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司馬懿:我又成托孤重臣了!!!
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 作者:錦夜微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緊盯著直播畫麵,司馬懿在戰場上排兵布陣,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看著看著,曹操不自覺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可轉瞬,他眉頭一皺,對著直播那頭的司馬懿質問道:“你為何平白無故就放棄遼東?竟任由鮮卑人壯大勢力,你到底怎麽想的?”
司馬懿倒也毫不含糊,直言迴應:“曹丞相,您不也讓匈奴人居住在並州之地嗎?這可是您定下的策略,我不過是個臣子,按令行事罷了。”
曹操一聽,先是怒目圓睜,周身散發著不容侵犯的威嚴,可很快,他長歎一口氣,語氣裏滿是複雜情緒:“司馬仲達啊,你確實是個人才。”
說完,曹操轉頭看向賈詡等人,神色凝重地問道:“直播裏提到了‘五胡亂華’,諸位可有辦法改變這局麵?”
賈詡略作思索,上前一步說道:“要不把胡人的貴族都‘請’到洛陽來,然後…… 讓他們意外暴斃。” 那語氣輕飄飄的,卻透著一股讓人脊背發涼的寒意。
荀攸也站出來發表看法:“此策雖能解一時之急,穩住當下局勢,但要想長治久安,更重要的是讓胡人部落真心歸附。
丞相不妨下令,讓胡人全部取漢姓,推行漢化。如此,不出五十年,這些胡人定會棄胡歸夏。”
曹操聽後,緩緩點頭,沉聲道:“不錯,孤早年隻想著讓胡人不再鬧事,卻沒料到反倒養虎為患。
就依你所言,即刻下令,讓居住在我大漢境內的胡人,必須取漢姓,摒棄胡俗,一律漢化!”
這時,許褚撓了撓頭,一臉憨態地問道:“丞相,要是那些胡人不願意咋辦?”
曹操眼神瞬間變得狠辣無比,一字一頓地說:“要麽乖乖漢化,要麽,就割了他們的腦袋!”
······
劉備不禁長歎一聲,轉頭看向身旁的諸葛亮等人,語氣中滿是惋惜:“這司馬懿,當真是難得的大才。曹操麾下竟有這般人物,實在是可惜啊!”
諸葛亮輕搖羽扇,神色平靜,緩緩開口:“主公莫要憂慮,依亮看來,這司馬懿野心勃勃,日後定會篡魏自立。曹操何等精明,豈會容他?到時候,他們自會窩裏鬥,曹操定會為我們除去這心腹大患 。”
“哼!” 張飛一聽,猛地一拍桌子,滿臉鬱悶,“大哥,軍師,那曹操和司馬懿簡直無能透頂!居然就這麽把俺的老家拱手讓給了胡人!”
劉備聞言,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看向諸葛亮,急切問道:“軍師,此事該如何是好?若是因為我們,致使夷狄入侵,那我等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呐!”
就在這時,諸葛亮身後的馬良向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主公,軍師,在下自幼居住荊楚之地,對武陵一帶頗為了解。那裏有五溪蠻各部,他們雖個個勇猛善戰,但並無太大野心。或許,我們可以嚐試招撫。”
劉備和諸葛亮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同時點了點頭。
諸葛亮看向馬良,神色溫和卻又帶著幾分期許:“季常,那就有勞你走一趟,做這個說客。告訴那些部落,隻要他們願意下山,我們定會全力庇護,還會幫他們學習耕作之術,讓他們與我大漢百姓一般無二。”
“沒錯!” 劉備連忙附和,“軍師所言,正是我意。”
馬良連忙高聲應道:“遵令!”
······
【這時候啊,你要是跟我說,司馬懿心裏頭已經藏著篡權的小九九了,我信!
這老狐狸,心裏指不定怎麽琢磨呢。
可你要說他有十足的把握篡權,打死我都不信!
當時那情形,換誰都想不到司馬懿敢造反,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為啥這麽篤定呢?
因為當時曹魏的掌舵人是曹叡啊!
