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冷風透過門簾的縫隙鑽入,掀起微微的帳角,寒意侵襲四周。蕭長瑜一身戎裝未脫,淩亂的發絲散落肩頭,眉宇間布滿愁緒。他半倚在軟榻上,雙眼空洞無神,像是失了魂魄一般,手中緊攥著那封信,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一夜未眠的他,此刻如行屍走肉般坐在那裏,目光呆滯,身軀微微顫抖,額間滲出冷汗。魏啟掀開簾子而入,看到的便是這副淒涼的景象。他的眉頭深鎖,快步上前:“將軍,您這是怎麽了?”
蕭長瑜沒有迴答,依舊盯著案幾上的某個點,仿佛沒有聽到魏啟的聲音。
魏啟走近一步,嗅到空氣中隱約的藥香味,頓時察覺不對。他伸手探向蕭長瑜的額頭,觸感熾熱,心下一驚:“將軍,您發熱了!屬下這就去喚軍醫。”
蕭長瑜微微轉頭,聲音嘶啞得如破銅般:“不必。”
魏啟卻不容分說,立刻轉身喚來了軍醫。
片刻後,軍醫匆匆趕到,手提診箱,麵露憂色。他走近幾步,先為蕭長瑜搭脈。診脈片刻後,他沉聲道:“將軍確是受寒引發熱症,幸虧發現得早,未至重疾。我這便開方,請屬下煎藥便可。”
蕭長瑜抬了抬手,聲音低沉:“你去吧,開完藥便退下。”
軍醫不敢多言,寫下方子交給魏啟後,便匆匆離去。魏啟命人將藥方送往軍中火頭營煎煮,而後返迴帳中,看著憔悴不堪的蕭長瑜,心中一陣刺痛。
“將軍!”魏啟語氣中帶著懇求,“您這是何苦?為一個顧明書,值得嗎?他不過一介戲子,何德何能讓您如此自毀?”
蕭長瑜終於抬起頭來,眼神幽深,聲音沙啞:“魏啟,他……是我的明書。”
“可他是戲子啊!”魏啟急切地打斷,“將軍,戲子本就命賤,翻臉無情不過尋常之事。他攀上您已是天大的福氣,如今卻心懷不軌,與旁人私相授受!這等人,根本不配將軍掛懷!”
蕭長瑜目光微顫,像是被這句話刺中了心。半晌,他緩緩說道:“魏啟,你不懂。他是戲子,可他從未攀附於我;他是戲子,可他也有情有義。”
“將軍!”魏啟咬了咬牙,“屬下鬥膽再問一句,您可曾見過他對旁人無情時的樣子?戲子最擅演戲,將軍又如何確信,他對您不是假意?”
這句話像一道雷霆,重重劈在蕭長瑜的心頭。他驀地沉默了,握著信箋的手微微發顫。他無法迴答,也不願迴答。他隻知道,顧明書是他拚盡一切想要守護的人,他願意信任他,即便信任的代價是心碎如塵。
不久後,煎好的藥被送來,魏啟接過藥碗,親自端到蕭長瑜麵前:“將軍,藥已備好,趁熱喝了吧。屬下知道您心中難安,可您的身體是幾十萬大軍的依靠,豈能為了一個戲子糟蹋了?”
蕭長瑜接過藥碗,聞著那苦澀的藥香,眉頭微皺,卻未飲。他緩緩道:“魏啟,你說得對。我是大清的大將軍,是幾十萬大軍的主心骨,我不能垮。”
聽到這話,魏啟心中稍安:“將軍能想通就好。顧明書那等人,根本不足以讓您傷神。”
然而,下一刻,蕭長瑜卻低聲喃喃:“但沒有查清真相之前,我不會信他背叛了我。”
這句話讓魏啟的心再次懸起。他沉聲說道:“將軍,屬下明白您心中難舍,可若真是顧明書變了心,您又當如何?”
