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是南中蠻夷中較大的一支,後世也有被稱為濮蠻,但具體僰蠻和仆蠻到底是不是同一個種族,誰也不知道了。
我們所知道,隻是其風俗與中原民眾相差甚遠,信鬼神,信轉世,信往生,信靈魂不滅。
並且,南中僰人執著地認為人死之後,魂魄不散,因此,可以照拂後人。
故而,僰人往往喜歡將死人棺槨吊至懸崖峭壁之上,越是艱險高危處,則意味著亡靈越是能夠保佑後代子孫昌盛發達。
關於僰人懸棺,在後世,還一度流傳過一種說法,說當年的諸葛丞相南中平叛,雖然戰事還算順利,但諸葛亮對於南中僰蠻的勢力之雄厚人口之眾多深感憂慮,於是,便對一眾豪酋們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曰“以懸棺葬先人,後人昌盛發達無虞。”
此意,在於消耗僰蠻人的實力。
所以,懸棺葬人的習俗,便由此形成。
這個說法有沒有可信度,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千年以來,諸葛亮在南中屬於神仙一樣的存在,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老人家的話,自然人人遵從。
諸葛一生唯謹慎,他可不會隨便騙人的哦?
僰人各部落之間,基本保持著以武力為解決所有事情的唯一標準和途徑,往往為了一點點的山林池魚之利,而爭鬥不休。
他們更喜歡用敵人的首級來作為祭祀亡靈的吉祥物。
想當年,大漢武皇帝一怒之下,將夜郎舊地且蘭整個屠城,幾萬人不分老幼男女,一律斬殺幹淨,以此炫耀武力,震懾宵小。
南中果然震服,但也由此埋下永久的漢蠻矛盾禍根。
所以,此地流行一句諺語——南中未亂且蘭先亂,南中已平且蘭未平。
自從武皇帝屠城之後,且蘭僰蠻的祭祀儀式上,要是出現了漢人的首級,那將是整個部族最大的驚喜。
若是出現了漢人官僚的首級,自然就是更加巨大的意外之喜了。
官銜越高,驚喜越大,對亡靈的誠意便越足。
所以,擒殺漢人高級官僚的戲碼,在南中,尤其是在牂牁且蘭一帶,尤其盛行。
當初,夷陵之戰後一年,先帝薨於永安宮,其實在先帝薨之前,南中就已經亂了起來,說起來高定雍闓氣勢洶洶,其實真正把事情搞得最難以遏製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牂牁的豪酋朱褒,以及最南邊的三江蠻王孟獲。
李恢任第二任庲降都督時,將庲降都督府建在建寧郡郡治所在地,就因為李恢家族本來就是建寧最大的土著!
張翼任庲降都督後,已經發覺了牂牁郡的蠻酋隱患,故而主動將庲降都督府從建寧搬遷到平夷城,如此便更加靠近牂牁一些。
若從地理位置上講,平夷城應該說恰好處於牂牁郡(貴陽)和昆明郡(昆明)的中心點。
即便是這樣,牂牁這裏還是出了事。
建興十一年(233年),牂牁豪酋劉胄聯合諸多蠻酋洞主,突然在且蘭發動暴亂,一舉將且蘭古城及附近縣、衛、所的朝廷派駐的官僚全部殺死,並且宣布成立且蘭國,定都古城且蘭。
不得不說,劉胄選擇的時機和地點,都非常有針對性。
從時機上來說,其暴亂的時候,正是諸葛亮病危之際,蜀漢帝國幾乎所有的精力、物力、人力,都集中在北伐前線,而有心人也在開始為後諸葛亮時代做準備,無暇他顧。
所以,且蘭暴亂,即便已經燃起滔天大火,朝廷那邊,一時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對付它,隻是責令張翼將軍就地解決就好。
且蘭僰蠻,自古就與漢人勢不兩立,當年更是被武皇帝大軍屠城,這也成為世世代代的僰蠻人心中永遠的痛。
劉胄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所以,才一舉成功建國。
在且蘭這個地方,隻要是個有心人,隻要有一定的影響力,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一唿百應”。
當初的朱褒,就是如此,幾乎可以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這個地方的局勢。
當牂牁郡當地本來就很少的政府殘餘駐軍逃亡到庲降都督府所在地平夷城時,張翼才發覺,且蘭出現了大暴亂,甚至都已經成立了且蘭國!
張冀當即帶兵過去鎮壓,但是,且蘭城一帶的居民本身就是僰蠻一族,古國重建,切實給這些已經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僰蠻人打了一支強心劑,群情激昂之下,堅壁清野,竟然將一貫驍勇善戰的張翼整成了孤軍深入,彷如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更讓張冀擔心的是,整個南中區域是否會發生如夷陵之戰後的南中大規模動亂局麵?
如果那樣,則蜀漢帝國就將遭受再一次的沉重打擊,與滅頂之災也無異了。
而此時的蜀漢帝國,哪裏能再來第二個諸葛亮!
