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謀開封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雲轉頭吩咐親衛,讓其通知全軍,為慶賀東,西兩路大軍的會師,今日加餐肉食。
消息傳開後,兵士們歡唿雀躍,整個營地瞬間被喜悅的氛圍籠罩。
營帳內,眾將士紛紛席地而坐,地上隻是簡單地鋪了個麻袋。
周雲有些激動的率先開口道:“首先,為祝賀我東西兩路大軍的會師,不妨學古人大家先來個擊掌相慶吧!”
眾將領忙附和並熱情的擊掌,場麵熱烈無比。
好一陣,等眾人平靜下來後,周雲說道:“如今我們會師於開封城下,目標就是拿下這座城池。
但開封城城堅牆厚,大家不妨說說,有什麽好辦法能快速攻克它?”
一陣沉默之後,孫明遠拱手行禮道:“旅帥,末將先說說這兩日攻城的情況吧?”
周雲微微頷首,示意孫明遠繼續說下去。
“據我等了解,這開封城於崇禎十四年遭受水淹,致使開封城生靈塗炭,民生凋敝,開封城內十室九空。
雖曆經幾年有所恢複,然終究元氣未複,無論物資儲備還是人心向背,都遠不及當年明軍在開封抵抗李自成之時。”
李岩聽著孫明遠的話語,心中想著這孫明遠在跟隨周雲的曆次征戰中,表現突出,有勇有謀,且不驕不躁,此子頗具其父當年的風範,將來必成大器。
孫明遠接著說道:“這開封城牆經水長期浸泡後,近兩年曆經戰亂,明廷又已亡,未曾得以重新修繕,若有紅衣大炮,或許隻需幾炮,便能使其崩塌。”
“哼!但眼下咱們不是沒有那勞什子的紅衣大炮嘛!”東路軍麾下將領吳初沒好氣地插話道。
孫明遠也不生氣,微笑著迴應:“咱們雖無紅衣大炮,然有虎蹲炮與火藥包,隻要運用得當,同樣能達成目的。”
吳初正欲反唇相譏,開口說“那你前幾日為何沒能攻下這開封城”時。
便聽到上首傳來一聲輕咳,心中一驚,忙將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低頭不語。
他明白這是李岩對他的告誡,讓他莫要多言。
孫明遠仿若未察覺這些插曲,繼續說道:“況且如今的開封府內也並非鐵板一塊,內裏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其中清軍雖占主導,但其他勢力亦不可輕視。”
李岩適時接口道:“此確為可利用的機會。”
孫明遠衝李岩點頭說道:“副旅帥所言極是,咱們正可借此機會分而治之,如此一來,開封城或許可不攻自破。”
周雲心中對孫明遠條理清晰的分析頗為讚賞,對於吳初等東路軍將領的不以為然,他心中有數,深知兩支隊伍的磨合尚需時日。
正在此時,一位年輕小將霍然起身,拱手行禮道:“近衛一團一營長嶽鎮邦參見旅帥,末將有一想法,懇請旅帥恩準末將詳述。”
周雲眼前一亮,隻見這名小將年約二十,相貌堂堂,英氣逼人,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儒雅氣質,不禁心生好奇。
“但說無妨!”
小將嶽鎮邦略顯緊張地說道:“末將十分認同孫將軍之策略,隻是不知可否在今明兩日內攻陷開封城?且我方不損一兵一卒”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唯有李岩麵帶微笑,神色悠然地輕撫胡須。
周雲亦被他這番話驚到,但仍保持鎮定。下方的薑雲升、嶽明軒、陳啟以及各營將領頓時議論紛紛。
一位西路軍將領起身大聲道:“你是說你可以辦到?這怎麽可能?你莫要在此誇誇其談,可有膽量立下軍令狀?”
又有西路軍將領起身質問嶽鎮邦:“你莫不是想用孫都統的辦法?難道你真有法子能在今明兩日拿下開封?”
此時的孫明遠也在打量著這名小將,見他雖備受指責質疑,卻神情坦然,麵上毫無激憤之色。
心中不覺有趣,暗自思忖此子要麽是有大才,要麽就是個愣頭青。
周雲輕咳一聲,止住了下方的喧鬧。
“嶽營長,如此說來,你可是有辦法了?那就講講你的策略吧!”
