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澤州新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昔日李岩曾在此地停留過一段時間,對這座城的過往模樣,他心中自是有數。
然而,當他踏入城內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感到無比陌生。
街道幹淨整潔,石板路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
街邊店鋪林立,旗幡招展,各類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雜耍賣藝的、卜卦算命的,應有盡有,好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
街頭不時有巡檢司衙門的兵丁和捕快衙役列隊巡邏,他們衣著整齊,身姿挺拔,威風凜凜。
行人見了,心中既有幾分畏懼,又添了幾分安全感。
李岩與紅娘子沿著街道緩緩前行,看著眼前的繁華盛景,心中感慨萬千。
他側過頭,對身旁早已看得眼花繚亂的紅娘子輕聲說道:“夫人,這還是我們曾經待過的澤州嗎?怪不得老三讓我來此一探究竟,今日親眼所見,方知其中變化之大啊!”
紅娘子眼中滿是驚奇,輕聲應道:“夫君,你說老三是如何將這澤州變得這般熱鬧的呢?”
李岩微微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眼下還難以確切道明其中緣由,且先看看再說吧。”
就在這時,李岩的目光突然被一家糧店吸引住了。
隻見店門口不僅擺放著米麵等糧食,還有一些紅色帶泥、形似瓜果的東西。
李岩心中一動,知曉這便是傳說中的紅薯。
聽聞此物產量頗高,且能充饑,是可在短期內替代米麵粟等糧食的特殊糧種。在他的認知裏,這紅薯隻在南方有少量種植。
李岩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兩步,伸手拿起一個手臂粗細的紅薯,仔細端詳著,口中喃喃道:“這紅薯,我本以為隻在南方有少量種植,沒想到在這澤州竟也能見到。”
一旁的李真聽到李岩的話,急忙上前,輕聲說道:“副旅帥,這紅薯並非來自南方,而是我們澤州自己所種。從原劉知州在任時便開始種植,待我來澤州時,恰好趕上收獲。”
李岩微微一愣,眼中滿是驚訝,連忙問道:“這紅薯是我們澤州自己種的?那收獲了多少?可留了來年的種子?”
李真興奮地迴答道:“這紅薯在南方雖種植量少,但旅帥此前為解決糧食問題,特意派遣了好幾支商隊前往南方購糧,其中紅薯更是重點采購的對象。”
“哦?那想必是鏟除澤州王家前後的事吧?”李岩追問道。
“正是,據我所知,當時購進了幾百石的紅薯種,全部用於澤州的種植。”李真說道。
“那今年的收成如何?”李岩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真激動得滿臉通紅,聲音微微顫抖地說道:“這紅薯的產量堪稱驚人,竟是種穀的二十倍之多,畝產高達二十石呢!(此為史書記載)”
李岩心中快速盤算著,口中說道:“如此說來,那豈不是接近八千石?”
“此番共收獲 8632 石,約百萬斤的紅薯。原本計劃明年在潞安、沁州等地大量種植,所以已按照這三地的種植量,留出了來年的種薯。
如今尚有剩餘,便讓百姓自行販賣了。”李真詳細地解釋道。
李岩一聽,連忙說道:“不夠,這遠遠不夠。光這三地的種量哪夠?還需增加三府之地的計劃種量。”
李真聞言,不禁大吃一驚,但隨即又釋然了。
畢竟旅帥已在河南拿下兩府之地,第三府汝寧府想必也指日可待,如此看來,增加紅薯種量倒也在情理之中。
“謹遵副旅帥吩咐。隻是這已發放給種植百姓的紅薯,若要增加種量,便隻能出錢贖迴了,這……”李真麵露難色地說道。
李岩目光堅定地說道:“此事關乎黎民生計,你盡快著手安排,務必確保種薯的充足供應,銀錢的事,我們到時候再一起想辦法解決!”
