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們群情激昂,手裏的各式農具舞動生風。
顯然,這些人都是被那些羌蠻人戕害過得不淺。
外麵的鄉民越來越多,對於軍隊來說,這其實不是一個好事情。一則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不可預知的危險,誰知道咧。
二則這些鄉民畢竟不是軍人,他們的存在,不僅對戰爭起不了什麽實質性的作用,反而可能在關鍵時刻,壞了軍隊的大事。
馬忠一直努力勸說鄉民們趕緊離開,但卻無濟於事,甚至在彼此拉鋸期間,鄉民的數量卻越來越多。
很多鄉民情緒激動起來,鼓噪不已,紛紛叫嚷著:“咱們都是來殺蠻子的,憑什麽要我們走?”
“這些蠻子殺了我家上上下下十幾口人,要走,你們走,老子不走,除非你殺了老子!”
……
群情洶洶之際,另外一隻人馬奔了過來,卻原來是三江口蠻王妃祝融氏帶著孟氏家兵前來助戰。
祝融氏之所以趕來,當然有受永昌郡守呂凱老大人的委托。
大家相見,自然欣喜不已,但鄉民們的數量此時早已經過了萬人之眾,勸又勸不走,打又打不得,一時之間,本來該同仇敵愾的軍隊與鄉民之間,幾乎要爆發衝突了。
沈騰一直冷眼旁觀。
馬忠在這裏,人家是南中第一人。張嶷在這裏,人家是次督,更是貨真價實的郡守大人。現在,又來了自己的老幹媽蠻王妃,他才不想湊什麽熱鬧。
他手下的那2000餘騎卒力量,自然早就自動歸屬到庲降都督府下麵去了,由馬忠都督統籌安排。
但目前從銀坑洞帶來的那2000礦工,卻一直都還在沈騰的手中掌握著,烏蠻三傑也正式“解甲歸田”,成了沈騰手下最閑雲野鶴般的存在。
對於這三人,沈騰一向放任自流,人家本來也不算自己的手下,大家不過是結伴而行罷了。
但這段時間的相處下來,彼此之間感覺良好,三人對於沈騰自是喜歡,沈騰對於三人,也喜愛有加。
在沈騰看來,能將這三人一直帶在自己身邊,無疑是最得意的事情了。即便不能,也不能讓自己成為他們三人的敵人,這幾個家夥和猴子一樣,都是天賦異稟之人,做朋友總好過做敵人。
對於鄉民們的主動前來助戰,在馬忠等人看來,是麻煩。但在沈騰眼中,這件事情卻意義非凡——他仿佛看到了後世那場轟轟烈烈的三大戰役中“人民戰爭”的雛形。
中國曆史上,真正打響“人民戰爭”的,還要等上2000年。
在後世那場曠世戰役中,膠東半島數十萬民眾自主自發地參與其中,運送給養,保障後勤,運送傷員,運送彈藥、瓦解敵軍士氣、押送俘虜、捕捉俘虜……
用偉大的高祖爺爺的話說:“將敵人陷入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去”。
所以,當睿智如馬忠張嶷等遇到此等情況,其態度之懵懂,是可以理解的。
在沈騰眼中,所謂“人民戰爭”,其核心有二:第一,為人民而戰;其二,人民自發做出選擇,並且主動參與其中。
而此時,在沈騰眼中,“人民戰爭”的核心元素已經具備,但主事者卻困於曆史桎梏中,難以覺悟。
這些羌蠻僰蠻禍害越巂郡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人民深受其害,無論蠻漢,皆是如此。此時,因為政府軍將這些羌蠻僰蠻圍堵在城中,來一個關門打狗,人民自發自覺地要求參與戰鬥,這剛好符合沈騰對於“人民戰爭”的核心元素的定義。
此時馬忠手中的兵力已經不少,他自己帶來2000人,加上沈騰張嶷手中的,還有祝融氏帶來的蠻兵等,好幾千人了,在數量上已經超過城內的蠻兵數量。
目前的態勢,隻要困住幾個城門口,將這些蠻子死死堵在越巂城中,就等於將他們死死捂在一口大缸裏了,過幾天,等他們的戰馬也吃光了,手到擒來,根本就不費功夫。
至於如何保證這些蠻兵不出城?
