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風雪,夜色正濃。刺骨寒風裹挾白毛雪唿嘯而過,四野蒼茫間,唯有軍營內偶見幾縷搖曳的燈火。蕭長瑜端坐帳中,爐火映紅了他的麵龐。他手握一本兵法書,目光落在字裏行間,神思卻早已飄遠。
帳簾微動,燕子塢輕步而入。他看見將軍埋首讀書,生怕打擾,正欲退下,卻聽蕭長瑜頭也不抬地道:“子塢,既來了便進來坐吧。這夜長得很,正好說說話。”
燕子塢一怔,心頭喜悅難掩,忙拱手行禮:“將軍不棄,屬下誠惶誠恐。得與將軍共話,實在三生有幸。”他依言走至火爐旁,坐在一旁的小凳上,感受著火光帶來的暖意,神色卻有幾分躊躇。
蕭長瑜將書隨意放下,笑看他一眼:“怎的,子塢平日伶俐,今日卻沉默了?莫非是這風雪夜讓人多了思量?”
燕子塢聞言,忙搖頭道:“非也。屬下心中敬仰將軍已久,卻未有機會得以傾訴,今夜冒昧,望將軍莫怪。”
蕭長瑜擺了擺手,語氣溫和:“子塢不必這般拘束,咱們同舟共濟,為國效力,何須如此客套?但說無妨。”
燕子塢聞言,頓時放鬆了些,鄭重說道:“將軍,屬下自幼欽慕沙場之事,卻因出身緣故,未曾得見戰場之景。自從追隨將軍後,才知邊疆之艱險,也愈發敬佩將軍的睿智與果敢。若將軍願意教導,屬下定不負厚望。”
蕭長瑜聽罷,目光柔和,拍了拍燕子塢的肩膀:“子塢,能有你這般心懷壯誌之人,是我大清之幸。你年紀輕輕,卻頗有謀略,待日後曆練再多幾分,定能成為棟梁之才。”
燕子塢受此讚譽,麵上露出難掩的興奮之色,連連拱手:“多謝將軍厚愛,屬下必竭盡全力,鞠躬盡瘁,不負將軍期許!”
他頓了頓,又似鼓足勇氣般開口:“將軍,屬下鬥膽問一句,您可願聽聽屬下的肺腑之言?”
蕭長瑜一愣,點了點頭:“子塢但說無妨。”
燕子塢神色鄭重,低聲道:“將軍,屬下也曾聽過關於您的傳聞。世人雖言長短,屬下卻不以為然。實不相瞞,我曾去梨園聽過顧明書的戲,他的確如傳言中那般溫雅絕倫。我以為,世人所謂禁忌,無非是因他們未曾見過真正的美好。將軍與顧明書,才是世間最動人的真情。”
蕭長瑜聞言,先是微怔,而後抿嘴輕笑,似乎有些意外,卻並未立即作答。
燕子塢見狀,忙解釋道:“將軍,屬下此言並無冒犯之意,隻是心中欽佩。將軍能有此情義,實屬令人敬仰。”
蕭長瑜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子塢,世間人言,終究不過他人之見。對我而言,明書不僅僅是戲台上的一名角兒,他也是我生命中的燈火。”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營帳的頂部,似是在追憶過往,聲音低緩而深情:“明書,是暗夜中為我點燃的一盞燈。他很美,真的很美,不止在容貌,更在骨血。隱忍如山,專注如火,既深沉,又熾烈。我常想,若他生於貴胄之家,未必有今日之風華;若無戲台之曆練,他也不會如此獨特。”
蕭長瑜頓了頓,輕歎一聲,繼續道:“他眉目如畫,清冷時如孤月掛天,溫柔時如春風化雪。尤其那雙桃花眼,似藏盡世間柔情,一顰一笑間便將我的心囚住。旁人或許隻見他的皮相,卻難知他那顆堅韌且溫熱的心。明書,他是我此生至寶。”
燕子塢聽罷,滿眼羨慕,感慨道:“將軍之情,深如江海,屬下佩服至極。若顧明書知曉,必會感念將軍對他的珍視。如此佳人,配得上如此深情。”
蕭長瑜嘴角揚起一抹淺笑,低聲道:“他知曉便好。旁人如何評說,都無關緊要。明書於我,已足矣。”
燕子塢神色一正,鄭重說道:“將軍與顧明書情深意篤,屬下衷心祝福二位。願君心明燈永存,伴將軍千秋不改。”
帳內爐火漸旺,火光映照著兩人的麵容,一人眼含深情,一人滿懷敬意。帳外風雪雖寒,帳內卻暖意融融,似連這漫長的雪夜,也因此生出幾分光亮與溫度。
營帳內火光跳躍,將兩人的影子映在帳篷之上,仿佛風雪夜中多了些溫暖的慰藉。燕子塢見蕭長瑜微微失神,似是迴憶著過往的點滴,心中不由生出欽佩與感慨。他輕聲開口道:“將軍,屬下有一事想請教。您與顧明書一路走來,想必並不容易吧?”