說罷,李岩抬頭望向遠方,心中已在思索著這紅薯種植推廣後的種種前景,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決心。
李岩一行人行至澤州州衙附近,眼前這棟屋舍,正是他與夫人昔日的居所。
澤州的一眾官員將領,一路護送他們至此,待恭敬地將李岩夫婦倆送到門口後,便識趣地告辭離去。
刹那間,四下裏便隻剩下李岩夫婦和負責護衛安全的親衛。
他們踏入這曾經的居所,每一寸空氣似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那種仿若歲月從未流逝、他們從未離開的感覺。
夜幕降臨,華燈初綻,李岩應徐同道和李真之邀,朝著那久負盛名的醉仙樓走去。
一路上,燈火搖曳,行人往來,好不熱鬧。
醉仙樓三層的樓閣高聳,占地廣袤,前後跨度各達二十餘丈,氣派非凡。
那門頭上,橫臥著三個顏真卿體的鎏金大字——“醉仙樓”,筆畫剛健雄厚,將顏氏書法的雄渾大氣展現得淋漓盡致。
朱紅的大門敞開著,燈火從精美的雕花窗欞間透出,光影斑駁,又從飛簷鬥拱的間隙中傾灑而下,將整個樓體映照得熠熠生輝。
酒旗在微風中烈烈作響,賓客們如潮水般紛至遝來,歡聲笑語不斷,將這醉仙樓烘托得愈發熱鬧非凡。
步入樓內,隻見廳內燈火輝煌如白晝,人聲鼎沸,掌櫃的滿臉堆笑,一路引著李岩往三樓而去。
這三樓,乃是樓中的雅境所在,總共不過三間雅室,每一間都布置得精致典雅。
待李岩來到其中一間雅室前時,徐同道和李真早已在此等候,二人見李岩到來,趕忙迎至門前。
李岩抬眼打量著這布置得繁華似錦的雅室,心中暗自覺得這樣的安排有些不妥當。
但他麵上並未顯露分毫,隻是神色坦然自若,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與二人一同步入室內,開始談笑風生,推杯換盞,共敘往昔今朝之事。
酒過三巡,夜已深沉,窗外月色如水,灑在歸途之上。
李岩這才在親衛的簇擁護衛下,緩緩離開了醉仙樓,向著府邸走去。
“夫君,為何今日歸來如此之晚?”紅娘子眼中滿是關切與疑惑。
李岩的臉上帶著幾分醉意的紅暈,輕輕擺了擺手,說道:“澤州如今商業繁榮昌盛,這些人啊,都被這安逸的日子迷了眼,生怕我這副旅帥將他們調任他處,讓他們沒了這享福的機會,所以今日相談甚久,才迴來得這般晚了。”
紅娘子聽聞此言,不禁麵露驚色,輕唿道:“啊?這才短短時日,他們便已如此貪圖享樂,忘卻初心了?”
“唉!誰說不是呢。李真的心思尚算純正,不過那徐同道,卻是表現得較為明顯,此人啊,心思太多。”
夫婦二人輕聲閑談了幾句後,便在這月色的陪伴下,安歇去了。
次日清晨,李岩僅帶著兩名護衛,悄然無聲地從府邸後門走出,向著澤州醫館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百姓們早已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街頭巷尾彌漫著煙火氣息,而李岩的身影,則是閃入了澤州醫館內。
然而,當他踏入城內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感到無比陌生。
街道幹淨整潔,石板路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
街邊店鋪林立,旗幡招展,各類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雜耍賣藝的、卜卦算命的,應有盡有,好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
街頭不時有巡檢司衙門的兵丁和捕快衙役列隊巡邏,他們衣著整齊,身姿挺拔,威風凜凜。
行人見了,心中既有幾分畏懼,又添了幾分安全感。
李岩與紅娘子沿著街道緩緩前行,看著眼前的繁華盛景,心中感慨萬千。
他側過頭,對身旁早已看得眼花繚亂的紅娘子輕聲說道:“夫人,這還是我們曾經待過的澤州嗎?怪不得老三讓我來此一探究竟,今日親眼所見,方知其中變化之大啊!”
紅娘子眼中滿是驚奇,輕聲應道:“夫君,你說老三是如何將這澤州變得這般熱鬧的呢?”
李岩微微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眼下還難以確切道明其中緣由,且先看看再說吧。”
就在這時,李岩的目光突然被一家糧店吸引住了。
隻見店門口不僅擺放著米麵等糧食,還有一些紅色帶泥、形似瓜果的東西。
李岩心中一動,知曉這便是傳說中的紅薯。
聽聞此物產量頗高,且能充饑,是可在短期內替代米麵粟等糧食的特殊糧種。在他的認知裏,這紅薯隻在南方有少量種植。
李岩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兩步,伸手拿起一個手臂粗細的紅薯,仔細端詳著,口中喃喃道:“這紅薯,我本以為隻在南方有少量種植,沒想到在這澤州竟也能見到。”
一旁的李真聽到李岩的話,急忙上前,輕聲說道:“副旅帥,這紅薯並非來自南方,而是我們澤州自己所種。從原劉知州在任時便開始種植,待我來澤州時,恰好趕上收獲。”
李岩微微一愣,眼中滿是驚訝,連忙問道:“這紅薯是我們澤州自己種的?那收獲了多少?可留了來年的種子?”
