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這邊的安排實施,其實都是非常快速的,因為馬忠派來的人很是得力。
並且,因為有了執法隊的存在,那兩位猛將兄又實在是過於威猛嚇人,所以,馬忠他們來沈騰這裏探訪實情的時候,沈騰他們這裏的諸多事項,就已經很有點看相了。
馬忠他們從沈騰這鄉民大寨中“參觀訪問”歸來後,當即將各級
軍官都集中在大營中召開軍事會議,會議的內容卻與軍事無關,獨獨與沈騰有關——
立即開挖專門的茅廁。連夜派人去沈騰那裏要生石灰,對四門營寨進行全麵消殺。所有將士自今夜起,不許再飲用生水。腹瀉拉肚子的,立即趕出去,拉到沈騰那邊的小營寨裏進行隔離……
這些士卒一個個目瞪口呆——“這都什麽呀……”
於是,便有人嘀嘀咕咕起來,還有那膽大一些的,直接對馬忠道:“都督,大戰在即,搞這些力格隆,是不是有點……那個了?”
還有人悄聲說道:“咱是軍人,殺敵是咱的老本行,挖茅廁,咱不去,丟不起那個人!”
甚至有人說:“老子喝了幾十年的生水,忽然間就不讓喝了,怎麽,莫非要老子去喝羌蠻子的血不成?”
……
話說得越來越難聽了,馬忠勃然大怒,“啪”地一掌拍在桌案上,怒斥道:“這些要求,此後便為軍中鐵律,再有廢話,左右,軍法伺候!”
眾人這才不敢再說三道四,立即分散開來,各幹其事去了。
祝融氏一直沒有做聲,但此事由他幹兒子沈騰引起的,不由得她不重視。
在這蠻婆心裏,我才不管你想不想幹,隻要我兒子想幹的,就必須幹!
為了表示對幹兒子義無反顧地強烈支持,老幹媽什麽也不說,直接派人去沈騰那裏傳話,說老娘去守西門,請沈騰那裏趕緊安排人手,原封原樣地給老娘建一個營寨出來,包括茅廁,包括夥房,包括隔離小寨……
一應俱全,少一樣,老娘就直接來你營寨中住下了,到時候,別怪老娘我鳩占了你的鵲巢!
一夜無話。
再一日,馬忠帶著人在四門之間巡視,他遙指城內升騰而起的煙霧,笑著對身邊士卒道:“這些羌蠻子開始宰殺戰馬了。”
“估計能吃好幾天的吧。”身邊士卒笑道。
“那是,人手一匹坐騎,可不得吃好幾天的嘛。”
“將主,這些蠻子一點不著急的樣子,該不會還有救兵的吧。”馬忠是蜀漢帝國庲降都督府的都督,所以,最合適的稱唿應該是“都督”,而這些叫“將主”的人,顯然,都是馬忠身邊的部曲親信。
“救兵——”馬忠開懷大笑,“要是有救兵就好了,你家將主我巴巴地趕過來,張開如此大一個口袋,不就是想將這些人一網打盡的麽?可惜,隻區區兩條小魚兒,竟然折騰了咱們這麽久!”
說實話,狼岑和冬渠這兩個混賬,在馬忠的眼裏,還真不算什麽大魚,頂多也就剛好夠吃而已,他們的“適逢其會”,卻也剛好算做了喜事一件。
作為帝國最頂級的官員之一員,馬忠對於帝國的現狀以及將來的局勢預判,極其準確。
蜀漢帝國建國到現在一直心心念念的北伐事業,基本上會隨著一代權臣諸葛亮的去世而無疾而終,北方的曹魏帝國同樣需要休養生息。孫吳那邊,目前與蜀漢交好,這個大的局麵暫時尚不會有人刻意去打破。
說到底,大家都累了,打不起了。
中軍大帳中,馬忠張嶷包子祝融氏等濟濟一堂,正在聽沈騰分析眼下局勢。
其實,一般情況下,沈騰都不會主動主講什麽,因為他腦海中關於三國的所有知識,不過是小說演義以及正史野史上得來的那些,身處真正的曆史中,他的那些知識,是不是正確,很難說。
但因為這一路行來,沈騰的表現過於“出彩”,大家在討論時局時,經常會刻意地請他發表發表意見。
沈騰本也不是扭扭捏捏的人,刻意地謙虛更沒有必要,他已經身在局中,如果他的知識,他的意見,真的對時局有所裨益的話,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情——
“……而且,三個帝國內部外部的環境,這麽多年下來,早已經發生了諸多變化,需要帝國高層轉移目光,去關注,去解決。”
“這其中,民生,是最大最重的一塊。說白了,老百姓要吃飯,要生活,這仗繼續打下去,就沒人了!”
