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匆匆忙忙往外走,絲毫不在意太監的哀求,和大臣們不解的目光。
當即就有幾位侍中站出來阻攔:“陛下不可!萬萬不可開此先例!”
“陛下,他幾人跪在朝門外,自然是有大罪在身,陛下不可啊!”
劉禪才不管他們,一邊向外走,一邊道:“老大人偌大年紀,我朝廷怎可如此對他!更何況孟愛卿對我蜀漢勞苦功高,朕對他也一直尊敬有加。”
幾位侍中本來站在皇帝劉禪的前麵,但見皇帝根本沒有停步的意思,不得不連連後退,見實在阻攔不住陛下,也隻好尷尬地退到一邊去。
再一個,連蔣琬和費禕都對此無動於衷,不置一詞,其他人即便想說些什麽想做些什麽,也都罷了罷了,由他去吧。
於是,皇帝劉禪帶頭,後麵跟著大太監,再後麵,是蔣琬費禕等一眾大小上百號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出了大殿,過了金水河萬歲橋,便是呂凱等人跪著的地方了。
老呂凱的身體早已經堅持不住了,但為了永昌郡,為了南中,為了蜀漢,為了那個狗東西沈騰製訂的那些虛無縹緲的發展計劃……他咬著牙堅持著。
若皇帝再不光顧,估計他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後麵,呂南中也同樣光著膀子,見老父親搖搖欲墜,連忙跪爬幾步,來到父親的身邊,伸手扶住他。
而旁邊,蠻王孟獲的兩個兒子左右扶住老爹,卻怎麽也叫不醒他,那韻律有致的鼾聲,在這空曠的廣場上,傳出去老遠。
眼看著皇帝陛下都已經出來了,老呂凱睜大了眼睛,強作精神,而孟古孟今拚命掐老爹的胳膊,老家夥卻兀自鼾聲不已,樂在其中。
劉禪本就肥胖,圓圓的臉上更是堆滿了笑意,臨到近前,還稍微加快了一下步伐的頻率,這就來到幾人的麵前。
那鼾聲如雷,也早已經傳入劉禪的耳朵裏。
但他卻絲毫不在意。
從這一點說,劉禪的政治能力一般,但為人方麵,絕對值得稱道。
呂凱早已經一個頭磕在地上,卻再也無力抬起頭來,隻是匍匐在地上,忍不住哽咽著高聲叫道:“陛下——”
老人家也沒有想到陛下會親自出來看他們。
他隻是想做這個樣子給陛下,順便嘛,再施加一點壓力,讓朝堂之上的那些實權派的大員們賣自己這個老家夥一個麵子,讓政策向南中郡傾斜一下,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展。
但老爺子多少年都沒有迴老成都一趟,這裏早已經物是人非,他貌似和很多人都熟悉,但真要說起來,見了麵能叫得出來名字的,估計少之又少,也僅僅蔣琬費禕幾人而已。
呂凱是昨天才匆匆忙忙從南中趕到成都的,連夜就已經拜見過蔣琬和費禕了。
隻是,他此次入都城,可不僅僅代表了永昌一郡,而是肩負著整個南中的未來。
也就是說,此次呂凱迴成都,是要為整個南中謀一個大福利,或者說是謀一個政策。
至於更多的東西,他基本不管。
他不是庲降都督馬忠,所以,有些該馬忠說的事情,呂凱選擇閉口不談,別人問了,他也不談。
他沒這個責任,更沒有這個義務。
他隻要陛下答應一件事情——南中釀酒。
原來,當初沈騰在興古郡布局白酒產業之後,大家都很激動,但等釀酒廠已經有了產出,甚至都已經有了收益,且前景十分看好的時候,大家終於想起一件事情——蜀漢不許釀酒。
這個政策出自先帝執政時期。
當初劉備入主益州,便下令不許民間釀酒,隻許官營作坊釀製少量的酒,用做朝堂接待之用。
之所以有此政策,當然是為百姓肚皮著想,釀酒本就是極其耗費糧食的行為,糧食都拿來釀酒了,百姓吃什麽?
按說劉備的這個政策很好,出發點更好,但再真正執行的過程中,卻遇到非常大的障礙——
一則蜀中潮熱濕氣重,人們喜歡酒釀那熱乎乎的感覺,更喜歡喝酒之後暈乎乎汗出如漿的痛快。
二則蜀中多土豪,人家的糧食吃不完賣不完,拿出一部分來釀酒自己族人飲用,礙著你什麽事兒了?
