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情緒低落,而魏黑子簡直一點心情都沒有。
他可不是對跟在將主身邊有意見,而是跟在沈騰公子身邊,樂趣著實更多。
別人都以為魏黑子和魏豹子是孿生兄弟,其實不是,黑子名虎,豹子名豹,二人都是魏延身邊戰死的老兄弟的孩子,從小被魏延收養了,一起長大。
再後來,魏虎就成了魏延的護衛長,因為皮膚黝黑,就被叫“黑子”,久而久之,真實的大名“魏虎”,卻無人知曉。
真要說起來,他們倆也不姓魏,姓什麽,其實一點也不重要,每場仗打下來,魏氏宅院裏便多出許多遺孤來,誰記得你姓什麽,幹脆,便都姓了魏。魏氏侯府裏,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人,否則,魏延自己的族人,早就都不知生死去向,哪裏來的這百餘口子。
魏虎勇猛有餘,悍不畏死,但卻謀略不足,適合軍陣搏殺,憑借軍功和忠誠,做了將主的貼身侍衛頭子,而魏豹一樣的悍不畏死,且陰冷殘酷,毒計百出,便成了魏氏侯府的侍衛頭子。
二人對於將主魏延的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均視魏延如父。老魏待人,真誠無二。魏氏侯府中,多的是這樣的戰爭遺孤。別看前一階段侯府遭遇大難臨頭時,很少有人出頭,但真要到了刺刀見紅之時,多的是視死如歸的勇士。
這種現象,在這個時代卻是常態,幾乎所有的出名戰將都是如此,對於戰死老兄弟們家屬的撫恤,特別是遺孤的撫養,更類似一種潛規則。
這個時代,而這些自小在將主府邸裏長大的孩子,與將主、家主則屬於“共命人”的關係。
所謂“共命人”,便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生共死,永不分離。
尤其是戰場上,假如將主、家主由於護衛們的保護不力戰死,那麽,同命人的下場隻有一個,一起去死。
將主、家主對於共命人,無限信任,視若手足心腹,同富貴,共命運,不過如此。
臨分手時,魏黑子巴巴地看著將主,希望將主將他留下,但魏延卻沒有瞥他一眼,而是對那留下來100親信和另外的400悍卒道:“都給老子聽好了,一切唯沈騰馬首是瞻,有一個不聽從者,其餘皆可殺之!那小子掉一根毛,你們就試活著看!”
那幾百人眼中都跳動著火苗子一般,一起將胸脯捶打得嗙嗙響,皆高唿:“請將主放心,一切唯公子馬首是瞻!”
魏延滿意地點點頭,甩了甩馬鞭,發出“啪啪”的空響,迴頭對沈騰道:“小子,萬事不可逞強,有人招惹你了,搞得定的,往死裏整;搞不定的,隻要你人不要吃虧就好,迴來,老爹我幫你出氣!實在不行了,就往各地府衙裏麵鑽就是,還有那老不要臉的蠻王,隻管開口,可別抹不開臉皮,苦了自己!”
說著,魏延從懷裏掏出一塊令牌,塞進沈騰手裏,道:“揣好了,事有不諧,拿出來,就說是我南鄭侯爺派在南中執行特殊任務的,誰敢造次,殺!”
沈騰連忙將那令牌揣進懷裏,笑吟吟地說道:“行了老魏,又不是小孩子了,你恁地婆婆媽媽。”
其實沈騰心裏很感動。
要知道,上輩子的他自小就失去雙親,是爺爺帶著他長大的。
他的雙親卻正是犧牲在祖國的大西南,為了國防三線建設,獻出了青春,直至獻出了生命。
對於雙親的事情,沈騰知道得不多。爺爺也不願意多講,直到後來,沈騰在部隊上才漸漸知道了一些,有很多事情,涉及到國家機密,估計就連爺爺知道的也不多。
沈騰之所以能夠當上特種兵,並且後來提前複員轉到江城的學校裏去,與他這個烈士遺孤身份有很大的關係。
那時候,每次出門,爺爺也是這樣,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今天,魏延也是這樣。
聽了沈騰的話,魏延卻是兩眼一瞪,恨恨地說道:“少說一句,你小子可能就死了,老爹現在不說,等到你墳上再說不成?”
