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平定遼東
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 作者:錦夜微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漢末年,那可是個戰火紛飛、軍閥混戰的亂世。天下大亂,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得很。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叫公孫度的家夥,占據了遼東這塊地盤。
這公孫度建立的割據勢力,對待曹魏那態度,就跟六月的天一樣,說變就變,時而反叛,時而歸降,一直維持著半獨立的狀態,在曹魏眼皮子底下晃悠,時不時搞點小動作。
後來,公孫度的孫子公孫淵繼承了遼東太守的位置。
這公孫淵比他爺爺還囂張,對魏國那是傲慢無禮到了極點,完全不把曹魏放在眼裏。
這可把當時的魏國皇帝曹叡給惹毛了,曹叡那是龍顏大怒,心裏想:“你公孫淵算哪根蔥,敢在我麵前這麽放肆!”
於是,他立刻派遣荊州刺史毋丘儉出任幽州刺史,去收拾公孫淵。
毋丘儉領了命令,那是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可誰知道,倒黴的事情來了。
當時遼水突然大漲,就像發了瘋的猛獸,阻擋了毋丘儉的進軍之路。
這仗還沒怎麽打呢,毋丘儉就出師不利,隻能灰溜溜地返迴。這一迴去,可把公孫淵給樂壞了。
不知道公孫淵哪根筋搭錯了,在公元 237 年,做出了一個驚掉所有人下巴的決定。
他竟然自立為燕王,還像模像樣地設置排列百官,把襄平定為都城。
這還不算完,他還派遣使者向南與孫權通好,封拜邊民,還誘引鮮卑,在北方地區不停地侵擾,搞得烏煙瘴氣。
曹叡一看,這還得了!
毋丘儉搞不定遼東這檔子事,那怎麽辦呢?
沒辦法,隻能啟用司馬懿了。
這司馬懿可是個厲害角色,曹叡心裏清楚,隻有他出馬,或許才能解決公孫淵這個大麻煩。
公元 238 年正月,司馬懿率領著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城出發。
這隊伍浩浩蕩蕩,就像一條鋼鐵巨龍,經過孤竹,越過碣石。
到了六月,終於抵達了遼水。
公孫淵聽說司馬懿來了,嚇得趕緊命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領步騎數萬,依傍遼水修築圍塹二十多裏。
他們把營壘修得堅固無比,壁壘築得高高的,就像一隻縮在殼裏的烏龜,準備阻擊魏軍。
司馬懿一看這情況,心裏就有了主意。
他采用聲東擊西的計謀,先在南線多處樹立旗幟,那旗幟在風中唿唿作響,就像無數隻手在召喚。
這是佯裝攻打圍塹,目的就是吸引敵軍主力。
而他呢,卻悄悄地將主力渡過遼水,逼近敵軍的襄平大本營。
這一招可把部將們給弄糊塗了,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緣由。
司馬懿就跟大家解釋說:“敵人堅守營壘,高築壁壘,就是想讓我們軍隊疲憊、糧草耗盡。
倘若我們攻城,那可就正落入他們的計謀了。
古人說,敵人雖然高壘深溝,卻不得不與我交戰,是因為我們攻擊了他們必定救援的地方。
如今他們大軍都在這裏,老巢卻是空虛的。
我直接指向襄平,敵軍必定恐懼,恐懼就會求戰,到時候擊敗他們就必定無疑了。”
說完,他就整頓軍陣前進。果不其然,敵軍看到魏軍直逼襄平,嚇得趕緊出來截擊。
司馬懿看到敵軍出來了,笑著對諸位將領說:“我之所以不攻打他們的營壘,正是要等來現在的局麵。”
於是,他指揮魏軍猛烈攻擊,就像猛虎下山一樣,三次交戰皆獲勝利。
接著,魏軍乘勝進軍,把襄平包圍得水泄不通。
當初公孫淵聽聞魏軍前來進攻,就向孫權求救。
孫權也出兵為他聲援,還給他寫了封信,信裏說:“司馬懿善於用兵,所到之處無可阻擋,我可深深為賢弟你感到擔憂啊。”
