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改善環境
我們村鐵蛋太快活了! 作者:一見傾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礦山腳下。
此時,副村長王三立正奮力掄著鐵鍬,將泥土挖出來,然後再將樹苗埋進土坑裏。
夏季的高溫,讓他渾身都是汗水,就連背心都被浸濕了。
他握著鐵鍬的手,已經布滿了老繭,每次用力,那老繭都有隨時崩開的跡象。
“王叔!”
李鐵將車停在路邊,從車上拿出來一瓶飲料,快步來到王三立身邊。
“這麽熱的天,喝口水歇歇。”
王三立迴頭一看是李鐵,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將鐵鍬插入泥土中,然後接過飲料,咕咚喝了幾口。
“你來這幹啥?”
王三立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開口問道。
“找你有點小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李鐵之前和王三立沒打過交道,不知道王三立的態度,所以不好直接說明來意。
“你現在可是村裏的大人物了,什麽小事啊,還用得著跟我商量?”
王三立皺著眉頭,將剛喝剩下半瓶的飲料放在地上,又拿起鐵鍬準備幹活。
李鐵看了一眼附近,隻有王三立一個人。
地上的樹苗,起碼得有一百多個。
也就是說,這植樹造林這麽大的工作量,全部都由王三立一人完成。
“王叔,就你自己一個人幹啊?”
李鐵十分不解。
王三立好歹也是個副村長,雖然他上頭還有村長和支書,但王三立手裏多多少少也有些權力。
為何不叫幾個村民來一起幫忙呢?
“別提了,沒有資金啊,哪有人願意白幫忙?”
“這年頭,不掏錢就找不到工人。”
王三立歎了一口氣,看樣子心中也是有些不滿。
“不對啊,鎮上不是每年都會給村裏發一筆錢嗎?”
李鐵頓了頓,隨後繼續問道:“用這筆錢請點工人,你也省的在這遭罪。”
三言兩語間,李鐵也看出來了,這王三立是個幹實事的人。
不然,他也不會大熱天的,頂著毒辣的太陽,自己一個人在這幹活。
“哎。”
王三立無奈的搖搖頭,解釋道:
“鎮上給村裏的錢,都被王有才用在其他地方了,就這點買樹苗的錢,還是我好不容易求來的。”
“現在村委會的賬上,可是一分錢都沒有了。”
李鐵聽出了其中的意思,他知道,王三立肯定對王有才有些不滿,不然也不會在這抱怨。
“用在其他地方了?也沒見村裏哪花錢了啊。”
一般來說,鎮上給村裏的款項,要麽用來建設村子,買健身器材,搞綠化,或者給貧困戶買米麵糧油。
可李鐵在村裏從來沒見過這些事情。
其他村子,都搞得漂漂亮亮的,水泥路直接修到家家戶戶門口,廣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
可李鐵所在的村子呢?
屁都沒有!
哪怕有水泥土,也是私人掏錢修了一小段。
村裏的大部分道路,除了一小部分的石子路,剩下的都還是坑坑窪窪的大土路呢。
“哼,李鐵,既然你問到了,那我就給你說說。”
“你說王有才像話嗎?整天拿著公款吃吃喝喝,鎮上給村子裏發的錢,一半都被他拿來吃喝了,剩下那一半,進了他的私人腰包!”
一聽這話,李鐵臉色一沉。
“原來你早知道王有才挪用公款了?”
“他這點破事,誰不知道?”
“那你為啥不去鎮上舉報他呢,讓他從村長的位置上滾下來。”
“舉報?要是舉報有用的話,他早就當不成這個村長了。”
王三立冷哼一聲,心中對於王有才的不滿,也躍然紙上。
“你是不知道,他和鎮上的人,都是一丘之貉。”
“鎮上發給村裏的錢,被王有才貪了,然後王有才又用這些錢,請鎮上的人吃吃喝喝。”
“在這個情況下,你說舉報還能有用嗎?”