張冀甚至都不敢將所有兵力都帶去且蘭,萬一被蠻族人抄了後路,拿下了平夷城,則後果之嚴重,損失之慘重……想想,都不寒而栗。
而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大。
南中的蜀漢帝國的統治體係一向如此,脆弱,而且敏感。
但凡有一點點風吹草動,他們最佳的選擇就是立即收縮陣線,收縮至庲降都督府駐軍地,像烏龜王八一樣,任外麵鬧得滿天飛,自己隻要將庲降都督府守住即可,等朝廷大軍前來救援,再內外開花,一舉殲滅。
當初,李恢任內,就是如此。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有生力量不被殲滅。
但最大的弊病也在於此,就是南中會完全失控,徒留一個平夷城。
好在此時,張冀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至少,在上次的諸葛亮南征之後,各地的官僚體係終究是建立起來了,有勝於無吧。
孟獲等蠻王也在南征之後,獲得了巨大的政治紅利,和經濟效益,成為蠻族中的少有的富豪代表。永昌郡等地的豪族也都被陸續啟用……這些地方,應該能保證不會被牽扯其中吧。
但是,誰又敢給他這個保證呢?
很多時候,張翼他們除了想當然之外,還能做些什麽呢?
上一次,蜀漢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皇帝劉備在永安病逝的消息一傳到益州郡,南中漢姓豪族雍闓便首先發起叛亂,繼而引起越雟酋長高定和牂牁太守朱褒的群起響應。
漢人,就可以信任?
不!
在南中,就連每天和你一起喝酒吃肉的身邊人,都不一定和你的心在一起。
當麵叫哥哥後背掏家夥,在南中,不知道有多少呢。
比如當初的雍闓家族。
麵對如此危局,張翼都督左右為難。
但作為一員驍將,張翼卻也不會坐困愁城,坐以待斃。
他一邊籌備戰爭物資,一邊與其他各郡縣通氣,要求他們嚴守當地城池,不得擅自離開,至少要保證郡守所在城市的“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否則,整個南中局勢一旦糜爛到無可收拾的地步,即便諸葛亮複生,也是一件如登天一般的難事了。
且蘭這裏,就交由庲降都督府全力對付。
另外,立即派專人八百裏加急,將情況送到成都和北伐前線。
事發之後,張冀又親自帶兵去打了且蘭城兩次,卻沒有成功,沿途襲擾不斷,糧道被劫掠,糧食被焚毀……不得已,張翼隻好退迴平夷城。
也正是經此一役,劉胄的心便徹底堅定下來,信心滿滿。
而吳彥祖的胃口卻更大了,“球毛的,一個牂牁郡算個屁!”
“趁著自己攪動的這一股渾水,更進一步深入南中其他區域去摸魚,未嚐不能捉到更大的魚!”
張翼左右為難,劉胄信心滿滿,吳彥祖欲火焚身。
流亡南中的小侯爺魏六,此時,便已經成了劉胄和吳彥祖眼中最大的“魚”。
酒後的小聚會,隻且蘭王劉胄、孫吳代表吳彥祖,和流亡子魏六。
“蜀漢丞相已死,高層內鬥,軍中第一上將南鄭侯爺被逼反誅殺,荊州幫遭受沉重打擊,軍隊內部勢必不穩……”劉胄一邊神神叨叨地咀嚼著這些重要的信息,一邊琢磨著,如何將這些信息蘊含的價值進行放大,變現。
“大王,小侯爺來我南中,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寶藏,價值無限,輒待開發啊……”吳彥祖的眼光,獨到,且狠辣,不愧為孫吳新一代青年中的楷模。
一張巨大的南中堪輿圖被放置在桌麵上。
劉胄粗短有力的手指在地圖上遊走。
“牂牁郡向西,便是朱提郡,向南,便是建寧郡,再向南,便是興古郡,再向西,便是昆明郡,永昌郡……”
最後,劉胄的手指停留在且蘭與昆明郡之間的一個點上,狠狠一戳,再無言語。
二人連忙看過去,被他戳中的位置,正是——平夷城。
對於劉胄的心思,吳彥祖很是了解。
當初在他眼中的無價之寶劉胄,此時在吳彥祖的心裏,地位早已經被小侯爺魏六說代替了。
因為和魏六相比,那劉胄不過是一個土鱉罷了。
想想,曹魏是如何對待蜀漢降將黃權,就能理解吳彥祖此時的心情了。
所以,酒宴之上,吳彥祖對於魏六和魏家的三個姑娘,尤其用心。
和劉胄等人一樣,如果說最開始他對這些人還有所懷疑的話,這在人家輕易就將隊伍都放在城外,孤身入城的舉動,就已經將他們的疑心去掉了一大半。
而接下來,他們的悲憤舉動,特別是三個姑娘削發明誌的舉動,徹底將他們心中最後一點疑惑給徹底祛除掉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漢人對於頭發的態度,是如何鄭重也不為過的!
僰蠻不一樣,他們慣於在山林之中生活,蓄長發對生活和狩獵很是不便,故而皆為短發。所以,他們理解漢人的習俗,也尊重漢人的習俗,更希望漢人也一樣理解和尊重他們的習俗一樣。
當他們看到“髡刑”後的魏六,不僅僅是理解、尊重,更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
因為他們都是這種發型!