那邊魏老三嗔一句:“老魏!”
魏延也發覺自己說錯了話,當即“呸呸”往地上吐了兩口唾沫,又揮手作勢打了自己兩個嘴巴子,連連道:“聽不見,聽不見,老天聽不見!”
所有人都拚命憋住不要笑出聲來,否則,接下來指不定就成了將主的出氣筒、替罪羊。
老魏是真舍不得沈騰離開。
這與他自己的心結有關。
越是即將離開南中,趕赴成都,他的心就越發沉悶。他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該幹什麽,更不知道接下來,迎接他的會是什麽。
如果說當初被沈騰介入,硬生生地改變了他魏延的命運,自己沒有像諸葛亮預期的那樣,傻子似的主動將脖子伸得長長的,嘴巴裏叫著:“誰敢殺我?誰敢殺我?誰敢殺我!”,然後,被馬岱一刀梟首。
就因為這小子的橫插一腳,自己破掉諸葛孔明的絕戶計,金蟬脫殼,千裏潛行,一鼓作氣地衝到了南中,期間,真如孤勇者一般,什麽別的心思也沒有,就是想到南中來,解決問題,解放自己。
而現在呢?
南中的問題已經如期圓滿地解決了,自己的心結也已經解放了,但是,臨到要離開南中時,新的心結卻又再度鬱結,而且,越發地嚴重了。
蜀漢目前的政壇格局,都出自已故丞相諸葛亮的安排,而在諸葛亮的權力版圖裏,自己早已經是一個死人了,哪裏會有位置留給自己?
如果說有,可能是在成都郊區某一個幾尺見方的土坑裏,埋下一個變質的頭顱,墳前,估計連一個“已故征西大將軍南鄭侯魏延文長之墓”的字樣也不會留下。
自己在軍隊上廝混了一輩子了,但在軍隊裏,都知道魏延是個大反賊,在諸葛丞相屍骨未寒之際,便搶班奪權,意圖謀反,最後兵敗而被一刀梟首!
即便有些人的心裏還有些許的魏延情結,估計也早已經被上司給洗刷得幹幹淨淨了。
魏延的情緒越來越低沉,連一向傻乎乎大咧咧的魏黑子也感覺到了。
今天,看到將主如此婆婆媽媽,連魏黑子也感覺不適應,卻也是一陣心痛。
“將主老了——”魏黑子想。
“將主老了,自己也就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了。”
按照他和將主之間的共命人關係,將主若在戰場戰死,他該奮不顧身,直至戰死,其家人自然也會得到將主家族很好的照拂。
若將主不是戰死,而是其他正常死亡,共命人有的會選擇自殺陪葬,但其實他們可以有新式生活選擇,更多人選擇做了守墓人,世世代代,守護在將主身邊,絕無放棄。
當然,也有人選擇繼續做下一任家主、將主的共命人。
所以,看到將主老之將至,作為共命人的魏虎心裏尤其難過。再上戰場的機遇沒有了,這讓一向喜歡戰陣衝殺的鐵血男兒尤其難以接受。
多少次都曾經想過,在戰陣之上,自己拚死擋住所有射向將主的箭矢,衝向將主的敵人,如果有人衝到將主的身邊,那一定是踏著他的屍體衝過去了。
將主,一定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當然,不倒下最好。
都說將門虎子,假如魏家的小侯爺魏六是個“虎子”的話,他現在的情緒低落,大可不必,他可以選擇成為下一代將主的共命人。
很遺憾,老侯爺的兒子魏六卻比幾個姑娘更“娘們兒”,根本就沒有上陣的機會,自己怎麽可能做他的共命人呢?
每想到此,魏黑子都難過得想哭。
這次,遇到沈騰後,他仿佛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沈騰假裝“魏六”“禍亂”南中時,自己就跟在身邊,那種恣意張狂,那種囂張跋扈,那種孤身虎膽,那種孤勇直行,那種揮斥方遒,那種在敵酋陣營裏頤指氣使,運籌帷幄,那種將敵酋玩弄於股掌之間,那種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
魏黑子幾近癲狂了,他對這“魏六”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遏製……
真要說起來,魏黑子的年紀比沈騰也大不了幾歲,但雙方的經曆不同,黑子很小就長的龍精虎猛的,跟著魏延在北伐戰線上殺進殺出多少趟,也曾經一度認為自己的風格,就是老將主戰陣風格的完美繼承和延續,但直到遇到沈騰之後,他才發現——天啦,原來,仗,還闊以這樣打!
