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原寶有些急躁,他抓耳撓腮的樣子被書案後的賢王看到,不禁奇怪:“你這是怎麽了,可是不舒服?今夜不用你,去休息吧。”


    原寶想提沈姑娘的事,又怕王爺覺得他聒噪,隻好說起另一件事。


    “我的好殿下,好王爺,這錢呈望都被關押了幾天了,新的潭州府尹不久也要到任,可是聖上遲遲不召您迴京,您當真一點不急?”


    原寶有些無奈,這次潭州的事順利解決,跟著來的戶部和禮部的官員已於前幾天迴了京,就他們殿下,聖旨上壓根沒提。


    要知道,無聖旨召迴京,他們就不能迴京,否則就是抗旨。


    本想著迴京後趕上中秋,能進宮在聖上麵前表現一番,這次賢王表現可圈可點,按理來說應當嘉獎才對,他都快急死了,唯獨他們殿下,賢王,穩坐釣魚台。


    “本王都不急,你急什麽。”賢王語氣一片淡然之意,倒是可以聽出來一點也不急。


    “果然,都說皇帝不急,急死太監,說的也就是奴婢了。”


    原寶有些喪氣,去為賢王泡了壺茶,“殿下,這些說是潭州有名的茶,上次得來的您大部分送進京了,奴婢留了一點,殿下試試看。”


    好茶葉泡出來果然不一般,茶水清澈透亮,色澤明亮,隱約間還帶了幾分馥鬱的茶香味兒。


    賢王細抿了一口,果然是好茶,於是轉頭說:“本王依稀記得英國公也喜愛品茶,這新茶還有一些吧?”


    原寶立刻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意思,除去上次送去京城的茗茶,他總共就得了不過三罐,如今還剩下兩罐完好無損,隻待下個月帶迴京城,給殿下品嚐。


    “找人送去揚州,此事交給你去辦。”說完,先玩那個不再去看他,拿了本書,坐到床邊的榻上看書去了。


    原寶隻能照辦,他是賢王身邊的老人,自然知道如今賢王在朝中的處境,淑妃的安王背後有文臣,宋皇後所出的四皇子後麵有宋家,軍權在握。


    要想日後擺脫現在的困境,他們隻有尋求朝中那些中立派的支持,這裏麵,自然是英國公最為矚目。


    雖說英國公沒什麽實權,隻是個頭銜而已,但是能傳三代還未衰敗,可見盛寵優渥,拉攏英國公,的確是個好主意。


    可是英國公的亡妻也是宋家的人,如果到最後一切並不如他們所想,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原寶越想越覺得奇怪,按理說,王爺如今的身份,迴京後得個富庶的封地,去做個閑散的逍遙王爺是最好的結局,難道王爺另有打算?


    他滿肚子的疑問不好輕易問出口,隻能親自打包了茶葉,讓侍衛送去了揚州。


    臨近月底,沈清婉開始收拾行裝。


    沈父處理完老族長的喪事,成為揚州沈家的新任族長。


    但是他目前還有官職在身,且不常住在揚州,本宅裏一些重要事務也不能帶去京城,因此思前想後,沈父決定迴京後提前致仕,迴揚州安心做族長。


    沈母夫唱婦隨,能夠離開京城的喧囂,也未嚐不是一件樂事。


    李顯離京已經好幾個月,眼看要中秋,朝堂上雖無大事等著他,但是這幾個月,明順帝密信來了好幾封,皆是催促他於中秋前務必迴京。


    再就是段老夫人的家書,黃姨娘那孩子生下來就不好養,隔三岔五地請郎中,老夫人心裏有些擔心,也來信催促他盡快迴去。


    夫妻倆隻好在八月初啟程準備迴京。


    臨行前幾天,李顯收到了自潭州送來的禮物。


    李顯接過打開,居然是兩罐茶葉。


    “賢王可有說什麽?”他問送東西來的侍衛。


    那侍衛搖頭。


    李顯不免覺得有些奇怪。


    本來上次迴揚州,他就欠人賢王一個人情,如今再得這兩罐好茶葉,他便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賢王不受聖上重視,又遷出皇宮,此次去潭州,也是去處理爛攤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倒也是難為他了。


    賢王不比安王和四皇子,手裏的奇珍異寶多,能夠送他兩罐茶葉,想必也算是傾盡所有。


    如此想法一出,李顯對賢王的好感更勝一籌。


    沈清婉帶著沈沚阮一進書房,就見李顯的書案上擺著兩個白陶瓷罐子,不由得奇怪,“倒是哪裏來的罐子,裏麵裝的是什麽?”


    “是賢王自潭州送來的今年的新茶,味道堪稱上品,婉婉可要嚐嚐?”李顯看向妻子,迴答道。


    聽到是賢王這兩個字,沈沚阮不由得看向那兩罐茶葉,隨即又想到她生辰時,賢王送來的禮物,不由得悄悄紅了臉頰。


    沈清婉聽到是賢王送來的,也有些訝異,隨即麵上帶了笑,“知道你喜歡喝茶的倒是不多,下次見了,也得給王爺還禮才是。”說完這些,沈清婉去看沈沚阮的表情,果然,身邊的姑娘臉頰微紅,一臉的不好意思。


    沈清婉當下明了,又想到今早在沈沚阮的枕邊看到那日送來的盒子,被這孩子當個寶貝似放在枕邊,想必是賢王上了她的心。


    “我看國公爺還是書信一封送去潭州吧,我們再過幾天就要啟程迴京,也不知道賢王殿下要何時才能迴去,這幾日,我都聽見後院的人談論說潭州的流民都陸續迴去了,想必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


    李顯點頭:“行,就按婉婉的意思去辦,我看揚州的酒很不錯,就給殿下送兩壇過去。”


    禮尚往來,才不算占人便宜。


    於是兩日後,賢王的書案上多了兩壇酒。


    八月初,英國公李顯帶著自己的妻女,於揚州乘船而上。


    沈父與沈母也自然同行。


    有嶽父嶽母同行,李顯自然事事安排妥當細致,沈母對李顯一直很滿意,隻要對她女兒好,她並不會為難女婿。


    就是沈父還端著些架子,一路上跟李顯話不多,但是也不會讓李顯為難。


    做妾一事沈清婉早前已經跟沈父說明情況,她決定迴去後認沈沚阮做養女,記在自己名下,以後沈沚阮就不再是揚州沈家庶子的女兒,而是大房的人了。


    沈父雖然麵上嚴厲,但到底是心疼自己的女兒,沈清婉這些年雖說嫁入英國公府,李顯也很寵愛她,但是為人父母則計之深遠,讓沈沚阮進京,也是給女兒留一條後路。


    既然女兒心意已決,他也不再勸阻,隻希望女兒過得好,再不濟,迴揚州去,也能保證下半輩子衣食無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表妹有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朝拾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朝拾薪並收藏重生之表妹有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