“三國都一樣,都麵臨著如何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這一塊,我是真不專業,就不在這裏瞎逼逼了。”
大家聽聞“瞎逼逼”一詞,一個個露出驚詫莫名的眼神兒,沈騰也不解釋,繼續自己的話題——
“曹魏的整個大北方,西北、正北、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已經崛起,漸有尾大不掉的態勢。當年曹操千裏潛行征柳城,於白狼山之戰大破烏桓,將軍張遼陣斬烏桓單於蹋頓,自此,東北最強大的部族烏桓歸順曹操,也由此,烏桓騎兵成為曹操部下最能打的軍種,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曹氏最強軍種——虎豹騎。”
說起曹操的“虎豹騎”,在座的幾位,一點也不陌生。
論起這個時代享譽盛名的幾支軍隊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曹操的虎豹騎,呂布的陷陣營,袁紹的先登營,劉備的白毦軍,諸葛亮時期蜀漢的無當飛軍,陶謙的丹陽兵,孫權的解煩兵……無一不顯赫一時。
曹操的虎豹騎曾經在襄陽之戰中,為了追擊先帝,一日一夜疾馳300裏,在荊州當陽地界追上先帝……此戰,先帝失一妻二女。
“……那之後,到此時,相距已有幾十年,大北方各個少數民族部族再度崛起,尤其是東北的公孫家族私下建立的燕國,已經成為曹氏後背上的一顆毒瘡,公孫氏在曹魏和孫吳之間閃轉騰挪很多年,最近更是與孫吳打得火熱,這顆毒瘡再不忍痛割除,早晚會成為心腹大患。”
“遼東公孫氏的事情,你也知道?”馬忠十分詫異,即便身居高位的他,對此也隻是一知半解,哪裏能夠說得清楚明白。
對於沈騰,他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關於沈騰的種種,說實在的,不僅僅各大家族在摸底,就連他這個庲降都督府的都督,同樣在通過不同渠道進行摸底。
當然,這種摸底,不一定帶有惡意。
但如此驚才絕豔的一個年輕人,橫空出世,作為帝國高層之一,他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做這個工作。
但是,很遺憾,迄今為止,關於沈騰的背景資料,可以說,他所掌握的,不比其他豪門大族們掌握的多一分一毫。
也就是說,關於沈騰的“留白”實在太多太多,多到大家根本沒法根據僅有的那點資料去拆解,去分析,去判斷。
今天,沈騰終於露出他更多的一麵來,而這些,馬忠等人不僅被震撼,其實在於在座的幾乎所有人而言,更“渴望”——他們都需要對沈騰有更多的更進一步的了解。
沈騰哪裏有想這麽多,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機會,把自己的所知告訴大家,讓大家多一些對時局的了解和把握,幹嘛還藏著掖著——
“孫吳那邊,自從士燮去世後,交廣分治,看似搞得轟轟烈烈,但實際上,交州土著們的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遏製的一股巨大勢力,孫權名義上擁有交廣兩地,但實際上,走了士家,來了更多的土家。這個問題再不下手解決,交廣之地,瞬間易手,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張嶷深深吸一口氣,“這,你也知道?貌似你沒有去過南邊啊。”
“曹魏和孫吳,各有各的煩心事,咱們蜀漢,也一樣。”
提到蜀漢,沈騰點到即止,不自覺地閉上了嘴巴。
說別人,他可以做到暢所欲言,但真正提到蜀漢,有些話,他真的沒法說,也不知道怎麽說才正確。
其實他不說,在座的幾位,有哪一個是傻子?誰不明白?
