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今日也進了宮。
他是國公頭銜,自然與皇帝的位置近些,與皇帝寒暄一番,又敬了酒,便有些坐不住了。
與他一桌的都是皇親國戚,也有一些與他身份相同的侯爵。
李顯平日裏與他們沒什麽深交,也隻是點個頭的關係,因此看見其他人開始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他便打算開溜。
留在這裏跟這些人虛與委蛇,還不如早早迴府,待在自己嬌妻身邊。
誰知他剛準備站起身,就見宋襲野端著酒杯徑直向他走了過來。
又是這小子!
李顯被氣笑了,這人是存心來給他添堵的吧。
壓下心中的無奈,英國公隻能穩坐在位置上等宋襲野走近。
“姑丈。”宋襲野在他身邊站定。
同桌的人一見是宋大將軍的兒子宋小將軍,雖說自己的身份也不凡,但是礙於宋家如今聖眷正濃,當朝皇後也出於宋家,於是紛紛站起身,與宋襲野寒暄起來。
李顯坐在位置上,看他極其敷衍地與其他人打完招唿,這才轉向他。
宋家是武將,酒量更是從小就培養好了的,饒是宋襲野喝了好幾杯,此刻臉色依舊尋常,無任何異色。
“姑丈。”宋襲野又叫他。
李顯雖然平日裏多是笑臉迎人,與宋襲野這幾次交道打下來,多少也知道一些,這小子要不是存心給他添堵,就是來膈應他。
“何事?”李顯麵色平靜地看向他,等他說出下文。
“無事就不能來跟姑丈喝個酒?再怎麽說我們也是同僚,宴禮在這裏祈願姑丈身心康泰,仕途順意,與國公夫人琴瑟和鳴,歲月靜好。”
宋襲野端著酒杯,好整以暇地看向李顯,雖說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但是笑意並未達眼底。
同桌的人或多或少知道些英國公年輕時的舊事,聽到這番話,頓時都來了精神。
看來這宋小將軍是話裏有話啊。
這番話李顯聽得仔細,更是知道宋襲野話裏的意思,他有些無奈,更有些不耐煩,三番四次被宋襲野話裏有話來揶揄他,再好的脾氣也得發火。
況且,本來他就與之前的妻子並無任何感情,在成親前,他也心裏無人,要不是因為老夫人那杯酒,他定是打算與宋家二小姐和離的。
誰知世事無常,才有了後麵的許多事。
至於那宋家二小姐,李聿的母親,李顯與他雖然並未與他深談過,但是他能隱約感覺出來,那宋二小姐的心裏,是有心上人的。
隻是這些事,他不能說出來而已,過了這麽多年,他連沈清婉都沒有告訴一個字。
總覺得死者為大,斯人已逝,再提起,恐有不敬之意。
“那就借宴禮的吉言。”李顯表情淡淡,端起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隨後把酒杯倒扣在席麵上,意思不言而喻。
同桌的人見二人沒再說什麽別的話,便慢慢散開了。
眼見李顯表情沒什麽波動,倒是臉上的笑意少了許多,宋襲野便知道李顯聽懂了自己的話。
雖說宋府與英國公府這麽多年沒再有什麽深交,但是他心裏就是不服氣。
他二姑母,大好的青春年華,就葬送在了英國公府,如今的小姑母貴為當朝皇後,要什麽有什麽,無限尊榮於一身,可憐的二姑母隻能長眠於地下。
眼見英國公與那繼室恩愛美滿,他就想為二姑母出口氣,他也不是要做什麽,就是看到李顯吃癟或者不痛快,他便覺得爽快。
“姑丈。”
宋襲野敬了酒,沒有立刻就走,而是繼續道:“表弟的事,想必姑丈心裏有埋怨,我爹說了,畢竟身體裏流著一半宋家的血,我宋家曆來都是武將,因此這才將表弟送去了軍營,望姑丈不要氣惱。”
說到李聿的事,不提還好,一提起來,李顯簡直氣不打一處來。
