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費禕不想過問老呂的事情,人家老呂頭也根本就沒有把解除“禁酒令”這樣的大事寄托在他二位身上。


    這可不是南中人不信任他們,更不是瞧不起他們,而是這政策的特殊性作祟——這是先帝親手製訂的政策,而今上對於先帝的政策,基本上都原封不動。


    如此這陛下,別的不好說,但在這“孝”字上,天下可稱第一!


    比如,現今的皇太後吳氏,與劉禪沒有任何血親關係,但劉禪卻視其為親生母親一樣,孝順有加。


    再比如劉禪的老嶽母,就是那蠻不講理的夏侯春天,拎著一個掃把,將劉禪攆得到處亂竄,鞋子都跑丟了,說到底,還不是劉禪的孝心太重導致,否則,多少個夏侯某某,也早就做了無頭的鬼。什麽嶽母不嶽母的,都是虛屁。


    尤其對於先帝,劉禪更是幾乎做到了“唯命是從”。即便先帝已經去世了十幾年,依然如故。


    所以,隻要老呂凱自己不說,蔣琬費禕樂得他自己找陛下去遊說。


    說實在的,這政策早已經名存實亡,但誰知道陛下自己怎麽想的呢?對於這二人而言,他們也早就想解除這個名存實亡的禁酒令了,但總是沒有找到好時機。


    老呂凱不僅把自己的兒子帶上了,甚至還把特意一大早來邀請呂凱上朝的孟獲也給順手牽羊牽來了。


    劉禪哪裏知道這呂老郡守來成都還有這麽多的花花腸子,他三步並作兩步走,直接上前一把就將他匍匐在地的老人連拉帶抱地拖了起來,口裏一疊聲地道:“都是幹什麽吃的,讓老大人如此糟踐身子,這豈不是在損我蜀漢基石麽?”


    這句話聽起來那麽熟悉對吧。


    尤其是一些老人。


    這是劉禪的惡趣味了。


    當初在長阪坡之戰中,趙子龍將軍將尚處於繈褓之中的劉禪搶了迴來,遞到劉備的手上。劉備將劉禪拋了出去,擲於地上,狠狠地道:“為孺子險些折損我一員大將!”


    趙子龍感動得肝腦塗地,發誓此生效死方休。


    而今天,劉禪對老郡守呂凱說出來同樣的話來,呂凱自然也感動得一塌糊塗,恨不得當即為蜀漢去死可也。


    劉禪親手為呂凱解下背上的掃把,笑著道:“老大人,難得從南中迴來一次,這是給朕送掃把來了?”


    呂凱鬧了個大花臉,當即道:“陛下,老臣來求陛下了。”


    大臣們早已經來到,將幾人圍了個水泄不通。看著陛下和呂凱君臣和諧的這一幕,也無不為之感動不已。


    那邊蠻王也早已經醒來,不等劉禪去攙扶,自己也就站了起來,留下三個年輕人還跪在地上,不敢動彈。


    劉禪過去親手將幾個人都攙扶起來。


    要說,這就是人家劉禪會做人,這一番施為下來,感動無數人,更是將這幾位年輕人激動得當即便可以為蜀漢赴湯蹈火。


    劉禪樂嗬嗬地道:“蠻王,禦史中丞,怎麽你也來插一杠子?這是遇到多大的事情了?怎地不見庲降都督府來信?”


    蠻王給劉禪行了個禮,大嗓門“嗬嗬嗬”一陣笑,道:“老臣也不知道為什麽事情,反正看老大人跪著,咱也就跪下了,沒想到,跪著跪著就睡著了。”


    周圍一陣轟然大笑。


    劉禪一直都不怎麽講究所謂皇帝的尊嚴,在這一點上,可能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上,他都是最出彩的一個。


    當然,這說不上好,更說不上壞,還是那句話,曆史沒有對錯,隻有一個結果。


    當劉禪失敗後,他的所有行為都會被人詬病,放大,誤解,會有無數人對此進行病態地解析。


    終其一朝,真正因為犯罪而被劉禪處死的,除了李嚴、李邈之外,也就楊儀了,再無第四人。


    劉禪親手解下呂凱背上的掃把,這意味相當濃厚——這就等於他不再追究呂凱的罪過,不管他犯了什麽樣的罪過,都會一筆勾銷——這就是一種心照不宣的儀式。


    蔣琬和費禕對視了一下,淡淡一笑,“老家夥贏了。”


    其實今天這出戲本就是一肚子壞水的費禕所出的主意。


    解除禁酒令這件事情,沒有陛下的親口允諾,無論是蔣琬,還是費禕,都不敢私自以官方的身份給政策鬆綁,盡管私下裏他們都早已經將禁酒令當做一紙空文,但凡是牽扯到先帝的,陛下都慎之又慎。


    有資格反對老皇帝的,隻有新皇帝。


    大朝會算是開不成了,其實也等於已經結束。


    劉禪不過就是一時興起,想在大家麵前亮個相而已,哪裏有什麽事情?