那在自己額頭上劃了一刀發誓報仇的黑大漢,也獲得所有僰蠻的尊重,所以,早就被人家灌得直接倒下,趴在一個幾案上唿唿大睡了,發出的唿嚕聲,震天響。
宴會上,當吳彥祖再一次端起滿滿一杯酒,在人群之中穿插輾轉來到魏六身邊,此時隨魏六來的幾人,三姐妹早已經被人扶著休息去了,魏黑子趴在座位上流口水了,卻怎麽也不肯的離開,說自己若再失去小侯爺,也就徹底沒有必要再在這個世上活下去了。
還有猴子等三人,滴酒未沾,一直站在角落裏,守護著小侯爺的安全。大家也都知道,這是人家魏家的奴仆,職責所在,身不由己。
對於魏氏有如此家將奴仆,一眾豪酋們不僅不責怪,甚至還有些佩服、尊敬。
豪酋們自己也都有自己的家將奴仆,遇到這樣酒宴場合,隻怕這些家夥們比家主們更快喝倒了吧。
若有機會,從這魏氏子身邊拉走幾個忠誠的奴仆,也必定是一件十分愜意無比的事情。
吳彥祖沒有一點醉意,估計整個大殿裏,就屬他此時最為清醒。
魏六看見吳彥祖過來,自然都是先前已經熟悉了彼此身份的,吳彥祖也根本就沒有隱瞞身份的意思,因為他知道,對於他這個流亡子來說,恰好是自己的這個孫吳代表身份,才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吳彥祖最開始的計劃,是在確認了對方的身份後,想法帶他們去孫吳。但吳彥祖畢竟是一個思維異常靈活的人才,僅僅半個酒會的時間,卻又改變了主意。
帶迴去做什麽?把到手的寶貝兒雙手奉送給江東四大家族麽?或者送給江北集團?
切——
他很輕易就否定了之前的計劃。
送給他們能做什麽?如黃權故事,高高抬起來,做一個吉祥物?
可能嗎?
再說了,現在,蜀漢與孫吳的盟友關係並沒有破裂,至少目前,高層那邊透露出來的信息,友好盟國的關係還不能破裂。
蜀漢和孫吳之間,本來就是相互依附而存的關係。
但在有心人如吳彥祖這些人的眼裏,盟友關係破裂的可能性並不是沒有。
破裂的基礎是某一方過於強大,或者某一方過於弱小,彼此製衡的能力嚴重失去平衡。
至少目前還不行。
至少在政治高層的眼裏,時機還不夠成熟。
而目前,蜀漢內部發生如此巨大的係列政治事件,孫吳那邊自然要看看風景,才會有所動作。
動,或者不動,說到底,都取決於蜀漢內部自身的發展狀況。
而現在,在吳彥祖的眼裏,動手的時機,即將成熟。
而這個成熟度,在他認為,就取決於他的努力了。
蜀漢帝國宛若一座即將傾倒的大廈,現在根基已經不穩了,很多卯榫結構都已經呈現鬆動跡象,這個時候,他吳彥祖恰好是第一個觀察到這個詳細情況的孫吳第一人!
將魏家子帶去孫吳,隻不過是收留了一個流浪漢而已,有什麽意義!
假如,我吳彥祖就在南中地區,將魏家子培養成為一個南中國王,並且這個國王還臣服於我孫吳大帝的腳下,則我吳彥祖這一偉大壯舉,也基本上可以與孫吳前幾任大都督相媲美了吧。
甚至可以傲嬌地說,前幾任都督,窮其一生,也都沒有做到我今日做到的事情!
孫吳第一任大都督周瑜周公瑾,赤壁一戰,天下三分,那是何等的梟雄氣質!
周都督也為後來的孫吳大都督們打了一個樣兒!
於是,每一任都督都希望自己能和周瑜周公瑾相媲美,在任上,無不殫精竭慮,忠勤為國。
魯肅,不必說了,赤壁之戰的緣起,就出自於人家魯肅。
蜀漢與孫吳的同盟關係,也緣起於人家魯肅。
與周都督相比,魯肅都督戰功雖然沒有那麽顯赫,但功績依然不輸周瑜。
呂蒙,崛起於行伍之間,卻白衣渡江,不費一兵一卒,將荊州拿下,並且殺死關羽,徹底將蜀漢趕迴蜀中,這一功績,堪堪與周瑜相媲美。但孫吳內部,卻不乏反對之聲,意思是蜀漢與孫吳聯盟破裂,並不利於孫吳的國家利益。
陸遜,現任大都督,夷陵之戰,一舉將蜀漢的有生力量全部殲滅,蜀漢建國骨幹元勳被一網打盡,包括蜀漢皇帝在內,全部葬身於此戰之中,古往今來,能夠在一戰之中,取得如此輝煌戰績的,有幾人?!
自此,蜀漢再不敢下夷陵道!
之後呢?
之後,未嚐就不是我吳彥祖的天下!
想到此,吳彥祖都已經激動得渾身戰栗起來。有時候,他不得不故意舉杯飲酒,來避免自己過於激動而帶來的尷尬。
魏六看見吳彥祖過來,連忙迎上來,高舉酒杯道:“吳兄,小弟魏六敬您一杯!”