李聿科舉後入朝做了官,雖說官職不高,倒也穩定。
沒想到他去江南這段時間,李聿居然被借調到了宋將軍的軍營去了。
行太仆寺主要負責管理邊境地區的事務,事無巨細。
李聿倒也算沒升沒降,直接去做了正六品的寺丞,平日裏負責具體執行寺中的各項任務。
宋大將軍對這個亡故的妹妹的兒子心裏多少有些歉意,當年二妹妹病故,作為大哥,他本來想將這個孩子抱迴將軍府,但是孩子畢竟姓李,他也不好直接開口。
好在英國公府的老夫人是個會疼人的,十幾年過去,這孩子被養得不錯,除了性子有些孤僻,也考了科舉做了官。
宋大將軍心裏滿是欣慰,這才想讓李聿到軍營裏來曆練一番。
於是,這件事的結果就是,李聿去了軍營,至今已經快小半年沒有迴過府。
段老夫人惦記,就連他這個平日裏鮮少關心兒子的爹,也難免記掛。
李顯:“你那表弟自小身子骨不好,對武行一竅不通,對行軍打仗一事從未接觸過,雖說行太仆寺是文官,倒真的是有些難為他。”
宋襲野挑眉:“姑丈這話說的我倒並不認同,表弟是個男子,男子就應當曆練曆練,整日與書打交道,難怪那麽死板,依我看,好男兒,就應當上戰場才對,表弟身子弱,姑丈更應當讓表弟去曆練才是。”
宋二小姐懷李聿時,整日憂思太重,心情鬱悶,李聿生下來就身子骨不好,老夫人養他費盡心力。
再者說,李聿是英國公府嫡子,不論沈清婉以後是否會生下孩子,李聿都是下一任英國公,這是一定的。
如今把他放到那麽遠的軍營裏去,雖說太平盛世,邊境暫時安定,還是讓人擔心。
幾句話往來,李顯便聽出宋襲野固執己見,旁人的話他都聽不進去,便不打算繼續跟他說下去,隻得放軟了語氣,“這件事,還是得看他自己的意思,旁人說什麽,都無濟於事,府裏的老夫人甚是想念他,老人年紀大了,就希望孫子平安,你見了你表弟,讓他得空迴府看看他祖母吧。”
聽聞此言,宋襲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我與你二姑母之間的事情,我知你宋家有怨,還是請一定不要苛責到你表弟身上,我在這裏先謝過。”
李顯放下酒杯,鄭重地對著宋襲野雙手抱拳,行了一禮。
這一禮,為的是李聿,為的是一個做父親的心,雖說父子二人之間鮮少有說話的時候,但是總歸是他的骨血,英國公府未來的繼承人。
旁邊的文武百官們見到他對宋襲野如此,都紛紛看向這裏。
就連坐在上位的明順帝,也注意到這裏的動靜,看了過來。
宋襲野沒想到李顯居然為了李聿給他行大禮,不禁有些意外。
按輩分來講,李顯是他長輩,按官職來說,雖說英國公隻是個虛銜,但要嚴格說起來,他這個正六品的昭信校尉受不得李顯這樣的禮。
“姑丈哪裏話,宴禮受不起。”宋襲野趕忙迴禮,李顯卻已經走開了。
他略微尷尬,隻能佯裝咳嗽一聲,迴了自己的座位。
目睹這一切的明順帝心裏有些不爽,他拉下臉,瞥了一眼坐在身邊看上去端莊賢惠的宋皇後,眸子裏閃過一絲不悅。
後宮嬪妃坐在他的位置後,有屏風隔開,隻能看到些人影。
明順帝心裏惦記劉貴人,今日宴會,她是貴人,隻能坐在最邊上。
明順帝正欲收迴目光,卻見幾丈之外的角落裏,露出一抹深青色的裙角。
他的眸子立刻亮了起來。
他是國公頭銜,自然與皇帝的位置近些,與皇帝寒暄一番,又敬了酒,便有些坐不住了。
與他一桌的都是皇親國戚,也有一些與他身份相同的侯爵。
李顯平日裏與他們沒什麽深交,也隻是點個頭的關係,因此看見其他人開始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他便打算開溜。
留在這裏跟這些人虛與委蛇,還不如早早迴府,待在自己嬌妻身邊。
誰知他剛準備站起身,就見宋襲野端著酒杯徑直向他走了過來。
又是這小子!
