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原則
我們村鐵蛋太快活了! 作者:一見傾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我現在還有要事處理,等晚上或者明天我看有沒有時間。”
剛才李鐵出倉庫的時候,也順手將那一大卷紗網拿了出來。
“楊姐,這紗網多少錢,你算一下,我全要了。”
“還要啥錢啊?我不收你錢,你拿走得了。”
楊麗已經認定了李鐵,又怎麽會在乎這一點點小錢。
“那可不行,咱們一碼歸一碼,你是開超市的,我來買東西,無論如何也不能白拿。”
見李鐵這麽堅持,楊麗笑了笑。
“一百塊,你拿走吧。”
“行。”
李鐵給了錢,然後拿著紗網就出了超市。
他將紗網放在車上,又開著車來到了村口的河段。
來到之前看好的位置,李鐵將紗網展開,分別堵住了河段的兩端。
紗網有網口,不影響水流通過,但卻可以將河水中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攔截下來。
同時,還能防止養殖的魚兒順著河流跑出去。
布置好紗網之後,李鐵觀察了一會河流的情況。
“不錯,看來可行。”
“隻不過這紗網不太結實,要想真的養魚的話,還得用專業的鐵絲攔截網。”
正當李鐵還在思考的時候,一個村民正好路過。
那村民看到李鐵用紗網將河流攔截了起來,便好奇的問道:
“李鐵,你這是幹啥啊?”
李鐵迴頭一看,發現這村民原來和自己住在同一條巷子的鄰居。
此人名叫周強,是村裏十分有名的捕魚高手,方圓十裏八村,隻要有魚的地方,就能看到周強的身影。
每年夏天,到了汛期,周強就會到處用漁網捕魚,要麽就下籠子捕龍蝦。
什麽螃蟹,泥鰍,黃鱔之類的東西,他統統都抓。
“我是想在這清水河裏麵養魚來著。”
“剛才做了個實驗,看看將河流攔截之後能不能養魚,現在看來,還挺適合的。”
李鐵簡單說明了自己的情況。
“在這兒養魚?”
周強皺起了眉頭:“這清水河可是公家的,你想要在這養魚的話,估計要通過村裏的審批。”
經過周強這麽提醒,李鐵拍了下大腿。
“是啊,我之前怎麽就沒想到呢!”
他想要養魚,那就是屬於商業行為。
而這清水河,是整個村子的共同資源,不是李鐵私人的。
所以想要在這養魚的話,肯定要村委會點頭。
“這下估計難辦了。”
李鐵知道,這事兒王有才肯定不會同意。
但周強卻讓李鐵別那麽灰心。
“李鐵,我也知道王有才跟你有矛盾,但村委會可不是王有才一個人說了算的。”
“咱們村委會高層,一共由四個人組成,分別是村長王有才,副村長王三立,村主任王中海,還有村支書王光亮,隻要他們其中,有三個人同意,你這事兒就能辦。”
“咱們村的支書王光亮,和我媳婦是親戚,王光亮那邊我幫你去說,你隻要說服副村長王三立和村主任王中海就行了。”
周強露出憨厚的笑容。
“強哥,多謝你提醒!”
李鐵雙手抱拳,衝著周強意思了一下。
周強比李鐵大五六歲,而且已經結婚了,李鐵叫他一聲強哥,也是情理之中。
“行,那我現在就去一趟村委會,去探探口風。”
說完,李鐵就動身去了村委會。
很快,李鐵來到村廣場。
村廣場東邊有幾間剛蓋起來沒幾年的新房子,這地兒就是村委會了。
李鐵停好車,徑直來到村委會大廳,也就是辦事處,正好看到村主任王中海。
此時,王中海正坐在辦公桌前,研究鎮上發下來的一份文件。
“主任,我找你有件事情,想問問你的意見。”
李鐵開門見山,坐在了王中海對麵。
王中海扶了扶眼鏡,看了一眼李鐵。
“什麽事?你說吧。”
“我想把清水河在村口那部分截出來一段,搞魚類養殖,你覺得這事兒能辦不。”
王中海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老幹部,聽了李鐵的話之後,先是思索了兩秒鍾,然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辦是能辦,不過,清水河算是咱們村的共同財產,你要是想截出來一段搞養殖,這就算是承包,是需要給村裏交錢的。”
對於李鐵來說,能用錢辦的事兒,那就不叫事,當即便答應下來。
“可以啊,隻要價格合理,該交的錢我是一分都不會少。”
“嗯,那就行。”
王中海點點頭,然後又低頭繼續看文件去了。
李鐵心想,這就行了?就這麽簡單?