吳彥祖假裝受寵若驚,其實他心裏非常清楚,若不是人家魏氏陷入蜀漢幫派之爭,落敗而亡,自己一個小小郡守從事,如何會被他如此客氣尊重!
“孺子可教也!”吳彥祖暗自高興。
跨步上前,吳彥祖幾乎有些誇張地扶住了魏六的胳膊,他比魏六低半個頭,所以,這種情形便仿佛是吊在對方的胳膊上。
吳彥祖裝作非常知心地態度異常誠懇地道:“小侯爺客氣了!若小侯爺不能再喝,便不飲了,我替小侯爺喝一杯便是!”
說著,他便假裝伸手去拿魏六手裏的酒杯。
那魏六連忙躲讓,急急地道:“吳兄如此待我,流亡之人,敢不效死力!”
吳彥祖最想聽的,就是這句話。
這就是赤裸裸的效忠誓言了。
心照不宣,舉杯同飲。
然後,二人前後腳來到大殿的一個角落裏,嘀嘀咕咕起來。
吳彥祖不停拉扯拍打魏六的胳膊,肩膀,後背,在這種肢體頻繁的觸碰間,二人的關係也就顯得更加親密起來。
狗子聽見趴在幾案上的魏黑子咕咕噥噥地說了句什麽,他沒有聽清楚,就彎腰將耳朵湊近魏黑子的嘴巴,問道:“老黑,怎麽了?可是要飲水?”
卻聽見魏黑子惡狠狠地道:“看好了騰哥兒,出一點事情,黑爺我將你這隻猴子烤了吃肉!”
猴子嚇了一跳,原來這黑家夥竟然假裝喝醉呢。
猴子站起身來,轉身看了看身邊的狗子,和楊樹。
這就是他向沈騰申請帶來的兩個小夥伴,原來在衙門裏的搭檔。
過去,在江州府,三人之間合作得親密無間,猴子離職的時候,這二人也覺得江州沒了猴子這個精明強悍的家夥,自己呆下去也實在沒有什麽意思,就一起辭職了,想陪著猴子遊曆天下去。
都是單身的漢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也沒有什麽需要給別人交代的。
美其名曰:“單身狗的福利,就在於此!”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猴子竟然被船幫老大龍五爺推薦到了魏侯爺麵前,這二人也隨即來到沈騰身邊,參與了這一場天大的陰謀之中。
猴子對二人嚴厲地看了一眼,二人也都明白他們的亞曆山大,六隻眼睛便不停在四周打轉,須臾不敢放鬆警惕之心。
沈騰扮做魏六,他們扮做魏六的奴仆,黑子自然就是家將頭子,一群人,都是忠心耿耿的狗腿子的角色。
包子等人不在其中。
包子他們,雖然膽子奇大,無法無天,但畢竟一直都是紈絝的行徑,去且蘭城中僰蠻那裏做臥底,卻還是嫩了些,萬一出些紕漏,自己出了事情不說,甚至會耽誤國家大事。
包子幾人卻執意要來,魏延這個長輩說話也不行。
在這件事情上,沈騰的態度很堅決——不同意!
這幾個半大的小子,膽子是夠大,但到且蘭城中去,一絲一毫都不敢馬虎,用後世的話說,“人家會拿著放大鏡去觀察你”,一旦出點紕漏,這個責任和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但沈騰可以這樣想,卻不能這樣說,否則,包子等人就會拿那三位“爺”說事兒,憑什麽他們幾個女娃娃都可以,自己不可以?莫非自己幾人還不如了她們?
這是什麽道理?
思來想去,還終於讓沈騰找到了更好的說辭:“咱們進去,需要有人在外麵打配合,如此一來,裏應外合,內外開花,到時候,嘿嘿嘿……”
就那幾個“嘿嘿嘿”,頓時讓包子他們開心不已,想想都要流下口水了。
於是,困擾了魏延許久的事情,就被沈騰幾個“嘿嘿嘿”輕易解決了,這讓老魏覺得很是無語,臉上無光,頓覺無趣,隻好罵罵咧咧幾句,把所有鬱悶都發泄在包子幾人身上了。
當初,魏氏的這三位爺執意隨軍來到且蘭城,老魏氣得差點都吐血了,也依然無法。
這三位爺信誓旦旦地發誓,說保證一切行動聽從騰哥兒的指揮,保證不出任何一點紕漏。
老魏也拿自己的小棉襖們一點辦法沒有,從小都是放羊一般長大的,個個邪乎的要命,現在到了關鍵時刻,自己這個老爹的話都已經不起作用了。
但仔細想想,她們說得也對,這仨貨才是實實在在的魏延侯爺家的姑娘啊,假一罰十罰一百,都是人家的正宗血脈,根本就不需要做什麽表麵文章。
裝?
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而且自己家幾個姑娘的膽氣,那都是一等一的大!
用姑娘們自己的話說,“咱們三位爺過去,整個氣場,那就如同南鄭侯爺親自蒞臨!”
也還別說,幾個姑娘馬大哈一般的性格,真正到了這關鍵時刻,才顯露出她們潑辣狠辣的本色來!