這時候,又出了個意外。恰逢接連降下大雨,遼水暴漲,平地積水數尺。這大水就像汪洋大海,把魏軍都給嚇壞了。
諸位將領一看這情況,心裏害怕,就想要遷移營地。
司馬懿一看,這可不行!他立刻下令,有膽敢提議遷移營地的人斬首。
都督令史張靜違抗命令,結果被斬殺。這一下,軍心才安定下來。
公孫淵的軍隊趁著大雨出城,打柴放牧,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安然自若。
魏將看到這情況,都請求出擊,想要教訓教訓公孫淵的軍隊。
可司馬懿卻不允許,他心裏打著自己的算盤,故意顯露弱勢。
朝廷聽說雨大敵軍強大,不少人就請求召迴司馬懿。
可曹叡卻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他開口說道:“司馬懿麵臨危急能夠隨機應變,生擒公孫淵指日可待。”
你看看,明白事理,不插手軍事的君主多麽重要可貴。
一個多月後,雨終於停了,水位也逐漸退去。魏軍完成了對襄平的包圍,開始晝夜不停地猛烈攻打。這攻打聲就像打雷一樣,震耳欲聾。
城內糧食耗盡,百姓餓死的眾多,公孫淵的將領楊祚等人也投降了。
八月,公孫淵派相國王建、禦史大夫柳甫請求解除包圍。
司馬懿一看,這哪行啊!他直接斬殺使者,還發布檄文嚴厲斥責。
公孫淵沒辦法,又派侍中衛演來請求確定日期送人質。
司馬懿還是拒絕接收人質,他鐵了心要徹底解決公孫淵。
公孫淵一看這情況,知道守不住了,就想要從城南突圍。
司馬懿早有準備,發兵擊破其軍隊。公孫淵在逃跑的路上,戰死在梁水邊上。
魏軍入城之後,司馬懿露出了他狠辣的一麵。
他下令屠殺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屍體,修築京觀。
而後,他又把公孫淵所任命的公卿以下官員一律斬首,殺死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收編百姓四萬戶。
司馬懿這一番狠辣的手段,確實為遼東地區帶來了一時的安定。
但是,公孫氏在遼東地區重兵盤踞,雖然對曹魏有點不服氣,但也鎮壓製約著北方的少數民族。
公孫氏被消滅後,司馬懿又將百姓南遷,這一下子,遼東地區就出現了真空。
烏桓一看這情況,進一步南遷。
更為重要的是,慕容鮮卑開始入駐昌黎郡。
等到了晉朝的時候,慕容鮮卑進一步壯大,後來更是割據遼東,又擊敗了段部鮮卑、宇文鮮卑,成為東北最大的勢力。
到了西晉末年,南北朝時期,慕容鮮卑占領中原,十六國中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都是慕容部所建立的。】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叫公孫度的家夥,占據了遼東這塊地盤。
這公孫度建立的割據勢力,對待曹魏那態度,就跟六月的天一樣,說變就變,時而反叛,時而歸降,一直維持著半獨立的狀態,在曹魏眼皮子底下晃悠,時不時搞點小動作。
後來,公孫度的孫子公孫淵繼承了遼東太守的位置。
這公孫淵比他爺爺還囂張,對魏國那是傲慢無禮到了極點,完全不把曹魏放在眼裏。
這可把當時的魏國皇帝曹叡給惹毛了,曹叡那是龍顏大怒,心裏想:“你公孫淵算哪根蔥,敢在我麵前這麽放肆!”
於是,他立刻派遣荊州刺史毋丘儉出任幽州刺史,去收拾公孫淵。
毋丘儉領了命令,那是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可誰知道,倒黴的事情來了。
當時遼水突然大漲,就像發了瘋的猛獸,阻擋了毋丘儉的進軍之路。
這仗還沒怎麽打呢,毋丘儉就出師不利,隻能灰溜溜地返迴。這一迴去,可把公孫淵給樂壞了。
不知道公孫淵哪根筋搭錯了,在公元 237 年,做出了一個驚掉所有人下巴的決定。
他竟然自立為燕王,還像模像樣地設置排列百官,把襄平定為都城。
這還不算完,他還派遣使者向南與孫權通好,封拜邊民,還誘引鮮卑,在北方地區不停地侵擾,搞得烏煙瘴氣。
曹叡一看,這還得了!
毋丘儉搞不定遼東這檔子事,那怎麽辦呢?