再一個,哪個大家族沒有紅白之事?人家生小孩兒做壽誕,親朋好友難得匯聚一堂,喝些酒水,又礙著你什麽事兒了?
劉備卻實下了狠心。
在他心裏,有替百姓著想的成分在內,比如你糧食多了吃不完,是不是市場上的糧價就會被打壓下來?
另一方麵,他未嚐沒有要在這件事情上與益州土豪們掰掰手腕子的思想。
於是,劉備直接來了一招狠的——凡是家中藏有釀酒器皿的,一律視作犯罪。那意思,你有釀酒器皿,就視為你已經釀了酒!
這一下,可不僅僅是益州土豪們不樂意了,就是法正諸葛亮他們這些自詡“法家”的人,也不樂意了。因為你皇帝這樣搞,其實就是硬生生地將皇權淩駕於法律之上了,在法家人的眼中,很是要不得。
諸葛亮不方便出頭,劉備入川後的那幾年,真正受寵第一人非法正莫屬。
某次,劉備帶著法正諸葛亮等一幹重臣在皇城上看風景,法正忽然指著大街上走過來的幾個男男女女大聲道:“陛下,臣請陛下下旨,速速將此幾人拿下治罪!”
劉備莫名其妙地看著法正,覺得法正莫名其妙得厲害,道:“人家好好的在大街上行走,怎麽就犯罪了?”
法正一本正經地道:“有男有女,身帶淫器,必有淫行,可治其淫亂之罪也!”
大家哄堂大笑,劉備卻沉默不語。
他知道法正是在變著法兒地勸誡他,要求他取消“家藏酒器,便治其罪”的搞法。
劉備便借坡下驢,主動取消了這個莫須有的罪名,但卻堅持嚴厲禁止民間釀酒。
但這個事情,不是你想禁止就禁止得了的。劉備要麵子,法律照舊;土豪們要裏子,釀酒依舊;唯獨官府這邊,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一個民不告官不究得了。
南中白酒產業紅紅火火,但真要計較起來,先帝在世時製訂的這項法律製度尚未正式廢除呢,你南中官方與民間大族們卻自己搞了起來,這事情,算不算是“知法犯法”?
越巂郡事情了了之後,兩位石頭郡守便忽然醒悟過來,“禁酒令”這個事情不趕緊解決的話,很可能便會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做政治文章,到時候就不是這白酒還能不能做的事情了,凡是涉及到此的人、家族,都將可能受到牽連。
那時候,才真正是蜀漢帝國的又一場政治地震了。
但是,白酒產業雖然剛剛起步,其前景之好,大家早已經不言而喻,一個個摩拳擦掌地,想要用這佳釀打開東向南向西向的市場,賺錢自然是要賺的,更重要的,這佳釀真的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武器,來製衡外域勢力,控製外域勢力——沈騰當初的布局,這是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
自此,大家對於沈騰這小子的認知,又上了幾層樓那麽高。
但是,想要實現這所有的一切,必須解除“禁酒令”!
否則,一切都白扯!
但派誰去做這件事情,卻讓眾人很是為難。
首先,馬忠不適合。
馬忠雖為庲降都督,但在朝堂而言,他這個都督,更多的精力該放在軍事上,再說得徹底些,便是保證南中漢人生活穩定,蠻人不亂。至於各個地方上的事情,隻要人家那裏沒有發生大的叛亂,他這個都督最好還是不聞不問地好。
這也是為什麽沈騰這一路走來,在各地布局無數,但這些受益者基本都關起門來偷著樂,卻根本不告知庲降都督府的原因所在。
對於興古郡的白酒產業,最著急的卻不是興古郡郡守李遺,而是呂凱,這個,任誰也想不到吧。
李遺之所以不急,是因為人家的產出根本就不夠賣,他急什麽?成都那邊的供奉自不必說了,這個必定要留下來的,但這個占整個產能的才幾個點?
毛毛雨啦。
至於軍方和各個部門的采購,這個現在還沒有開始,自然會有人找上門來的,專門給他們訂製也無妨,沈騰早已經有所交代。
東向南向市場,自然會有豪門大族的種種關係戶前來,大不了如呂老頭兒在永昌郡那樣,搞一場展銷會嘛,聽說老頭子一次性就收了許多銀錢,照葫蘆畫瓢唄,蕭規曹隨的事情,誰不會?