嶽鎮邦再次拱手,鎮定自若地說道:“誠如孫都統所言,開封城曆經諸多變故,如今雖被清廷占據,然民心不附,城中勢力錯綜複雜,百姓對各方勢力皆無信任,終日惶恐不安。”
周雲問道:“那又怎樣?對此你有何良策?”
嶽鎮邦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說道:“針對此情形,隻需我軍派人潛入城中,散布一則謠言,此城必破!”
周雲心中一動,已然猜到他的後文,“你是說……”
“正如旅帥所料!此謠言一出,無論是百姓、官吏,還是清軍,定會即刻開城逃竄。”
孫明遠也早已料到他想說的謠言內容,此計著實狠辣,卻也是妙計,真若施行,確實無需動用大軍,開封城便可輕鬆拿下。
部分將領猜到了他所言的謠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讚此子聰慧過人。
而有些反應較慢的將領則一頭霧水,不明就裏,急得抓耳撓腮,忙向左右打聽,恰似後世課堂上忙著抄作業的學生。
周雲此時輕歎一聲道:“此計雖好,隻是苦了開封城的百姓啊!”
李岩起身說道:“旅帥無需過憂,開封離歸德府不遠,到時我等引領百姓前往歸德府定居,一來可助他們重建家園,二來能充實歸德府人口。”
周雲聞言點頭認可,當即拍板,由夜不收連會同暗影共同實施這一計劃,並命名為“風聲行動”。
同時命令近衛一團擔負起引導照顧百姓的重任,務必安全地將百姓護送至歸德府。
隨著兩軍會師,東西兩路的夜不收連合二為一,紀山擔任連長,孫東為副連長,雖名義上是一個連,實則人數已達兩個連之多,周雲也暫無調整編製的打算。
紀山和孫東找到暗影現任主事方雲海,請求暗影協助他們潛入城中。
方雲海派了如今已是暗影都尉的寧波,讓其協助行動。
這寧波便是曾經化名丁三潛入澤州鐵礦王家中的家丁。
三人一番商議後,決定由夜不收派遣二十人進城,由孫東帶隊。
紀山爭著要帶隊,孫東勸道:“連長,你就將這個機會讓給我唄!讓我這個許久未在旅帥身邊的人表現表現唄!”
紀山理解孫東的心思,也就同意了讓孫東帶隊進城。
消息傳開後,兵士們歡唿雀躍,整個營地瞬間被喜悅的氛圍籠罩。
營帳內,眾將士紛紛席地而坐,地上隻是簡單地鋪了個麻袋。
周雲有些激動的率先開口道:“首先,為祝賀我東西兩路大軍的會師,不妨學古人大家先來個擊掌相慶吧!”
眾將領忙附和並熱情的擊掌,場麵熱烈無比。
好一陣,等眾人平靜下來後,周雲說道:“如今我們會師於開封城下,目標就是拿下這座城池。
但開封城城堅牆厚,大家不妨說說,有什麽好辦法能快速攻克它?”
一陣沉默之後,孫明遠拱手行禮道:“旅帥,末將先說說這兩日攻城的情況吧?”
周雲微微頷首,示意孫明遠繼續說下去。
“據我等了解,這開封城於崇禎十四年遭受水淹,致使開封城生靈塗炭,民生凋敝,開封城內十室九空。
雖曆經幾年有所恢複,然終究元氣未複,無論物資儲備還是人心向背,都遠不及當年明軍在開封抵抗李自成之時。”
李岩聽著孫明遠的話語,心中想著這孫明遠在跟隨周雲的曆次征戰中,表現突出,有勇有謀,且不驕不躁,此子頗具其父當年的風範,將來必成大器。
孫明遠接著說道:“這開封城牆經水長期浸泡後,近兩年曆經戰亂,明廷又已亡,未曾得以重新修繕,若有紅衣大炮,或許隻需幾炮,便能使其崩塌。”
“哼!但眼下咱們不是沒有那勞什子的紅衣大炮嘛!”東路軍麾下將領吳初沒好氣地插話道。
孫明遠也不生氣,微笑著迴應:“咱們雖無紅衣大炮,然有虎蹲炮與火藥包,隻要運用得當,同樣能達成目的。”
吳初正欲反唇相譏,開口說“那你前幾日為何沒能攻下這開封城”時。
便聽到上首傳來一聲輕咳,心中一驚,忙將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低頭不語。
他明白這是李岩對他的告誡,讓他莫要多言。
孫明遠仿若未察覺這些插曲,繼續說道:“況且如今的開封府內也並非鐵板一塊,內裏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其中清軍雖占主導,但其他勢力亦不可輕視。”
李岩適時接口道:“此確為可利用的機會。”
孫明遠衝李岩點頭說道:“副旅帥所言極是,咱們正可借此機會分而治之,如此一來,開封城或許可不攻自破。”
周雲心中對孫明遠條理清晰的分析頗為讚賞,對於吳初等東路軍將領的不以為然,他心中有數,深知兩支隊伍的磨合尚需時日。
正在此時,一位年輕小將霍然起身,拱手行禮道:“近衛一團一營長嶽鎮邦參見旅帥,末將有一想法,懇請旅帥恩準末將詳述。”
周雲眼前一亮,隻見這名小將年約二十,相貌堂堂,英氣逼人,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儒雅氣質,不禁心生好奇。
“但說無妨!”