其實很簡單,在各個城門口堆放了許多砍伐來的樹木,連枝帶葉的,蠻兵想出來清理這些樹木,則必定遭遇漢軍的箭矢臨頭。真有大批量的蠻兵蜂擁而出,漢軍完全可以用火箭將這些樹木點燃,阻止其衝鋒。
即便這些蠻兵能夠突破數樹木障礙,眼前卻是漢軍立下的營寨。
這些蠻兵顯然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外援。
所以,漢軍營寨麵向城池的這邊,均被刻意地加寬加厚加固許多,直接衝撞過去,對於不善攻城的蠻兵而言,難如登天。
論起打陣地戰,任何時代,蠻兵都不是漢軍的對手。
也因此,馬忠張嶷等人對於這陸續趕來的鄉民們的熱情,惱得不行。看到馬忠實在為難,沈騰便主動站了出來,道:“都督,我有一計,請都督思量——”
馬忠眼前一亮,連忙道:“小王爺客氣了,請講——”
現在,對於沈騰的稱謂,大家都很是雜亂,有叫“公子”的,也有稱“先生”的,從年紀上,還有叫“小哥兒”的,也有叫“老弟”的,從蠻王義子的身份上來說,稱“小王爺”也沒錯。還有那幾個老家夥,直接一口一個“小子”,其實更符合沈騰的胃口。
“都督所慮者,鄉民也。沈某不才,願為都督解此後顧之憂。”
馬忠大喜,連忙問:“沈老弟快快講來——”
沈騰不緊不慢地說:“鄉民全部交給沈某來統籌管轄,隻需將軍給我200得力軍士即可。至於我帶的那支軍隊,因為沈某有言在先,帶他們出來,希望給他們一個前程,還請都督予以特殊對待。”
沈騰的意思很明確——
一,自己來統籌管轄這些鄉民,全部交給我,保證不拖你們的後腿,至於我怎麽做,你別管。
二,我帶的那支囚犯組成的軍隊,可以交給你們,但我希望給他們一個機會立功,完成自己對他們當初的承諾。
沈騰不希望自己言而無信。這些人巴巴地趕來,最後隻有站在旁邊看風景的份兒,然後,還得迴去給老幹媽挖礦。
馬忠大手一揮,道:“就如沈公子所言!”
沈騰便帶著烏蠻三傑和猴子等人,以及馬忠交付的200個軍士,專門去統籌管理鄉民事宜,這裏的事情,他不再參與。
說是不參與,其實沈騰身在其中,怎麽可能不考慮?
他不過是突發奇想,想要做一場“史無前例”的創舉而已,一個試驗——關於“人民戰爭”的試驗。
這個試驗的難度,在沈騰看來,並不大。為什麽呢?因為“人民戰爭”的核心二元素,已經基本具備,不過是費下力氣去組織分工一下而已。
但是,其中蘊藏著的風險,其實也不會小。
一則這些鄉民的組織,本身就是個大難題。
如何將他們很好地組織起來,做自己希望他們做的事情,這就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些人來,是自發地,他們想做的事情也很簡單——殺敵。
但具體到怎麽殺,什麽時候殺,是不是有能力有條件殺……諸多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二則這萬餘鄉民中,有好有次,有漢有蠻,大家初始不過是為了心中那一股子怨氣或者激情而來,真正到了這裏,麵對敵人的刀槍,還能有多少勇氣站出來,麵對頑敵?
