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光十二年的大年初一,尚書令費槐病逝。
據說是吐血而死,死的時候口中爬出十幾隻黑色蟲子,嚇得費槐的妻子王氏和數名婢女當場昏厥。
即便如此費家還是請了大夫上門,最後說費槐是死於蟲病,原本藏在肚子裏的蟲子,因為喝酒打拳被逼迫了出來,毀了五髒六腑。
這些禦都城所有的達官顯貴,包括宮裏都開始了治蟲之事,生怕不注意時有什麽蟲子爬進自己的身上或者爬進自己的嘴裏。
雖然傳言屬實,但是費家卻在大年初二一狀告到了皇帝麵前。
狀告榮安伯府大公子謀害尚書令費槐!
理由是顧千俞那天故意引費槐酒後與他較量,為何不早不晚地挑這個時候,明顯是有備而來,並請求陛下下令處死顧千俞。
榮安伯夫婦知道這件事後大罵費家無恥,又趕緊乘坐馬車去東宮求見太子,費家此舉分明就是針對榮安伯府,針對東宮。
顧千俞卻一直坐在銅鏡前沉思,他心絞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並且已經生出了幾根白發。
他想起那日沈梟垚跟他說的,她有計劃可以殺費槐,讓他死得神不知鬼不覺,隻是下這種藥需要有人攻擊他的麵門。
沈梟垚信誓旦旦地告訴他,絕對不會有人懷疑到他的身上,如果有人懷疑他,他可以將自己供出來。
他現在想想,這句話一直就有歧義,現在費家的人懷疑他,難道他要主動承認,再將沈梟垚供出來?
沈梟垚與費槐在這段時間沒有任何交集,他這樣扯出沈梟垚,隻不過是把水攪得更混,對沈梟垚來說,隻要她不承認,誰也沒有證據。
她自始至終就不是與他合謀,而是要借他的手殺費槐,再毀了他在皇帝心中多年至誠至純的形象。
他身上已經中了沈梟垚下得不知何種蠱,如今又被皇帝猜忌,別說謀反,便是迎娶端慧郡主恐怕都是難事,除非他直接自尋死路,起兵謀反。
沈梟垚,兵不血刃就解決了他。
他以為自己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沈梟垚才是那隻黃雀。
在他痛苦的時候,楊皇後召見了沈梟垚,等她行完禮便淡淡道:“棲霞,尚書令費槐昨日死了。”
沈梟垚麵上柔和的笑容淡了去:“如此突然,是何原因?”
楊皇後垂下眼睫,沈梟垚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緒,便聽她道:“費家告狀說是顧千俞害的,陛下一開始因費家突然失去家主不予之罪,後來費槐的妻子和兒子再三糾纏,且有太醫擔保,蟲病不會突然發作,陛下派人查這件事了。”
從哪查?查誰?
顧千俞連費槐會怎麽死,會哪天死都不知道,查別的?年宴已經過去兩日有餘了,餐具器皿都洗幹淨了。
什麽都不會有。
但是她麵色卻疑惑道:“查顧表兄嗎?”
楊皇後點了點頭沒看著她道:“太子為顧家作保。”
沈梟垚點了點頭,楊皇後卻已經看著她,沈梟垚覺得有些奇怪,直白道:“娘娘,您究竟想跟我說什麽?”
楊皇後輕咳了一聲道:“太子遞信進宮,請本宮為顧千俞作保,求陛下下令收迴成命,顧千俞無罪。”
沈梟垚看著她,給她繼續說話機會。
楊皇後也不再猶豫:“本宮還沒有拒絕太子。”
沈梟垚失笑:“娘娘是想讓我去跟太子解釋?”