王三立越說越生氣,揮動鐵鍬的速度更快了。
這聊幾句話的功夫,他就已經挖好了三個土坑。
“那肯定沒用。”
李鐵也歎了一口氣,沒想到王有才居然還有這些破事。
本來以為,他在村子裏為非作歹也就算了。
現在居然和鎮上的人攀上了關係。
“王叔,你這麽幹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
“你看著礦山腳下,那麽大一片,這起碼也得種植幾千棵樹吧!”
“你這一百多棵樹苗,哪怕種好了,也對環境改善起不到什麽作用。”
礦山開采過後,地表變得滿目瘡痍。
要想恢複地貌改善環境,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植樹造林。
“哎,我隻能說,能種植一點是一點吧。”
“由於礦山附近沒有植被,每年到了冬天刮西北風的時候,這裏就飛沙走石的。”
“這風沙還會影響咱們村子,搞得村子裏也到處都是沙石。”
王三立說這些,李鐵當然知道。
每年隻要到了刮大風的時候,村子裏各種細碎沙石,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說到底,都是因為這礦山的環境被破壞了。
“我種這點樹,雖然不能徹底改善這些問題,但也能多多少少改善一點。”
“王叔,你辛苦了。”
李鐵發自內心的說道:“村子裏能有你這種幹實事兒的幹部,是村子裏的福報。”
王三立苦笑著搖搖頭,又低頭幹了一會。
“對了,咱們說這麽多,你還沒說你是來幹啥的。”
“說吧,到底有什麽事找我。”
經過剛才的一番暢聊之後,王三立對李鐵的態度也還不錯。
“是這樣,我準備在清水河裏搞漁業養殖,就在村口那一段。”
“漁業養殖?在清水河裏麵?”
王三立眉頭緊皺:“你知不知道,清水河可是咱們村的象征。”
“你要是在清水河裏麵搞漁業養殖,豈不是會破壞清水河的環境?”
“這事兒我讚同。”
果然。
在來之前,李鐵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知道王三立最在乎的,就是村裏的生態環境。
“王叔,你別著急這麽快下定論。”
“我已經仔細想過了,其實我養魚,對於清水河的破壞,沒有你想象中那麽大。”
“實際的環境影響很小,甚至都可以說沒有。”
此時,副村長王三立正奮力掄著鐵鍬,將泥土挖出來,然後再將樹苗埋進土坑裏。
夏季的高溫,讓他渾身都是汗水,就連背心都被浸濕了。
他握著鐵鍬的手,已經布滿了老繭,每次用力,那老繭都有隨時崩開的跡象。
“王叔!”
李鐵將車停在路邊,從車上拿出來一瓶飲料,快步來到王三立身邊。
“這麽熱的天,喝口水歇歇。”
王三立迴頭一看是李鐵,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將鐵鍬插入泥土中,然後接過飲料,咕咚喝了幾口。
“你來這幹啥?”
王三立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開口問道。
“找你有點小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李鐵之前和王三立沒打過交道,不知道王三立的態度,所以不好直接說明來意。
“你現在可是村裏的大人物了,什麽小事啊,還用得著跟我商量?”
王三立皺著眉頭,將剛喝剩下半瓶的飲料放在地上,又拿起鐵鍬準備幹活。
李鐵看了一眼附近,隻有王三立一個人。
地上的樹苗,起碼得有一百多個。
也就是說,這植樹造林這麽大的工作量,全部都由王三立一人完成。
“王叔,就你自己一個人幹啊?”
李鐵十分不解。
王三立好歹也是個副村長,雖然他上頭還有村長和支書,但王三立手裏多多少少也有些權力。
為何不叫幾個村民來一起幫忙呢?
“別提了,沒有資金啊,哪有人願意白幫忙?”
“這年頭,不掏錢就找不到工人。”
王三立歎了一口氣,看樣子心中也是有些不滿。
“不對啊,鎮上不是每年都會給村裏發一筆錢嗎?”