沒辦法,隻能啟用司馬懿了。
這司馬懿可是個厲害角色,曹叡心裏清楚,隻有他出馬,或許才能解決公孫淵這個大麻煩。
公元 238 年正月,司馬懿率領著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城出發。
這隊伍浩浩蕩蕩,就像一條鋼鐵巨龍,經過孤竹,越過碣石。
到了六月,終於抵達了遼水。
公孫淵聽說司馬懿來了,嚇得趕緊命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領步騎數萬,依傍遼水修築圍塹二十多裏。
他們把營壘修得堅固無比,壁壘築得高高的,就像一隻縮在殼裏的烏龜,準備阻擊魏軍。
司馬懿一看這情況,心裏就有了主意。
他采用聲東擊西的計謀,先在南線多處樹立旗幟,那旗幟在風中唿唿作響,就像無數隻手在召喚。
這是佯裝攻打圍塹,目的就是吸引敵軍主力。
而他呢,卻悄悄地將主力渡過遼水,逼近敵軍的襄平大本營。
這一招可把部將們給弄糊塗了,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緣由。
司馬懿就跟大家解釋說:“敵人堅守營壘,高築壁壘,就是想讓我們軍隊疲憊、糧草耗盡。
倘若我們攻城,那可就正落入他們的計謀了。
古人說,敵人雖然高壘深溝,卻不得不與我交戰,是因為我們攻擊了他們必定救援的地方。
如今他們大軍都在這裏,老巢卻是空虛的。
我直接指向襄平,敵軍必定恐懼,恐懼就會求戰,到時候擊敗他們就必定無疑了。”
說完,他就整頓軍陣前進。果不其然,敵軍看到魏軍直逼襄平,嚇得趕緊出來截擊。
司馬懿看到敵軍出來了,笑著對諸位將領說:“我之所以不攻打他們的營壘,正是要等來現在的局麵。”
於是,他指揮魏軍猛烈攻擊,就像猛虎下山一樣,三次交戰皆獲勝利。
接著,魏軍乘勝進軍,把襄平包圍得水泄不通。
當初公孫淵聽聞魏軍前來進攻,就向孫權求救。
孫權也出兵為他聲援,還給他寫了封信,信裏說:“司馬懿善於用兵,所到之處無可阻擋,我可深深為賢弟你感到擔憂啊。”
這時候,又出了個意外。恰逢接連降下大雨,遼水暴漲,平地積水數尺。這大水就像汪洋大海,把魏軍都給嚇壞了。
諸位將領一看這情況,心裏害怕,就想要遷移營地。
司馬懿一看,這可不行!他立刻下令,有膽敢提議遷移營地的人斬首。
都督令史張靜違抗命令,結果被斬殺。這一下,軍心才安定下來。
公孫淵的軍隊趁著大雨出城,打柴放牧,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安然自若。
魏將看到這情況,都請求出擊,想要教訓教訓公孫淵的軍隊。
可司馬懿卻不允許,他心裏打著自己的算盤,故意顯露弱勢。
朝廷聽說雨大敵軍強大,不少人就請求召迴司馬懿。
可曹叡卻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他開口說道:“司馬懿麵臨危急能夠隨機應變,生擒公孫淵指日可待。”
你看看,明白事理,不插手軍事的君主多麽重要可貴。
一個多月後,雨終於停了,水位也逐漸退去。魏軍完成了對襄平的包圍,開始晝夜不停地猛烈攻打。這攻打聲就像打雷一樣,震耳欲聾。
城內糧食耗盡,百姓餓死的眾多,公孫淵的將領楊祚等人也投降了。
八月,公孫淵派相國王建、禦史大夫柳甫請求解除包圍。
司馬懿一看,這哪行啊!他直接斬殺使者,還發布檄文嚴厲斥責。
公孫淵沒辦法,又派侍中衛演來請求確定日期送人質。
司馬懿還是拒絕接收人質,他鐵了心要徹底解決公孫淵。
公孫淵一看這情況,知道守不住了,就想要從城南突圍。
司馬懿早有準備,發兵擊破其軍隊。公孫淵在逃跑的路上,戰死在梁水邊上。
魏軍入城之後,司馬懿露出了他狠辣的一麵。
他下令屠殺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屍體,修築京觀。
而後,他又把公孫淵所任命的公卿以下官員一律斬首,殺死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收編百姓四萬戶。
司馬懿這一番狠辣的手段,確實為遼東地區帶來了一時的安定。
但是,公孫氏在遼東地區重兵盤踞,雖然對曹魏有點不服氣,但也鎮壓製約著北方的少數民族。
公孫氏被消滅後,司馬懿又將百姓南遷,這一下子,遼東地區就出現了真空。
烏桓一看這情況,進一步南遷。
更為重要的是,慕容鮮卑開始入駐昌黎郡。
等到了晉朝的時候,慕容鮮卑進一步壯大,後來更是割據遼東,又擊敗了段部鮮卑、宇文鮮卑,成為東北最大的勢力。
到了西晉末年,南北朝時期,慕容鮮卑占領中原,十六國中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都是慕容部所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