所以,現在的李遺是穩坐釣魚台,到成都去給政策開個口子,誰樂意去誰去。
不,誰著急誰去。
因為很多事情,都有沈騰給他打了底,所以,現在的李遺不知道多開心,小日子過得不曉得多舒服,兩座衛星城眼見著就要起來兩丈高了,沈騰說了,再高些,氣派,排場,新城新氣象!
賺錢,就靠著這新城氣象了。
陸陸續續的,那些土豪們都已經進來開始營建自己的物業了,圖紙是郡守府統一規劃好的,前店後廠後庫的格局,誰也不能私自改動。
另外,老城的城牆一周,按照沈騰的交代,又建了許多馬麵牆出來,這個事情,一度讓李遺咋舌不已,小小的一個改動,這個城池的抗攻擊能力不知道又增加了多少倍。
以至於馬麵牆尚未建好,庲降都督府的馬忠都督就專門帶了人來學習觀摩,還說要在整個南中各個城池都建這玩意兒。
管他呐,愛建不建,我李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興古郡守而已,吃自己的鹹蘿卜操那些淡心幹嘛。
既然馬忠不好去,李遺不願意去,剩下的將一腔熱血都記掛在這白酒佳釀身上的人,就隻有昆明郡的磐石老人紈王伉和永昌郡的頑石老人呂凱了。
但王伉與呂凱的情形又大不相同。
王伉鍾情這白酒不假,每天晚上不來兩口覺是睡不著的,但昆明郡的需求其實不大,也沒有將這白酒當做自己主打產業來發展的意向,沈騰早就對老爺子說過,這茶葉產業一旦發展起來,不比那白酒差了什麽。
所以,老爺子心裏底氣足得狠呢:“迴成都去向陛下耍不要臉?我才不去呐,誰愛去誰去!反正,我老王是不去丟那個臉的!”
如此一來,就隻有相距最遠的永昌郡守呂凱出馬了。
這老家夥當初被沈騰鼓搗著,急吼吼地就召開了商品展覽會,空手套白狼,一下子賺了個盆滿缽滿的,人家幾個小娃娃從興古郡帶來的幾壇子佳釀讓他賣出了天價,甚至連未來的錢都賺到了荷包裏。
但麻煩就在這裏——他要想兌現那些白酒貨品,必須依靠興古郡的產出。
所以,興古郡那邊的釀酒廠打一個噴嚏的話,他永昌郡就得重感冒一次。而興古郡若感冒一次,他永昌郡估計就得臥床不起。
畢竟,他最重要的客戶,可是藏蕃高地上的那些羌蠻頭人們!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馬忠,馬忠將頭扭向一邊。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李遺,李遺微微一笑,顧左右而言他。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王伉,王伉瀟灑地攤開雙手,聳聳肩膀,表示愛莫能助。
最後,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新上任的越巂郡守姚伷姚子緒,老家夥撇了撇嘴,道:“我老姚一年到頭洗腳,能用多少?值得去都城跑一趟?”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蠻王妃祝融氏,那蠻婆撇撇嘴,輕描淡寫地來一句:“我有錢!”
沒得法,老呂凱隻得泱泱地帶了隨從,交代好郡守事務,可憐兮兮地趕赴成都。
——這,就是今天老家夥背負掃把跪都城的由來。
對於上司蔣琬和費禕,老爺子也隻是將話說一半留一半。
兩人本就是七竅玲瓏的心肝兒,哪裏不知道他們南中在鼓搗著大事情?而且,絕對是對蜀漢帝國好的事情。
這一點,他們絕對有這個自信的。
按說,作為蜀漢政壇的二把手三把手,他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問清楚南中任何事務,但此時,是蜀漢帝國後諸葛亮時代的第一個年頭,諸多事情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
皇帝劉禪看似將所有權力下放給了蔣琬和費禕,但偶爾會抽風一般地插上一腳,比如魏延事,至今都還是不明不白的一筆糊塗賬。老魏在西山都已經幹成了養雞專業大戶了,身邊卻還帶著蜀漢千餘正規軍隊……
所以,隻要下麵的人自己能做的,願意做的,盡管放開手腳去做就是了,尤其是南中事務,蔣琬和費禕樂得順水推舟,樂享其成。
“老呂他們這些老南中,哪一個是好相與的?他們不想說,嗬嗬,咱還不想問呢!”
“就是,就是!”
“文偉,那掃把的餿主意,可是你鼓搗出來的。”
“是又怎樣?咱這陛下呀,就好這一口!”