他多麽希望這沈騰就是真正的魏六啊,那樣,自己的將來,該是多少刺激多麽完美……
但是,他又沒法主動開口對將主說,他想跟沈騰公子去。
共命人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這是共命人的覺悟。
更是共命人存在的價值的終極體現。
如果你連這點覺悟都沒有,有什麽資格做別人的同命人!
而將主麵臨的局麵,他同樣知曉。
當初在北方,命懸一線,九死一生,他都緊緊跟在將主身邊,一步也不曾離開。
假如當初將主選擇與楊儀硬杠,下場可想而知,但無論將主做如何選擇,魏虎一點猶豫也不會有,他會選擇堅定地站在將主的身邊,直至戰死方休。
好在老天開眼,天降奇才,天下掉下個沈公子,他們得以破局,南中建功。
現在,要迴成都去了,將主憂心忡忡,前途叵測,所以,他更應該緊緊跟在將主身邊,一步也不能離開。
這就是他的責任和義務,是他的命運。
他必須接受。
毫無保留。
將主這次派給沈騰公子的人,都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最好的最鐵的最能打的兄弟,但將主卻沒有指定領導人,其實,也暗含有考驗和鍛煉沈公子的意思在內。
沈騰又何嚐不知道。
分別前夜,魏黑子專門到留下的弟兄們那裏,一個個千叮嚀萬囑咐,千萬看護好沈公子,不可有一分閃失,否則,魏黑子會先殺死弟兄們,然後自殺。
在內心裏,魏黑子已經認定,魏氏侯府的未來命運,與沈騰密不可分。
與沈騰分別後,魏延帶著隊伍直奔成都。
一路無話,過朱提郡(shu shi jun),進入越嶲郡邊界,在這裏,魏延聽到一個驚人的信息——楊儀被貶漢嘉郡。
漢嘉郡就在越嶲郡西北邊。
對於楊儀,魏延的心態很複雜,但這個時候,要硬說還有什麽仇恨的話,那是扯淡,魏延沒有那麽垃圾。
當初,魏延與楊儀不和,屬於二人的性格使然。
但現在,自己基本上算是從諸葛亮的連環計的枷鎖中解脫出來,甚至因此而立下潑天大功,卻沒有想到,當初受托孤之重的楊儀楊威公,本以為他會有個錦繡前程的,卻竟然落了個如此下場。
魏延的心裏,說不清楚什麽滋味。
五味雜陳。
真要說起來,自己命運齒輪的改變,直接原因就是楊儀。
而且他也聽說了,楊儀一度三番五次上書皇帝陛下,要求清算魏氏族人,均未能如願。
怎麽可能如願?
因為陛下是最清楚自己行蹤的極少數的人之一,怎麽可能去清算自己的族人?
楊儀的每一次上書,都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痛不痛的,別人不知道,但每砸一下,就意味著他在陛下的心裏,分量要減輕一些,對於他自己而言,則等於多受一次更重的傷。
“可憐的,楊威公!”
魏延很為楊儀可惜。
可惜楊儀在此事件中一直被蒙在鼓裏。
被蒙在鼓裏的人有很多,楊威公算是蒙得最狠的那一個,沒有之一,而是唯一。
楊儀能力是真不錯,計謀周祥,幾無差錯,行政能力尤其突出,這是公認的,不能因為他心性狹窄而否定他;但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卻也是真的。就這一個缺點,讓他被很多人側目。
直到今天,當初被諸葛亮連環絕戶計的所有人中,大多都已經解套,自己成了南中解鈴人,馬岱成了陛下的做局人之一,保護魏氏侯府,據說陛下都親自去品嚐了馬氏肉串兒的美味兒。由此,瞎子也看得出來,馬岱已經進入陛下的夾袋中,成為陛下最信賴的人。
而唯有楊儀,卻落得個削職為民,流放漢嘉的下場。
這其中,與自己的關係甚大啊。
魏延很想去看看楊儀,想去和楊儀深入地聊一聊,大家敞開心扉地聊聊,把結解開,他也希望楊儀也有個好將來,不會因為此次的事件,而徹底淡出蜀漢政壇。
說到底,二人畢竟同事一場,又沒有深仇大恨,何必自己一定要往絕路上走呢?