蕭長瑜停頓了一下,像是迴憶著某些深刻的往事,語氣低沉卻堅定:“與明書在一起,從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他的身份是世人無法容忍的禁忌,而我身為將軍,更是肩負重任,不能有絲毫懈怠。世間的流言蜚語、朝堂的風言風語,都曾如刺般插在我與他的之間,但這些,都從未讓我退縮半分。”
燕子塢聽得入神,忍不住問:“將軍,那您是如何做到的?如此深情,又如何維係這段感情?屬下實在好奇,究竟是什麽力量,讓您能克服種種阻礙。”
蕭長瑜嘴角微揚,眼神變得柔和:“或許,是因為他始終未曾放棄我。他雖柔弱,卻有一顆無比堅韌的心。他總能用他那不露聲色的方式守護我,寬慰我。他未曾要求我為他做什麽,甚至甘願默默地陪伴在側,隻要能看到我好便已知足。他的這種深情,如何能讓我不傾盡所有去迴應?”
燕子塢聽罷,心中感慨萬分,點頭道:“顧明書果真非同凡響。屬下雖未深知他,但聽聞將軍之言,也深覺他的可貴。屬下甚為將軍感到慶幸,有此一人相伴,實為上天垂憐。”
蕭長瑜笑了笑,繼續說道:“明書常說,他不過是一介戲子,能得我一人鍾情,已是天大的福分。但他不知,我才是那個受上天眷顧的人。他有一種無聲的力量,能讓我在最灰暗的時候看到希望。他的眼神、他的微笑,甚至是他撫琴的聲音,都能撫慰我這顆已被戰場錘煉得冰冷的心。”
此時,火爐中的木炭“啪”地一聲炸裂,火光跳躍在兩人臉上,映得蕭長瑜的神色更加柔和。
燕子塢忍不住笑道:“將軍對顧明書的情深意重,屬下以為,這世間再無旁人能比。聽聞這些,屬下不禁羨慕起顧明書來。他若知您對他的這番心意,想必也會感動萬分。”
蕭長瑜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似是將過往的種種壓在心底,轉而正色說道:“子塢,感情之事雖美好,但於你我這些身負責任之人而言,亦是沉重的枷鎖。你年紀尚輕,未來定會遇到值得你傾心之人。但切記,無論如何,不可因感情而耽誤大義。”
燕子塢頷首道:“屬下明白。將軍對感情與職責的平衡,實在令人欽佩。屬下自當以您為榜樣,日後無論身處何地,都以國事為重。”
蕭長瑜拍了拍燕子塢的肩膀,語氣中多了幾分欣慰:“你有這樣的心思,我很欣慰。記住,戰場風雲多變,但隻要心懷忠義,便無所畏懼。”
兩人繼續閑聊了一會兒,話題漸漸從情感轉向戰事。燕子塢向蕭長瑜請教戰場上的布陣技巧與用兵之道,蕭長瑜耐心地解答,並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營帳內的氣氛溫暖而融洽,風雪的唿嘯聲仿佛也變得遙遠了。
夜深時,燕子塢起身告辭。臨行前,他忍不住迴頭道:“將軍,屬下衷心祝願您與顧明書能早日修成正果,白頭偕老。”
蕭長瑜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感激:“多謝你的祝福。子塢,早些歇息吧,明日還需趕路。”
燕子塢點頭離去,留下蕭長瑜獨自坐在火爐旁。他目光落在手中的書上,卻早已無法專心。他將書合上,轉而從懷中取出一塊雕刻精致的玉佩。這是顧明書親手所贈,上麵刻著“瑜書”二字,寓意兩人永世相依。
蕭長瑜輕輕撫摸著玉佩,低聲呢喃:“明書,待事態安穩,我定攜你之手,共赴我們的朝朝暮暮。你知道嗎?因為我已為你燃盡了整顆心,終生再難放下。”
帳簾微動,燕子塢輕步而入。他看見將軍埋首讀書,生怕打擾,正欲退下,卻聽蕭長瑜頭也不抬地道:“子塢,既來了便進來坐吧。這夜長得很,正好說說話。”
燕子塢一怔,心頭喜悅難掩,忙拱手行禮:“將軍不棄,屬下誠惶誠恐。得與將軍共話,實在三生有幸。”他依言走至火爐旁,坐在一旁的小凳上,感受著火光帶來的暖意,神色卻有幾分躊躇。
蕭長瑜將書隨意放下,笑看他一眼:“怎的,子塢平日伶俐,今日卻沉默了?莫非是這風雪夜讓人多了思量?”