蕭長瑜閉上眼睛,良久才開口:“若他真心負我,我便……成全他。”
這話一出,魏啟驚愕不已:“將軍,您……”
蕭長瑜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說,端起藥碗,一飲而盡。
深夜,營帳內安靜得隻剩下火盆燃燒的細微聲響。蕭長瑜倚在軟榻上,眼神依舊深邃。他閉上眼,腦海中浮現的全是顧明書的身影,那人溫柔的笑容、細語輕言,如烙印般刻在他的心裏。
“明書……”他喃喃低語,聲音中透著無限的思念與痛楚,“我這一生戎馬倥傯,唯有你能讓我心安。若真是誤會,我必護你周全;若你負我……我也願你幸福。”
寒風唿嘯,撩起帳簾的一角,映出蕭長瑜那如雕刻般冰冷的臉龐,以及眼中未散的熱淚。他的愛,似這冬日寒風,冰冷,卻不滅。
晨曦初露,寒風夾雜著雪花掠過邊塞的曠野,給戰後的營地籠罩上一層寂靜的肅殺氣息。蕭長瑜緩緩睜開雙眼,神色平靜了些許,雖然疲憊仍掛在眉宇間,卻少了昨夜的那份頹廢。他披上大氅,推開帳簾時,一陣刺骨的冷風撲麵而來。
魏啟正在門口候著,見將軍走出,連忙趨前:“將軍,天寒地凍,您還需多加保重。軍醫說昨夜服藥後雖退了些熱,但需靜養幾日。”
蕭長瑜擺擺手,目光投向遠處白雪覆蓋的戰場遺跡:“魏啟,昨夜的事,不必再提。從今日起,我還是大清的蕭長瑜,還會鎮守我大清王朝。”
魏啟低頭應聲,卻心中明白,將軍雖說不提,但那封信帶來的痛苦,豈會這麽容易消散。他隻能暗歎,將軍的心早已被那個顧明書牽絆住,哪怕刀山火海,也難以放下。
此時,一名傳令兵疾步跑來,跪地稟報道:“將軍,京中來急報,陛下禦書親筆令您速迴京述職!”
蕭長瑜眉心微蹙,沉聲問道:“何時啟程?”
傳令兵迴道:“京城令使已在邊關等候,準備隨您啟程。”
魏啟聞言有些急切:“將軍,您的身體剛剛恢複,這時候啟程恐怕不妥……”
蕭長瑜目光一冷,語氣堅決:“既是聖命,豈能延誤?傳令下去,明日一早拔營啟程。”
魏啟欲言又止,卻知將軍心意已決,隻得領命去準備。
深夜,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蕭長瑜孤寂的身影。他端坐在案幾前,手中握著一枚玉佩,正是顧明書送給他的。
“明書……”他低聲喃喃,眼中閃過一抹
“明書……”
蕭長瑜低聲喃喃,似痛楚,似掙紮,似深情。他將玉佩放在掌心,細細摩挲,仿佛透過冰涼的玉質能夠觸碰到顧明書溫柔的眉眼。可那一封信卻像一道橫亙在心中的冷刃,將所有溫情割裂成難以拚湊的碎片。
這時,魏啟挑著燈籠走進來,見將軍久久盯著玉佩發呆,輕聲喚道:“將軍,夜深露重,您還是歇息吧。”
蕭長瑜抬起頭,聲音低啞:“魏啟,若是你對一個人傾盡所有,而他卻背棄了你,你會如何?”
魏啟一怔,隨即怒氣上湧:“將軍,這話怎麽能問卑職呢?卑職哪有您這樣的癡情。可若真有這樣的事,卑職定不會留情!”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顧明書他……若真是背叛您,您又何苦再為他傷神?”
蕭長瑜沒有立刻迴答,目光落在燃燒的燭火上,沉思良久後才緩緩開口:“魏啟,明書不是那樣的人。”
魏啟急了:“將軍!信上說得清清楚楚,他與他人日夜相處,共處一室,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蕭長瑜皺眉,語氣冷了幾分:“話不可聽風便信,事不可隻看表象。”
魏啟一時語塞,心中暗歎:將軍分明已經被情意蒙蔽了雙眼,又何必為那薄情之人找借口?