想到什麽,就去幹!
這才是魏延的風格。
其實魏延之所有會有今天的選擇,更多願意以自省的態度來麵對一切,隻能說明,目前的老魏,已經沒有了當初的事事爭先錙銖必究的心態。
他選擇了放下。
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而且,這種改變,是在南中的鷹嘴崖下,寒水湖便,自覺不自覺地悟出來的結果。很多時候,他孤單一人,身邊逗留一群小雞仔,或者拿幾個煮熟的雞蛋,喂他那匹大老黑戰馬,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做,就那麽一呆就是半天。
“還是去看看這狗日的楊威公吧。”
反正到目前為止,自己的身份都還沒有公開,還算是一個“死人”,所以,也沒有人管他,更沒有特定的任務,既然起了去看望楊儀的心,去就是了唄。
一路北行。
秋風乍起。
滿目生輝。
心思流轉變幻,恍若白雲蒼狗。
距離漢嘉郡城越來越近,魏延的心便滋生出許多困惑來。
“楊威公在幹什麽呢?”
“見到俺老魏,會不會如同見了鬼一般地吃驚?”
“假如一下子將楊威公嚇死了,這算不算是報應呢?”
……
“吼吼……”
想著,想著,老魏不由得笑出了豬叫聲。
身邊的人紛紛側目,都像看傻子一樣看向老將主:“南中之行,將主變化太大了,莫不是得了失心瘋?”
魏延被看得惱火,大吼:“看什麽看,沒見過老子這麽帥的男人麽?”
有聲音遠遠地傳過來:“沒有,是真沒有!”
還有聲音打趣道:“帥是帥,是不是男人,咱也不知道哦……”
然後,便是眾人的轟然大笑……
他可不是對跟在將主身邊有意見,而是跟在沈騰公子身邊,樂趣著實更多。
別人都以為魏黑子和魏豹子是孿生兄弟,其實不是,黑子名虎,豹子名豹,二人都是魏延身邊戰死的老兄弟的孩子,從小被魏延收養了,一起長大。
再後來,魏虎就成了魏延的護衛長,因為皮膚黝黑,就被叫“黑子”,久而久之,真實的大名“魏虎”,卻無人知曉。
真要說起來,他們倆也不姓魏,姓什麽,其實一點也不重要,每場仗打下來,魏氏宅院裏便多出許多遺孤來,誰記得你姓什麽,幹脆,便都姓了魏。魏氏侯府裏,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人,否則,魏延自己的族人,早就都不知生死去向,哪裏來的這百餘口子。
魏虎勇猛有餘,悍不畏死,但卻謀略不足,適合軍陣搏殺,憑借軍功和忠誠,做了將主的貼身侍衛頭子,而魏豹一樣的悍不畏死,且陰冷殘酷,毒計百出,便成了魏氏侯府的侍衛頭子。
二人對於將主魏延的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均視魏延如父。老魏待人,真誠無二。魏氏侯府中,多的是這樣的戰爭遺孤。別看前一階段侯府遭遇大難臨頭時,很少有人出頭,但真要到了刺刀見紅之時,多的是視死如歸的勇士。
這種現象,在這個時代卻是常態,幾乎所有的出名戰將都是如此,對於戰死老兄弟們家屬的撫恤,特別是遺孤的撫養,更類似一種潛規則。
這個時代,而這些自小在將主府邸裏長大的孩子,與將主、家主則屬於“共命人”的關係。
所謂“共命人”,便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生共死,永不分離。
尤其是戰場上,假如將主、家主由於護衛們的保護不力戰死,那麽,同命人的下場隻有一個,一起去死。
將主、家主對於共命人,無限信任,視若手足心腹,同富貴,共命運,不過如此。
臨分手時,魏黑子巴巴地看著將主,希望將主將他留下,但魏延卻沒有瞥他一眼,而是對那留下來100親信和另外的400悍卒道:“都給老子聽好了,一切唯沈騰馬首是瞻,有一個不聽從者,其餘皆可殺之!那小子掉一根毛,你們就試活著看!”
