隙,能不能幫我塞點東西?我裝不迴去了……”毛苑皺著眉頭,看著多出來的一包東西,很疑惑這一包東西是怎麽多出來的。
“好呀,”林年抬起頭看了看毛苑的箱子,“你這一看就不是你自己整理的行李吧?”
“我太佩服你們,是怎麽把這麽東西裝進去的,反正我是不可以,每次我經紀人看到我裝行李都會皺著眉頭把我支開。希望在節目裏待半年,能跟大家學會怎麽整理行李。”
“放心吧。”說著話,林年把毛苑的那包東西,塞進自己的箱子。
“謝啦~”看林年整理好箱子,毛苑艱難地拖著箱子來到樓梯口,幸虧這裏有幾個男性工作人員,在那裏等著將他們的行李拖下去。
30多寸的大箱子,林年沒有試圖表現自己的強悍,畢竟要上下樓梯,沒必要在這方麵犯軸,萬一摔個跟頭受了傷就不好了。
她將自己的箱子放在樓梯口,等著人提下去,自己則來到各個房間幫忙,看她們是不是需要自己幫忙將箱子拉到樓梯口。
“謝謝,我太需要了。”馮博麗平日缺乏鍛煉,養了一身軟肉,力氣不足,看到林年過來幫忙,十分感激地說。
行李一個個搬下去,她們也來到了寬敞的庭院裏,那裏已經停了一輛大巴車,以及一輛皮卡車,裝著他們提前郵寄過來的行李。
“你們都買啥了?”
“我提前做了好多功課,特別擔心我們也住的是毛坯房,所以買了好多生活小物品,提高生活質量。”
“我也是,到時候大家可以互通有無,然後可以換著使用。”
“各位親,咱們馬上出發了,今天唯一要cue的流程隻有大巴上的自我介紹。你們之中有的已經認識了,但有的人還不互相認識,所以這個環節必不可少。到了地方,你們就要想辦法住下,因為要記錄你們的真實反應,所以具體的細節不能透露。”
“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節目組求助嗎?”
“可以,但是我們不一定幫忙哦。”
“這麽絕情嗎?”
“你們可以來試探節目組的底線啊。”執行導演一臉看樂子的表情。“準備好了嗎?”執行導演在人群中掃了一眼,攝像、車輛司機、跟拍導演、參加節目藝人等都已經滿臉期待,“let’s go!”
所有人立刻有條不紊地開展行動,十個人逐個鑽進大巴車裏,自動按著住宿的分配安排好了座位。
開去村子的大巴上,小田作為主要執行導演之一,拿著之前做好的劇本大綱,開始 cue 流程,首先就是大家互相認識,介紹自己的職業,有必要的話也要按照年齡排個順序。
“咱們這十個人裏麵有人拍過真人秀,有人沒有拍過,我這裏需要說明一下,為了拍攝到足夠的素材,希望大家能夠充分發揮拋話接話的能力,不要讓場麵陷入安靜,當我跟大家打了手勢,你們就可以做迴自己了。”
有的人低頭玩手機,有的人探出座椅仔細聽著小田講話:“當然也不會全天讓你們比較累的,作為一個半年綜,我們還是希望拍到你們的真實麵貌的,所以給你們的任務不會太多,大部分時候如果不想講話也完全是可以的,畢竟我們這個綜藝就是一個慢綜藝,最終的目的是傳遞給觀眾一種自在的氛圍感。”
“那接下來,我們大家各自做一下自我介紹吧,雖然你們之間有一些已經互相認識過了。”小田看了看座位排序,發現比較混亂,“幹脆,從前往後,從左往右一個個介紹吧?”
“大家好,我是顧藍尹,我是一名歌手,很少參加這樣的綜藝節目,隻上過少量的打歌訪談類的節目。比較擅長廚藝,希望未來的日子,大家能成為好朋友。謝謝。”
“你是哪一年的?”譚婉坐在她旁邊,提醒她道,其實譚婉早知道顧藍尹比她小一點,但是其他人不知道。
“我今年25歲。”
接著顧藍尹的是譚婉,林年、毛苑分別做自我介紹,譚婉和顧藍尹同歲,也是25歲,隻比她大了幾個月,而毛苑和林年則同是22歲。
“嗨嘍,我叫陸姳,是一名樂隊主唱,同時也會彈貝斯、吉他,當初和顧藍尹、譚婉一起試拍過,我的年齡比她倆都小一點,今年24歲,很高興認識大家。”
“我叫林沛嵐,帝都人,我學的是傳統曲藝,主要唱京韻大鼓,大家可能比較少聽說,我給大家唱一兩句。”林沛嵐也不害羞,說來就來。
“哇塞,太牛了吧!以前我還真沒在現場聽過傳統曲藝,我爸媽聽戲就夠我嫌煩 得了。”毛苑直言道。大巴上其他人也紛紛送去掌聲。
“你多大呀?”