    老人家年近七旬,身子骨糟糕得一塌糊塗,自從遇到沈騰開始,多少個日日夜夜不眠不休,商品展銷會之前是忐忑,展銷會期間是激動,展銷會之後是更激動,和更忐忑。


    然後,就是星夜趕往成都來,從大清早開始跪,到現在明顯都快要昏厥過去了,還開個屁的朝會。劉禪當即下詔,留下蔣琬和費禕,帶著老郡守呂凱和蠻王到內廷去開小朝會罷了。


    其他官員一步三迴頭地離開朝會廣場,迴到自己的衙門去辦公,今天的所見所聞,自當是一個笑談罷了。


    盡管因為南中頑石老人的負荊請罪,讓很多人心裏都打鼓不已,但真要說起來,能有什麽事兒呢?不過是蠻人鬧事兒罷了,還能怎地。


    無論南中蠻人如何鼓噪,庲降都督府不是還在的嘛?、再說了,蠻王孟獲不是還在成都的嘛。


    對了,還有那200多蠻酋洞主什麽的,來成都都半年多了,一天天過得不知道多歡喜,隻要這些人不在南中,誰還能翻了天去?


    如此想想,頑石老人的那一出兒,誰知道人家是在鬧哪樣?


    也許,人家不過是想和皇帝來一次“親密接觸”呢?老小孩兒嘛,不都這樣!


    再退一萬步說,即便南中真有大事發生,自己又能怎地?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不給政府添亂子,就是對政府最好的支持。


    劉禪的情緒非常高昂。


    他本就不癡不呆,隻是性子懶散一些罷了。既然蔣琬和費禕都一直躲在旁邊看戲,那就說明南中根本沒有發生什麽不能言不忍言的大事。


    既然你們這些家夥想看戲,咱就一起看唄。


    希望朕給你們配合一下?好說,那就配合一下唄。演戲嘛,誰不會似的!


    劉禪張羅著讓二人穿上衣服,又連忙讓人端來了一些滋補的湯水,讓二人吃下去,老郡守呂凱已經偌大年紀,哪裏經得起如此折騰,要是折騰出病來,那可就麻煩大了。


    呂凱沒有帶任何奏章,除了剛才背上的那一把掃帚,啥玩意兒也沒有,因此,劉禪也根本沒有指望老爺子能有什麽大事兒奏報。


    劉禪的心裏,老大人估計就是想迴來走走,在皇帝和要員們麵前露個臉而已。這種心思連他劉禪這個皇帝都有,頑石郡守南中一待多少年,都沒有機會迴成都一趟,這種心思隻有更有強烈才是。


    “老愛卿,你偌大年紀了,卻走這千山萬水,也是朕的疏忽,該早點讓你到成都來的。”


    劉禪說的是違心話,南中那幾個老家夥,尤其是兩位“石頭”,任何一個,他都不敢輕易調動。


    南中有這二石壓倉,方可無憂,故名“壓艙石”,這個話,可是一點水分也沒有的。


    再說了,呂氏本就是南中永昌郡不韋縣的頂級大族,家大業大,人家真要致仕,也不會來成都居住。


    皇帝劉禪的話很假,但心意卻一點也不假,對老爺子的尊重與嗬護之情,更是一點水分也沒有摻雜。


    老郡守連忙拱手道:“老臣謝陛下厚愛,此次迴來,老臣想請陛下開恩——”


    劉禪好奇地問道:“老愛卿這是怎麽了?有什麽事情,隻管奏來便是,何必如此擔憂。”


    “臣老了,身體大不如從前,尤其夜不能寐。但是,最近,老臣得一秘方,釀出天水,老臣每晚飲上小半碗,便能酣然入睡,夢極香甜,嘿嘿,陛下,如此一來,老臣第二日便能精神抖擻,繼續為我蜀漢效力。”


    “哦——”劉禪驚奇地睜大眼睛,“還有如此好物?”


    “還不止如此呢,陛下,老臣把這天水佳釀給了幾個藏蕃高地的頭人品嚐了一下,他們當即就一見鍾情,非要花重金采購我南中天水,老臣不敢賣,可那些人一定要,而且出的價格……嘖嘖,陛下,老臣實在難以拒絕啊!”


    劉禪倒吸一口冷氣,笑眯眯地問道:“很多錢?”


    劉禪是個窮怕了的皇帝。


    不恰當地說,經常是兜裏比臉還幹淨。自己後宮嬪妃並不多,但很多開銷,都是老丈母娘負擔的,也因此,他在丈母娘夏侯某某的麵前,腰杆子一直都直不起來。


    老家夥得意地一笑,嗬嗬兩聲,道:“很多!”


    呂凱伸出兩根指頭,神秘兮兮地道:“為了試驗,老臣專門拿了一壇子拍賣,陛下,您猜怎麽著——”


    劉禪的興趣徹底被勾引起來:“20兩?”


    迅即,他覺得說出“20兩”實在不符合自己的身份,立馬改口道:“200兩?”