那幾百人眼中都跳動著火苗子一般,一起將胸脯捶打得嗙嗙響,皆高唿:“請將主放心,一切唯公子馬首是瞻!”
魏延滿意地點點頭,甩了甩馬鞭,發出“啪啪”的空響,迴頭對沈騰道:“小子,萬事不可逞強,有人招惹你了,搞得定的,往死裏整;搞不定的,隻要你人不要吃虧就好,迴來,老爹我幫你出氣!實在不行了,就往各地府衙裏麵鑽就是,還有那老不要臉的蠻王,隻管開口,可別抹不開臉皮,苦了自己!”
說著,魏延從懷裏掏出一塊令牌,塞進沈騰手裏,道:“揣好了,事有不諧,拿出來,就說是我南鄭侯爺派在南中執行特殊任務的,誰敢造次,殺!”
沈騰連忙將那令牌揣進懷裏,笑吟吟地說道:“行了老魏,又不是小孩子了,你恁地婆婆媽媽。”
其實沈騰心裏很感動。
要知道,上輩子的他自小就失去雙親,是爺爺帶著他長大的。
他的雙親卻正是犧牲在祖國的大西南,為了國防三線建設,獻出了青春,直至獻出了生命。
對於雙親的事情,沈騰知道得不多。爺爺也不願意多講,直到後來,沈騰在部隊上才漸漸知道了一些,有很多事情,涉及到國家機密,估計就連爺爺知道的也不多。
沈騰之所以能夠當上特種兵,並且後來提前複員轉到江城的學校裏去,與他這個烈士遺孤身份有很大的關係。
那時候,每次出門,爺爺也是這樣,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今天,魏延也是這樣。
聽了沈騰的話,魏延卻是兩眼一瞪,恨恨地說道:“少說一句,你小子可能就死了,老爹現在不說,等到你墳上再說不成?”
那邊魏老三嗔一句:“老魏!”
魏延也發覺自己說錯了話,當即“呸呸”往地上吐了兩口唾沫,又揮手作勢打了自己兩個嘴巴子,連連道:“聽不見,聽不見,老天聽不見!”
所有人都拚命憋住不要笑出聲來,否則,接下來指不定就成了將主的出氣筒、替罪羊。
老魏是真舍不得沈騰離開。
這與他自己的心結有關。
越是即將離開南中,趕赴成都,他的心就越發沉悶。他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該幹什麽,更不知道接下來,迎接他的會是什麽。
如果說當初被沈騰介入,硬生生地改變了他魏延的命運,自己沒有像諸葛亮預期的那樣,傻子似的主動將脖子伸得長長的,嘴巴裏叫著:“誰敢殺我?誰敢殺我?誰敢殺我!”,然後,被馬岱一刀梟首。
就因為這小子的橫插一腳,自己破掉諸葛孔明的絕戶計,金蟬脫殼,千裏潛行,一鼓作氣地衝到了南中,期間,真如孤勇者一般,什麽別的心思也沒有,就是想到南中來,解決問題,解放自己。
而現在呢?
南中的問題已經如期圓滿地解決了,自己的心結也已經解放了,但是,臨到要離開南中時,新的心結卻又再度鬱結,而且,越發地嚴重了。
蜀漢目前的政壇格局,都出自已故丞相諸葛亮的安排,而在諸葛亮的權力版圖裏,自己早已經是一個死人了,哪裏會有位置留給自己?
如果說有,可能是在成都郊區某一個幾尺見方的土坑裏,埋下一個變質的頭顱,墳前,估計連一個“已故征西大將軍南鄭侯魏延文長之墓”的字樣也不會留下。
自己在軍隊上廝混了一輩子了,但在軍隊裏,都知道魏延是個大反賊,在諸葛丞相屍骨未寒之際,便搶班奪權,意圖謀反,最後兵敗而被一刀梟首!
