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姨娘懷孕的事沒過多久,沈沚阮也聽說了。


    她每日上午跟曾夫子聽學,午膳過後便去集芳院跟姑母學習彈琴和畫畫。


    偶爾也能跟姑母在棋盤上對弈。


    自打黃姨娘有孕,沈清婉就沒怎麽出過院子的門。


    以前天氣晴好,還能帶著沈沚阮偶爾轉轉花園,如今進了冬天,她花園也不去了,有了沈沚阮陪在身邊,除了偶爾迴一趟娘家,她的日子倒也過得舒適。


    不聞,不問,是集芳院如今的態度。


    沈沚阮的琴藝進步很大,不過短短半個月,那首鳳求凰便能夠被她一次彈個順暢。


    三皇子送的曲譜被她好好珍藏起來,這可是未來皇帝送的東西,她以後一定格外珍藏,說不定還能傳給自己的後代,這也未嚐不是一件榮耀的事。


    進了冬月,曾夫子的夫人終於在曾夫子的期盼中翩然而至。


    沈沚阮如今寫出來的字已然就是沈青山的字跡,他親眼看著沈沚阮寫得越來越好,那一筆一畫,可不就是跟沈青山一模一樣。


    曾夫子很滿意,看向沈沚阮的目光也越發慈愛,再加之他聽伺候他的小廝說過,這丫頭是從揚州來的。


    曾夫子肯定這就是他的好知己沈青山的寶貝女兒,心裏十分欣慰。


    當年聽聞沈青山病逝,他立刻收拾東西從禹州趕往揚州。


    多年前的慷慨解囊,以及後來二人成為知己,這段記憶曾夫子時常迴憶。


    如果不是得到當年沈青山的幫助,他也不可能參加科舉一舉成名,如今他有這樣的日子,也多虧他的好知己。


    這麽多年,讓他最遺憾的就是當他趕去揚州時,沈青山早已入土為安,他沒有葬入祖墳,而是被族裏的人葬在了一處偏僻的山腳,而他的女兒,也不知所蹤。


    曾夫子去過沈家的老宅,多番打聽,都被人禮貌地請了出來。


    說是沒有見過這個小姑娘,曾夫子尋了半個月未果,也隻能打道迴府。


    誰知道這幾年過去了,居然讓他在英國公府見到了沈青山的女兒。


    看到這個如今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孩子,曾夫子甚至欣慰,同時他也沒忘,當初與沈青山的口頭玩笑:讓他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


    曾夫子今日要接自己的妻子入府,因此,文華閣今日便不再上課,幾位少爺和小姐可自行安排時間。


    李聿迴了自己院子,再過三個月左右就是春闈,他最近得曾夫子指導,覺得在文章方麵大有長進,因此更加刻苦,隻埋頭讀書,連身邊的小廝告訴他黃姨娘有了身孕這一事,他也不去理會。


    李源這下開心了,今日不用上課,他也不想在府裏待著,早上去給老夫人請了安,他便央求著張姨娘讓自己出府。


    整日悶在府裏,他快要被憋死了。


    張姨娘最近忙著想辦法處理黃姨娘的孩子,冬日裏各個莊子上的農活也告一段落,她得忙著看各個莊子的賬本,忙得手腳不沾地,一個沒看住,李源就溜出了府。


    這天一大早,曾夫子就在文華閣裏等著。


    本來一個月也有兩日他可以家去,但是他能迴家,沈沚阮他可是帶不走,再者這件事他也想詢問過妻子的意見再做打算。


    如果這孩子真的是故人的女兒,那他一定是要把這姑娘接迴自己家,做兒媳婦也好,做女兒也罷,最少也得讓這個孩子有個安身的地方,這才不枉沈青山與他的情誼。


    再者他知道沈青山並非沈家嫡親的兒子,跟現在的英國公夫人並不是親姐弟。


    既然不是嫡親的姐弟,那沈沚阮在這府上處境可謂尷尬。


    雖然他是個教書先生,主打一個兩耳不聞府上事,一心隻為教好書。


    但是曆來有些門第的府上都會涉及妻妾爭寵,嫡庶之分,這英國公府也不例外。


    他親眼見著府裏的這幾位少爺和老夫人身邊的小姐對沈沚阮都是一副看不起的樣子,心裏更是覺得這孩子可憐。


    自己雖然不做官,但是靠著做夫子,家裏倒是吃穿不愁,隻待自己的妻子來了,商量好後,等春闈一過,便把這孩子接走。


    曾夫子打定主意,隻等曾夫人來。


    曾夫子在京城的南邊一處巷子裏租了宅子,自己的夫人帶著兩個孩子住在裏麵。


    雖然不說有多富貴,但是養個女兒倒也不是不能。


    想了這許多,曾夫子決定待會跟妻子好好商量商量。


    午後剛過,曾夫子的妻子劉氏到了。


    曾夫子十分高興,趕忙吩咐小廝去梨花苑請沈沚阮,說是自己的夫人來了,請姑娘過去一敘。


    曾夫子平日裏對沈沚阮頗為照顧,沈沚阮心裏也很感激,她正準備往集芳院去,卻被下人叫住,說是曾夫子的夫人來了,請她過去。


    沈沚阮不疑有他,讓紅袖先去集芳院說一聲,自己去了文華閣。


    “你確定這姑娘就是沈先生的女兒嗎?會不會太巧了。”


    曾夫子的妻子劉氏歸置好自己給曾夫子帶來的冬衣,一臉的不可思議。


    她上個月收到曾夫子的信時,也是難以置信。


    沒想到他們當初在揚州沒找到的人,如今卻在京城的英國公府見到了。


    “也就是說,沈先生是揚州沈家的庶子,是這英國公府夫人的庶弟?”


    劉氏小聲地詢問,他們夫婦怎麽也沒想到,那個兩袖清風,看上去平易近人的才子,居然是出自揚州名門沈家。


    “是,我後來仔細迴想了一下,又問了當時主管戶籍的官員,沈兄的確來自揚州沈家,隻是他太低調,從來不與我們說這些,我們也隻當他是普通學子罷了。”


    曾夫子捋著胡須,眼神裏不禁更帶著些欽佩。


    雖是庶子,但是出自名門,想必看不上他們這些寒門學子,沒想到沈青山不光在金錢上對他慷慨解囊,在學問上也是不吝賜教。


    他同屆的許多同僚們都在學問上或多或少得到過沈青山的指點。


    可惜了這麽好的人,卻早早去了,不免讓人唏噓。


    曾夫人劉氏也深感遺憾,夫妻二人坐著說了會話,決定等沈沚阮來了,看看小姑娘的態度。


    一炷香的時間後,沈沚阮踏進了文華閣的門。


    劉氏一見有一位身段嫋嫋的少女走進來,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表妹有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朝拾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朝拾薪並收藏重生之表妹有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