蜀漢帝國內部一直都存在難以苟合的幫派之爭,在沒有了北伐之後,必須有新的政治熱點來緩解矛盾,或者幹脆直接將大家的目光焦點進行成功轉移,以緩解矛盾。
至於想徹底解決掉幫派之間的溝壑縱橫,誰都知道,比登天還難。否則,以諸葛亮的手腕,還不早就解決了,至於等到現在?他們自認誰也沒有諸葛丞相的那份兒才幹。
有些事情,人是無能為力的,唯有時間,可以解決。
所以,製造焦點,非常重要。
最好的焦點,其實不遠,就在他們這群人腳下的南中。
再聚焦一點,就在他們死死圍困的越巂郡城中。
南中蠻夷眾多,桀驁不馴,所以,南中一直以來都沒有成為蜀漢帝國真正的沃土。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隻要有人,有土地,這裏就一定會有利益產生。隻不過因為蜀漢帝國一直將目光緊緊盯在北方,忽略了南中廣大疆域,才導致出現今日的尷尬局麵。
既然南中的各位頂層人士都想要將蜀漢的目光聚焦到南中來,南中民生發展是重中之重,但在發展之前,先將那些心懷不軌的蠻酋清理出局,就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了。
所以,當越巂郡西三縣之亂發起之時,馬忠看似著急,其實內心欣喜不已。你不亂起來,我怎麽知道誰是好人壞人?你不亂起來,我怎麽知道這些長相一樣的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
當初,馬忠在調遣張嶷前來越巂平叛之時,就曾專門與張嶷有過這樣一場對話:“伯祁,對於那狼王狼岑,你怎麽看?”
張嶷在政治上的智商也很高,可以這樣毫不誇張地說,馬忠和張嶷二人,即便放在整個三國之間,也都能排在最頂級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之列。
能打的人很多,但能將軍事戰爭與政治方略結合得好的人,很少。而蜀漢的馬忠和張嶷,恰好就是最傑出的兩個。
“主動跳出來的,都是好兄弟啊!”當時,張嶷一邊說著,一邊搓著手,不懷好意地笑了。
張嶷的意思,馬忠很清楚。
的確,正當蜀漢帝國找不到新的政治熱點的時候,狼岑等人恰好就跳了出來,對於整個蜀漢高層來說,這就是一件重大“喜訊”——大家終於找到事情可以做了。
笑過之後,馬忠卻還是搖搖頭,遺憾地說道:“其實,我真希望這家夥多鬧騰一下,我還專門準備了一些器械物資,準備丟在三縣附近,讓他們撿拾了去,好去西地高原霍霍別人。誰知道這些家夥竟然打起了咱越巂郡的主意!不作不死,這次,誰也救不了他了——”
張嶷盯著馬忠說:“都督,你將我調走牂牁郡,新任的都督久未上任,這中間留下的空檔,莫不是專門留給那狼岑的吧。”
“這話可是你說的,”馬忠指著張嶷裝作無辜地叫屈,“我馬德信可是什麽也沒有說!”
二人研究了半夜,當即決定,張嶷帶少量兵力前去偷襲,其實也就是做個樣子,偷襲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有一頭,他們若連個樣子都不做的話,對於上麵,實在交代不過去。
假若狼岑知錯就改,選擇了繼續向西,去禍害羌蠻人,那麽,很好,孺子可教,張嶷甚至可能在背後給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假如這狼岑好死不死的,非要向東,去禍害咱越巂郡,這就是作死的節奏 ,咱隻能“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完成“作死”的願望了。
計劃沒有變化快,張嶷竟然遇到了沈騰他們,並且,那狼岑果然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竟然還約了僰蠻子冬渠等人,二打越巂郡城。
今天,終於將這兩條的“魚”——狼岑冬渠——困在網中,馬忠其實尚有許多遺憾,他更希望這兩個家夥一路向西,去搞風搞雨,一旦時機成熟,蜀漢帝國再出麵去“解決問題”,或許,看準時機,再製造一些新的問題出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二條大魚如此輕易地就鑽進了漢軍的口袋裏麵!
這往後,再想找兩條這樣的魚,給蜀漢製造一些機會去向西拓展,可就難嘍。
“遇人不淑啊!”馬忠不由得仰天長歎。
“人渣!”張嶷無精打采地搖搖頭,忍不住舌綻蓮花,“唉——真特喵地沒意思!”