李真興奮地迴答道:“這紅薯在南方雖種植量少,但旅帥此前為解決糧食問題,特意派遣了好幾支商隊前往南方購糧,其中紅薯更是重點采購的對象。”
“哦?那想必是鏟除澤州王家前後的事吧?”李岩追問道。
“正是,據我所知,當時購進了幾百石的紅薯種,全部用於澤州的種植。”李真說道。
“那今年的收成如何?”李岩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真激動得滿臉通紅,聲音微微顫抖地說道:“這紅薯的產量堪稱驚人,竟是種穀的二十倍之多,畝產高達二十石呢!(此為史書記載)”
李岩心中快速盤算著,口中說道:“如此說來,那豈不是接近八千石?”
“此番共收獲 8632 石,約百萬斤的紅薯。原本計劃明年在潞安、沁州等地大量種植,所以已按照這三地的種植量,留出了來年的種薯。
如今尚有剩餘,便讓百姓自行販賣了。”李真詳細地解釋道。
李岩一聽,連忙說道:“不夠,這遠遠不夠。光這三地的種量哪夠?還需增加三府之地的計劃種量。”
李真聞言,不禁大吃一驚,但隨即又釋然了。
畢竟旅帥已在河南拿下兩府之地,第三府汝寧府想必也指日可待,如此看來,增加紅薯種量倒也在情理之中。
“謹遵副旅帥吩咐。隻是這已發放給種植百姓的紅薯,若要增加種量,便隻能出錢贖迴了,這……”李真麵露難色地說道。
李岩目光堅定地說道:“此事關乎黎民生計,你盡快著手安排,務必確保種薯的充足供應,銀錢的事,我們到時候再一起想辦法解決!”
說罷,李岩抬頭望向遠方,心中已在思索著這紅薯種植推廣後的種種前景,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決心。
李岩一行人行至澤州州衙附近,眼前這棟屋舍,正是他與夫人昔日的居所。
澤州的一眾官員將領,一路護送他們至此,待恭敬地將李岩夫婦倆送到門口後,便識趣地告辭離去。
刹那間,四下裏便隻剩下李岩夫婦和負責護衛安全的親衛。
他們踏入這曾經的居所,每一寸空氣似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那種仿若歲月從未流逝、他們從未離開的感覺。
夜幕降臨,華燈初綻,李岩應徐同道和李真之邀,朝著那久負盛名的醉仙樓走去。
一路上,燈火搖曳,行人往來,好不熱鬧。
醉仙樓三層的樓閣高聳,占地廣袤,前後跨度各達二十餘丈,氣派非凡。
那門頭上,橫臥著三個顏真卿體的鎏金大字——“醉仙樓”,筆畫剛健雄厚,將顏氏書法的雄渾大氣展現得淋漓盡致。
朱紅的大門敞開著,燈火從精美的雕花窗欞間透出,光影斑駁,又從飛簷鬥拱的間隙中傾灑而下,將整個樓體映照得熠熠生輝。
酒旗在微風中烈烈作響,賓客們如潮水般紛至遝來,歡聲笑語不斷,將這醉仙樓烘托得愈發熱鬧非凡。
步入樓內,隻見廳內燈火輝煌如白晝,人聲鼎沸,掌櫃的滿臉堆笑,一路引著李岩往三樓而去。
這三樓,乃是樓中的雅境所在,總共不過三間雅室,每一間都布置得精致典雅。
待李岩來到其中一間雅室前時,徐同道和李真早已在此等候,二人見李岩到來,趕忙迎至門前。
李岩抬眼打量著這布置得繁華似錦的雅室,心中暗自覺得這樣的安排有些不妥當。
但他麵上並未顯露分毫,隻是神色坦然自若,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與二人一同步入室內,開始談笑風生,推杯換盞,共敘往昔今朝之事。
酒過三巡,夜已深沉,窗外月色如水,灑在歸途之上。
李岩這才在親衛的簇擁護衛下,緩緩離開了醉仙樓,向著府邸走去。
“夫君,為何今日歸來如此之晚?”紅娘子眼中滿是關切與疑惑。
李岩的臉上帶著幾分醉意的紅暈,輕輕擺了擺手,說道:“澤州如今商業繁榮昌盛,這些人啊,都被這安逸的日子迷了眼,生怕我這副旅帥將他們調任他處,讓他們沒了這享福的機會,所以今日相談甚久,才迴來得這般晚了。”
紅娘子聽聞此言,不禁麵露驚色,輕唿道:“啊?這才短短時日,他們便已如此貪圖享樂,忘卻初心了?”
“唉!誰說不是呢。李真的心思尚算純正,不過那徐同道,卻是表現得較為明顯,此人啊,心思太多。”
夫婦二人輕聲閑談了幾句後,便在這月色的陪伴下,安歇去了。
次日清晨,李岩僅帶著兩名護衛,悄然無聲地從府邸後門走出,向著澤州醫館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百姓們早已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街頭巷尾彌漫著煙火氣息,而李岩的身影,則是閃入了澤州醫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