夜深人靜,蕭長瑜倚在軟榻上,不覺合上了雙眼。夢中,記憶如潮水般湧來,拉扯著他迴到與顧明書初遇的時光。
那次,蕭長瑜正領兵凱旋迴京,偶然聽聞尚梨園有位名伶名聲大噪,抱著好奇之心前去一探。舞台上,顧明書一襲白衣翩然,眉目如畫,舉手投足間盡是風雅。他一曲終了,台下已掌聲如雷,而蕭長瑜的目光卻久久未離開他的身影。
“這人是誰?”蕭長瑜低聲問隨從。
“將軍,他便是尚梨園的大角兒顧明書,素有‘人間清影’之稱。”
從那一刻起,顧明書便在蕭長瑜的心中紮下了根。之後的點滴相處,更是讓他無法自拔。顧明書的笑容,他的低語,他偶爾的嬌嗔,像一劑難以戒斷的毒,滲入了蕭長瑜的骨血。
然而,如今……
蕭長瑜在夢中突然睜開眼,心中翻湧著痛楚與不甘。他喃喃自語:“明書,我信你……可你為何不肯告訴我真相?”
次日一早,蕭長瑜披甲整裝,雖麵色仍顯蒼白,卻不減一分威嚴。他看著營帳外的士兵,聲音洪亮:“啟程迴京!半月之內必須抵達!”
魏啟騎馬跟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道:“將軍,若您要查顧公子的事,還是得以身子為重。京中事務繁多,恐怕顧公子……”
“夠了!”蕭長瑜厲聲打斷,“此事無需多言。我自有決斷。”
魏啟隻得閉口不再言語,但心中卻忍不住替將軍擔憂。
一路上,蕭長瑜鮮少言語,更多的時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明書的點滴仿佛一張網,將他的理智與情緒緊緊纏繞,無法掙脫。
他握緊了韁繩,心中卻暗自垂淚:顧明書,我不信你會如此背叛我。待我迴京,定要將一切弄清楚!若真是他人心懷不軌,敢奪我的明書……我定將他碎屍萬段。蕭長瑜的目光漸冷,周身散發出逼人的寒意。
一夜未眠的他,此刻如行屍走肉般坐在那裏,目光呆滯,身軀微微顫抖,額間滲出冷汗。魏啟掀開簾子而入,看到的便是這副淒涼的景象。他的眉頭深鎖,快步上前:“將軍,您這是怎麽了?”
蕭長瑜沒有迴答,依舊盯著案幾上的某個點,仿佛沒有聽到魏啟的聲音。
魏啟走近一步,嗅到空氣中隱約的藥香味,頓時察覺不對。他伸手探向蕭長瑜的額頭,觸感熾熱,心下一驚:“將軍,您發熱了!屬下這就去喚軍醫。”
蕭長瑜微微轉頭,聲音嘶啞得如破銅般:“不必。”
魏啟卻不容分說,立刻轉身喚來了軍醫。
片刻後,軍醫匆匆趕到,手提診箱,麵露憂色。他走近幾步,先為蕭長瑜搭脈。診脈片刻後,他沉聲道:“將軍確是受寒引發熱症,幸虧發現得早,未至重疾。我這便開方,請屬下煎藥便可。”
蕭長瑜抬了抬手,聲音低沉:“你去吧,開完藥便退下。”
軍醫不敢多言,寫下方子交給魏啟後,便匆匆離去。魏啟命人將藥方送往軍中火頭營煎煮,而後返迴帳中,看著憔悴不堪的蕭長瑜,心中一陣刺痛。
“將軍!”魏啟語氣中帶著懇求,“您這是何苦?為一個顧明書,值得嗎?他不過一介戲子,何德何能讓您如此自毀?”
蕭長瑜終於抬起頭來,眼神幽深,聲音沙啞:“魏啟,他……是我的明書。”
“可他是戲子啊!”魏啟急切地打斷,“將軍,戲子本就命賤,翻臉無情不過尋常之事。他攀上您已是天大的福氣,如今卻心懷不軌,與旁人私相授受!這等人,根本不配將軍掛懷!”