這個,還真不好說。
三則,這萬餘鄉民中,是否有故意來撿便宜搞破壞的?是否有傳染疾病的?尤其是後者,一旦發生,就是大事故,那時候,別說戰鬥了,能活著安然走出去,都是個未知數。
但沈騰還是忍不住想去做下嚐試,
他想鍛煉鍛煉自己。
沈騰吩咐手下軍士們:每五百人為一部,選部長一名,共計二十部。部內,再每一百人為一小組,各選組長一名。部長和組長都由馬忠派來的軍士擔任,缺額,再向馬忠申請要人便是。
沈騰再給每個部劃分一個紮營地,鄉民們自己動手,安營紮寨。這20個營寨,每個住500餘人,其實不算大,營寨的要求也不算高,所以,難度其實並不大。
每個營寨內部,沈騰要求每個小組一個獨立的宿營地,所以,每個營寨內部,其實被有機地分拆成了5個小宿營地,並且留下了公共活動區域,和食堂區域。
另外,在鄉民中挑選出500名悍勇之士,組建一支“執法隊”,由熊大熊二任隊長,負責這萬餘人的紀律糾察。
然後,沈騰又對這20個部的職責進行劃分,有的負責出去運送給養,有的負責給軍隊砍伐木材,有的負責到外圍去打探信息,有的準備吃食,一旦戰事開始,鄉民們隨時準備接應裏麵的軍隊,並且準備協助軍隊捕獲逃亡的蠻兵。
在沒有得到命令之前,所有人不得私自靠近部隊1000步以內,否則,格殺勿論!
互相之間,嚴厲杜絕私自串門,一切,都必須“令行禁止”。
工作任務簡單明了,紀律要求簡單粗暴,所以執行起來,更是簡單粗暴,不需要任何多餘的廢話解釋。
如此一來,讓馬忠等人一籌莫展的鄉民困擾,頓時成了軍隊極好的助力,這讓馬忠等人再次對沈騰“刮目相看”起來。
馬忠帶人來沈騰這裏轉了一圈之後,豎起大拇指,對沈騰讚不絕口:“佩服!”
沈騰將鄉民們分成20個營寨的好處,是每個大寨的人數相對較少,好管理,而且即便其中隱藏了不安定因素,排查起來,相對也更容易一些。
還有,這個時代的人衛生觀念相當落後,數量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各種疾病的爆發是個大概率事件,一旦形成重大疫情,在這個時代,隻要你得了,就看你個人的造化了,死還是活,天知道。
所以,沈騰專門讓幾百鄉民到處尋找生石灰,打包扛來,在各個營寨裏潑灑,消毒,並且用生石灰劃定各種有特殊功能的生活區域,比如每個營寨裏的夥食房。
大寨外麵不遠處,還挖有專門的茅廁深坑,每天定時定量潑灑生石灰進行消毒。
生活用水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為此,沈騰讓鄉民們搜集來很多裝水的木桶,水中一律投放定量的生石灰進行消殺沉澱,而且不允許鄉民們喝生水。
即便是這樣,還是出現了問題。
“將主,有幾個鄉民拉肚子了。”有個組長前來沈騰的辦公地進行匯報。
每日幾次匯報工作,是沈騰的硬性規定,甚至連匯報的內容,都做了最詳細的規定。
其中,每個營寨500餘人的身體狀況,是最重要的一項,尤其是有沒有發燒感冒拉肚子等。
“不是不讓喝生水麽?還是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沈騰連忙問。
他們雖然還沒有真正與城內的蠻族開戰,但實際上,他們已經在戰場上了,目前一時的平靜,不過是戰前的沉默蓄力而已。
說白了,這就是戰爭。
而戰爭期間,任何一件與疫情有關的小事情,都可能極大改變戰爭的走向,甚至可能改變戰爭的結局。
現在是公元235年,而就在17年前,也就是208年,赤壁之戰,曹操率領大軍與孫劉戰於荊州赤壁,戰前,曹操軍中疫病流行,戰力損失十之七八,曹操不得不燒毀戰船,退出戰場,孫劉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一場世紀大戰,由此而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中國曆史由此而進入新的一頁。
沈騰可不想在自己身上,也發生這樣一場“瘟疫大戰”,從而留名青史。
“啟稟將主,這幾個人是在外麵運送給養的,半道上,口渴難耐,便飲了生水,迴來,就拉肚子。”
“一共有幾人?”