楊皇後還沒有拒絕太子,但是叫她來就是要拒絕太子,楊皇後無子,楊家不曾試圖擁護任何皇子,他們隻效忠皇上。
“對。”楊皇後點頭,認真道:“你比太子聰慧。”
沈梟垚搖了搖頭道:“太子被禦都城的權力懵逼的雙眼,隻能看見這座宮城,看見那張龍椅,父皇不會為難顧千俞的,即便他受命查案,大理寺偏向太子,頂多象征性盤問顧千俞,這本就不是有頭緒的案,沒有證據根本無法立案,最後查不出來,皇帝再斥責費家無理取鬧幾句,這事就算了。”
但是皇帝的確不會再覺得顧千俞是個實在性子,他已露鋒芒,且他原本想娶汝陽,現在又想娶端慧的事情皇帝就會重新考量。
一個有欺瞞的臣子,他不會喜歡了。
沈梟垚就是要這樣,結發蠱想必快要時不時開始發作了,顧千俞休想再娶任何女子,休息舒坦輕鬆地過一天。
楊皇後讓沈梟垚去跟蘇玨解釋這件事,她道:“太子心性與你不同,本宮若直接與他說,他隻會記得本宮不願意助他,根本聽不進本宮相勸,你是他的親姐姐,他會聽得進去的。”
沈梟垚看著她的優柔寡斷,看著她的中庸,楊皇後是她識得的最無法區分好壞的人,她太矛盾了,什麽都想管,又什麽都不想管,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全管了,不管是救人還是害人都被她幹了。
這不是善,這是蠢。
沈梟垚等她說完,笑道:“娘娘,抱歉,這件事我不想管,也不會管。”
她說著站起身要起身告退,楊皇後卻十分不解:“棲霞,你不在意自己的親弟弟嗎?”
沈梟垚反問她:“娘娘,這件事他若是管了,會死嗎?”
楊皇後沉默。
沈梟垚又道:“既然不會,他求的又是你,我為什麽要管?擔心皇上看見他的愚蠢?還是擔心他嫉恨楊家,最後得罪楊家?”
楊皇後不知該怎麽答,但是她紮住了沈梟垚話中的字眼,她說的是皇上,而非父皇或者陛下。
“得罪楊家和被父皇不喜都是他自己的性格導致的,娘娘,我為什麽要幫他隱藏他的性格,他才是父皇和我母親重視的繼承人,以及榮安伯府維護的太子啊,我才是被舍棄的那一個啊。”
她幾乎要將最後一句話說出口,那怎麽最後還要我來幫他呢?
她挑了挑眉,神色平靜,似乎對此事並不憤恨,隻是疑惑。
楊皇後不讚成,她有些不悅道:“兄弟姐妹守望相助本就是綱常,更何況你們一母同胞,榮辱與共。”
沈梟垚沒說話,離開的時候逆著光看了她一眼,然後邁過門檻離開了鳳儀宮。
楊皇後明白了她的最後一句話,她當年就是用這樣的背影幫過蘇玨一次了。
據說是吐血而死,死的時候口中爬出十幾隻黑色蟲子,嚇得費槐的妻子王氏和數名婢女當場昏厥。
即便如此費家還是請了大夫上門,最後說費槐是死於蟲病,原本藏在肚子裏的蟲子,因為喝酒打拳被逼迫了出來,毀了五髒六腑。
這些禦都城所有的達官顯貴,包括宮裏都開始了治蟲之事,生怕不注意時有什麽蟲子爬進自己的身上或者爬進自己的嘴裏。
雖然傳言屬實,但是費家卻在大年初二一狀告到了皇帝麵前。
狀告榮安伯府大公子謀害尚書令費槐!
理由是顧千俞那天故意引費槐酒後與他較量,為何不早不晚地挑這個時候,明顯是有備而來,並請求陛下下令處死顧千俞。
榮安伯夫婦知道這件事後大罵費家無恥,又趕緊乘坐馬車去東宮求見太子,費家此舉分明就是針對榮安伯府,針對東宮。
顧千俞卻一直坐在銅鏡前沉思,他心絞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並且已經生出了幾根白發。
他想起那日沈梟垚跟他說的,她有計劃可以殺費槐,讓他死得神不知鬼不覺,隻是下這種藥需要有人攻擊他的麵門。
沈梟垚信誓旦旦地告訴他,絕對不會有人懷疑到他的身上,如果有人懷疑他,他可以將自己供出來。
他現在想想,這句話一直就有歧義,現在費家的人懷疑他,難道他要主動承認,再將沈梟垚供出來?
沈梟垚與費槐在這段時間沒有任何交集,他這樣扯出沈梟垚,隻不過是把水攪得更混,對沈梟垚來說,隻要她不承認,誰也沒有證據。
她自始至終就不是與他合謀,而是要借他的手殺費槐,再毀了他在皇帝心中多年至誠至純的形象。
他身上已經中了沈梟垚下得不知何種蠱,如今又被皇帝猜忌,別說謀反,便是迎娶端慧郡主恐怕都是難事,除非他直接自尋死路,起兵謀反。
沈梟垚,兵不血刃就解決了他。
他以為自己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沈梟垚才是那隻黃雀。
在他痛苦的時候,楊皇後召見了沈梟垚,等她行完禮便淡淡道:“棲霞,尚書令費槐昨日死了。”
沈梟垚麵上柔和的笑容淡了去:“如此突然,是何原因?”