蕭長瑜目光微顫,像是被這句話刺中了心。半晌,他緩緩說道:“魏啟,你不懂。他是戲子,可他從未攀附於我;他是戲子,可他也有情有義。”
“將軍!”魏啟咬了咬牙,“屬下鬥膽再問一句,您可曾見過他對旁人無情時的樣子?戲子最擅演戲,將軍又如何確信,他對您不是假意?”
這句話像一道雷霆,重重劈在蕭長瑜的心頭。他驀地沉默了,握著信箋的手微微發顫。他無法迴答,也不願迴答。他隻知道,顧明書是他拚盡一切想要守護的人,他願意信任他,即便信任的代價是心碎如塵。
不久後,煎好的藥被送來,魏啟接過藥碗,親自端到蕭長瑜麵前:“將軍,藥已備好,趁熱喝了吧。屬下知道您心中難安,可您的身體是幾十萬大軍的依靠,豈能為了一個戲子糟蹋了?”
蕭長瑜接過藥碗,聞著那苦澀的藥香,眉頭微皺,卻未飲。他緩緩道:“魏啟,你說得對。我是大清的大將軍,是幾十萬大軍的主心骨,我不能垮。”
聽到這話,魏啟心中稍安:“將軍能想通就好。顧明書那等人,根本不足以讓您傷神。”
然而,下一刻,蕭長瑜卻低聲喃喃:“但沒有查清真相之前,我不會信他背叛了我。”
這句話讓魏啟的心再次懸起。他沉聲說道:“將軍,屬下明白您心中難舍,可若真是顧明書變了心,您又當如何?”
蕭長瑜閉上眼睛,良久才開口:“若他真心負我,我便……成全他。”
這話一出,魏啟驚愕不已:“將軍,您……”
蕭長瑜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說,端起藥碗,一飲而盡。
深夜,營帳內安靜得隻剩下火盆燃燒的細微聲響。蕭長瑜倚在軟榻上,眼神依舊深邃。他閉上眼,腦海中浮現的全是顧明書的身影,那人溫柔的笑容、細語輕言,如烙印般刻在他的心裏。
“明書……”他喃喃低語,聲音中透著無限的思念與痛楚,“我這一生戎馬倥傯,唯有你能讓我心安。若真是誤會,我必護你周全;若你負我……我也願你幸福。”
寒風唿嘯,撩起帳簾的一角,映出蕭長瑜那如雕刻般冰冷的臉龐,以及眼中未散的熱淚。他的愛,似這冬日寒風,冰冷,卻不滅。
晨曦初露,寒風夾雜著雪花掠過邊塞的曠野,給戰後的營地籠罩上一層寂靜的肅殺氣息。蕭長瑜緩緩睜開雙眼,神色平靜了些許,雖然疲憊仍掛在眉宇間,卻少了昨夜的那份頹廢。他披上大氅,推開帳簾時,一陣刺骨的冷風撲麵而來。
魏啟正在門口候著,見將軍走出,連忙趨前:“將軍,天寒地凍,您還需多加保重。軍醫說昨夜服藥後雖退了些熱,但需靜養幾日。”
蕭長瑜擺擺手,目光投向遠處白雪覆蓋的戰場遺跡:“魏啟,昨夜的事,不必再提。從今日起,我還是大清的蕭長瑜,還會鎮守我大清王朝。”
魏啟低頭應聲,卻心中明白,將軍雖說不提,但那封信帶來的痛苦,豈會這麽容易消散。他隻能暗歎,將軍的心早已被那個顧明書牽絆住,哪怕刀山火海,也難以放下。
此時,一名傳令兵疾步跑來,跪地稟報道:“將軍,京中來急報,陛下禦書親筆令您速迴京述職!”
蕭長瑜眉心微蹙,沉聲問道:“何時啟程?”