李顯被氣笑了,這人是存心來給他添堵的吧。
壓下心中的無奈,英國公隻能穩坐在位置上等宋襲野走近。
“姑丈。”宋襲野在他身邊站定。
同桌的人一見是宋大將軍的兒子宋小將軍,雖說自己的身份也不凡,但是礙於宋家如今聖眷正濃,當朝皇後也出於宋家,於是紛紛站起身,與宋襲野寒暄起來。
李顯坐在位置上,看他極其敷衍地與其他人打完招唿,這才轉向他。
宋家是武將,酒量更是從小就培養好了的,饒是宋襲野喝了好幾杯,此刻臉色依舊尋常,無任何異色。
“姑丈。”宋襲野又叫他。
李顯雖然平日裏多是笑臉迎人,與宋襲野這幾次交道打下來,多少也知道一些,這小子要不是存心給他添堵,就是來膈應他。
“何事?”李顯麵色平靜地看向他,等他說出下文。
“無事就不能來跟姑丈喝個酒?再怎麽說我們也是同僚,宴禮在這裏祈願姑丈身心康泰,仕途順意,與國公夫人琴瑟和鳴,歲月靜好。”
宋襲野端著酒杯,好整以暇地看向李顯,雖說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但是笑意並未達眼底。
同桌的人或多或少知道些英國公年輕時的舊事,聽到這番話,頓時都來了精神。
看來這宋小將軍是話裏有話啊。
這番話李顯聽得仔細,更是知道宋襲野話裏的意思,他有些無奈,更有些不耐煩,三番四次被宋襲野話裏有話來揶揄他,再好的脾氣也得發火。
況且,本來他就與之前的妻子並無任何感情,在成親前,他也心裏無人,要不是因為老夫人那杯酒,他定是打算與宋家二小姐和離的。
誰知世事無常,才有了後麵的許多事。
至於那宋家二小姐,李聿的母親,李顯與他雖然並未與他深談過,但是他能隱約感覺出來,那宋二小姐的心裏,是有心上人的。
隻是這些事,他不能說出來而已,過了這麽多年,他連沈清婉都沒有告訴一個字。
總覺得死者為大,斯人已逝,再提起,恐有不敬之意。
“那就借宴禮的吉言。”李顯表情淡淡,端起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隨後把酒杯倒扣在席麵上,意思不言而喻。
同桌的人見二人沒再說什麽別的話,便慢慢散開了。
眼見李顯表情沒什麽波動,倒是臉上的笑意少了許多,宋襲野便知道李顯聽懂了自己的話。
雖說宋府與英國公府這麽多年沒再有什麽深交,但是他心裏就是不服氣。
他二姑母,大好的青春年華,就葬送在了英國公府,如今的小姑母貴為當朝皇後,要什麽有什麽,無限尊榮於一身,可憐的二姑母隻能長眠於地下。
眼見英國公與那繼室恩愛美滿,他就想為二姑母出口氣,他也不是要做什麽,就是看到李顯吃癟或者不痛快,他便覺得爽快。
“姑丈。”
宋襲野敬了酒,沒有立刻就走,而是繼續道:“表弟的事,想必姑丈心裏有埋怨,我爹說了,畢竟身體裏流著一半宋家的血,我宋家曆來都是武將,因此這才將表弟送去了軍營,望姑丈不要氣惱。”
說到李聿的事,不提還好,一提起來,李顯簡直氣不打一處來。
李聿科舉後入朝做了官,雖說官職不高,倒也穩定。
沒想到他去江南這段時間,李聿居然被借調到了宋將軍的軍營去了。