他替自己和馬忠感覺悲傷,又為狼岑和冬渠感覺不值。
自從知道同鄉好友姚伷沒有死之後,他對於狼岑的仇恨就消減了許多,“也許,可以給狼岑一個機會咧。”
眾人都不懷好意地笑起來。
想想狼岑和冬渠,也是夠悲哀的,有時候,當人家的對手還被嫌棄,這種悲哀,外人真的難以理解。
此夜,沈騰無法入睡。
今天的這個高端局,痛快是痛快了,但對於沈騰而言,卻不知道帶給他的,究竟是好,還是壞。
這個影響就不必說了,沈騰自覺鬧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曹魏的“九品中正製”。
沈騰今天是準備提及的,但最最後關頭,他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這個話題,實在太過重要,又太過敏感,不僅僅對於大漢,對於三國,即便對於後麵的整個中國的曆史,都十分重要。
因為“九品中正製”的推行,使得豪閥大族們的權益得以正式確立,對後世的司馬篡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對後世南北朝時期門閥政治的出現,奠定了法力上的基礎。
而蜀漢,目前依舊沿襲漢製,還是“察舉製”“舉孝廉”的天下,官員的選拔任用,基本還是上級說了算,豪閥士族們的權益根本沒有得到保障。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沈騰也說不清楚。
說到底,他隻是一個所謂的曆史愛好者,而非嚴格意義上的曆史學家,更非政治家。
但有一點,他非常清楚,蜀中的這些豪閥士家大族們,一定非常喜歡甚至是渴望施行曹魏的“九品中正製”。
因為在這個製度下,他們將會世世代代享有政治特權,和經濟特權。
而且,在“九品中正製”之下,誰坐皇帝,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說,皇權,不過是世權相爭的一個“妥協棋子”罷了。
曹魏“九品中正製”之風,什麽時候刮進巴蜀,會掀起什麽樣的滔天巨浪,會對曆史造成怎樣的影響……沈騰一無所知。
但他卻明明白白地知道,一旦此風入蜀,注定將會在蜀中大地上掀起腥風血雨,會有累累白骨,會有流血漂杵。
皇權與世權的鬥爭,向來都是血淋淋的。
而豪閥之間的鬥爭,更是殘酷得罄竹難書!
糾結。
一夜無眠。
並且,因為有了執法隊的存在,那兩位猛將兄又實在是過於威猛嚇人,所以,馬忠他們來沈騰這裏探訪實情的時候,沈騰他們這裏的諸多事項,就已經很有點看相了。
馬忠他們從沈騰這鄉民大寨中“參觀訪問”歸來後,當即將各級
軍官都集中在大營中召開軍事會議,會議的內容卻與軍事無關,獨獨與沈騰有關——
立即開挖專門的茅廁。連夜派人去沈騰那裏要生石灰,對四門營寨進行全麵消殺。所有將士自今夜起,不許再飲用生水。腹瀉拉肚子的,立即趕出去,拉到沈騰那邊的小營寨裏進行隔離……
這些士卒一個個目瞪口呆——“這都什麽呀……”
於是,便有人嘀嘀咕咕起來,還有那膽大一些的,直接對馬忠道:“都督,大戰在即,搞這些力格隆,是不是有點……那個了?”
還有人悄聲說道:“咱是軍人,殺敵是咱的老本行,挖茅廁,咱不去,丟不起那個人!”
甚至有人說:“老子喝了幾十年的生水,忽然間就不讓喝了,怎麽,莫非要老子去喝羌蠻子的血不成?”
……
話說得越來越難聽了,馬忠勃然大怒,“啪”地一掌拍在桌案上,怒斥道:“這些要求,此後便為軍中鐵律,再有廢話,左右,軍法伺候!”
眾人這才不敢再說三道四,立即分散開來,各幹其事去了。
祝融氏一直沒有做聲,但此事由他幹兒子沈騰引起的,不由得她不重視。
在這蠻婆心裏,我才不管你想不想幹,隻要我兒子想幹的,就必須幹!
為了表示對幹兒子義無反顧地強烈支持,老幹媽什麽也不說,直接派人去沈騰那裏傳話,說老娘去守西門,請沈騰那裏趕緊安排人手,原封原樣地給老娘建一個營寨出來,包括茅廁,包括夥房,包括隔離小寨……
一應俱全,少一樣,老娘就直接來你營寨中住下了,到時候,別怪老娘我鳩占了你的鵲巢!