當即就有幾位侍中站出來阻攔:“陛下不可!萬萬不可開此先例!”
“陛下,他幾人跪在朝門外,自然是有大罪在身,陛下不可啊!”
劉禪才不管他們,一邊向外走,一邊道:“老大人偌大年紀,我朝廷怎可如此對他!更何況孟愛卿對我蜀漢勞苦功高,朕對他也一直尊敬有加。”
幾位侍中本來站在皇帝劉禪的前麵,但見皇帝根本沒有停步的意思,不得不連連後退,見實在阻攔不住陛下,也隻好尷尬地退到一邊去。
再一個,連蔣琬和費禕都對此無動於衷,不置一詞,其他人即便想說些什麽想做些什麽,也都罷了罷了,由他去吧。
於是,皇帝劉禪帶頭,後麵跟著大太監,再後麵,是蔣琬費禕等一眾大小上百號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出了大殿,過了金水河萬歲橋,便是呂凱等人跪著的地方了。
老呂凱的身體早已經堅持不住了,但為了永昌郡,為了南中,為了蜀漢,為了那個狗東西沈騰製訂的那些虛無縹緲的發展計劃……他咬著牙堅持著。
若皇帝再不光顧,估計他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後麵,呂南中也同樣光著膀子,見老父親搖搖欲墜,連忙跪爬幾步,來到父親的身邊,伸手扶住他。
而旁邊,蠻王孟獲的兩個兒子左右扶住老爹,卻怎麽也叫不醒他,那韻律有致的鼾聲,在這空曠的廣場上,傳出去老遠。
眼看著皇帝陛下都已經出來了,老呂凱睜大了眼睛,強作精神,而孟古孟今拚命掐老爹的胳膊,老家夥卻兀自鼾聲不已,樂在其中。
劉禪本就肥胖,圓圓的臉上更是堆滿了笑意,臨到近前,還稍微加快了一下步伐的頻率,這就來到幾人的麵前。
那鼾聲如雷,也早已經傳入劉禪的耳朵裏。
但他卻絲毫不在意。
從這一點說,劉禪的政治能力一般,但為人方麵,絕對值得稱道。
呂凱早已經一個頭磕在地上,卻再也無力抬起頭來,隻是匍匐在地上,忍不住哽咽著高聲叫道:“陛下——”
老人家也沒有想到陛下會親自出來看他們。
他隻是想做這個樣子給陛下,順便嘛,再施加一點壓力,讓朝堂之上的那些實權派的大員們賣自己這個老家夥一個麵子,讓政策向南中郡傾斜一下,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展。
但老爺子多少年都沒有迴老成都一趟,這裏早已經物是人非,他貌似和很多人都熟悉,但真要說起來,見了麵能叫得出來名字的,估計少之又少,也僅僅蔣琬費禕幾人而已。
呂凱是昨天才匆匆忙忙從南中趕到成都的,連夜就已經拜見過蔣琬和費禕了。
隻是,他此次入都城,可不僅僅代表了永昌一郡,而是肩負著整個南中的未來。
也就是說,此次呂凱迴成都,是要為整個南中謀一個大福利,或者說是謀一個政策。
至於更多的東西,他基本不管。
他不是庲降都督馬忠,所以,有些該馬忠說的事情,呂凱選擇閉口不談,別人問了,他也不談。
他沒這個責任,更沒有這個義務。
他隻要陛下答應一件事情——南中釀酒。
原來,當初沈騰在興古郡布局白酒產業之後,大家都很激動,但等釀酒廠已經有了產出,甚至都已經有了收益,且前景十分看好的時候,大家終於想起一件事情——蜀漢不許釀酒。
這個政策出自先帝執政時期。
當初劉備入主益州,便下令不許民間釀酒,隻許官營作坊釀製少量的酒,用做朝堂接待之用。
之所以有此政策,當然是為百姓肚皮著想,釀酒本就是極其耗費糧食的行為,糧食都拿來釀酒了,百姓吃什麽?
按說劉備的這個政策很好,出發點更好,但再真正執行的過程中,卻遇到非常大的障礙——
一則蜀中潮熱濕氣重,人們喜歡酒釀那熱乎乎的感覺,更喜歡喝酒之後暈乎乎汗出如漿的痛快。
二則蜀中多土豪,人家的糧食吃不完賣不完,拿出一部分來釀酒自己族人飲用,礙著你什麽事兒了?
