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閣裏很安靜,隻有曾夫子夫妻二人與沈沚阮。
小廝上了茶,把門關上離開了。
“夫子,夫人。”
沈沚阮乖巧給兩人見禮。
“誒誒,好孩子,別這麽客氣。”
劉氏年近三十五歲,身量不高,總是把自己收拾得利索幹淨,頭上插著一把別致的銀簪子,微胖的臉上全是笑意。
劉氏見沈沚阮出落得亭亭玉立,站在那裏就讓人喜歡,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些。
還是女兒好,看上去又漂亮又招人心疼,不像家裏那兩個兒子,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另一個整日上房揭瓦,讓她心累。
沈沚阮坐在一邊,見劉氏看見她笑得開心,她也迴了一個善意地笑。
白淨的小可臉上有兩個淺淺的梨渦,別提多可愛了。
劉氏當即決定,這寶貝姑娘,還是盡快帶迴家,放在這偌大的府邸,她還不放心咧。
“今日叫你來,隻是想問一些關於你父親的事。”
曾夫子捋著胡須,看向沈沚阮。
聽到“父親”二字,沈沚阮刹那間睜大了雙眼。
她有些警覺,不自覺地挺直了背,白淨的小臉上剛才還帶著的微笑,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孩子,你別緊張,我們就是想問問,你的父親是不是叫沈青山,揚州人氏,家住在揚州府南邊?”
見沈沚阮臉上帶了些謹慎,劉氏開口道。
“是,家父是叫沈青山,家住在揚州府南。”
沈沚阮出於禮貌,雖然心裏有些防備,但還是迴答了他們的問題。
“那你可對夫子我之前有無印象?”
曾夫子撩起自己的胡須,繼續問道。
他與沈青山十幾年前相識,那時他還是個進京參加春闈的窮秀才,不到二十歲,沈青山也同為考生,不過才十六歲。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曾夫子蓄了胡須,看上去跟年輕時的他早已有了變化。
沈沚阮有些疑惑,她認真去看曾夫子的麵貌。
奈何她上一世十歲時沈青山便逝去,之後被扔到二叔家,等及笄之後便入了宋襲野的後院,生活的磨難早已讓她對兒時的記憶漸漸模糊。
更不要說這重來一世,許多事情跟之前大不一樣,她哪裏還能迴憶得起兒時的事。
沈沚阮迴憶了片刻,隻能搖頭。
“記不得了。”
這倒真是事實,沈沚阮年紀小,沈青山不舍得帶她出來,偶爾外出,最多十日之內就返迴。
與曾夫子的聯係也基本是以信件往來,沈沚阮就算兒時真的見過他,也早都忘記了。
“你看看,這是不是你父親的筆跡。”
曾夫子把身邊一遝信遞給沈沚阮。
“這是多年前我與你父親的來往信件,裏麵是你父親的親筆,這些信都珍藏在我禹州的老宅裏,裏麵不止一次提到“小女軟軟”,你看看。”
沈沚阮雙手接過,打開認真讀起來,裏麵的一些遣詞用句,包括她爹落筆時勾起來的筆畫,她都很熟悉,這的確是她爹的親筆信。
每封書信的落款處,都有他爹的親筆簽名。
時隔十幾年,再次看到她爹的親筆落款,那熟悉的一筆一畫,看得沈沚阮不禁眼眶發熱。
她認真看完每一封家書,每一封都會提到“小女軟軟如何之類的話。”從她爹的字裏行間中,任誰都可以看出她爹對她的疼愛。
“夫子與你父親生前是知己,你父親對於我有知遇之恩,我亦欽佩你父親的才華,隻是世事無常,我們最後一次書信不久,你父親就去世了,等我得到消息,趕去揚州時,你爹已經下葬,你亦不知所蹤,我在揚州尋你很久,無果,這才返迴禹州。”
曾夫子說完這番話,語氣也有些低沉,每每迴憶好友英年早逝,他都深感惋惜。
劉氏見自己的夫君有些傷感,她安慰似地拍拍曾夫子的手背。
“軟軟。”
劉氏開口叫她,說:“你能告訴我們,你父親去世之後你去了哪裏,又是如何到了這英國公府上?你父親去世後,我們多方打聽才知曉他並不是沈府的嫡子,你為何會來投奔當今的英國公夫人?”
劉氏這話問到了點子上,曾夫子也很想知道。
沈沚阮把手裏的信件放迴原處,聽見這個問題,整個人看上去帶著些委屈。
她慢慢開了口,邊迴憶,邊答道:“父親去世後,我被二叔帶迴了家,自此三年再沒出過宅子,這次是國公夫人去信揚州老家,指名讓我來京城,二嬸才送我來的,如今我在這府裏,待了有小半年了。”
聽聞沈沚阮這一番話,劉氏有些疑惑,她思忖片刻問:“聽聞這英國公夫人是沈家的獨女,你父親當時應該是記在了沈老爺名下,所以你才以庶子之女的身份來京城,也就是對外說,你是國公夫人的外甥女,是也不是?”