一夜無話。
再一日,馬忠帶著人在四門之間巡視,他遙指城內升騰而起的煙霧,笑著對身邊士卒道:“這些羌蠻子開始宰殺戰馬了。”
“估計能吃好幾天的吧。”身邊士卒笑道。
“那是,人手一匹坐騎,可不得吃好幾天的嘛。”
“將主,這些蠻子一點不著急的樣子,該不會還有救兵的吧。”馬忠是蜀漢帝國庲降都督府的都督,所以,最合適的稱唿應該是“都督”,而這些叫“將主”的人,顯然,都是馬忠身邊的部曲親信。
“救兵——”馬忠開懷大笑,“要是有救兵就好了,你家將主我巴巴地趕過來,張開如此大一個口袋,不就是想將這些人一網打盡的麽?可惜,隻區區兩條小魚兒,竟然折騰了咱們這麽久!”
說實話,狼岑和冬渠這兩個混賬,在馬忠的眼裏,還真不算什麽大魚,頂多也就剛好夠吃而已,他們的“適逢其會”,卻也剛好算做了喜事一件。
作為帝國最頂級的官員之一員,馬忠對於帝國的現狀以及將來的局勢預判,極其準確。
蜀漢帝國建國到現在一直心心念念的北伐事業,基本上會隨著一代權臣諸葛亮的去世而無疾而終,北方的曹魏帝國同樣需要休養生息。孫吳那邊,目前與蜀漢交好,這個大的局麵暫時尚不會有人刻意去打破。
說到底,大家都累了,打不起了。
中軍大帳中,馬忠張嶷包子祝融氏等濟濟一堂,正在聽沈騰分析眼下局勢。
其實,一般情況下,沈騰都不會主動主講什麽,因為他腦海中關於三國的所有知識,不過是小說演義以及正史野史上得來的那些,身處真正的曆史中,他的那些知識,是不是正確,很難說。
但因為這一路行來,沈騰的表現過於“出彩”,大家在討論時局時,經常會刻意地請他發表發表意見。
沈騰本也不是扭扭捏捏的人,刻意地謙虛更沒有必要,他已經身在局中,如果他的知識,他的意見,真的對時局有所裨益的話,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情——
“……而且,三個帝國內部外部的環境,這麽多年下來,早已經發生了諸多變化,需要帝國高層轉移目光,去關注,去解決。”
“這其中,民生,是最大最重的一塊。說白了,老百姓要吃飯,要生活,這仗繼續打下去,就沒人了!”
“三國都一樣,都麵臨著如何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這一塊,我是真不專業,就不在這裏瞎逼逼了。”
大家聽聞“瞎逼逼”一詞,一個個露出驚詫莫名的眼神兒,沈騰也不解釋,繼續自己的話題——
“曹魏的整個大北方,西北、正北、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已經崛起,漸有尾大不掉的態勢。當年曹操千裏潛行征柳城,於白狼山之戰大破烏桓,將軍張遼陣斬烏桓單於蹋頓,自此,東北最強大的部族烏桓歸順曹操,也由此,烏桓騎兵成為曹操部下最能打的軍種,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曹氏最強軍種——虎豹騎。”
說起曹操的“虎豹騎”,在座的幾位,一點也不陌生。
論起這個時代享譽盛名的幾支軍隊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曹操的虎豹騎,呂布的陷陣營,袁紹的先登營,劉備的白毦軍,諸葛亮時期蜀漢的無當飛軍,陶謙的丹陽兵,孫權的解煩兵……無一不顯赫一時。
曹操的虎豹騎曾經在襄陽之戰中,為了追擊先帝,一日一夜疾馳300裏,在荊州當陽地界追上先帝……此戰,先帝失一妻二女。
“……那之後,到此時,相距已有幾十年,大北方各個少數民族部族再度崛起,尤其是東北的公孫家族私下建立的燕國,已經成為曹氏後背上的一顆毒瘡,公孫氏在曹魏和孫吳之間閃轉騰挪很多年,最近更是與孫吳打得火熱,這顆毒瘡再不忍痛割除,早晚會成為心腹大患。”
“遼東公孫氏的事情,你也知道?”馬忠十分詫異,即便身居高位的他,對此也隻是一知半解,哪裏能夠說得清楚明白。
對於沈騰,他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關於沈騰的種種,說實在的,不僅僅各大家族在摸底,就連他這個庲降都督府的都督,同樣在通過不同渠道進行摸底。
當然,這種摸底,不一定帶有惡意。
但如此驚才絕豔的一個年輕人,橫空出世,作為帝國高層之一,他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做這個工作。