雖然隻是簡單的聊了幾句,但李鐵已經看出了王中海的態度。
王中海的立場,應該是不反對但也不支持,隻要李鐵按照程序辦事,隻要交了錢,王中海這邊就好說。
“你還有什麽事嗎?”
看到李鐵還不走,王中海又抬起頭問道。
“那啥,我是想問問,你覺得我這事兒副村長能答應麽?”
王中海又沉思了幾秒鍾,然後搖搖頭:
“這不好說。”
“王三立負責村裏的生態環境,他主要抓這方麵的工作。”
“你想要截流養魚,肯定是多多少少會破壞河流環境,所以,他什麽態度,我不好說。”
聽到這話,李鐵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那你知道副村長現在在哪不?”
“不如我去找他,當麵問問他的態度。”
王中海打開放在辦公桌上的熱水杯,沿著杯口吹了口氣,然後喝了兩口。
“這個時間點,他估計在村西頭的礦山腳下,忙著植樹綠化的工作。”
得知了王三立的蹤跡之後,李鐵立馬就打算動身出發。
不過他在離開之前,卻從車上拿出來一條中華,塞到了王中海的辦公桌抽屜裏。
之後,他走出村委會,上了車,來到了位於村西方向的礦山。
這座礦山,是幾十年前開采的,由於儲量較小,沒幾年就開采完了,後來一直荒廢到現在。
雖然礦山已經荒廢了十幾年,但周圍被破壞的環境,卻一直沒有得到修複和改善。
而王三立負責生態環境的相關工作,自然要將礦山附近的環境修複好,這事兒要是做好了,也算個很不錯的政績。
剛才李鐵出倉庫的時候,也順手將那一大卷紗網拿了出來。
“楊姐,這紗網多少錢,你算一下,我全要了。”
“還要啥錢啊?我不收你錢,你拿走得了。”
楊麗已經認定了李鐵,又怎麽會在乎這一點點小錢。
“那可不行,咱們一碼歸一碼,你是開超市的,我來買東西,無論如何也不能白拿。”
見李鐵這麽堅持,楊麗笑了笑。
“一百塊,你拿走吧。”
“行。”
李鐵給了錢,然後拿著紗網就出了超市。
他將紗網放在車上,又開著車來到了村口的河段。
來到之前看好的位置,李鐵將紗網展開,分別堵住了河段的兩端。
紗網有網口,不影響水流通過,但卻可以將河水中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攔截下來。
同時,還能防止養殖的魚兒順著河流跑出去。
布置好紗網之後,李鐵觀察了一會河流的情況。
“不錯,看來可行。”
“隻不過這紗網不太結實,要想真的養魚的話,還得用專業的鐵絲攔截網。”
正當李鐵還在思考的時候,一個村民正好路過。
那村民看到李鐵用紗網將河流攔截了起來,便好奇的問道:
“李鐵,你這是幹啥啊?”
李鐵迴頭一看,發現這村民原來和自己住在同一條巷子的鄰居。
此人名叫周強,是村裏十分有名的捕魚高手,方圓十裏八村,隻要有魚的地方,就能看到周強的身影。
每年夏天,到了汛期,周強就會到處用漁網捕魚,要麽就下籠子捕龍蝦。
什麽螃蟹,泥鰍,黃鱔之類的東西,他統統都抓。
“我是想在這清水河裏麵養魚來著。”
“剛才做了個實驗,看看將河流攔截之後能不能養魚,現在看來,還挺適合的。”
李鐵簡單說明了自己的情況。
“在這兒養魚?”