這曹叡,性格上雖說有點小毛病,可絕對是個稱職的皇帝,放眼華夏曆史,能比他強的,估計也就兩成。
曹叡這人,行事沉穩得很,性格剛毅,腦子轉得快,決斷力那叫一個強。
最關鍵的是,他把製衡這門藝術玩得賊溜。
剛上位沒多久,就把朝政大權牢牢攥在自己手裏,幾個輔政大臣,在他眼裏就跟擺設似的。
為了削弱這些大臣的勢力,曹叡玩了一手漂亮的 “調虎離山”。
他借著戰事頻繁,把曹休、曹真和司馬懿這三位實力最強的輔政大臣,一次又一次地往邊境調。
這三人在都城待的時間少得可憐,對中央朝政的影響力自然就小了。
結果呢,曹休和曹真沒扛住這頻繁的調動,在太和二年和太和五年先後去世。
四位輔政大臣,就剩下陳群還留在都城,可陳群手裏沒軍權啊,對曹叡的權力根本構不成威脅。
就這麽著,曹叡輕輕鬆鬆地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裏,成為了曹魏真正的話事人。
從那以後,曹叡穩坐魏國權力的寶座,不管是對外打仗,還是對內改革,他都是那個拍板的人。
他下的詔令,那是令行禁止。在他統治期間,壓根就沒出過能威脅皇權的權臣。
有時候,大臣們都反對他的決策,他照樣我行我素,獨斷專行。
有個事兒,特別能說明他對權力和局勢的掌控力。
曹叡的女兒淑夭折了,他非要親自去送靈。這時候,司空陳群帶著一幫大臣拚命勸諫,可曹叡就跟沒聽見似的,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
就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他對權力的把控有多牢固。比起宋仁宗來,那可強太多了!
曹叡在位的時候,還指揮曹真、司馬懿成功抵禦了東吳和蜀漢的進攻,平定了鮮卑,滅了公孫淵,那功績相當顯赫,把曹魏王朝推向了全盛時期。
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曹叡說不定真能實現華夏的再次統一。
可曆史就是這麽愛開玩笑,就在曹叡意氣風發的時候,他突然病倒了。
公元 239 年 1 月,年僅三十五歲的曹叡重病臥床,沒多會兒就撒手人寰了。
這一去世,可就給了司馬懿機會。
已經六十歲高齡的司馬懿,和曹真的兒子曹爽,成了曹魏的托孤重臣。
這一迴,司馬懿的對手變成了曹爽。
這曹爽過得爽不爽,咱不知道,可司馬懿心裏肯定樂開了花。
曹爽從小生活在富貴窩裏,哪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的對手啊!】
看著看著,曹操不自覺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可轉瞬,他眉頭一皺,對著直播那頭的司馬懿質問道:“你為何平白無故就放棄遼東?竟任由鮮卑人壯大勢力,你到底怎麽想的?”
司馬懿倒也毫不含糊,直言迴應:“曹丞相,您不也讓匈奴人居住在並州之地嗎?這可是您定下的策略,我不過是個臣子,按令行事罷了。”
曹操一聽,先是怒目圓睜,周身散發著不容侵犯的威嚴,可很快,他長歎一口氣,語氣裏滿是複雜情緒:“司馬仲達啊,你確實是個人才。”
說完,曹操轉頭看向賈詡等人,神色凝重地問道:“直播裏提到了‘五胡亂華’,諸位可有辦法改變這局麵?”
賈詡略作思索,上前一步說道:“要不把胡人的貴族都‘請’到洛陽來,然後…… 讓他們意外暴斃。” 那語氣輕飄飄的,卻透著一股讓人脊背發涼的寒意。
荀攸也站出來發表看法:“此策雖能解一時之急,穩住當下局勢,但要想長治久安,更重要的是讓胡人部落真心歸附。
丞相不妨下令,讓胡人全部取漢姓,推行漢化。如此,不出五十年,這些胡人定會棄胡歸夏。”
曹操聽後,緩緩點頭,沉聲道:“不錯,孤早年隻想著讓胡人不再鬧事,卻沒料到反倒養虎為患。
就依你所言,即刻下令,讓居住在我大漢境內的胡人,必須取漢姓,摒棄胡俗,一律漢化!”
這時,許褚撓了撓頭,一臉憨態地問道:“丞相,要是那些胡人不願意咋辦?”
曹操眼神瞬間變得狠辣無比,一字一頓地說:“要麽乖乖漢化,要麽,就割了他們的腦袋!”
······
劉備不禁長歎一聲,轉頭看向身旁的諸葛亮等人,語氣中滿是惋惜:“這司馬懿,當真是難得的大才。曹操麾下竟有這般人物,實在是可惜啊!”
