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不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他,眼神含著期待與鼓勵。


    “我其實不姓張,本姓戴,單名蒼字。”


    張蒼緩緩低頭,聲音帶著顫抖。


    周雲聞聽此言,驚訝得瞪大雙眼,


    不由自主站起身,雙手背在身後,在房間裏來迴踱步,試圖平息內心的激動。


    說起戴蒼,普通世人或許陌生,但在軍事和曆史愛好者圈子裏,他的兒子戴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戴梓乃中國火器製造的天才發明家,其發明的 28 珠連珠火銃堪稱一絕。


    而戴蒼,正是戴梓的父親。戴梓的火器天賦,很大程度得益於父親熏陶。


    戴蒼本人也是難得人才。


    周雲後世研究槍械時,接觸到戴梓發明,出於對曆史和知識的尊重與渴望,對戴梓生平深入了解。


    這一了解,驚覺戴蒼是了不起的人物,其才華和成就令人驚歎。


    戴蒼不僅是畫家,擅長肖像、人物及山水,


    尤其愛以《看竹圖》創作。他曾為朱彝尊畫《看竹圖》及《煙雲歸耕圖》,


    作品在當時備受讚譽。隻是流傳後世的極少,2000 年時香港嘉士德拍賣會,其一幅作品以 39.8 萬元成交,足見珍貴。


    而且,戴蒼還是武將,在前明擔任監軍。


    他作戰勇猛,在清朝時與海賊戰鬥,“斷肋破腦”仍堅守戰場,事跡令人欽佩。


    周雲萬萬沒想到,手下竟藏著這樣的頂尖人才。


    他暗自思忖:“怪不得他熟悉火器,


    原來是戴梓的老爹,有此背景,能不熟悉?”


    想到這兒,周雲又想到:他現在是否結婚生子?


    若戴梓未出生,自己是否能改變曆史,讓這位天才更早展現才華?


    此時的張蒼,哦不,應是戴蒼,見周雲踱步,心中愈發忐忑。


    他不知旅帥如何看待自己的欺瞞,也不知等待自己的命運。


    過了會兒,周雲漸趨平靜。他走到戴蒼麵前,扶起跪地的他,


    輕聲問道:“那你一開始為何不用真名?”


    “我……唉!”戴蒼歎氣,臉上痛苦,說道:“我原是前明寧遠軍中監軍,


    前明滅亡,我擔心被報複,便隱藏身份,在軍中當小兵征戰。後來隨吳應期到山西,再後來敗於您手,就一直用化名,一直隱瞞至今。還請您責罰!”


    “張……戴蒼,你何必如此?


    你既已歸順於我,隻要實心做事,


    我怎會怪你?此事就此翻過,莫要再提。你還是恢複本姓吧,去吧!”


    周雲看著戴蒼,眼神滿是寬容信任。


    戴蒼聽了,感激涕零。他深揖一禮,緩緩退下。


    周雲望著戴蒼背影,心中對他有了更多想法。


    周雲坐在那兒,暗自尋思著,無論如何都得想法子讓戴蒼給自己畫上幾幅畫,最好能送給自己。


    他滿心期許著,萬一哪天自己又離奇地穿越迴去,把這些畫一並帶著,也算是這一趟沒有白走。


    正獨自沉浸在這美美的遐想之中,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一絲竊喜,卻猛地被身旁的警衛給驚擾了。


    “旅帥!東路軍的緊急軍情已送至澤州,李知州和徐團長正等著您,勞您速迴澤州!”警衛的聲音急切而響亮。


    周雲頓時心裏一緊,趕忙起身,大步流星地邁出軍器局,火急火燎地朝著澤州城趕去。


    一路疾行,抵達州衙後,他匆匆步入大堂,隻見李真、徐同道、郭黑子、方雲海、薑雲升都在那兒候著,神色凝重。


    周雲瞧這陣仗,便知事情非同小可。


    不過,他腦海中突然閃過“每臨大事有靜氣”這句話,反倒鎮定了下來。


    緩緩坐下,端起警衛遞上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臉上擠出一絲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喲,都在這兒呢!軍報呢?”