周強皺起了眉頭:“這清水河可是公家的,你想要在這養魚的話,估計要通過村裏的審批。”
經過周強這麽提醒,李鐵拍了下大腿。
“是啊,我之前怎麽就沒想到呢!”
他想要養魚,那就是屬於商業行為。
而這清水河,是整個村子的共同資源,不是李鐵私人的。
所以想要在這養魚的話,肯定要村委會點頭。
“這下估計難辦了。”
李鐵知道,這事兒王有才肯定不會同意。
但周強卻讓李鐵別那麽灰心。
“李鐵,我也知道王有才跟你有矛盾,但村委會可不是王有才一個人說了算的。”
“咱們村委會高層,一共由四個人組成,分別是村長王有才,副村長王三立,村主任王中海,還有村支書王光亮,隻要他們其中,有三個人同意,你這事兒就能辦。”
“咱們村的支書王光亮,和我媳婦是親戚,王光亮那邊我幫你去說,你隻要說服副村長王三立和村主任王中海就行了。”
周強露出憨厚的笑容。
“強哥,多謝你提醒!”
李鐵雙手抱拳,衝著周強意思了一下。
周強比李鐵大五六歲,而且已經結婚了,李鐵叫他一聲強哥,也是情理之中。
“行,那我現在就去一趟村委會,去探探口風。”
說完,李鐵就動身去了村委會。
很快,李鐵來到村廣場。
村廣場東邊有幾間剛蓋起來沒幾年的新房子,這地兒就是村委會了。
李鐵停好車,徑直來到村委會大廳,也就是辦事處,正好看到村主任王中海。
此時,王中海正坐在辦公桌前,研究鎮上發下來的一份文件。
“主任,我找你有件事情,想問問你的意見。”
李鐵開門見山,坐在了王中海對麵。
王中海扶了扶眼鏡,看了一眼李鐵。
“什麽事?你說吧。”
“我想把清水河在村口那部分截出來一段,搞魚類養殖,你覺得這事兒能辦不。”
王中海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老幹部,聽了李鐵的話之後,先是思索了兩秒鍾,然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辦是能辦,不過,清水河算是咱們村的共同財產,你要是想截出來一段搞養殖,這就算是承包,是需要給村裏交錢的。”
對於李鐵來說,能用錢辦的事兒,那就不叫事,當即便答應下來。
“可以啊,隻要價格合理,該交的錢我是一分都不會少。”
“嗯,那就行。”
王中海點點頭,然後又低頭繼續看文件去了。
李鐵心想,這就行了?就這麽簡單?
雖然隻是簡單的聊了幾句,但李鐵已經看出了王中海的態度。
王中海的立場,應該是不反對但也不支持,隻要李鐵按照程序辦事,隻要交了錢,王中海這邊就好說。
“你還有什麽事嗎?”
看到李鐵還不走,王中海又抬起頭問道。
“那啥,我是想問問,你覺得我這事兒副村長能答應麽?”
王中海又沉思了幾秒鍾,然後搖搖頭:
“這不好說。”
“王三立負責村裏的生態環境,他主要抓這方麵的工作。”
“你想要截流養魚,肯定是多多少少會破壞河流環境,所以,他什麽態度,我不好說。”
聽到這話,李鐵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那你知道副村長現在在哪不?”
“不如我去找他,當麵問問他的態度。”
王中海打開放在辦公桌上的熱水杯,沿著杯口吹了口氣,然後喝了兩口。
“這個時間點,他估計在村西頭的礦山腳下,忙著植樹綠化的工作。”
得知了王三立的蹤跡之後,李鐵立馬就打算動身出發。
不過他在離開之前,卻從車上拿出來一條中華,塞到了王中海的辦公桌抽屜裏。
之後,他走出村委會,上了車,來到了位於村西方向的礦山。
這座礦山,是幾十年前開采的,由於儲量較小,沒幾年就開采完了,後來一直荒廢到現在。
雖然礦山已經荒廢了十幾年,但周圍被破壞的環境,卻一直沒有得到修複和改善。
而王三立負責生態環境的相關工作,自然要將礦山附近的環境修複好,這事兒要是做好了,也算個很不錯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