再一個,哪個大家族沒有紅白之事?人家生小孩兒做壽誕,親朋好友難得匯聚一堂,喝些酒水,又礙著你什麽事兒了?
劉備卻實下了狠心。
在他心裏,有替百姓著想的成分在內,比如你糧食多了吃不完,是不是市場上的糧價就會被打壓下來?
另一方麵,他未嚐沒有要在這件事情上與益州土豪們掰掰手腕子的思想。
於是,劉備直接來了一招狠的——凡是家中藏有釀酒器皿的,一律視作犯罪。那意思,你有釀酒器皿,就視為你已經釀了酒!
這一下,可不僅僅是益州土豪們不樂意了,就是法正諸葛亮他們這些自詡“法家”的人,也不樂意了。因為你皇帝這樣搞,其實就是硬生生地將皇權淩駕於法律之上了,在法家人的眼中,很是要不得。
諸葛亮不方便出頭,劉備入川後的那幾年,真正受寵第一人非法正莫屬。
某次,劉備帶著法正諸葛亮等一幹重臣在皇城上看風景,法正忽然指著大街上走過來的幾個男男女女大聲道:“陛下,臣請陛下下旨,速速將此幾人拿下治罪!”
劉備莫名其妙地看著法正,覺得法正莫名其妙得厲害,道:“人家好好的在大街上行走,怎麽就犯罪了?”
法正一本正經地道:“有男有女,身帶淫器,必有淫行,可治其淫亂之罪也!”
大家哄堂大笑,劉備卻沉默不語。
他知道法正是在變著法兒地勸誡他,要求他取消“家藏酒器,便治其罪”的搞法。
劉備便借坡下驢,主動取消了這個莫須有的罪名,但卻堅持嚴厲禁止民間釀酒。
但這個事情,不是你想禁止就禁止得了的。劉備要麵子,法律照舊;土豪們要裏子,釀酒依舊;唯獨官府這邊,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一個民不告官不究得了。
南中白酒產業紅紅火火,但真要計較起來,先帝在世時製訂的這項法律製度尚未正式廢除呢,你南中官方與民間大族們卻自己搞了起來,這事情,算不算是“知法犯法”?
越巂郡事情了了之後,兩位石頭郡守便忽然醒悟過來,“禁酒令”這個事情不趕緊解決的話,很可能便會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做政治文章,到時候就不是這白酒還能不能做的事情了,凡是涉及到此的人、家族,都將可能受到牽連。
那時候,才真正是蜀漢帝國的又一場政治地震了。
但是,白酒產業雖然剛剛起步,其前景之好,大家早已經不言而喻,一個個摩拳擦掌地,想要用這佳釀打開東向南向西向的市場,賺錢自然是要賺的,更重要的,這佳釀真的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武器,來製衡外域勢力,控製外域勢力——沈騰當初的布局,這是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
自此,大家對於沈騰這小子的認知,又上了幾層樓那麽高。
但是,想要實現這所有的一切,必須解除“禁酒令”!
否則,一切都白扯!
但派誰去做這件事情,卻讓眾人很是為難。
首先,馬忠不適合。
馬忠雖為庲降都督,但在朝堂而言,他這個都督,更多的精力該放在軍事上,再說得徹底些,便是保證南中漢人生活穩定,蠻人不亂。至於各個地方上的事情,隻要人家那裏沒有發生大的叛亂,他這個都督最好還是不聞不問地好。
這也是為什麽沈騰這一路走來,在各地布局無數,但這些受益者基本都關起門來偷著樂,卻根本不告知庲降都督府的原因所在。
對於興古郡的白酒產業,最著急的卻不是興古郡郡守李遺,而是呂凱,這個,任誰也想不到吧。
李遺之所以不急,是因為人家的產出根本就不夠賣,他急什麽?成都那邊的供奉自不必說了,這個必定要留下來的,但這個占整個產能的才幾個點?
毛毛雨啦。
至於軍方和各個部門的采購,這個現在還沒有開始,自然會有人找上門來的,專門給他們訂製也無妨,沈騰早已經有所交代。
東向南向市場,自然會有豪門大族的種種關係戶前來,大不了如呂老頭兒在永昌郡那樣,搞一場展銷會嘛,聽說老頭子一次性就收了許多銀錢,照葫蘆畫瓢唄,蕭規曹隨的事情,誰不會?