但是,很遺憾,迄今為止,關於沈騰的背景資料,可以說,他所掌握的,不比其他豪門大族們掌握的多一分一毫。
也就是說,關於沈騰的“留白”實在太多太多,多到大家根本沒法根據僅有的那點資料去拆解,去分析,去判斷。
今天,沈騰終於露出他更多的一麵來,而這些,馬忠等人不僅被震撼,其實在於在座的幾乎所有人而言,更“渴望”——他們都需要對沈騰有更多的更進一步的了解。
沈騰哪裏有想這麽多,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機會,把自己的所知告訴大家,讓大家多一些對時局的了解和把握,幹嘛還藏著掖著——
“孫吳那邊,自從士燮去世後,交廣分治,看似搞得轟轟烈烈,但實際上,交州土著們的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遏製的一股巨大勢力,孫權名義上擁有交廣兩地,但實際上,走了士家,來了更多的土家。這個問題再不下手解決,交廣之地,瞬間易手,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張嶷深深吸一口氣,“這,你也知道?貌似你沒有去過南邊啊。”
“曹魏和孫吳,各有各的煩心事,咱們蜀漢,也一樣。”
提到蜀漢,沈騰點到即止,不自覺地閉上了嘴巴。
說別人,他可以做到暢所欲言,但真正提到蜀漢,有些話,他真的沒法說,也不知道怎麽說才正確。
其實他不說,在座的幾位,有哪一個是傻子?誰不明白?
蜀漢帝國內部一直都存在難以苟合的幫派之爭,在沒有了北伐之後,必須有新的政治熱點來緩解矛盾,或者幹脆直接將大家的目光焦點進行成功轉移,以緩解矛盾。
至於想徹底解決掉幫派之間的溝壑縱橫,誰都知道,比登天還難。否則,以諸葛亮的手腕,還不早就解決了,至於等到現在?他們自認誰也沒有諸葛丞相的那份兒才幹。
有些事情,人是無能為力的,唯有時間,可以解決。
所以,製造焦點,非常重要。
最好的焦點,其實不遠,就在他們這群人腳下的南中。
再聚焦一點,就在他們死死圍困的越巂郡城中。
南中蠻夷眾多,桀驁不馴,所以,南中一直以來都沒有成為蜀漢帝國真正的沃土。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隻要有人,有土地,這裏就一定會有利益產生。隻不過因為蜀漢帝國一直將目光緊緊盯在北方,忽略了南中廣大疆域,才導致出現今日的尷尬局麵。
既然南中的各位頂層人士都想要將蜀漢的目光聚焦到南中來,南中民生發展是重中之重,但在發展之前,先將那些心懷不軌的蠻酋清理出局,就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了。
所以,當越巂郡西三縣之亂發起之時,馬忠看似著急,其實內心欣喜不已。你不亂起來,我怎麽知道誰是好人壞人?你不亂起來,我怎麽知道這些長相一樣的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
當初,馬忠在調遣張嶷前來越巂平叛之時,就曾專門與張嶷有過這樣一場對話:“伯祁,對於那狼王狼岑,你怎麽看?”
張嶷在政治上的智商也很高,可以這樣毫不誇張地說,馬忠和張嶷二人,即便放在整個三國之間,也都能排在最頂級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之列。
能打的人很多,但能將軍事戰爭與政治方略結合得好的人,很少。而蜀漢的馬忠和張嶷,恰好就是最傑出的兩個。
“主動跳出來的,都是好兄弟啊!”當時,張嶷一邊說著,一邊搓著手,不懷好意地笑了。
張嶷的意思,馬忠很清楚。
的確,正當蜀漢帝國找不到新的政治熱點的時候,狼岑等人恰好就跳了出來,對於整個蜀漢高層來說,這就是一件重大“喜訊”——大家終於找到事情可以做了。
笑過之後,馬忠卻還是搖搖頭,遺憾地說道:“其實,我真希望這家夥多鬧騰一下,我還專門準備了一些器械物資,準備丟在三縣附近,讓他們撿拾了去,好去西地高原霍霍別人。誰知道這些家夥竟然打起了咱越巂郡的主意!不作不死,這次,誰也救不了他了——”
張嶷盯著馬忠說:“都督,你將我調走牂牁郡,新任的都督久未上任,這中間留下的空檔,莫不是專門留給那狼岑的吧。”
“這話可是你說的,”馬忠指著張嶷裝作無辜地叫屈,“我馬德信可是什麽也沒有說!”