李鐵頓了頓,隨後繼續問道:“用這筆錢請點工人,你也省的在這遭罪。”
三言兩語間,李鐵也看出來了,這王三立是個幹實事的人。
不然,他也不會大熱天的,頂著毒辣的太陽,自己一個人在這幹活。
“哎。”
王三立無奈的搖搖頭,解釋道:
“鎮上給村裏的錢,都被王有才用在其他地方了,就這點買樹苗的錢,還是我好不容易求來的。”
“現在村委會的賬上,可是一分錢都沒有了。”
李鐵聽出了其中的意思,他知道,王三立肯定對王有才有些不滿,不然也不會在這抱怨。
“用在其他地方了?也沒見村裏哪花錢了啊。”
一般來說,鎮上給村裏的款項,要麽用來建設村子,買健身器材,搞綠化,或者給貧困戶買米麵糧油。
可李鐵在村裏從來沒見過這些事情。
其他村子,都搞得漂漂亮亮的,水泥路直接修到家家戶戶門口,廣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
可李鐵所在的村子呢?
屁都沒有!
哪怕有水泥土,也是私人掏錢修了一小段。
村裏的大部分道路,除了一小部分的石子路,剩下的都還是坑坑窪窪的大土路呢。
“哼,李鐵,既然你問到了,那我就給你說說。”
“你說王有才像話嗎?整天拿著公款吃吃喝喝,鎮上給村子裏發的錢,一半都被他拿來吃喝了,剩下那一半,進了他的私人腰包!”
一聽這話,李鐵臉色一沉。
“原來你早知道王有才挪用公款了?”
“他這點破事,誰不知道?”
“那你為啥不去鎮上舉報他呢,讓他從村長的位置上滾下來。”
“舉報?要是舉報有用的話,他早就當不成這個村長了。”
王三立冷哼一聲,心中對於王有才的不滿,也躍然紙上。
“你是不知道,他和鎮上的人,都是一丘之貉。”
“鎮上發給村裏的錢,被王有才貪了,然後王有才又用這些錢,請鎮上的人吃吃喝喝。”
“在這個情況下,你說舉報還能有用嗎?”
王三立越說越生氣,揮動鐵鍬的速度更快了。
這聊幾句話的功夫,他就已經挖好了三個土坑。
“那肯定沒用。”
李鐵也歎了一口氣,沒想到王有才居然還有這些破事。
本來以為,他在村子裏為非作歹也就算了。
現在居然和鎮上的人攀上了關係。
“王叔,你這麽幹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
“你看著礦山腳下,那麽大一片,這起碼也得種植幾千棵樹吧!”
“你這一百多棵樹苗,哪怕種好了,也對環境改善起不到什麽作用。”
礦山開采過後,地表變得滿目瘡痍。
要想恢複地貌改善環境,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植樹造林。
“哎,我隻能說,能種植一點是一點吧。”
“由於礦山附近沒有植被,每年到了冬天刮西北風的時候,這裏就飛沙走石的。”
“這風沙還會影響咱們村子,搞得村子裏也到處都是沙石。”
王三立說這些,李鐵當然知道。
每年隻要到了刮大風的時候,村子裏各種細碎沙石,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說到底,都是因為這礦山的環境被破壞了。
“我種這點樹,雖然不能徹底改善這些問題,但也能多多少少改善一點。”
“王叔,你辛苦了。”
李鐵發自內心的說道:“村子裏能有你這種幹實事兒的幹部,是村子裏的福報。”
王三立苦笑著搖搖頭,又低頭幹了一會。
“對了,咱們說這麽多,你還沒說你是來幹啥的。”
“說吧,到底有什麽事找我。”
經過剛才的一番暢聊之後,王三立對李鐵的態度也還不錯。
“是這樣,我準備在清水河裏搞漁業養殖,就在村口那一段。”
“漁業養殖?在清水河裏麵?”
王三立眉頭緊皺:“你知不知道,清水河可是咱們村的象征。”
“你要是在清水河裏麵搞漁業養殖,豈不是會破壞清水河的環境?”
“這事兒我讚同。”
果然。
在來之前,李鐵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知道王三立最在乎的,就是村裏的生態環境。
“王叔,你別著急這麽快下定論。”
“我已經仔細想過了,其實我養魚,對於清水河的破壞,沒有你想象中那麽大。”
“實際的環境影響很小,甚至都可以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