    說“200兩”的時候,劉禪的心裏一點底氣也沒有,所以,說得十分不自信。


    呂凱搖了搖頭,道:“2000頭犛牛!”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蔣琬和費禕已經不自覺地站了起來,嘴巴張得很大,都忘了在陛下麵前該有的氣度。


    劉禪更是吃驚,脖子伸的長長的,像是聽錯了什麽,他諾諾地問:“2000?犛牛?一壇南中天水?”


    蔣琬已經懵逼了,癡呆呆地問:“天水,不是在隴西的麽,怎麽跑到我南中去了?”


    費禕恨不的掐他一家夥狠的——“人家在說佳釀佳釀,你卻扯起了地名!”


    麵對眾人的質疑,老爺子嘿嘿一樂,道:“不錯,的確是2000頭犛牛,就買我一壇子南中天水佳釀!不過……”老爺子大概是擔心人家將“拍賣價”與“銷售價”二者混淆了,後麵會鬧笑話的,便再次解釋,“這是拍賣價,他們還想要,價格會低很多的。”


    “拍賣價?什麽叫拍賣價?”劉禪覺得今天自己的腦子實在不夠用了,這年近六旬的老人嘴巴裏冒出一個又一個新鮮詞兒,自己正值壯年,就已經落伍了?還落伍如此之多?


    這種思想,蔣琬和費禕也有,但遠沒有劉禪那麽強烈。


    “拍賣價,就是咱們隻有一點點,公開拍賣,價高者得。所以,價格會超出市場價很多倍。”


    老爺子見自己已經成功地將皇帝與大將軍尚書令及大司馬三人帶入了自己的節奏,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所以,很有心情“為人師表”一次,而且是給這三人做老師,感覺巴適得很。


    “那,這東西既然如此寶貴,能否加大生產力度,多換些銀錢來?”劉禪問。


    “啟稟陛下,這個,可以是可以的,但老臣卻不敢做這個事情了。”呂凱麵露難色,“以至於連老臣自己每晚的那小半碗,也不敢喝了。”


    劉禪臉上堆滿了疑惑:“老愛卿,這,這又是為何?”


    “因為……陛下,老臣懇請陛下開恩呐——”


    劉禪已經有點急不可耐了:“老愛卿快快說來,究竟是何原因,朕幫你排除就是。”


    呂凱忽然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陛下,老臣謝陛下厚恩,老臣代南中百姓謝陛下厚恩……”


    蔣琬和費禕悄悄地對視一眼:“不要臉……”


    隻有皇帝劉禪還蒙在鼓裏:“謝我……謝我什麽?老愛卿你這是……替南中百姓?”


    呂凱不敢再繼續演戲,便將事情挑明了:“陛下,那南中佳釀天水,是一種名叫白酒的好寶貝。”


    “白酒?是酒釀麽?你有什麽不敢?”


    蔣琬接過話題,道:“陛下,我朝先帝有禁酒令一說,尚未解除。估計,呂老郡守是擔心這個……”


    呂凱連連點頭稱是。


    劉禪袍袖一揮,輕描淡寫地一句:“此令早已名存實亡,我看,就算了吧。”


    蔣琬連忙拱手稱是:“臣領旨。”


    其實劉禪哪裏記得有這勞什子的“禁酒令”,他本就是好美食美酒之人,最愛的便是口腹之欲,哪一天少了酒水?


    再一個說,既然南中出了如此佳釀天水,我這個當皇帝的還沒有品嚐到,這未免是一種遺憾,說到底,還是南中的臣子們不夠盡心了。


    但他那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其實已經等於在政策上給釀酒產業開了一個口子——白酒產業的春天來了!


    老呂凱這場戲,效果極佳,不僅僅為南中的白酒產業要來了政策,甚至也為整個蜀漢帝國的白酒產業鬆了綁繩。


    老家夥顫顫巍巍站起來,衝劉禪一拱手,道:“陛下,這南中天水,老臣帶了一些來,還請陛下品嚐。”


    劉禪頓時就是一副見牙不見眼的歡樂表情,連連吩咐道:“幾位愛卿,早朝到現在,都還沒有早膳吧,來人,趕緊準備早膳。”


    一般情況下,皇帝是極少與大臣們一起用膳的,但劉禪不是那一般人,這種情況更非一般情況,所以,幾位重臣也都見怪不怪。


    更重要的,劉禪想品嚐南中天水,蔣琬費禕和孟獲未嚐不抱著同樣的心思,而且,一個比一個強烈。


    關於南中的一切,呂凱該講的全講了,不該講的,一句不講——這就是人家這老家夥的霸道之處了,早就是官場老油條,該油的時候油膩膩的,該條的時候,光棍一條!


    尤其關於沈騰的,庲降都督府幾位巨頭意見出奇地一致——暫時不宜大力宣傳。


    至於民間那些根本就捂不住的事跡,該怎樣就怎樣,至少,保證官方這邊三緘其口就是了。


    這些,都純粹是出於對沈騰個人意願的尊重,無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落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倔強的紐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倔強的紐扣並收藏星落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