傳令兵迴道:“京城令使已在邊關等候,準備隨您啟程。”
魏啟聞言有些急切:“將軍,您的身體剛剛恢複,這時候啟程恐怕不妥……”
蕭長瑜目光一冷,語氣堅決:“既是聖命,豈能延誤?傳令下去,明日一早拔營啟程。”
魏啟欲言又止,卻知將軍心意已決,隻得領命去準備。
深夜,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蕭長瑜孤寂的身影。他端坐在案幾前,手中握著一枚玉佩,正是顧明書送給他的。
“明書……”他低聲喃喃,眼中閃過一抹
“明書……”
蕭長瑜低聲喃喃,似痛楚,似掙紮,似深情。他將玉佩放在掌心,細細摩挲,仿佛透過冰涼的玉質能夠觸碰到顧明書溫柔的眉眼。可那一封信卻像一道橫亙在心中的冷刃,將所有溫情割裂成難以拚湊的碎片。
這時,魏啟挑著燈籠走進來,見將軍久久盯著玉佩發呆,輕聲喚道:“將軍,夜深露重,您還是歇息吧。”
蕭長瑜抬起頭,聲音低啞:“魏啟,若是你對一個人傾盡所有,而他卻背棄了你,你會如何?”
魏啟一怔,隨即怒氣上湧:“將軍,這話怎麽能問卑職呢?卑職哪有您這樣的癡情。可若真有這樣的事,卑職定不會留情!”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顧明書他……若真是背叛您,您又何苦再為他傷神?”
蕭長瑜沒有立刻迴答,目光落在燃燒的燭火上,沉思良久後才緩緩開口:“魏啟,明書不是那樣的人。”
魏啟急了:“將軍!信上說得清清楚楚,他與他人日夜相處,共處一室,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蕭長瑜皺眉,語氣冷了幾分:“話不可聽風便信,事不可隻看表象。”
魏啟一時語塞,心中暗歎:將軍分明已經被情意蒙蔽了雙眼,又何必為那薄情之人找借口?
夜深人靜,蕭長瑜倚在軟榻上,不覺合上了雙眼。夢中,記憶如潮水般湧來,拉扯著他迴到與顧明書初遇的時光。
那次,蕭長瑜正領兵凱旋迴京,偶然聽聞尚梨園有位名伶名聲大噪,抱著好奇之心前去一探。舞台上,顧明書一襲白衣翩然,眉目如畫,舉手投足間盡是風雅。他一曲終了,台下已掌聲如雷,而蕭長瑜的目光卻久久未離開他的身影。
“這人是誰?”蕭長瑜低聲問隨從。
“將軍,他便是尚梨園的大角兒顧明書,素有‘人間清影’之稱。”
從那一刻起,顧明書便在蕭長瑜的心中紮下了根。之後的點滴相處,更是讓他無法自拔。顧明書的笑容,他的低語,他偶爾的嬌嗔,像一劑難以戒斷的毒,滲入了蕭長瑜的骨血。
然而,如今……
蕭長瑜在夢中突然睜開眼,心中翻湧著痛楚與不甘。他喃喃自語:“明書,我信你……可你為何不肯告訴我真相?”
次日一早,蕭長瑜披甲整裝,雖麵色仍顯蒼白,卻不減一分威嚴。他看著營帳外的士兵,聲音洪亮:“啟程迴京!半月之內必須抵達!”
魏啟騎馬跟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道:“將軍,若您要查顧公子的事,還是得以身子為重。京中事務繁多,恐怕顧公子……”
“夠了!”蕭長瑜厲聲打斷,“此事無需多言。我自有決斷。”
魏啟隻得閉口不再言語,但心中卻忍不住替將軍擔憂。
一路上,蕭長瑜鮮少言語,更多的時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明書的點滴仿佛一張網,將他的理智與情緒緊緊纏繞,無法掙脫。
他握緊了韁繩,心中卻暗自垂淚:顧明書,我不信你會如此背叛我。待我迴京,定要將一切弄清楚!若真是他人心懷不軌,敢奪我的明書……我定將他碎屍萬段。蕭長瑜的目光漸冷,周身散發出逼人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