小將嶽鎮邦略顯緊張地說道:“末將十分認同孫將軍之策略,隻是不知可否在今明兩日內攻陷開封城?且我方不損一兵一卒”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唯有李岩麵帶微笑,神色悠然地輕撫胡須。
周雲亦被他這番話驚到,但仍保持鎮定。下方的薑雲升、嶽明軒、陳啟以及各營將領頓時議論紛紛。
一位西路軍將領起身大聲道:“你是說你可以辦到?這怎麽可能?你莫要在此誇誇其談,可有膽量立下軍令狀?”
又有西路軍將領起身質問嶽鎮邦:“你莫不是想用孫都統的辦法?難道你真有法子能在今明兩日拿下開封?”
此時的孫明遠也在打量著這名小將,見他雖備受指責質疑,卻神情坦然,麵上毫無激憤之色。
心中不覺有趣,暗自思忖此子要麽是有大才,要麽就是個愣頭青。
周雲輕咳一聲,止住了下方的喧鬧。
“嶽營長,如此說來,你可是有辦法了?那就講講你的策略吧!”
嶽鎮邦再次拱手,鎮定自若地說道:“誠如孫都統所言,開封城曆經諸多變故,如今雖被清廷占據,然民心不附,城中勢力錯綜複雜,百姓對各方勢力皆無信任,終日惶恐不安。”
周雲問道:“那又怎樣?對此你有何良策?”
嶽鎮邦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說道:“針對此情形,隻需我軍派人潛入城中,散布一則謠言,此城必破!”
周雲心中一動,已然猜到他的後文,“你是說……”
“正如旅帥所料!此謠言一出,無論是百姓、官吏,還是清軍,定會即刻開城逃竄。”
孫明遠也早已料到他想說的謠言內容,此計著實狠辣,卻也是妙計,真若施行,確實無需動用大軍,開封城便可輕鬆拿下。
部分將領猜到了他所言的謠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讚此子聰慧過人。
而有些反應較慢的將領則一頭霧水,不明就裏,急得抓耳撓腮,忙向左右打聽,恰似後世課堂上忙著抄作業的學生。
周雲此時輕歎一聲道:“此計雖好,隻是苦了開封城的百姓啊!”
李岩起身說道:“旅帥無需過憂,開封離歸德府不遠,到時我等引領百姓前往歸德府定居,一來可助他們重建家園,二來能充實歸德府人口。”
周雲聞言點頭認可,當即拍板,由夜不收連會同暗影共同實施這一計劃,並命名為“風聲行動”。
同時命令近衛一團擔負起引導照顧百姓的重任,務必安全地將百姓護送至歸德府。
隨著兩軍會師,東西兩路的夜不收連合二為一,紀山擔任連長,孫東為副連長,雖名義上是一個連,實則人數已達兩個連之多,周雲也暫無調整編製的打算。
紀山和孫東找到暗影現任主事方雲海,請求暗影協助他們潛入城中。
方雲海派了如今已是暗影都尉的寧波,讓其協助行動。
這寧波便是曾經化名丁三潛入澤州鐵礦王家中的家丁。
三人一番商議後,決定由夜不收派遣二十人進城,由孫東帶隊。
紀山爭著要帶隊,孫東勸道:“連長,你就將這個機會讓給我唄!讓我這個許久未在旅帥身邊的人表現表現唄!”
紀山理解孫東的心思,也就同意了讓孫東帶隊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