“一共七人飲水,其中六個都在拉肚子,稀裏嘩啦的,一頓飯的功夫,跑了七八趟茅廁,人都虛脫了。”
“趕緊的,將這七人轉移到外麵專門設立的小寨中去,將與他們有密切接觸的,也都轉移出去,到另外的小寨中去,觀察觀察。另外,生石灰大量潑灑,全部營寨再次消殺一遍,尤其是這幾人所在的營寨。茅房那邊,尤其要重視,你,親自去撒生石灰!”
那人連忙稱是,受命而去。
在當初建立營寨之時,沈騰就命人在20個營寨之外,另外又專門設立了幾個小營寨,就是防止有突發疫情出現。
每個營寨的空曠處,都堆積了許多茅草,這茅草燃燒起來,氣味獨特,蚊蟲自動遠離。
此時的南中,夜晚時分,已經有許多蚊蟲了,如果沒有這些茅草,睡覺就成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更要命的,還是蚊蟲叮咬可能引發更加惡劣的傳染疾病。
“要是有一頂蚊帳,該多好!”沈騰感慨道。
南中的夜空尤其漂亮,寥廓的天際無邊無沿,星辰雜亂點綴,晶瑩剔透,銀河流光溢彩,宛若仙境。
仰望星光,沈騰隻有一個願望——蚊帳!
“今年過年不送禮,要送就送一蚊帳!”沈騰想起老幹媽對自己的好來,他決定,等這裏的事情了了,就想辦法整出一頂蚊帳來,送給老幹媽。
好在此地夜夜有風,所以,人們即便睡在露天,受到蚊蟲的叮咬也不算嚴重。若是睡在房屋中,受到的叮咬反而會嚴重。
“多麽美好的夜晚啊……”迷迷糊糊中,沈騰想起來那個夜晚,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糾結萬千的夜晚,他在江城的某一個學校的操場上,陪一個大長腿的妹子看流星……
顯然,這些人都是被那些羌蠻人戕害過得不淺。
外麵的鄉民越來越多,對於軍隊來說,這其實不是一個好事情。一則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不可預知的危險,誰知道咧。
二則這些鄉民畢竟不是軍人,他們的存在,不僅對戰爭起不了什麽實質性的作用,反而可能在關鍵時刻,壞了軍隊的大事。
馬忠一直努力勸說鄉民們趕緊離開,但卻無濟於事,甚至在彼此拉鋸期間,鄉民的數量卻越來越多。
很多鄉民情緒激動起來,鼓噪不已,紛紛叫嚷著:“咱們都是來殺蠻子的,憑什麽要我們走?”
“這些蠻子殺了我家上上下下十幾口人,要走,你們走,老子不走,除非你殺了老子!”