二人研究了半夜,當即決定,張嶷帶少量兵力前去偷襲,其實也就是做個樣子,偷襲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有一頭,他們若連個樣子都不做的話,對於上麵,實在交代不過去。
假若狼岑知錯就改,選擇了繼續向西,去禍害羌蠻人,那麽,很好,孺子可教,張嶷甚至可能在背後給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假如這狼岑好死不死的,非要向東,去禍害咱越巂郡,這就是作死的節奏 ,咱隻能“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完成“作死”的願望了。
計劃沒有變化快,張嶷竟然遇到了沈騰他們,並且,那狼岑果然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竟然還約了僰蠻子冬渠等人,二打越巂郡城。
今天,終於將這兩條的“魚”——狼岑冬渠——困在網中,馬忠其實尚有許多遺憾,他更希望這兩個家夥一路向西,去搞風搞雨,一旦時機成熟,蜀漢帝國再出麵去“解決問題”,或許,看準時機,再製造一些新的問題出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二條大魚如此輕易地就鑽進了漢軍的口袋裏麵!
這往後,再想找兩條這樣的魚,給蜀漢製造一些機會去向西拓展,可就難嘍。
“遇人不淑啊!”馬忠不由得仰天長歎。
“人渣!”張嶷無精打采地搖搖頭,忍不住舌綻蓮花,“唉——真特喵地沒意思!”
他替自己和馬忠感覺悲傷,又為狼岑和冬渠感覺不值。
自從知道同鄉好友姚伷沒有死之後,他對於狼岑的仇恨就消減了許多,“也許,可以給狼岑一個機會咧。”
眾人都不懷好意地笑起來。
想想狼岑和冬渠,也是夠悲哀的,有時候,當人家的對手還被嫌棄,這種悲哀,外人真的難以理解。
此夜,沈騰無法入睡。
今天的這個高端局,痛快是痛快了,但對於沈騰而言,卻不知道帶給他的,究竟是好,還是壞。
這個影響就不必說了,沈騰自覺鬧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曹魏的“九品中正製”。
沈騰今天是準備提及的,但最最後關頭,他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這個話題,實在太過重要,又太過敏感,不僅僅對於大漢,對於三國,即便對於後麵的整個中國的曆史,都十分重要。
因為“九品中正製”的推行,使得豪閥大族們的權益得以正式確立,對後世的司馬篡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對後世南北朝時期門閥政治的出現,奠定了法力上的基礎。
而蜀漢,目前依舊沿襲漢製,還是“察舉製”“舉孝廉”的天下,官員的選拔任用,基本還是上級說了算,豪閥士族們的權益根本沒有得到保障。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沈騰也說不清楚。
說到底,他隻是一個所謂的曆史愛好者,而非嚴格意義上的曆史學家,更非政治家。
但有一點,他非常清楚,蜀中的這些豪閥士家大族們,一定非常喜歡甚至是渴望施行曹魏的“九品中正製”。
因為在這個製度下,他們將會世世代代享有政治特權,和經濟特權。
而且,在“九品中正製”之下,誰坐皇帝,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說,皇權,不過是世權相爭的一個“妥協棋子”罷了。
曹魏“九品中正製”之風,什麽時候刮進巴蜀,會掀起什麽樣的滔天巨浪,會對曆史造成怎樣的影響……沈騰一無所知。
但他卻明明白白地知道,一旦此風入蜀,注定將會在蜀中大地上掀起腥風血雨,會有累累白骨,會有流血漂杵。
皇權與世權的鬥爭,向來都是血淋淋的。
而豪閥之間的鬥爭,更是殘酷得罄竹難書!
糾結。
一夜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