這話說得一點不假,當初曾夫子和劉氏夫婦二人一直覺得奇怪。
明明沈青山出自揚州名門沈府,為何身上一點大家世族的紈絝之風都沒有,反而是平易近人,對他人樂於幫助,後來才知道,他隻是沒什麽血緣關係的旁支庶子,隻是擔了個名頭而已。
沈青山當年沒有參加春闈,而是連夜迴了揚州,直到放榜之後,曾夫子才發現沈青山根本沒有參加考試,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他已經迴去了。
且之後沈青山被趕出了沈家,自此與沈家再無往來。
這些年,父女二人的生活過得有些拮據。
沈家對他們父女不聞不問,可想而知,後來沒了爹的小姑娘在二叔家過的是何等煎熬的日子。
“你今年是十三歲,對嗎?”劉氏心裏默默盤算起時間線來,得出了結論。
“是,過了春闈就要十四歲了。”
沈沚阮乖巧迴答。
夫妻二人對看一眼,劉氏神色溫柔繼續道:“軟軟,我們今天跟你說這些,是想告訴你,你爹生前,與你夫子,有過口頭約定,等你及笄後,便嫁入我曾家。”
這句話一出,沈沚阮立刻變得有些茫然。
她在這英國公府待了小半年,怎麽也沒想到,他爹的朋友居然是曾夫子,更沒想到她爹生前還給她定了個娃娃親。
“這個······,夫人,我爹沒有給我說過這些,我並不知曉。”
沈沚阮有些羞赧地垂下了腦袋。
“雖是口頭約定,沒有立文書,但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當初你爹去世,你又不見了蹤影,夫子我很是自責,如今已經找到你,且不論那婚約是否作數,你一個小姑娘,待在這府上,也不是長遠之計。”
“對呀,這英國公怎麽說也是皇親國戚,身份尊貴,你一個十幾歲的姑娘留在這裏難免引人口舌。”
這點劉氏剛才與自己相公攀談時已然猜到,為何國公夫人要讓沈沚阮來京城。
尤其是當初英國公當街強娶沈清婉一事,她也聽到過一些。
如今她陪在英國公夫人身邊,一切自然是夫人做主,她一個小姑娘,又怎麽能做得了主?
小廝上了茶,把門關上離開了。
“夫子,夫人。”
沈沚阮乖巧給兩人見禮。
“誒誒,好孩子,別這麽客氣。”
劉氏年近三十五歲,身量不高,總是把自己收拾得利索幹淨,頭上插著一把別致的銀簪子,微胖的臉上全是笑意。
劉氏見沈沚阮出落得亭亭玉立,站在那裏就讓人喜歡,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些。
還是女兒好,看上去又漂亮又招人心疼,不像家裏那兩個兒子,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另一個整日上房揭瓦,讓她心累。
沈沚阮坐在一邊,見劉氏看見她笑得開心,她也迴了一個善意地笑。
白淨的小可臉上有兩個淺淺的梨渦,別提多可愛了。
劉氏當即決定,這寶貝姑娘,還是盡快帶迴家,放在這偌大的府邸,她還不放心咧。
“今日叫你來,隻是想問一些關於你父親的事。”
曾夫子捋著胡須,看向沈沚阮。
聽到“父親”二字,沈沚阮刹那間睜大了雙眼。
她有些警覺,不自覺地挺直了背,白淨的小臉上剛才還帶著的微笑,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孩子,你別緊張,我們就是想問問,你的父親是不是叫沈青山,揚州人氏,家住在揚州府南邊?”
見沈沚阮臉上帶了些謹慎,劉氏開口道。
“是,家父是叫沈青山,家住在揚州府南。”
沈沚阮出於禮貌,雖然心裏有些防備,但還是迴答了他們的問題。
“那你可對夫子我之前有無印象?”