所以,現在的李遺是穩坐釣魚台,到成都去給政策開個口子,誰樂意去誰去。
不,誰著急誰去。
因為很多事情,都有沈騰給他打了底,所以,現在的李遺不知道多開心,小日子過得不曉得多舒服,兩座衛星城眼見著就要起來兩丈高了,沈騰說了,再高些,氣派,排場,新城新氣象!
賺錢,就靠著這新城氣象了。
陸陸續續的,那些土豪們都已經進來開始營建自己的物業了,圖紙是郡守府統一規劃好的,前店後廠後庫的格局,誰也不能私自改動。
另外,老城的城牆一周,按照沈騰的交代,又建了許多馬麵牆出來,這個事情,一度讓李遺咋舌不已,小小的一個改動,這個城池的抗攻擊能力不知道又增加了多少倍。
以至於馬麵牆尚未建好,庲降都督府的馬忠都督就專門帶了人來學習觀摩,還說要在整個南中各個城池都建這玩意兒。
管他呐,愛建不建,我李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興古郡守而已,吃自己的鹹蘿卜操那些淡心幹嘛。
既然馬忠不好去,李遺不願意去,剩下的將一腔熱血都記掛在這白酒佳釀身上的人,就隻有昆明郡的磐石老人紈王伉和永昌郡的頑石老人呂凱了。
但王伉與呂凱的情形又大不相同。
王伉鍾情這白酒不假,每天晚上不來兩口覺是睡不著的,但昆明郡的需求其實不大,也沒有將這白酒當做自己主打產業來發展的意向,沈騰早就對老爺子說過,這茶葉產業一旦發展起來,不比那白酒差了什麽。
所以,老爺子心裏底氣足得狠呢:“迴成都去向陛下耍不要臉?我才不去呐,誰愛去誰去!反正,我老王是不去丟那個臉的!”
如此一來,就隻有相距最遠的永昌郡守呂凱出馬了。
這老家夥當初被沈騰鼓搗著,急吼吼地就召開了商品展覽會,空手套白狼,一下子賺了個盆滿缽滿的,人家幾個小娃娃從興古郡帶來的幾壇子佳釀讓他賣出了天價,甚至連未來的錢都賺到了荷包裏。
但麻煩就在這裏——他要想兌現那些白酒貨品,必須依靠興古郡的產出。
所以,興古郡那邊的釀酒廠打一個噴嚏的話,他永昌郡就得重感冒一次。而興古郡若感冒一次,他永昌郡估計就得臥床不起。
畢竟,他最重要的客戶,可是藏蕃高地上的那些羌蠻頭人們!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馬忠,馬忠將頭扭向一邊。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李遺,李遺微微一笑,顧左右而言他。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王伉,王伉瀟灑地攤開雙手,聳聳肩膀,表示愛莫能助。
最後,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新上任的越巂郡守姚伷姚子緒,老家夥撇了撇嘴,道:“我老姚一年到頭洗腳,能用多少?值得去都城跑一趟?”
老呂凱可憐巴巴地看看蠻王妃祝融氏,那蠻婆撇撇嘴,輕描淡寫地來一句:“我有錢!”
沒得法,老呂凱隻得泱泱地帶了隨從,交代好郡守事務,可憐兮兮地趕赴成都。
——這,就是今天老家夥背負掃把跪都城的由來。
對於上司蔣琬和費禕,老爺子也隻是將話說一半留一半。
兩人本就是七竅玲瓏的心肝兒,哪裏不知道他們南中在鼓搗著大事情?而且,絕對是對蜀漢帝國好的事情。
這一點,他們絕對有這個自信的。
按說,作為蜀漢政壇的二把手三把手,他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問清楚南中任何事務,但此時,是蜀漢帝國後諸葛亮時代的第一個年頭,諸多事情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
皇帝劉禪看似將所有權力下放給了蔣琬和費禕,但偶爾會抽風一般地插上一腳,比如魏延事,至今都還是不明不白的一筆糊塗賬。老魏在西山都已經幹成了養雞專業大戶了,身邊卻還帶著蜀漢千餘正規軍隊……
所以,隻要下麵的人自己能做的,願意做的,盡管放開手腳去做就是了,尤其是南中事務,蔣琬和費禕樂得順水推舟,樂享其成。
“老呂他們這些老南中,哪一個是好相與的?他們不想說,嗬嗬,咱還不想問呢!”
“就是,就是!”
“文偉,那掃把的餿主意,可是你鼓搗出來的。”
“是又怎樣?咱這陛下呀,就好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