燕子塢聞言,忙搖頭道:“非也。屬下心中敬仰將軍已久,卻未有機會得以傾訴,今夜冒昧,望將軍莫怪。”
蕭長瑜擺了擺手,語氣溫和:“子塢不必這般拘束,咱們同舟共濟,為國效力,何須如此客套?但說無妨。”
燕子塢聞言,頓時放鬆了些,鄭重說道:“將軍,屬下自幼欽慕沙場之事,卻因出身緣故,未曾得見戰場之景。自從追隨將軍後,才知邊疆之艱險,也愈發敬佩將軍的睿智與果敢。若將軍願意教導,屬下定不負厚望。”
蕭長瑜聽罷,目光柔和,拍了拍燕子塢的肩膀:“子塢,能有你這般心懷壯誌之人,是我大清之幸。你年紀輕輕,卻頗有謀略,待日後曆練再多幾分,定能成為棟梁之才。”
燕子塢受此讚譽,麵上露出難掩的興奮之色,連連拱手:“多謝將軍厚愛,屬下必竭盡全力,鞠躬盡瘁,不負將軍期許!”
他頓了頓,又似鼓足勇氣般開口:“將軍,屬下鬥膽問一句,您可願聽聽屬下的肺腑之言?”
蕭長瑜一愣,點了點頭:“子塢但說無妨。”
燕子塢神色鄭重,低聲道:“將軍,屬下也曾聽過關於您的傳聞。世人雖言長短,屬下卻不以為然。實不相瞞,我曾去梨園聽過顧明書的戲,他的確如傳言中那般溫雅絕倫。我以為,世人所謂禁忌,無非是因他們未曾見過真正的美好。將軍與顧明書,才是世間最動人的真情。”
蕭長瑜聞言,先是微怔,而後抿嘴輕笑,似乎有些意外,卻並未立即作答。
燕子塢見狀,忙解釋道:“將軍,屬下此言並無冒犯之意,隻是心中欽佩。將軍能有此情義,實屬令人敬仰。”
蕭長瑜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子塢,世間人言,終究不過他人之見。對我而言,明書不僅僅是戲台上的一名角兒,他也是我生命中的燈火。”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營帳的頂部,似是在追憶過往,聲音低緩而深情:“明書,是暗夜中為我點燃的一盞燈。他很美,真的很美,不止在容貌,更在骨血。隱忍如山,專注如火,既深沉,又熾烈。我常想,若他生於貴胄之家,未必有今日之風華;若無戲台之曆練,他也不會如此獨特。”
蕭長瑜頓了頓,輕歎一聲,繼續道:“他眉目如畫,清冷時如孤月掛天,溫柔時如春風化雪。尤其那雙桃花眼,似藏盡世間柔情,一顰一笑間便將我的心囚住。旁人或許隻見他的皮相,卻難知他那顆堅韌且溫熱的心。明書,他是我此生至寶。”
燕子塢聽罷,滿眼羨慕,感慨道:“將軍之情,深如江海,屬下佩服至極。若顧明書知曉,必會感念將軍對他的珍視。如此佳人,配得上如此深情。”
蕭長瑜嘴角揚起一抹淺笑,低聲道:“他知曉便好。旁人如何評說,都無關緊要。明書於我,已足矣。”
燕子塢神色一正,鄭重說道:“將軍與顧明書情深意篤,屬下衷心祝福二位。願君心明燈永存,伴將軍千秋不改。”
帳內爐火漸旺,火光映照著兩人的麵容,一人眼含深情,一人滿懷敬意。帳外風雪雖寒,帳內卻暖意融融,似連這漫長的雪夜,也因此生出幾分光亮與溫度。
營帳內火光跳躍,將兩人的影子映在帳篷之上,仿佛風雪夜中多了些溫暖的慰藉。燕子塢見蕭長瑜微微失神,似是迴憶著過往的點滴,心中不由生出欽佩與感慨。他輕聲開口道:“將軍,屬下有一事想請教。您與顧明書一路走來,想必並不容易吧?”
