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間,有著太多的過往,太多的難以言說。


    從最初的相識,到如今在這朝堂之上的並肩“作戰”,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多爾袞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堅定,“臣會慎重考慮,再予以推行的,請皇太後放心。”


    他放下奏折,又拿起另一封,“還有這多鐸從河南送來的折子,言及在河南遭到地方武裝的襲擾,讓其損失萬餘精銳,陷入被動局麵。


    我已決意讓其留下部分兵馬後改道自北直隸去往山東,盡快南下,趁南明現下內訌而一舉滅之。”


    多爾袞對於多鐸軍報中提到的那支所謂的夏軍地方勢力不以為然。


    雖然多鐸在軍報中強調對方火器的犀利和戰力的強勁讓多鐸憂慮萬分,但多爾袞卻是沒太放在心上,明軍火器難道還不厲害嗎?


    但最終還是敗亡在他八旗大軍的鐵蹄下。


    現在滿清已經建國,並已入關,整個北方都被大清占據,一個小小的地方勢力,能有多厲害?


    這支地方勢力突然膨脹得厲害,不過是多鐸新收降的李際遇降兵又複叛過去所致。


    但現在卻被多鐸說的好像他們一下子就變得特別厲害了。


    他知道這些說辭不過是多鐸為自己輕敵大意而至這些前明降軍複叛而找的借口來搪塞自己。


    “唉!”多爾袞在心底長歎一口氣,想著:自己這個弟弟,時刻都是謹小慎微,不過這樣也好,省得自己操心了。


    布木布泰微微頷首,“你考慮得周全。


    隻是如今皇帝還年幼,這江山社稷,全靠攝政王你多費心了。”


    她的語氣中,既有感激,也有幾分無奈。


    作為太後,她雖身處高位,卻也有諸多身不由己。


    兩人又就一些軍政要事商討了許久,不知不覺,天色漸暗。


    暖閣內,燭火搖曳,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那些未盡的話題,在這寂靜的夜裏,仿佛也在等待著明日的決斷。


    而這紫禁城裏的秘密,也如同這夜色一般,深沉而神秘 ,不知還會在歲月的長河中,演繹出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洛陽的多鐸幾日後收到了多爾袞的軍令,軍令要求讓其留下一支兵馬繼續分化拉攏剿殺這些各地的武裝勢力外,大軍繞路大名府迅速從山東南下趁南明內訌迅速滅了南明弘光朝。


    並對多鐸和碩塞進行了斥責,將碩塞剛升上沒多久的多羅郡王降為了多羅貝勒,以示懲罰。


    除了這些,並未有針對夏軍隻言片語的安排和交待。


    這讓多鐸有些失望和沮喪,他已經上了兩次折子了,言及南明小朝庭不足為懼,當務之急是優先調兵剿滅這盤據在河南山西之地的夏軍才是重點。


    可多爾袞的構想卻不僅僅是軍事,他還有政治考量。


    無奈多鐸隻得遵令行事,遂決意留下自己的大將圖賴在此繼續牽製夏軍。


    自己則帶領大軍調頭北上準備自孟津渡過黃河,再從懷慶府經大名府去到山東。


    清軍突然間的大舉調動,讓登封前線的周雲心生警惕,不知其圖謀為何?


    他不停的催促方雲海的暗影及軍中的各哨探,迅速打聽清楚,清軍的目的是哪裏。


    當傳來多鐸清軍退往洛陽後,留下一支三萬餘兵馬駐守在洛陽,其餘大軍北上渡過黃河去往懷慶府。


    周雲嚇的汗毛倒豎,這是清軍準備誓必全力拿下澤州了?


    另外暗影司從北方傳來情報,言及清廷又派了三萬大軍由洪承疇率領,南下協助多鐸。


    更是讓周雲如坐針氈,趕忙傳信孫明遠讓其收縮防線,死保澤州不失。


    同時留下吳初率領三萬兵馬在登封原防線駐守,自己則親領餘下幾萬大軍尾隨緊跟清軍,防止清軍對澤州的全力進攻。


    周雲大軍在洛陽附近,被留守的圖賴率領三萬大軍給阻住。


    周雲也不想大打出手,留下部分兵力與圖賴對峙,自己則帶隊繞過洛陽城,繼續跟著多鐸的北上大軍。


    孫明遠接到周雲軍令後,迅速調集在鞏縣的兩萬軍隊和自己現有的麾下人馬迴防碗子城及天井關。


    周雲同孫明遠都沒想到這清夏之間的戰場怎麽一下子由河南中州地區發展成圍繞山西澤州而發生了!


    到此時,他們尚不清楚清軍的方向並不是他們夏軍,而是北上後再東去。


    不過要是見到澤州有機可乘,多鐸也不介意順手牽羊一把,因為清軍的仆從軍實在太多了,根本就不擔心兵馬不夠的問題!


    幾天後,清軍大隊兵馬從晉豫交界的碗子城前經過,見到碗子城防守嚴密,兵馬眾多。


    清軍遂放棄順手牽羊的想法,快速東去,在衛輝府與趕來的漢臣洪承疇會師,一起東進山東而去。


    這時周雲收到暗影司京中的情報,才知道清軍為何將主力調走去山東的原因。


    南明的江北四鎮總兵之間矛盾重重。


    各鎮為爭奪地盤和兵力,內鬥不斷,嚴重削弱了南明在江北的防禦力量,江北防線更加脆弱。


    再加上南明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率領數十萬大軍從武昌沿長江東進,聲稱要討伐馬士英等權臣。


    左良玉軍隊順江而下,勢如破竹,迅速占領了九江等重要城市,對南京的弘光政權構成了巨大威脅,使得南明內部陷入了嚴重的軍事危機和政治動蕩。


    這就讓清廷多爾袞等高層看到了一舉滅掉了南明的機會。


    清廷本意是讓多鐸快速打通河南通道直接通過河南進入南直隸地區,可因多鐸被久拖河南,這讓多爾袞等人焦急萬分,這才是下令繞路快速東進的原因。


    周雲這下才算放心,命運之神又一次眷顧了他和夏軍,暫時躲過一劫。


    周雲忙將此消息傳達給孫明遠和吳初這兩個方向的領軍都統,讓其安排好所負責區域的防務。


    自己則親率大軍從黃河以北的原武縣南渡黃河前往開封府。


    這場阻擊多鐸率領的南征清軍,前前後後曆時近一個月,時間已然來到了三月份。


    迴到歸德府的途中,周雲看到開封府附近春意盎然,紅薯的種植已然栽苗,那星星點點的綠色,預示著百姓的希望,也寄托了夏軍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