……
群情洶洶之際,另外一隻人馬奔了過來,卻原來是三江口蠻王妃祝融氏帶著孟氏家兵前來助戰。
祝融氏之所以趕來,當然有受永昌郡守呂凱老大人的委托。
大家相見,自然欣喜不已,但鄉民們的數量此時早已經過了萬人之眾,勸又勸不走,打又打不得,一時之間,本來該同仇敵愾的軍隊與鄉民之間,幾乎要爆發衝突了。
沈騰一直冷眼旁觀。
馬忠在這裏,人家是南中第一人。張嶷在這裏,人家是次督,更是貨真價實的郡守大人。現在,又來了自己的老幹媽蠻王妃,他才不想湊什麽熱鬧。
他手下的那2000餘騎卒力量,自然早就自動歸屬到庲降都督府下麵去了,由馬忠都督統籌安排。
但目前從銀坑洞帶來的那2000礦工,卻一直都還在沈騰的手中掌握著,烏蠻三傑也正式“解甲歸田”,成了沈騰手下最閑雲野鶴般的存在。
對於這三人,沈騰一向放任自流,人家本來也不算自己的手下,大家不過是結伴而行罷了。
但這段時間的相處下來,彼此之間感覺良好,三人對於沈騰自是喜歡,沈騰對於三人,也喜愛有加。
在沈騰看來,能將這三人一直帶在自己身邊,無疑是最得意的事情了。即便不能,也不能讓自己成為他們三人的敵人,這幾個家夥和猴子一樣,都是天賦異稟之人,做朋友總好過做敵人。
對於鄉民們的主動前來助戰,在馬忠等人看來,是麻煩。但在沈騰眼中,這件事情卻意義非凡——他仿佛看到了後世那場轟轟烈烈的三大戰役中“人民戰爭”的雛形。
中國曆史上,真正打響“人民戰爭”的,還要等上2000年。
在後世那場曠世戰役中,膠東半島數十萬民眾自主自發地參與其中,運送給養,保障後勤,運送傷員,運送彈藥、瓦解敵軍士氣、押送俘虜、捕捉俘虜……
用偉大的高祖爺爺的話說:“將敵人陷入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去”。
所以,當睿智如馬忠張嶷等遇到此等情況,其態度之懵懂,是可以理解的。
在沈騰眼中,所謂“人民戰爭”,其核心有二:第一,為人民而戰;其二,人民自發做出選擇,並且主動參與其中。
而此時,在沈騰眼中,“人民戰爭”的核心元素已經具備,但主事者卻困於曆史桎梏中,難以覺悟。
這些羌蠻僰蠻禍害越巂郡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人民深受其害,無論蠻漢,皆是如此。此時,因為政府軍將這些羌蠻僰蠻圍堵在城中,來一個關門打狗,人民自發自覺地要求參與戰鬥,這剛好符合沈騰對於“人民戰爭”的核心元素的定義。
此時馬忠手中的兵力已經不少,他自己帶來2000人,加上沈騰張嶷手中的,還有祝融氏帶來的蠻兵等,好幾千人了,在數量上已經超過城內的蠻兵數量。
目前的態勢,隻要困住幾個城門口,將這些蠻子死死堵在越巂城中,就等於將他們死死捂在一口大缸裏了,過幾天,等他們的戰馬也吃光了,手到擒來,根本就不費功夫。
至於如何保證這些蠻兵不出城?
其實很簡單,在各個城門口堆放了許多砍伐來的樹木,連枝帶葉的,蠻兵想出來清理這些樹木,則必定遭遇漢軍的箭矢臨頭。真有大批量的蠻兵蜂擁而出,漢軍完全可以用火箭將這些樹木點燃,阻止其衝鋒。
即便這些蠻兵能夠突破數樹木障礙,眼前卻是漢軍立下的營寨。
這些蠻兵顯然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外援。
所以,漢軍營寨麵向城池的這邊,均被刻意地加寬加厚加固許多,直接衝撞過去,對於不善攻城的蠻兵而言,難如登天。
論起打陣地戰,任何時代,蠻兵都不是漢軍的對手。
也因此,馬忠張嶷等人對於這陸續趕來的鄉民們的熱情,惱得不行。看到馬忠實在為難,沈騰便主動站了出來,道:“都督,我有一計,請都督思量——”
馬忠眼前一亮,連忙道:“小王爺客氣了,請講——”
現在,對於沈騰的稱謂,大家都很是雜亂,有叫“公子”的,也有稱“先生”的,從年紀上,還有叫“小哥兒”的,也有叫“老弟”的,從蠻王義子的身份上來說,稱“小王爺”也沒錯。還有那幾個老家夥,直接一口一個“小子”,其實更符合沈騰的胃口。
“都督所慮者,鄉民也。沈某不才,願為都督解此後顧之憂。”
馬忠大喜,連忙問:“沈老弟快快講來——”
沈騰不緊不慢地說:“鄉民全部交給沈某來統籌管轄,隻需將軍給我200得力軍士即可。至於我帶的那支軍隊,因為沈某有言在先,帶他們出來,希望給他們一個前程,還請都督予以特殊對待。”
沈騰的意思很明確——
一,自己來統籌管轄這些鄉民,全部交給我,保證不拖你們的後腿,至於我怎麽做,你別管。
二,我帶的那支囚犯組成的軍隊,可以交給你們,但我希望給他們一個機會立功,完成自己對他們當初的承諾。
沈騰不希望自己言而無信。這些人巴巴地趕來,最後隻有站在旁邊看風景的份兒,然後,還得迴去給老幹媽挖礦。
馬忠大手一揮,道:“就如沈公子所言!”