“哦,我今年23歲。”
“那就是,比我和林年都大,但是比她們年齡小,對不?”毛苑指著前邊剛才已經自我介紹過的人問道,“剩下的就都比我小了,哈哈。”
“崔靈靈,是不是到你了?”
“大家好,我叫崔靈靈,‘機靈’的‘靈’,我跟毛苑一起參加過同一個選秀,我是負責vocal的,像毛苑說的,我比她還要小一歲。”
“咱們這些人好多vocal啊?”仔細記著大家的名字和職業的林年小聲感歎了句,卻被周邊的人聽到。
“是欸,誰說唱曲藝的不是唱呢,這樣算起來,有6個唱歌的了是不?小麗麗,你是學音樂劇的對吧,算上你6個呢。”任宛在旁邊接著說道。
“對,看來我們可以交流唱歌技巧了,這樣拍節目也不耽誤我們精進技巧了。對了,大家好,我叫馮博麗,音樂劇演員,說句大言不慚的話,算是唱演皆曉。”
待最後兩位任宛和程卓婷分別自我介紹完,大家也算是初步互相認識了,雖然大家還沒有完全熟悉起來,但也算是破冰了,有人帶動著氛圍,大家慢慢熟絡起來。
網播到這裏的時候,彈幕卻飄著一些很不友善的話:“能不能有點創意啊……抄的第一季吧”
“一會兒不會也是破爛的架子床吧……”
“嗬嗬,這不是妥妥吸血麽”
“看這一季的廣告就知道,這一季從上一季那裏借了多少東風了”
但此時的林年她們並不知道,而是期待著一會兒下車後將要看到的場景。
“你們說,會不會像上一季那樣全都是架子床啊?”
“不會吧?不然我要下單買電熱毯了!我們這兒冬天還是很冷的。”林年按著自己的生活經驗迴道。
“電熱毯我已經提前買好了,就是備著這一天的。”陸姳說道。“我們家那裏早就冷起來了,在我們疆省,這時候早就開始下雪了,早上氣溫有時候都零下了,這裏還10°左右呢,相比起來還算暖和了。”陸姳接著說道。
“那我現在就下單買一個。”林沛嵐掏出手機打開橘子app,果斷將電熱毯加入購物車,“你們誰還要啊?”
沒有提前準備的紛紛舉手,有備無患,“好的,一共是6個。”
“多少錢,一會兒你發起群付款,我們給你轉過去哦。”
“這點小錢,不用了吧?”
“要的,親兄弟明算賬,我們未來要有半年生活在一起,多得是說不清楚的方麵,金錢這一塊還是分清一點比較好,”這方麵,林年就比較堅持,“咱們是不是還沒有建群啊?我拉一個,進群密碼是2580,一會兒你把賬單發進來哈。”
“四體勤-半邊天藝術隊”建好群,林年想了想,定下群名,“你們看這個群名可以不?”
“喲,文化人兒,隻不過我現在還處於四體不勤的情況,希望幹半年活兒,可以變得四體勤起來。”有人調侃了一句。
幾個人正說著話,大巴順著一條大路緩緩駛入一片住宅區,看來這次她們要住在村子裏和大家生活在一起了。
因為提前打過招唿,而且村子裏對於絡繹不絕的采訪團隊早就熟悉,所以圍觀的村民並不多,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在自己田裏忙著。
“我們到了,下車吧,這一段路大巴車拐不進去。”
一群人下了車,就看到站在大巴左前方的幾個人,看到她們下來,就走了過來,節目組的製片人也從後邊跟著的汽車上下來。
“書記,你好,又見麵了,這是即將在咱們村子裏展開農業實踐活動的十個藝人,後麵她們有什麽幫助的,還請您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十個小姑娘來我們這裏種田還真少見,歡迎你們來我們村拍攝,有什麽問題也可以找我們的婦女主任。”說著,點了隊伍裏的唯一的女性出來,然後接著道:“這邊走吧,我帶著你們去你們的院落看看。”
“好的,您帶路。”
這十個人裏除了林年,都沒有太多在農村生活的經驗,即使有,北方和南方的農村差別也是很大的。
村書記帶著一行人停在一處大門外,大門染著紅漆,鑲著碩大的門釘,書記旁邊一個人掏出鑰匙,打開門鎖。
“這家人平時都是帶著孩子在城裏住,今年又家裏的大棚承包給你們了,所以更是很少迴來,你們放心住著就行,但因為長久不住人,可能會缺少一些家具之類的,而且院子最好不要給他們改動太大。”書記在旁邊邊走邊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