且蘭古城,沉浸在一片緊張卻又興奮的氛圍之中。
我們所知道,隻是其風俗與中原民眾相差甚遠,信鬼神,信轉世,信往生,信靈魂不滅。
並且,南中僰人執著地認為人死之後,魂魄不散,因此,可以照拂後人。
故而,僰人往往喜歡將死人棺槨吊至懸崖峭壁之上,越是艱險高危處,則意味著亡靈越是能夠保佑後代子孫昌盛發達。
關於僰人懸棺,在後世,還一度流傳過一種說法,說當年的諸葛丞相南中平叛,雖然戰事還算順利,但諸葛亮對於南中僰蠻的勢力之雄厚人口之眾多深感憂慮,於是,便對一眾豪酋們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曰“以懸棺葬先人,後人昌盛發達無虞。”
此意,在於消耗僰蠻人的實力。
所以,懸棺葬人的習俗,便由此形成。
這個說法有沒有可信度,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千年以來,諸葛亮在南中屬於神仙一樣的存在,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老人家的話,自然人人遵從。
諸葛一生唯謹慎,他可不會隨便騙人的哦?
僰人各部落之間,基本保持著以武力為解決所有事情的唯一標準和途徑,往往為了一點點的山林池魚之利,而爭鬥不休。
他們更喜歡用敵人的首級來作為祭祀亡靈的吉祥物。
想當年,大漢武皇帝一怒之下,將夜郎舊地且蘭整個屠城,幾萬人不分老幼男女,一律斬殺幹淨,以此炫耀武力,震懾宵小。
南中果然震服,但也由此埋下永久的漢蠻矛盾禍根。
所以,此地流行一句諺語——南中未亂且蘭先亂,南中已平且蘭未平。
自從武皇帝屠城之後,且蘭僰蠻的祭祀儀式上,要是出現了漢人的首級,那將是整個部族最大的驚喜。
若是出現了漢人官僚的首級,自然就是更加巨大的意外之喜了。
官銜越高,驚喜越大,對亡靈的誠意便越足。
所以,擒殺漢人高級官僚的戲碼,在南中,尤其是在牂牁且蘭一帶,尤其盛行。
當初,夷陵之戰後一年,先帝薨於永安宮,其實在先帝薨之前,南中就已經亂了起來,說起來高定雍闓氣勢洶洶,其實真正把事情搞得最難以遏製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牂牁的豪酋朱褒,以及最南邊的三江蠻王孟獲。
李恢任第二任庲降都督時,將庲降都督府建在建寧郡郡治所在地,就因為李恢家族本來就是建寧最大的土著!
張翼任庲降都督後,已經發覺了牂牁郡的蠻酋隱患,故而主動將庲降都督府從建寧搬遷到平夷城,如此便更加靠近牂牁一些。
若從地理位置上講,平夷城應該說恰好處於牂牁郡(貴陽)和昆明郡(昆明)的中心點。
即便是這樣,牂牁這裏還是出了事。
建興十一年(233年),牂牁豪酋劉胄聯合諸多蠻酋洞主,突然在且蘭發動暴亂,一舉將且蘭古城及附近縣、衛、所的朝廷派駐的官僚全部殺死,並且宣布成立且蘭國,定都古城且蘭。
不得不說,劉胄選擇的時機和地點,都非常有針對性。
從時機上來說,其暴亂的時候,正是諸葛亮病危之際,蜀漢帝國幾乎所有的精力、物力、人力,都集中在北伐前線,而有心人也在開始為後諸葛亮時代做準備,無暇他顧。
所以,且蘭暴亂,即便已經燃起滔天大火,朝廷那邊,一時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對付它,隻是責令張翼將軍就地解決就好。
且蘭僰蠻,自古就與漢人勢不兩立,當年更是被武皇帝大軍屠城,這也成為世世代代的僰蠻人心中永遠的痛。
劉胄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所以,才一舉成功建國。
在且蘭這個地方,隻要是個有心人,隻要有一定的影響力,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一唿百應”。
當初的朱褒,就是如此,幾乎可以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這個地方的局勢。
當牂牁郡當地本來就很少的政府殘餘駐軍逃亡到庲降都督府所在地平夷城時,張翼才發覺,且蘭出現了大暴亂,甚至都已經成立了且蘭國!
張冀當即帶兵過去鎮壓,但是,且蘭城一帶的居民本身就是僰蠻一族,古國重建,切實給這些已經好了傷疤忘了痛的僰蠻人打了一支強心劑,群情激昂之下,堅壁清野,竟然將一貫驍勇善戰的張翼整成了孤軍深入,彷如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更讓張冀擔心的是,整個南中區域是否會發生如夷陵之戰後的南中大規模動亂局麵?
如果那樣,則蜀漢帝國就將遭受再一次的沉重打擊,與滅頂之災也無異了。
而此時的蜀漢帝國,哪裏能再來第二個諸葛亮!