沈騰便帶著烏蠻三傑和猴子等人,以及馬忠交付的200個軍士,專門去統籌管理鄉民事宜,這裏的事情,他不再參與。
說是不參與,其實沈騰身在其中,怎麽可能不考慮?
他不過是突發奇想,想要做一場“史無前例”的創舉而已,一個試驗——關於“人民戰爭”的試驗。
這個試驗的難度,在沈騰看來,並不大。為什麽呢?因為“人民戰爭”的核心二元素,已經基本具備,不過是費下力氣去組織分工一下而已。
但是,其中蘊藏著的風險,其實也不會小。
一則這些鄉民的組織,本身就是個大難題。
如何將他們很好地組織起來,做自己希望他們做的事情,這就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些人來,是自發地,他們想做的事情也很簡單——殺敵。
但具體到怎麽殺,什麽時候殺,是不是有能力有條件殺……諸多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二則這萬餘鄉民中,有好有次,有漢有蠻,大家初始不過是為了心中那一股子怨氣或者激情而來,真正到了這裏,麵對敵人的刀槍,還能有多少勇氣站出來,麵對頑敵?
這個,還真不好說。
三則,這萬餘鄉民中,是否有故意來撿便宜搞破壞的?是否有傳染疾病的?尤其是後者,一旦發生,就是大事故,那時候,別說戰鬥了,能活著安然走出去,都是個未知數。
但沈騰還是忍不住想去做下嚐試,
他想鍛煉鍛煉自己。
沈騰吩咐手下軍士們:每五百人為一部,選部長一名,共計二十部。部內,再每一百人為一小組,各選組長一名。部長和組長都由馬忠派來的軍士擔任,缺額,再向馬忠申請要人便是。
沈騰再給每個部劃分一個紮營地,鄉民們自己動手,安營紮寨。這20個營寨,每個住500餘人,其實不算大,營寨的要求也不算高,所以,難度其實並不大。
每個營寨內部,沈騰要求每個小組一個獨立的宿營地,所以,每個營寨內部,其實被有機地分拆成了5個小宿營地,並且留下了公共活動區域,和食堂區域。
另外,在鄉民中挑選出500名悍勇之士,組建一支“執法隊”,由熊大熊二任隊長,負責這萬餘人的紀律糾察。
然後,沈騰又對這20個部的職責進行劃分,有的負責出去運送給養,有的負責給軍隊砍伐木材,有的負責到外圍去打探信息,有的準備吃食,一旦戰事開始,鄉民們隨時準備接應裏麵的軍隊,並且準備協助軍隊捕獲逃亡的蠻兵。
在沒有得到命令之前,所有人不得私自靠近部隊1000步以內,否則,格殺勿論!
互相之間,嚴厲杜絕私自串門,一切,都必須“令行禁止”。
工作任務簡單明了,紀律要求簡單粗暴,所以執行起來,更是簡單粗暴,不需要任何多餘的廢話解釋。
如此一來,讓馬忠等人一籌莫展的鄉民困擾,頓時成了軍隊極好的助力,這讓馬忠等人再次對沈騰“刮目相看”起來。
馬忠帶人來沈騰這裏轉了一圈之後,豎起大拇指,對沈騰讚不絕口:“佩服!”