楊皇後垂下眼睫,沈梟垚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緒,便聽她道:“費家告狀說是顧千俞害的,陛下一開始因費家突然失去家主不予之罪,後來費槐的妻子和兒子再三糾纏,且有太醫擔保,蟲病不會突然發作,陛下派人查這件事了。”
從哪查?查誰?
顧千俞連費槐會怎麽死,會哪天死都不知道,查別的?年宴已經過去兩日有餘了,餐具器皿都洗幹淨了。
什麽都不會有。
但是她麵色卻疑惑道:“查顧表兄嗎?”
楊皇後點了點頭沒看著她道:“太子為顧家作保。”
沈梟垚點了點頭,楊皇後卻已經看著她,沈梟垚覺得有些奇怪,直白道:“娘娘,您究竟想跟我說什麽?”
楊皇後輕咳了一聲道:“太子遞信進宮,請本宮為顧千俞作保,求陛下下令收迴成命,顧千俞無罪。”
沈梟垚看著她,給她繼續說話機會。
楊皇後也不再猶豫:“本宮還沒有拒絕太子。”
沈梟垚失笑:“娘娘是想讓我去跟太子解釋?”
楊皇後還沒有拒絕太子,但是叫她來就是要拒絕太子,楊皇後無子,楊家不曾試圖擁護任何皇子,他們隻效忠皇上。
“對。”楊皇後點頭,認真道:“你比太子聰慧。”
沈梟垚搖了搖頭道:“太子被禦都城的權力懵逼的雙眼,隻能看見這座宮城,看見那張龍椅,父皇不會為難顧千俞的,即便他受命查案,大理寺偏向太子,頂多象征性盤問顧千俞,這本就不是有頭緒的案,沒有證據根本無法立案,最後查不出來,皇帝再斥責費家無理取鬧幾句,這事就算了。”
但是皇帝的確不會再覺得顧千俞是個實在性子,他已露鋒芒,且他原本想娶汝陽,現在又想娶端慧的事情皇帝就會重新考量。
一個有欺瞞的臣子,他不會喜歡了。
沈梟垚就是要這樣,結發蠱想必快要時不時開始發作了,顧千俞休想再娶任何女子,休息舒坦輕鬆地過一天。
楊皇後讓沈梟垚去跟蘇玨解釋這件事,她道:“太子心性與你不同,本宮若直接與他說,他隻會記得本宮不願意助他,根本聽不進本宮相勸,你是他的親姐姐,他會聽得進去的。”
沈梟垚看著她的優柔寡斷,看著她的中庸,楊皇後是她識得的最無法區分好壞的人,她太矛盾了,什麽都想管,又什麽都不想管,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全管了,不管是救人還是害人都被她幹了。
這不是善,這是蠢。
沈梟垚等她說完,笑道:“娘娘,抱歉,這件事我不想管,也不會管。”
她說著站起身要起身告退,楊皇後卻十分不解:“棲霞,你不在意自己的親弟弟嗎?”
沈梟垚反問她:“娘娘,這件事他若是管了,會死嗎?”
楊皇後沉默。
沈梟垚又道:“既然不會,他求的又是你,我為什麽要管?擔心皇上看見他的愚蠢?還是擔心他嫉恨楊家,最後得罪楊家?”
楊皇後不知該怎麽答,但是她紮住了沈梟垚話中的字眼,她說的是皇上,而非父皇或者陛下。
“得罪楊家和被父皇不喜都是他自己的性格導致的,娘娘,我為什麽要幫他隱藏他的性格,他才是父皇和我母親重視的繼承人,以及榮安伯府維護的太子啊,我才是被舍棄的那一個啊。”
她幾乎要將最後一句話說出口,那怎麽最後還要我來幫他呢?
她挑了挑眉,神色平靜,似乎對此事並不憤恨,隻是疑惑。
楊皇後不讚成,她有些不悅道:“兄弟姐妹守望相助本就是綱常,更何況你們一母同胞,榮辱與共。”
沈梟垚沒說話,離開的時候逆著光看了她一眼,然後邁過門檻離開了鳳儀宮。
楊皇後明白了她的最後一句話,她當年就是用這樣的背影幫過蘇玨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