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緊盯著呈現劉淵身後事的光幕,神色凝重。


    曹操率先開口,語氣中透著幾分感慨與思索:“這劉淵,臨終安排效仿司馬炎,本想家族內傳穩坐江山,卻不想重蹈覆轍。你們怎麽看?”


    賈詡手撫下巴,目光如炬,緩緩說道:“主公,劉淵所學不過西晉之形,未得其神。西晉‘八王之亂’,根源在於宗室權力過重且缺乏製衡。劉淵照搬,卻未深思其中要害,如此,內亂豈會不來?”


    荀攸微微點頭,接話道:“不錯,劉淵雖以宗室為權力核心,看似穩固,實則隱患重重。他忽略了權力若缺乏合理分配與約束,必會引發紛爭,就像西晉一般,內耗不斷。”


    程昱皺著眉頭,補充道:“再者,漢趙這些王爺,受西晉‘八王之亂’影響,心性已變。一旦局勢有變,為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在所難免。”


    ······


    【話說劉淵啊,就這麽一病不起,《晉書·載記·劉元海載記》裏寫得明白,“七月,淵臥疾,……十八日,淵崩於光極殿。”


    劉淵這一死,劉和順理成章就繼位了。


    可這劉和啊,屁股還沒在皇位上坐熱乎幾天,就急吼吼地要搞事情,發兵去攻打他的庶弟、大司馬劉聰,還有其他三位王爺。


    這事兒在史書裏雖然沒詳細說為啥,但咱也能猜到,肯定是權力這玩意兒鬧的。


    結果呢,就像《晉書·載記·劉聰載記》裏講的,“和將誅聰,……聰勒兵入,升其光極前殿,殺和於西室。”


    劉和這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被劉聰給殺了,劉聰順勢就自己稱帝了。


    劉聰這一當上皇帝,馬上就開始折騰。


    他派族弟劉曜、東萊公王彌等人,帶著四萬大軍,朝著洛陽周邊的郡縣就去了,擺明了是要孤立洛陽。


    這時候,西晉那邊是啥反應呢?


    咱看看南方那些州,從《晉書》裏能找到不少當時官員的表現。


    像王敦,《晉書·王敦傳》裏說他“日與朝士縱酒作樂”,天天就知道召集士族們喝酒作樂,國家都快亂成啥樣了,他根本就不管。


    還有王澄,《晉書·王澄傳》裏寫著,“澄軍於沔漢,……聞山簡敗,……率眾而還。”


    他帶著兵從荊州出發,那速度慢得像蝸牛爬,好不容易到了南陽,一聽荊州刺史山簡的軍隊戰敗了,嚇得扭頭就往迴跑。


    再看王衍,《晉書·王衍傳》裏講,“及東海王越薨,……眾共推衍為元帥。衍以賊寇鋒起,懼不敢當。……乃自許昌率其黨東下。”


    王衍帶著十幾萬大軍,居然公開逃跑,結果在苦縣被石勒打得全軍覆沒,那場麵,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同年夏天,局勢變得更糟糕了。


    劉曜、王彌按照《晉書·劉聰載記》裏說的,“永嘉五年,……聰遣劉曜、王彌、石勒等率眾寇洛陽。……曜等遂陷洛陽,……害諸王公及百官已下三萬餘人,於洛水北築為京觀。遷帝及惠帝羊皇後、傳國六璽於平陽。”


    劉曜這個人可不是劉淵,之前說了劉淵是標準的漢族士大夫,重視名聲,性格也比較偏向中原人。


    但劉曜就是標準的胡人思維,隻懂得殺人!


    他們攻破了洛陽,把晉懷帝關在端門,還侮辱了晉朝的羊皇後,殘忍地殺了三萬多公卿和老百姓,最後把晉懷帝擄到了平陽。


    丁未日那天,劉聰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嘉平,沒過多久,就把晉懷帝給殺了。


    晉懷帝被殺的消息一傳開,晉秦王司馬鄴在 313 年跑到長安稱帝,這就是晉湣帝。


    這時候的西晉,就剩下長安和周邊那麽一小塊地方,《晉書·湣帝紀》裏說,“時天下大亂,長安城中戶不盈百,牆宇頹毀,蒿棘成林。”


    就這麽慘。


    晉湣帝沒辦法,隻能下令讓司馬睿、劉琨等人,帶著共七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去攻打平陽。


    可是呢,《晉書·元帝紀》裏寫著,“湣帝即位,……加左丞相。……建興元年,……詔加睿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睿以方平定江東,未遑北伐。”


    身為主力的司馬睿,在那些士族的鼓動下,居然不聽命令,不發兵。


    到了 316 年,劉聰又派劉曜去攻打長安,就像《晉書·劉曜載記》裏說的,“曜攻陷長安外城,湣帝退保小城,……湣帝麵縛輿櫬,降於軍門。”


    劉曜攻破了長安,晉湣帝沒辦法,隻能投降,西晉就這麽亡了。


    不過,關於西晉到底啥時候算滅亡,有人覺得晉懷帝被殺的時候,西晉就已經沒了,司馬鄴也就是個割據勢力。


    反正這時候,漢趙基本上拿下了關中、關東地區,匈奴控製了幾乎整個中原,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就這麽開始了。


    各個少數民族也陸續在北方建立起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五胡十六國”。


    再看南方,西晉一滅亡,司馬睿就在建康重新建立了晉廷,自己當上了皇帝,就是晉元帝,史稱東晉。


    東晉穩定下來之後,大量任用從北方來的僑姓世族,卻打壓當地的吳姓世族。為啥呢?


    因為北方的威脅一直都在,東晉朝廷得靠著這些世族和方鎮的支持,才能穩住局勢。


    可這麽一來,不少有實力的世族就開始琢磨著叛變,想奪權。


    當時晉元帝特別倚重王氏家族,讓王導當丞相,王敦掌管軍事,這就是大家說的“王與馬,共天下”,這在《晉書·王導傳》等好多史書裏都能看到。


    要說這司馬睿,那可真是曆史上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了。


    他不僅沒辦法獨掌大權,而且一輩子都被臣子控製著。


    關於他的出身,還有個特別有名的傳言,叫“牛繼馬後”。


    曹魏的時候,有本叫《玄石圖》的書流傳很廣,上麵寫著“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也聽說過。


    司馬懿手下有個大將叫牛金,為他立了不少功勞。


    可是司馬懿晚年的時候,《晉書·元帝紀》裏說,“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


    因為忌憚這個預言,就設了個計,把牛金給毒死了。司馬師不明白,就問他爹為啥。


    司馬懿就教訓他說:“你忘了石瑞裏說‘馬後有牛’嗎?”


    司馬懿以為這麽做,司馬氏子孫就能安穩了。


    可他沒想到,他孫子司馬覲承襲了琅邪王的爵位之後,他的妻子夏侯氏居然和王府裏一個叫牛金的小吏勾搭上了,還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司馬睿。


    這個故事雖然很多人覺得有點牽強附會,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些文獻裏都提到過,但是確實有不少書都記錄了這個事兒。


    後人還拿這個事兒來笑話呢,比如說明朝的李贄,就直接管東晉叫“南朝晉牛氏”,都不承認是司馬氏的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夜微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夜微涼並收藏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