即便有些人的心裏還有些許的魏延情結,估計也早已經被上司給洗刷得幹幹淨淨了。
魏延的情緒越來越低沉,連一向傻乎乎大咧咧的魏黑子也感覺到了。
今天,看到將主如此婆婆媽媽,連魏黑子也感覺不適應,卻也是一陣心痛。
“將主老了——”魏黑子想。
“將主老了,自己也就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了。”
按照他和將主之間的共命人關係,將主若在戰場戰死,他該奮不顧身,直至戰死,其家人自然也會得到將主家族很好的照拂。
若將主不是戰死,而是其他正常死亡,共命人有的會選擇自殺陪葬,但其實他們可以有新式生活選擇,更多人選擇做了守墓人,世世代代,守護在將主身邊,絕無放棄。
當然,也有人選擇繼續做下一任家主、將主的共命人。
所以,看到將主老之將至,作為共命人的魏虎心裏尤其難過。再上戰場的機遇沒有了,這讓一向喜歡戰陣衝殺的鐵血男兒尤其難以接受。
多少次都曾經想過,在戰陣之上,自己拚死擋住所有射向將主的箭矢,衝向將主的敵人,如果有人衝到將主的身邊,那一定是踏著他的屍體衝過去了。
將主,一定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當然,不倒下最好。
都說將門虎子,假如魏家的小侯爺魏六是個“虎子”的話,他現在的情緒低落,大可不必,他可以選擇成為下一代將主的共命人。
很遺憾,老侯爺的兒子魏六卻比幾個姑娘更“娘們兒”,根本就沒有上陣的機會,自己怎麽可能做他的共命人呢?
每想到此,魏黑子都難過得想哭。
這次,遇到沈騰後,他仿佛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沈騰假裝“魏六”“禍亂”南中時,自己就跟在身邊,那種恣意張狂,那種囂張跋扈,那種孤身虎膽,那種孤勇直行,那種揮斥方遒,那種在敵酋陣營裏頤指氣使,運籌帷幄,那種將敵酋玩弄於股掌之間,那種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
魏黑子幾近癲狂了,他對這“魏六”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遏製……
真要說起來,魏黑子的年紀比沈騰也大不了幾歲,但雙方的經曆不同,黑子很小就長的龍精虎猛的,跟著魏延在北伐戰線上殺進殺出多少趟,也曾經一度認為自己的風格,就是老將主戰陣風格的完美繼承和延續,但直到遇到沈騰之後,他才發現——天啦,原來,仗,還闊以這樣打!
他多麽希望這沈騰就是真正的魏六啊,那樣,自己的將來,該是多少刺激多麽完美……
但是,他又沒法主動開口對將主說,他想跟沈騰公子去。
共命人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這是共命人的覺悟。
更是共命人存在的價值的終極體現。
如果你連這點覺悟都沒有,有什麽資格做別人的同命人!
而將主麵臨的局麵,他同樣知曉。
當初在北方,命懸一線,九死一生,他都緊緊跟在將主身邊,一步也不曾離開。
假如當初將主選擇與楊儀硬杠,下場可想而知,但無論將主做如何選擇,魏虎一點猶豫也不會有,他會選擇堅定地站在將主的身邊,直至戰死方休。
好在老天開眼,天降奇才,天下掉下個沈公子,他們得以破局,南中建功。
現在,要迴成都去了,將主憂心忡忡,前途叵測,所以,他更應該緊緊跟在將主身邊,一步也不能離開。
這就是他的責任和義務,是他的命運。
他必須接受。
毫無保留。
將主這次派給沈騰公子的人,都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最好的最鐵的最能打的兄弟,但將主卻沒有指定領導人,其實,也暗含有考驗和鍛煉沈公子的意思在內。
沈騰又何嚐不知道。
分別前夜,魏黑子專門到留下的弟兄們那裏,一個個千叮嚀萬囑咐,千萬看護好沈公子,不可有一分閃失,否則,魏黑子會先殺死弟兄們,然後自殺。
在內心裏,魏黑子已經認定,魏氏侯府的未來命運,與沈騰密不可分。
與沈騰分別後,魏延帶著隊伍直奔成都。
一路無話,過朱提郡(shu shi jun),進入越嶲郡邊界,在這裏,魏延聽到一個驚人的信息——楊儀被貶漢嘉郡。
漢嘉郡就在越嶲郡西北邊。
對於楊儀,魏延的心態很複雜,但這個時候,要硬說還有什麽仇恨的話,那是扯淡,魏延沒有那麽垃圾。
當初,魏延與楊儀不和,屬於二人的性格使然。
但現在,自己基本上算是從諸葛亮的連環計的枷鎖中解脫出來,甚至因此而立下潑天大功,卻沒有想到,當初受托孤之重的楊儀楊威公,本以為他會有個錦繡前程的,卻竟然落了個如此下場。
魏延的心裏,說不清楚什麽滋味。
五味雜陳。
真要說起來,自己命運齒輪的改變,直接原因就是楊儀。
而且他也聽說了,楊儀一度三番五次上書皇帝陛下,要求清算魏氏族人,均未能如願。
怎麽可能如願?