    徐同道趕忙遞上軍報,解釋道:“今兒上午剛收到,收到後立馬就派人去請您了。”


    周雲微微點頭,接過軍報,仔細地翻閱起來。


    這就是一封尋常的軍報,因走的是普通線路,又趕上大雪天氣,故而到得晚了些。


    周雲瞧了瞧軍報上的日期,發現距今已有十天之久,確實耽擱得有些時日了。


    看完軍報內容,周雲的心又懸了起來。


    這軍報乃是大哥李岩所寫,主要是告知當下的情況,並未提及請求支援之事。


    李岩先是占據了虞城,接著揮兵進軍夏邑縣和永城縣,隨後又迴師奪取了歸德府的府治商丘,總算是在當地站穩了腳跟。


    在拿下商丘後,李岩的部隊又朝著西北部的寧陵、睢州、考城以及柘城和鹿邑等縣進發。


    然而,河南當地的鄉宦豪強勢力急劇膨脹,社會矛盾異常尖銳。


    在這戰亂紛飛的時期,社會各階層與鄉宦豪強之間的鬥爭愈發激烈,各級統治階層內部也出現了認同危機。


    地方上的精英們與盜賊流寇相互勾結,世家大族遭受了全方位的衝擊,致使士紳支配體製徹底瓦解。


    如此一來,歸德府的政權統治變得舉步維艱。


    再加上清廷新任命了一批文官武將,像楊方興擔任河道總督,蘇弘祖出任分巡河北道,吳綿繡出任河南巡撫等職務,管轄著黃河南北的大片地區。


    麵對歸德府城以及其他幾座縣城潛藏的危機,李岩命令內部情報秘書侯貴全力查辦,一旦發現有反抗的苗頭,便立即就地撲滅。


    雖說目前已初步穩定了歸德府的局勢,但向外擴張的步伐卻在徐州受阻。


    南明勢力的高傑頑強抵抗,使得東路軍在徐州方向毫無建樹。


    無奈之下,李岩轉而進攻山東的曹縣和單縣,順道拿下了徐州轄下的碭山縣和豐縣。


    至此,東路軍已經占領了整個歸德府以及周邊的四個縣,兵力也擴充到了近萬人。


    但南明和清廷的勢力不斷向轄區內滲透,反叛者層出不窮,極大地牽製了東路軍向外擴張的腳步。


    而且,由於沒有重炮攻城,像徐州這樣的堅固城池一時半會兒難以攻克,這讓李岩急得焦頭爛額。


    在軍報中,李岩含蓄地提及,希望周雲這邊能夠給予物資方麵的支援。


    周雲沉思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對眾人說道:“先幫大哥準備好物資吧,具體的安排,容我再仔細想想。


    對了,二團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方雲海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暫時還沒有收到二團的消息。”


    待眾人散去後,周雲又派人把方雲海叫了迴來。


    “雲海,把你們暗影的所有人手都派出去,前往河南的各府,特別是黃河南北的各府,全力搜集情報,仔細打探消息。”周雲神色嚴肅地說道。


    方雲海聽後,心裏滿是疑惑,忍不住問道:“哥,這是打算對河南用兵了嗎?”


    周雲拿起那份軍報,用力地拍了拍,眼神堅定地說道:“如今大哥已經占據了河南的歸德府,山東那邊清軍也已進駐,南直隸的徐州又久攻不下。


    咱們現在是東西兩邊首尾難顧,不如咱們出澤州從懷慶府打通開封府這條通道,與大哥他們會合!”


    方雲海還是有些擔憂,憂心忡忡地問道:“那南下的清軍怎麽辦?以我們的實力可完全不是清軍的對手啊?”


    周雲眉毛一揚,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說道:“清軍勢大,我們隻能避其鋒芒,但打通這條通道勢在必行!”


    方雲海望著周雲,欲言又止。


    他心裏清楚,以自家目前的實力,與清軍相撞,絕不明智,但打通這條通道又無可避免的會與清軍交鋒。


    但瞧著周雲那堅定的神情,也隻能暗暗咽下心中的顧慮,去執行軍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