蕭長瑜停頓了一下,像是迴憶著某些深刻的往事,語氣低沉卻堅定:“與明書在一起,從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他的身份是世人無法容忍的禁忌,而我身為將軍,更是肩負重任,不能有絲毫懈怠。世間的流言蜚語、朝堂的風言風語,都曾如刺般插在我與他的之間,但這些,都從未讓我退縮半分。”
燕子塢聽得入神,忍不住問:“將軍,那您是如何做到的?如此深情,又如何維係這段感情?屬下實在好奇,究竟是什麽力量,讓您能克服種種阻礙。”
蕭長瑜嘴角微揚,眼神變得柔和:“或許,是因為他始終未曾放棄我。他雖柔弱,卻有一顆無比堅韌的心。他總能用他那不露聲色的方式守護我,寬慰我。他未曾要求我為他做什麽,甚至甘願默默地陪伴在側,隻要能看到我好便已知足。他的這種深情,如何能讓我不傾盡所有去迴應?”
燕子塢聽罷,心中感慨萬分,點頭道:“顧明書果真非同凡響。屬下雖未深知他,但聽聞將軍之言,也深覺他的可貴。屬下甚為將軍感到慶幸,有此一人相伴,實為上天垂憐。”
蕭長瑜笑了笑,繼續說道:“明書常說,他不過是一介戲子,能得我一人鍾情,已是天大的福分。但他不知,我才是那個受上天眷顧的人。他有一種無聲的力量,能讓我在最灰暗的時候看到希望。他的眼神、他的微笑,甚至是他撫琴的聲音,都能撫慰我這顆已被戰場錘煉得冰冷的心。”
此時,火爐中的木炭“啪”地一聲炸裂,火光跳躍在兩人臉上,映得蕭長瑜的神色更加柔和。
燕子塢忍不住笑道:“將軍對顧明書的情深意重,屬下以為,這世間再無旁人能比。聽聞這些,屬下不禁羨慕起顧明書來。他若知您對他的這番心意,想必也會感動萬分。”
蕭長瑜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似是將過往的種種壓在心底,轉而正色說道:“子塢,感情之事雖美好,但於你我這些身負責任之人而言,亦是沉重的枷鎖。你年紀尚輕,未來定會遇到值得你傾心之人。但切記,無論如何,不可因感情而耽誤大義。”
燕子塢頷首道:“屬下明白。將軍對感情與職責的平衡,實在令人欽佩。屬下自當以您為榜樣,日後無論身處何地,都以國事為重。”
蕭長瑜拍了拍燕子塢的肩膀,語氣中多了幾分欣慰:“你有這樣的心思,我很欣慰。記住,戰場風雲多變,但隻要心懷忠義,便無所畏懼。”
兩人繼續閑聊了一會兒,話題漸漸從情感轉向戰事。燕子塢向蕭長瑜請教戰場上的布陣技巧與用兵之道,蕭長瑜耐心地解答,並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營帳內的氣氛溫暖而融洽,風雪的唿嘯聲仿佛也變得遙遠了。
夜深時,燕子塢起身告辭。臨行前,他忍不住迴頭道:“將軍,屬下衷心祝願您與顧明書能早日修成正果,白頭偕老。”
蕭長瑜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感激:“多謝你的祝福。子塢,早些歇息吧,明日還需趕路。”
燕子塢點頭離去,留下蕭長瑜獨自坐在火爐旁。他目光落在手中的書上,卻早已無法專心。他將書合上,轉而從懷中取出一塊雕刻精致的玉佩。這是顧明書親手所贈,上麵刻著“瑜書”二字,寓意兩人永世相依。
蕭長瑜輕輕撫摸著玉佩,低聲呢喃:“明書,待事態安穩,我定攜你之手,共赴我們的朝朝暮暮。你知道嗎?因為我已為你燃盡了整顆心,終生再難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