曾夫子撩起自己的胡須,繼續問道。
他與沈青山十幾年前相識,那時他還是個進京參加春闈的窮秀才,不到二十歲,沈青山也同為考生,不過才十六歲。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曾夫子蓄了胡須,看上去跟年輕時的他早已有了變化。
沈沚阮有些疑惑,她認真去看曾夫子的麵貌。
奈何她上一世十歲時沈青山便逝去,之後被扔到二叔家,等及笄之後便入了宋襲野的後院,生活的磨難早已讓她對兒時的記憶漸漸模糊。
更不要說這重來一世,許多事情跟之前大不一樣,她哪裏還能迴憶得起兒時的事。
沈沚阮迴憶了片刻,隻能搖頭。
“記不得了。”
這倒真是事實,沈沚阮年紀小,沈青山不舍得帶她出來,偶爾外出,最多十日之內就返迴。
與曾夫子的聯係也基本是以信件往來,沈沚阮就算兒時真的見過他,也早都忘記了。
“你看看,這是不是你父親的筆跡。”
曾夫子把身邊一遝信遞給沈沚阮。
“這是多年前我與你父親的來往信件,裏麵是你父親的親筆,這些信都珍藏在我禹州的老宅裏,裏麵不止一次提到“小女軟軟”,你看看。”
沈沚阮雙手接過,打開認真讀起來,裏麵的一些遣詞用句,包括她爹落筆時勾起來的筆畫,她都很熟悉,這的確是她爹的親筆信。
每封書信的落款處,都有他爹的親筆簽名。
時隔十幾年,再次看到她爹的親筆落款,那熟悉的一筆一畫,看得沈沚阮不禁眼眶發熱。
她認真看完每一封家書,每一封都會提到“小女軟軟如何之類的話。”從她爹的字裏行間中,任誰都可以看出她爹對她的疼愛。
“夫子與你父親生前是知己,你父親對於我有知遇之恩,我亦欽佩你父親的才華,隻是世事無常,我們最後一次書信不久,你父親就去世了,等我得到消息,趕去揚州時,你爹已經下葬,你亦不知所蹤,我在揚州尋你很久,無果,這才返迴禹州。”
曾夫子說完這番話,語氣也有些低沉,每每迴憶好友英年早逝,他都深感惋惜。
劉氏見自己的夫君有些傷感,她安慰似地拍拍曾夫子的手背。
“軟軟。”
劉氏開口叫她,說:“你能告訴我們,你父親去世之後你去了哪裏,又是如何到了這英國公府上?你父親去世後,我們多方打聽才知曉他並不是沈府的嫡子,你為何會來投奔當今的英國公夫人?”
劉氏這話問到了點子上,曾夫子也很想知道。
沈沚阮把手裏的信件放迴原處,聽見這個問題,整個人看上去帶著些委屈。
她慢慢開了口,邊迴憶,邊答道:“父親去世後,我被二叔帶迴了家,自此三年再沒出過宅子,這次是國公夫人去信揚州老家,指名讓我來京城,二嬸才送我來的,如今我在這府裏,待了有小半年了。”
聽聞沈沚阮這一番話,劉氏有些疑惑,她思忖片刻問:“聽聞這英國公夫人是沈家的獨女,你父親當時應該是記在了沈老爺名下,所以你才以庶子之女的身份來京城,也就是對外說,你是國公夫人的外甥女,是也不是?”
這話說得一點不假,當初曾夫子和劉氏夫婦二人一直覺得奇怪。
明明沈青山出自揚州名門沈府,為何身上一點大家世族的紈絝之風都沒有,反而是平易近人,對他人樂於幫助,後來才知道,他隻是沒什麽血緣關係的旁支庶子,隻是擔了個名頭而已。
沈青山當年沒有參加春闈,而是連夜迴了揚州,直到放榜之後,曾夫子才發現沈青山根本沒有參加考試,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他已經迴去了。
且之後沈青山被趕出了沈家,自此與沈家再無往來。
這些年,父女二人的生活過得有些拮據。
沈家對他們父女不聞不問,可想而知,後來沒了爹的小姑娘在二叔家過的是何等煎熬的日子。
“你今年是十三歲,對嗎?”劉氏心裏默默盤算起時間線來,得出了結論。
“是,過了春闈就要十四歲了。”
沈沚阮乖巧迴答。
夫妻二人對看一眼,劉氏神色溫柔繼續道:“軟軟,我們今天跟你說這些,是想告訴你,你爹生前,與你夫子,有過口頭約定,等你及笄後,便嫁入我曾家。”
這句話一出,沈沚阮立刻變得有些茫然。
她在這英國公府待了小半年,怎麽也沒想到,他爹的朋友居然是曾夫子,更沒想到她爹生前還給她定了個娃娃親。
“這個······,夫人,我爹沒有給我說過這些,我並不知曉。”
沈沚阮有些羞赧地垂下了腦袋。
“雖是口頭約定,沒有立文書,但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當初你爹去世,你又不見了蹤影,夫子我很是自責,如今已經找到你,且不論那婚約是否作數,你一個小姑娘,待在這府上,也不是長遠之計。”
“對呀,這英國公怎麽說也是皇親國戚,身份尊貴,你一個十幾歲的姑娘留在這裏難免引人口舌。”
這點劉氏剛才與自己相公攀談時已然猜到,為何國公夫人要讓沈沚阮來京城。
尤其是當初英國公當街強娶沈清婉一事,她也聽到過一些。
如今她陪在英國公夫人身邊,一切自然是夫人做主,她一個小姑娘,又怎麽能做得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