行太仆寺主要負責管理邊境地區的事務,事無巨細。
李聿倒也算沒升沒降,直接去做了正六品的寺丞,平日裏負責具體執行寺中的各項任務。
宋大將軍對這個亡故的妹妹的兒子心裏多少有些歉意,當年二妹妹病故,作為大哥,他本來想將這個孩子抱迴將軍府,但是孩子畢竟姓李,他也不好直接開口。
好在英國公府的老夫人是個會疼人的,十幾年過去,這孩子被養得不錯,除了性子有些孤僻,也考了科舉做了官。
宋大將軍心裏滿是欣慰,這才想讓李聿到軍營裏來曆練一番。
於是,這件事的結果就是,李聿去了軍營,至今已經快小半年沒有迴過府。
段老夫人惦記,就連他這個平日裏鮮少關心兒子的爹,也難免記掛。
李顯:“你那表弟自小身子骨不好,對武行一竅不通,對行軍打仗一事從未接觸過,雖說行太仆寺是文官,倒真的是有些難為他。”
宋襲野挑眉:“姑丈這話說的我倒並不認同,表弟是個男子,男子就應當曆練曆練,整日與書打交道,難怪那麽死板,依我看,好男兒,就應當上戰場才對,表弟身子弱,姑丈更應當讓表弟去曆練才是。”
宋二小姐懷李聿時,整日憂思太重,心情鬱悶,李聿生下來就身子骨不好,老夫人養他費盡心力。
再者說,李聿是英國公府嫡子,不論沈清婉以後是否會生下孩子,李聿都是下一任英國公,這是一定的。
如今把他放到那麽遠的軍營裏去,雖說太平盛世,邊境暫時安定,還是讓人擔心。
幾句話往來,李顯便聽出宋襲野固執己見,旁人的話他都聽不進去,便不打算繼續跟他說下去,隻得放軟了語氣,“這件事,還是得看他自己的意思,旁人說什麽,都無濟於事,府裏的老夫人甚是想念他,老人年紀大了,就希望孫子平安,你見了你表弟,讓他得空迴府看看他祖母吧。”
聽聞此言,宋襲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我與你二姑母之間的事情,我知你宋家有怨,還是請一定不要苛責到你表弟身上,我在這裏先謝過。”
李顯放下酒杯,鄭重地對著宋襲野雙手抱拳,行了一禮。
這一禮,為的是李聿,為的是一個做父親的心,雖說父子二人之間鮮少有說話的時候,但是總歸是他的骨血,英國公府未來的繼承人。
旁邊的文武百官們見到他對宋襲野如此,都紛紛看向這裏。
就連坐在上位的明順帝,也注意到這裏的動靜,看了過來。
宋襲野沒想到李顯居然為了李聿給他行大禮,不禁有些意外。
按輩分來講,李顯是他長輩,按官職來說,雖說英國公隻是個虛銜,但要嚴格說起來,他這個正六品的昭信校尉受不得李顯這樣的禮。
“姑丈哪裏話,宴禮受不起。”宋襲野趕忙迴禮,李顯卻已經走開了。
他略微尷尬,隻能佯裝咳嗽一聲,迴了自己的座位。
目睹這一切的明順帝心裏有些不爽,他拉下臉,瞥了一眼坐在身邊看上去端莊賢惠的宋皇後,眸子裏閃過一絲不悅。
後宮嬪妃坐在他的位置後,有屏風隔開,隻能看到些人影。
明順帝心裏惦記劉貴人,今日宴會,她是貴人,隻能坐在最邊上。
明順帝正欲收迴目光,卻見幾丈之外的角落裏,露出一抹深青色的裙角。
他的眸子立刻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