張冀甚至都不敢將所有兵力都帶去且蘭,萬一被蠻族人抄了後路,拿下了平夷城,則後果之嚴重,損失之慘重……想想,都不寒而栗。
而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大。
南中的蜀漢帝國的統治體係一向如此,脆弱,而且敏感。
但凡有一點點風吹草動,他們最佳的選擇就是立即收縮陣線,收縮至庲降都督府駐軍地,像烏龜王八一樣,任外麵鬧得滿天飛,自己隻要將庲降都督府守住即可,等朝廷大軍前來救援,再內外開花,一舉殲滅。
當初,李恢任內,就是如此。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有生力量不被殲滅。
但最大的弊病也在於此,就是南中會完全失控,徒留一個平夷城。
好在此時,張冀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至少,在上次的諸葛亮南征之後,各地的官僚體係終究是建立起來了,有勝於無吧。
孟獲等蠻王也在南征之後,獲得了巨大的政治紅利,和經濟效益,成為蠻族中的少有的富豪代表。永昌郡等地的豪族也都被陸續啟用……這些地方,應該能保證不會被牽扯其中吧。
但是,誰又敢給他這個保證呢?
很多時候,張翼他們除了想當然之外,還能做些什麽呢?
上一次,蜀漢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皇帝劉備在永安病逝的消息一傳到益州郡,南中漢姓豪族雍闓便首先發起叛亂,繼而引起越雟酋長高定和牂牁太守朱褒的群起響應。
漢人,就可以信任?
不!
在南中,就連每天和你一起喝酒吃肉的身邊人,都不一定和你的心在一起。
當麵叫哥哥後背掏家夥,在南中,不知道有多少呢。
比如當初的雍闓家族。
麵對如此危局,張翼都督左右為難。
但作為一員驍將,張翼卻也不會坐困愁城,坐以待斃。
他一邊籌備戰爭物資,一邊與其他各郡縣通氣,要求他們嚴守當地城池,不得擅自離開,至少要保證郡守所在城市的“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否則,整個南中局勢一旦糜爛到無可收拾的地步,即便諸葛亮複生,也是一件如登天一般的難事了。
且蘭這裏,就交由庲降都督府全力對付。
另外,立即派專人八百裏加急,將情況送到成都和北伐前線。
事發之後,張冀又親自帶兵去打了且蘭城兩次,卻沒有成功,沿途襲擾不斷,糧道被劫掠,糧食被焚毀……不得已,張翼隻好退迴平夷城。
也正是經此一役,劉胄的心便徹底堅定下來,信心滿滿。
而吳彥祖的胃口卻更大了,“球毛的,一個牂牁郡算個屁!”
“趁著自己攪動的這一股渾水,更進一步深入南中其他區域去摸魚,未嚐不能捉到更大的魚!”
張翼左右為難,劉胄信心滿滿,吳彥祖欲火焚身。
流亡南中的小侯爺魏六,此時,便已經成了劉胄和吳彥祖眼中最大的“魚”。
酒後的小聚會,隻且蘭王劉胄、孫吳代表吳彥祖,和流亡子魏六。
“蜀漢丞相已死,高層內鬥,軍中第一上將南鄭侯爺被逼反誅殺,荊州幫遭受沉重打擊,軍隊內部勢必不穩……”劉胄一邊神神叨叨地咀嚼著這些重要的信息,一邊琢磨著,如何將這些信息蘊含的價值進行放大,變現。
“大王,小侯爺來我南中,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寶藏,價值無限,輒待開發啊……”吳彥祖的眼光,獨到,且狠辣,不愧為孫吳新一代青年中的楷模。
一張巨大的南中堪輿圖被放置在桌麵上。
劉胄粗短有力的手指在地圖上遊走。
“牂牁郡向西,便是朱提郡,向南,便是建寧郡,再向南,便是興古郡,再向西,便是昆明郡,永昌郡……”
最後,劉胄的手指停留在且蘭與昆明郡之間的一個點上,狠狠一戳,再無言語。
二人連忙看過去,被他戳中的位置,正是——平夷城。
對於劉胄的心思,吳彥祖很是了解。
當初在他眼中的無價之寶劉胄,此時在吳彥祖的心裏,地位早已經被小侯爺魏六說代替了。
因為和魏六相比,那劉胄不過是一個土鱉罷了。
想想,曹魏是如何對待蜀漢降將黃權,就能理解吳彥祖此時的心情了。
所以,酒宴之上,吳彥祖對於魏六和魏家的三個姑娘,尤其用心。
和劉胄等人一樣,如果說最開始他對這些人還有所懷疑的話,這在人家輕易就將隊伍都放在城外,孤身入城的舉動,就已經將他們的疑心去掉了一大半。
而接下來,他們的悲憤舉動,特別是三個姑娘削發明誌的舉動,徹底將他們心中最後一點疑惑給徹底祛除掉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漢人對於頭發的態度,是如何鄭重也不為過的!
僰蠻不一樣,他們慣於在山林之中生活,蓄長發對生活和狩獵很是不便,故而皆為短發。所以,他們理解漢人的習俗,也尊重漢人的習俗,更希望漢人也一樣理解和尊重他們的習俗一樣。
當他們看到“髡刑”後的魏六,不僅僅是理解、尊重,更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
因為他們都是這種發型!