沈騰將鄉民們分成20個營寨的好處,是每個大寨的人數相對較少,好管理,而且即便其中隱藏了不安定因素,排查起來,相對也更容易一些。
還有,這個時代的人衛生觀念相當落後,數量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各種疾病的爆發是個大概率事件,一旦形成重大疫情,在這個時代,隻要你得了,就看你個人的造化了,死還是活,天知道。
所以,沈騰專門讓幾百鄉民到處尋找生石灰,打包扛來,在各個營寨裏潑灑,消毒,並且用生石灰劃定各種有特殊功能的生活區域,比如每個營寨裏的夥食房。
大寨外麵不遠處,還挖有專門的茅廁深坑,每天定時定量潑灑生石灰進行消毒。
生活用水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為此,沈騰讓鄉民們搜集來很多裝水的木桶,水中一律投放定量的生石灰進行消殺沉澱,而且不允許鄉民們喝生水。
即便是這樣,還是出現了問題。
“將主,有幾個鄉民拉肚子了。”有個組長前來沈騰的辦公地進行匯報。
每日幾次匯報工作,是沈騰的硬性規定,甚至連匯報的內容,都做了最詳細的規定。
其中,每個營寨500餘人的身體狀況,是最重要的一項,尤其是有沒有發燒感冒拉肚子等。
“不是不讓喝生水麽?還是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沈騰連忙問。
他們雖然還沒有真正與城內的蠻族開戰,但實際上,他們已經在戰場上了,目前一時的平靜,不過是戰前的沉默蓄力而已。
說白了,這就是戰爭。
而戰爭期間,任何一件與疫情有關的小事情,都可能極大改變戰爭的走向,甚至可能改變戰爭的結局。
現在是公元235年,而就在17年前,也就是208年,赤壁之戰,曹操率領大軍與孫劉戰於荊州赤壁,戰前,曹操軍中疫病流行,戰力損失十之七八,曹操不得不燒毀戰船,退出戰場,孫劉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一場世紀大戰,由此而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中國曆史由此而進入新的一頁。
沈騰可不想在自己身上,也發生這樣一場“瘟疫大戰”,從而留名青史。
“啟稟將主,這幾個人是在外麵運送給養的,半道上,口渴難耐,便飲了生水,迴來,就拉肚子。”
“一共有幾人?”
“一共七人飲水,其中六個都在拉肚子,稀裏嘩啦的,一頓飯的功夫,跑了七八趟茅廁,人都虛脫了。”
“趕緊的,將這七人轉移到外麵專門設立的小寨中去,將與他們有密切接觸的,也都轉移出去,到另外的小寨中去,觀察觀察。另外,生石灰大量潑灑,全部營寨再次消殺一遍,尤其是這幾人所在的營寨。茅房那邊,尤其要重視,你,親自去撒生石灰!”
那人連忙稱是,受命而去。
在當初建立營寨之時,沈騰就命人在20個營寨之外,另外又專門設立了幾個小營寨,就是防止有突發疫情出現。
每個營寨的空曠處,都堆積了許多茅草,這茅草燃燒起來,氣味獨特,蚊蟲自動遠離。
此時的南中,夜晚時分,已經有許多蚊蟲了,如果沒有這些茅草,睡覺就成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更要命的,還是蚊蟲叮咬可能引發更加惡劣的傳染疾病。
“要是有一頂蚊帳,該多好!”沈騰感慨道。
南中的夜空尤其漂亮,寥廓的天際無邊無沿,星辰雜亂點綴,晶瑩剔透,銀河流光溢彩,宛若仙境。
仰望星光,沈騰隻有一個願望——蚊帳!
“今年過年不送禮,要送就送一蚊帳!”沈騰想起老幹媽對自己的好來,他決定,等這裏的事情了了,就想辦法整出一頂蚊帳來,送給老幹媽。
好在此地夜夜有風,所以,人們即便睡在露天,受到蚊蟲的叮咬也不算嚴重。若是睡在房屋中,受到的叮咬反而會嚴重。
“多麽美好的夜晚啊……”迷迷糊糊中,沈騰想起來那個夜晚,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糾結萬千的夜晚,他在江城的某一個學校的操場上,陪一個大長腿的妹子看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