因為陛下是最清楚自己行蹤的極少數的人之一,怎麽可能去清算自己的族人?
楊儀的每一次上書,都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痛不痛的,別人不知道,但每砸一下,就意味著他在陛下的心裏,分量要減輕一些,對於他自己而言,則等於多受一次更重的傷。
“可憐的,楊威公!”
魏延很為楊儀可惜。
可惜楊儀在此事件中一直被蒙在鼓裏。
被蒙在鼓裏的人有很多,楊威公算是蒙得最狠的那一個,沒有之一,而是唯一。
楊儀能力是真不錯,計謀周祥,幾無差錯,行政能力尤其突出,這是公認的,不能因為他心性狹窄而否定他;但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卻也是真的。就這一個缺點,讓他被很多人側目。
直到今天,當初被諸葛亮連環絕戶計的所有人中,大多都已經解套,自己成了南中解鈴人,馬岱成了陛下的做局人之一,保護魏氏侯府,據說陛下都親自去品嚐了馬氏肉串兒的美味兒。由此,瞎子也看得出來,馬岱已經進入陛下的夾袋中,成為陛下最信賴的人。
而唯有楊儀,卻落得個削職為民,流放漢嘉的下場。
這其中,與自己的關係甚大啊。
魏延很想去看看楊儀,想去和楊儀深入地聊一聊,大家敞開心扉地聊聊,把結解開,他也希望楊儀也有個好將來,不會因為此次的事件,而徹底淡出蜀漢政壇。
說到底,二人畢竟同事一場,又沒有深仇大恨,何必自己一定要往絕路上走呢?
想到什麽,就去幹!
這才是魏延的風格。
其實魏延之所有會有今天的選擇,更多願意以自省的態度來麵對一切,隻能說明,目前的老魏,已經沒有了當初的事事爭先錙銖必究的心態。
他選擇了放下。
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而且,這種改變,是在南中的鷹嘴崖下,寒水湖便,自覺不自覺地悟出來的結果。很多時候,他孤單一人,身邊逗留一群小雞仔,或者拿幾個煮熟的雞蛋,喂他那匹大老黑戰馬,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做,就那麽一呆就是半天。
“還是去看看這狗日的楊威公吧。”
反正到目前為止,自己的身份都還沒有公開,還算是一個“死人”,所以,也沒有人管他,更沒有特定的任務,既然起了去看望楊儀的心,去就是了唄。
一路北行。
秋風乍起。
滿目生輝。
心思流轉變幻,恍若白雲蒼狗。
距離漢嘉郡城越來越近,魏延的心便滋生出許多困惑來。
“楊威公在幹什麽呢?”
“見到俺老魏,會不會如同見了鬼一般地吃驚?”
“假如一下子將楊威公嚇死了,這算不算是報應呢?”
……
“吼吼……”
想著,想著,老魏不由得笑出了豬叫聲。
身邊的人紛紛側目,都像看傻子一樣看向老將主:“南中之行,將主變化太大了,莫不是得了失心瘋?”
魏延被看得惱火,大吼:“看什麽看,沒見過老子這麽帥的男人麽?”
有聲音遠遠地傳過來:“沒有,是真沒有!”
還有聲音打趣道:“帥是帥,是不是男人,咱也不知道哦……”
然後,便是眾人的轟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