那在自己額頭上劃了一刀發誓報仇的黑大漢,也獲得所有僰蠻的尊重,所以,早就被人家灌得直接倒下,趴在一個幾案上唿唿大睡了,發出的唿嚕聲,震天響。
宴會上,當吳彥祖再一次端起滿滿一杯酒,在人群之中穿插輾轉來到魏六身邊,此時隨魏六來的幾人,三姐妹早已經被人扶著休息去了,魏黑子趴在座位上流口水了,卻怎麽也不肯的離開,說自己若再失去小侯爺,也就徹底沒有必要再在這個世上活下去了。
還有猴子等三人,滴酒未沾,一直站在角落裏,守護著小侯爺的安全。大家也都知道,這是人家魏家的奴仆,職責所在,身不由己。
對於魏氏有如此家將奴仆,一眾豪酋們不僅不責怪,甚至還有些佩服、尊敬。
豪酋們自己也都有自己的家將奴仆,遇到這樣酒宴場合,隻怕這些家夥們比家主們更快喝倒了吧。
若有機會,從這魏氏子身邊拉走幾個忠誠的奴仆,也必定是一件十分愜意無比的事情。
吳彥祖沒有一點醉意,估計整個大殿裏,就屬他此時最為清醒。
魏六看見吳彥祖過來,自然都是先前已經熟悉了彼此身份的,吳彥祖也根本就沒有隱瞞身份的意思,因為他知道,對於他這個流亡子來說,恰好是自己的這個孫吳代表身份,才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吳彥祖最開始的計劃,是在確認了對方的身份後,想法帶他們去孫吳。但吳彥祖畢竟是一個思維異常靈活的人才,僅僅半個酒會的時間,卻又改變了主意。
帶迴去做什麽?把到手的寶貝兒雙手奉送給江東四大家族麽?或者送給江北集團?
切——
他很輕易就否定了之前的計劃。
送給他們能做什麽?如黃權故事,高高抬起來,做一個吉祥物?
可能嗎?
再說了,現在,蜀漢與孫吳的盟友關係並沒有破裂,至少目前,高層那邊透露出來的信息,友好盟國的關係還不能破裂。
蜀漢和孫吳之間,本來就是相互依附而存的關係。
但在有心人如吳彥祖這些人的眼裏,盟友關係破裂的可能性並不是沒有。
破裂的基礎是某一方過於強大,或者某一方過於弱小,彼此製衡的能力嚴重失去平衡。
至少目前還不行。
至少在政治高層的眼裏,時機還不夠成熟。
而目前,蜀漢內部發生如此巨大的係列政治事件,孫吳那邊自然要看看風景,才會有所動作。
動,或者不動,說到底,都取決於蜀漢內部自身的發展狀況。
而現在,在吳彥祖的眼裏,動手的時機,即將成熟。
而這個成熟度,在他認為,就取決於他的努力了。
蜀漢帝國宛若一座即將傾倒的大廈,現在根基已經不穩了,很多卯榫結構都已經呈現鬆動跡象,這個時候,他吳彥祖恰好是第一個觀察到這個詳細情況的孫吳第一人!
將魏家子帶去孫吳,隻不過是收留了一個流浪漢而已,有什麽意義!
假如,我吳彥祖就在南中地區,將魏家子培養成為一個南中國王,並且這個國王還臣服於我孫吳大帝的腳下,則我吳彥祖這一偉大壯舉,也基本上可以與孫吳前幾任大都督相媲美了吧。
甚至可以傲嬌地說,前幾任都督,窮其一生,也都沒有做到我今日做到的事情!
孫吳第一任大都督周瑜周公瑾,赤壁一戰,天下三分,那是何等的梟雄氣質!
周都督也為後來的孫吳大都督們打了一個樣兒!
於是,每一任都督都希望自己能和周瑜周公瑾相媲美,在任上,無不殫精竭慮,忠勤為國。
魯肅,不必說了,赤壁之戰的緣起,就出自於人家魯肅。
蜀漢與孫吳的同盟關係,也緣起於人家魯肅。
與周都督相比,魯肅都督戰功雖然沒有那麽顯赫,但功績依然不輸周瑜。
呂蒙,崛起於行伍之間,卻白衣渡江,不費一兵一卒,將荊州拿下,並且殺死關羽,徹底將蜀漢趕迴蜀中,這一功績,堪堪與周瑜相媲美。但孫吳內部,卻不乏反對之聲,意思是蜀漢與孫吳聯盟破裂,並不利於孫吳的國家利益。
陸遜,現任大都督,夷陵之戰,一舉將蜀漢的有生力量全部殲滅,蜀漢建國骨幹元勳被一網打盡,包括蜀漢皇帝在內,全部葬身於此戰之中,古往今來,能夠在一戰之中,取得如此輝煌戰績的,有幾人?!
自此,蜀漢再不敢下夷陵道!
之後呢?
之後,未嚐就不是我吳彥祖的天下!
想到此,吳彥祖都已經激動得渾身戰栗起來。有時候,他不得不故意舉杯飲酒,來避免自己過於激動而帶來的尷尬。
魏六看見吳彥祖過來,連忙迎上來,高舉酒杯道:“吳兄,小弟魏六敬您一杯!”
