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周雲都在絞盡腦汁地思索,該如何向別人講述自己之前的身世,又該找什麽借口掩飾自己不記得從前的人和事。


    抵達商丘城後,周雲先是洗漱一番,好好休息了一陣。


    醒來後,聽說大哥李岩來找自己,已經在前廳等候多時了。


    他急忙起身,前往前廳見李岩。兩人見麵後,相互行了禮,李岩便說道:“老三,我怎麽感覺你對這事不太上心啊?”


    周雲小聲嘀咕道:“這又不是娶妻,有什麽好上心的?”


    李岩沒好氣地瞪了周雲一眼,說道:“糊塗!這可是事關你身世的大事,怎能如此漠不關心?你自己一直不向外人提及,怕的就是說不清楚,現在有機會弄清楚了,你卻一點也不積極!”


    周雲被李岩說得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大哥在說什麽。


    李岩也沒給他思考的時間,催促著他去見楊鼎勳。


    兩人快步來到軍營中的醫護連。


    此時,楊鼎勳的傷勢已經好了許多,他的隨從正守在門口。


    “楊將軍,我家都帥來看您了。”李岩走進屋內,輕聲叫醒正在休息的楊鼎勳。


    楊鼎勳緩緩睜開眼睛,定了定神,才反應過來,聽說周雲來了,急忙掙紮著想要坐起來。


    這一動,牽扯到了腹部的傷口,疼得他冷汗直冒,但他還是咬著牙,強忍著疼痛,翻身想要下床。


    隨從見狀,連忙上前想要扶住他,卻被他用力甩開。


    他硬是挺直了身子,“撲通”一聲,單膝跪地,行了個半跪禮,聲音顫抖卻又無比堅定:“末將寧遠參將楊鼎勳,參見少將軍!”


    周雲一直盯著楊鼎勳,看著眼前這個無比熟悉卻又怎麽也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的人,腦海中仿佛有一團迷霧,怎麽也驅散不開。


    等他迴過神來,楊鼎勳已經下了床行禮,那隨從也跟著在一旁行禮。


    他急忙大步上前,雙手一把扶住楊鼎勳,說道:“楊叔,請起,請快快請起。您都受傷了,就別行禮了。”


    此時的楊鼎勳,眼眶中已滿是淚水,老淚縱橫。


    他看著眼前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少將軍,如今的周雲身上多了幾分上位者的威嚴,心中既激動又感慨。


    有親衛搬來幾張凳子,給周雲等人坐下。


    李岩揮了揮手,讓其他人都出去,屋內隻剩下他們三人。


    “楊叔,實不相瞞,我已經想不起從前的事了,包括您。


    我知道您肯定很奇怪,但自從上次我跟著劉宗敏的大軍,在到達太原城之前的戰鬥中墜馬,摔到頭後,醒來就什麽都不記得了。


    但我一看到您,就能下意識地叫出您來,因為我對您無比熟悉,可就是想不起以前的一切。”周雲一臉誠懇地說道。


    楊鼎勳先是滿臉震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眼中滿是理解與心疼。


    “原來如此,我說怎麽看你眼神裏像是不記得我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曲折。”


    這時,李岩插話道:“楊將軍,子辰所言句句屬實……”


    於是,他將自己與周雲如何相識、如何結拜,以及後續如何相互協作、並肩作戰,一直到現在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向楊鼎勳講述了一遍。


    楊鼎勳聽著李岩的講述,眼中不時閃過一絲精光,還時不時看向一旁的周雲,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感謝李軍師一直以來對我家少將軍的支持與照顧,我替我家將軍謝過了。”


    楊鼎勳挺直身子,鄭重地向李岩拱手致謝。


    李岩擺了擺手,說道:“楊將軍言重了,我與老三既是兄弟,自然是以兄弟相待,這與其他無關。”


    “楊叔,您怎麽找到歸德來了?又為何會受傷呢?”周雲關切地問道。


    “唉!說來話長啊!”楊鼎勳抬起頭,目光望向屋頂,思緒仿佛一下子飄迴到了一年前的寧武關……


    崇禎十七年,朔風凜冽,山西總兵周遇吉剛引兵從代州撤迴寧武關內。


    此前,平陽守將陳尚智投降李自成,轉頭便勸降周遇吉的副將熊通,熊通被說動,竟也來勸周遇吉歸降。


    周遇吉聽聞,怒發衝冠,“啪”地一聲拍案而起,雙眼圓睜,怒喝道:“休得胡言!我周遇吉世受國恩,豈會做這等叛國投敵之事!”


    說罷,手起刀落,當場斬殺熊通。


    隨後,他命人將熊通的首級送往北京,以表明自己堅決抵抗的決心,同時加急向北京發出求援信,信中言辭懇切,告知朝廷自己糧草箭矢告罄,急需支援。


    然而,周遇吉萬萬沒想到,他的書信如同石沉大海,毫無迴音。


    朝中以陳新甲為首的投降派,本就對周遇吉的堅決抵抗心生不滿;


    而監軍高起潛,因與周遇吉素有私怨,在中間大肆作梗,致使援兵遲遲未發。


    在代州,周遇吉率軍堅守了十餘日,每日都是一場生死惡戰。


    戰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閃爍,士兵們的鮮血染紅了土地。


    最終,因寡不敵眾,周遇吉戰敗,隻能帶兵退往寧武關,繼續頑強抵抗。


    李自成親率大軍,將寧武關圍得水泄不通。


    周遇吉毫無懼色,與李自成的大軍展開殊死搏鬥。


    他於城中設下伏兵,誘敵入城,一時間,城中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農民軍大亂,被殺者數千。


    但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勢兇猛,還有火炮助陣。


    隨著一聲聲巨響,寧武關的城牆被轟得搖搖欲墜。


    最終,農民軍攻破寧武關。


    楊鼎勳迴憶到這裏,眼眶泛紅,身邊同僚和戰士們一個個倒下的畫麵在腦海中不斷浮現,心中一陣酸澀。


    過了許久,他才聲音沙啞地講道:“將軍在寧武關城破後,仍在街巷中指揮戰鬥,毫不退縮。


    從戰馬上摔下後,他徒步與敵人廝殺,身中數箭,被生擒後依舊破口大罵。


    農民軍惱羞成怒,將他懸吊於高竿之上,萬箭齊發,隨後還殘忍地肢解了他的屍體,身邊眾將也都戰死當場,無一生還。”


    “將軍夫人更是英勇,她帶領幾十名婦女拒守公廨,登上屋頂,彎弓搭箭,向農民軍射擊。


    可惜,最終還是被農民軍活活燒死,那場麵,慘不忍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