諸葛亮輕搖羽扇,神色平靜,緩緩開口:“主公莫要憂慮,依亮看來,這司馬懿野心勃勃,日後定會篡魏自立。曹操何等精明,豈會容他?到時候,他們自會窩裏鬥,曹操定會為我們除去這心腹大患 。”
“哼!” 張飛一聽,猛地一拍桌子,滿臉鬱悶,“大哥,軍師,那曹操和司馬懿簡直無能透頂!居然就這麽把俺的老家拱手讓給了胡人!”
劉備聞言,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看向諸葛亮,急切問道:“軍師,此事該如何是好?若是因為我們,致使夷狄入侵,那我等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呐!”
就在這時,諸葛亮身後的馬良向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主公,軍師,在下自幼居住荊楚之地,對武陵一帶頗為了解。那裏有五溪蠻各部,他們雖個個勇猛善戰,但並無太大野心。或許,我們可以嚐試招撫。”
劉備和諸葛亮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同時點了點頭。
諸葛亮看向馬良,神色溫和卻又帶著幾分期許:“季常,那就有勞你走一趟,做這個說客。告訴那些部落,隻要他們願意下山,我們定會全力庇護,還會幫他們學習耕作之術,讓他們與我大漢百姓一般無二。”
“沒錯!” 劉備連忙附和,“軍師所言,正是我意。”
馬良連忙高聲應道:“遵令!”
······
【這時候啊,你要是跟我說,司馬懿心裏頭已經藏著篡權的小九九了,我信!
這老狐狸,心裏指不定怎麽琢磨呢。
可你要說他有十足的把握篡權,打死我都不信!
當時那情形,換誰都想不到司馬懿敢造反,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為啥這麽篤定呢?
因為當時曹魏的掌舵人是曹叡啊!
這曹叡,性格上雖說有點小毛病,可絕對是個稱職的皇帝,放眼華夏曆史,能比他強的,估計也就兩成。
曹叡這人,行事沉穩得很,性格剛毅,腦子轉得快,決斷力那叫一個強。
最關鍵的是,他把製衡這門藝術玩得賊溜。
剛上位沒多久,就把朝政大權牢牢攥在自己手裏,幾個輔政大臣,在他眼裏就跟擺設似的。
為了削弱這些大臣的勢力,曹叡玩了一手漂亮的 “調虎離山”。
他借著戰事頻繁,把曹休、曹真和司馬懿這三位實力最強的輔政大臣,一次又一次地往邊境調。
這三人在都城待的時間少得可憐,對中央朝政的影響力自然就小了。
結果呢,曹休和曹真沒扛住這頻繁的調動,在太和二年和太和五年先後去世。
四位輔政大臣,就剩下陳群還留在都城,可陳群手裏沒軍權啊,對曹叡的權力根本構不成威脅。
就這麽著,曹叡輕輕鬆鬆地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裏,成為了曹魏真正的話事人。
從那以後,曹叡穩坐魏國權力的寶座,不管是對外打仗,還是對內改革,他都是那個拍板的人。
他下的詔令,那是令行禁止。在他統治期間,壓根就沒出過能威脅皇權的權臣。
有時候,大臣們都反對他的決策,他照樣我行我素,獨斷專行。
有個事兒,特別能說明他對權力和局勢的掌控力。
曹叡的女兒淑夭折了,他非要親自去送靈。這時候,司空陳群帶著一幫大臣拚命勸諫,可曹叡就跟沒聽見似的,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
就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他對權力的把控有多牢固。比起宋仁宗來,那可強太多了!
曹叡在位的時候,還指揮曹真、司馬懿成功抵禦了東吳和蜀漢的進攻,平定了鮮卑,滅了公孫淵,那功績相當顯赫,把曹魏王朝推向了全盛時期。
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曹叡說不定真能實現華夏的再次統一。
可曆史就是這麽愛開玩笑,就在曹叡意氣風發的時候,他突然病倒了。
公元 239 年 1 月,年僅三十五歲的曹叡重病臥床,沒多會兒就撒手人寰了。
這一去世,可就給了司馬懿機會。
已經六十歲高齡的司馬懿,和曹真的兒子曹爽,成了曹魏的托孤重臣。
這一迴,司馬懿的對手變成了曹爽。
這曹爽過得爽不爽,咱不知道,可司馬懿心裏肯定樂開了花。
曹爽從小生活在富貴窩裏,哪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的對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