吳彥祖假裝受寵若驚,其實他心裏非常清楚,若不是人家魏氏陷入蜀漢幫派之爭,落敗而亡,自己一個小小郡守從事,如何會被他如此客氣尊重!
“孺子可教也!”吳彥祖暗自高興。
跨步上前,吳彥祖幾乎有些誇張地扶住了魏六的胳膊,他比魏六低半個頭,所以,這種情形便仿佛是吊在對方的胳膊上。
吳彥祖裝作非常知心地態度異常誠懇地道:“小侯爺客氣了!若小侯爺不能再喝,便不飲了,我替小侯爺喝一杯便是!”
說著,他便假裝伸手去拿魏六手裏的酒杯。
那魏六連忙躲讓,急急地道:“吳兄如此待我,流亡之人,敢不效死力!”
吳彥祖最想聽的,就是這句話。
這就是赤裸裸的效忠誓言了。
心照不宣,舉杯同飲。
然後,二人前後腳來到大殿的一個角落裏,嘀嘀咕咕起來。
吳彥祖不停拉扯拍打魏六的胳膊,肩膀,後背,在這種肢體頻繁的觸碰間,二人的關係也就顯得更加親密起來。
狗子聽見趴在幾案上的魏黑子咕咕噥噥地說了句什麽,他沒有聽清楚,就彎腰將耳朵湊近魏黑子的嘴巴,問道:“老黑,怎麽了?可是要飲水?”
卻聽見魏黑子惡狠狠地道:“看好了騰哥兒,出一點事情,黑爺我將你這隻猴子烤了吃肉!”
猴子嚇了一跳,原來這黑家夥竟然假裝喝醉呢。
猴子站起身來,轉身看了看身邊的狗子,和楊樹。
這就是他向沈騰申請帶來的兩個小夥伴,原來在衙門裏的搭檔。
過去,在江州府,三人之間合作得親密無間,猴子離職的時候,這二人也覺得江州沒了猴子這個精明強悍的家夥,自己呆下去也實在沒有什麽意思,就一起辭職了,想陪著猴子遊曆天下去。
都是單身的漢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也沒有什麽需要給別人交代的。
美其名曰:“單身狗的福利,就在於此!”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猴子竟然被船幫老大龍五爺推薦到了魏侯爺麵前,這二人也隨即來到沈騰身邊,參與了這一場天大的陰謀之中。
猴子對二人嚴厲地看了一眼,二人也都明白他們的亞曆山大,六隻眼睛便不停在四周打轉,須臾不敢放鬆警惕之心。
沈騰扮做魏六,他們扮做魏六的奴仆,黑子自然就是家將頭子,一群人,都是忠心耿耿的狗腿子的角色。
包子等人不在其中。
包子他們,雖然膽子奇大,無法無天,但畢竟一直都是紈絝的行徑,去且蘭城中僰蠻那裏做臥底,卻還是嫩了些,萬一出些紕漏,自己出了事情不說,甚至會耽誤國家大事。
包子幾人卻執意要來,魏延這個長輩說話也不行。
在這件事情上,沈騰的態度很堅決——不同意!
這幾個半大的小子,膽子是夠大,但到且蘭城中去,一絲一毫都不敢馬虎,用後世的話說,“人家會拿著放大鏡去觀察你”,一旦出點紕漏,這個責任和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但沈騰可以這樣想,卻不能這樣說,否則,包子等人就會拿那三位“爺”說事兒,憑什麽他們幾個女娃娃都可以,自己不可以?莫非自己幾人還不如了她們?
這是什麽道理?
思來想去,還終於讓沈騰找到了更好的說辭:“咱們進去,需要有人在外麵打配合,如此一來,裏應外合,內外開花,到時候,嘿嘿嘿……”
就那幾個“嘿嘿嘿”,頓時讓包子他們開心不已,想想都要流下口水了。
於是,困擾了魏延許久的事情,就被沈騰幾個“嘿嘿嘿”輕易解決了,這讓老魏覺得很是無語,臉上無光,頓覺無趣,隻好罵罵咧咧幾句,把所有鬱悶都發泄在包子幾人身上了。
當初,魏氏的這三位爺執意隨軍來到且蘭城,老魏氣得差點都吐血了,也依然無法。
這三位爺信誓旦旦地發誓,說保證一切行動聽從騰哥兒的指揮,保證不出任何一點紕漏。
老魏也拿自己的小棉襖們一點辦法沒有,從小都是放羊一般長大的,個個邪乎的要命,現在到了關鍵時刻,自己這個老爹的話都已經不起作用了。
但仔細想想,她們說得也對,這仨貨才是實實在在的魏延侯爺家的姑娘啊,假一罰十罰一百,都是人家的正宗血脈,根本就不需要做什麽表麵文章。
裝?
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而且自己家幾個姑娘的膽氣,那都是一等一的大!
用姑娘們自己的話說,“咱們三位爺過去,整個氣場,那就如同南鄭侯爺親自蒞臨!”
也還別說,幾個姑娘馬大哈一般的性格,真正到了這關鍵時刻,才顯露出她們潑辣狠辣的本色來!
且蘭古城,沉浸在一片緊張卻又興奮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