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智賺北門關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旗老爺似乎聽信了李榮的言辭,微微頷首,卻又一副欲言又止之態。
恰在此時,有親兵前來稟報,稱飯菜酒水已準備妥當,請諸位大人入席就坐。
李榮趕忙恭請這幾位八旗老爺入內,而這些八旗老爺全然不懂謙遜客氣,大大咧咧地步入內室,在桌前落坐。
隨著美酒佳肴陸續上桌,幾人便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李榮始終在一旁賠笑侍奉,臉上滿是諂媚之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八旗老爺仿若突然記起某事,擱下筷子問道:“李千戶,你頗為不錯,可有加入我漢八旗的想法?”
李榮見狀,心中大喜,急忙向後退開幾步,“撲通”一聲跪地叩首,高聲道:“爺如此抬愛,奴才求之不得啊!謝爺的大恩大德,奴才願對旗爺誓死效忠。”
滿清的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乃是根基。
努爾哈赤起初設立黃、白、紅、藍四色旗,編成四旗之製。
後來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從而確立了八旗製度。
至皇太極時,他從滿洲各旗抽調一千五百八十名漢人,由漢官馬光遠統領,此即為八旗漢軍編製之開端。
如今漢軍八旗的旗色與滿洲八旗相同。
以祖澤潤、劉之源、吳守進等八人分別擔任固山額真,旗下人員主要由原明軍官兵及遼東漢人構成。
三順王孔有德所率部眾歸於漢軍正紅旗,耿仲明所率部眾歸於漢軍鑲藍旗,尚可喜所率部眾歸於漢軍正黃旗。
真心想要投降滿清的漢奸,誰人不想有機會躋身八旗之列?
這八旗老爺不緊不慢地說道:“你且起身迴話,隻要你悉心侍奉我等,真心歸降我大清,我到時保舉你當個漢八旗章京亦無不可。”
“謝旗爺恩典,謝旗爺恩典,隻是不知奴才該如何稱唿旗爺呢?”
“你喚我金爺即可。好了,酒也喝罷,我有幾件事交代於你,你能否辦妥?”
李榮滿臉嚴肅地保證道:“請金爺放心,但凡有差遣,奴才絕無二話!”
金爺麵色一沉,嚴肅說道:“你即刻差遣部下分散出去探尋,許、文兩位參將去往何處?一旦查探到蹤跡,切勿打草驚蛇,速來稟報於我,此乃大功一件,我定會在攝政王麵前為你美言舉薦。”
李榮行禮打千,幹脆利落地應道:“屬下遵命!”
“甚好,你留下百來號人,由我等在此駐守,你最好親自率領他們外出打探,畢竟你對附近更為熟悉。”
李榮稍作猶豫,便又趕忙俯身應承下來。
片刻之後,關牆之內人喊馬嘶,在李榮的引領下,九百人兵分三路朝各個方向魚貫而出。
此時的北門關僅餘下百來名兵丁,由這幾位八旗老爺率領著駐守關牆。
金爺滿臉堆笑地對那百戶長吩咐道:“你們都上關牆來,爺我要訓話,教教你們如何給爺們行禮,莫要一點規矩都不懂。”
那百戶長望著金爺臉上似笑非笑的橫肉,心中惶恐,連忙應是,一路小跑著奔向城下召集城門處的兵丁速速上城。
這些兵丁就這樣撇下關門奔赴城上,聆聽旗兵老爺訓話。
在關牆上,金爺讓眾人席地而坐,自己不緊不慢地向眾人講述著需留意的規矩。
而此刻,跟隨金爺的其他幾名八旗兵卻偷偷開啟了關門,守候在關門之畔。
他們哪裏是什麽清軍八旗老爺,分明是方雲海的暗影成員,而那正在城上對著兵丁滔滔不絕說些廢話的正是四營長羅洪。
當初孫明遠謀劃此計時,第一個便想到了羅洪。
為何會選中羅洪呢?孫明遠主要考量了幾個因素,其一,羅洪在澤州時曾與清軍八旗兵交鋒,對他們的行事做派略有知曉;其二,羅洪相貌兇惡,契合漢軍心中對八旗兵的想象,更易獲取北門關守將的信任;再者,羅洪是個外表粗獷而內心細膩的漢子,孫明遠聽聞過羅洪與嶽明軒一同抗擊清軍和王家護軍的事跡。還有,前次徐同道領兵攻打黎城兵敗,聽聞羅洪多次對徐同道加以勸誡,雖未成功,但責任絲毫未推諉,被貶為四營長後,毫無怨尤。
以上這些便是孫明遠啟用羅洪的根本緣由,從如今的成效來看,足以證明孫明遠頗具慧眼,羅洪也的確如他所料,能力非凡。
當然,孫明遠亦懷有提攜羅洪之意,他賞識這種不驕不躁、毫不氣餒的豪爽之士。
就在關門開啟的瞬間,有探子飛速稟報孫明遠,而孫明遠早已令一營火速在關門前的山石草叢中設伏。
新任一營長程鐵牛接獲孫明遠軍令後,即刻領兵殺向北門關。
抵達關前,卻隻見幾名清軍八旗兵模樣的人正站在大開的關門前,一些兵丁欲衝上前與之拚殺,被程鐵牛厲聲喝止。
那幾名八旗兵中走上一人與程鐵牛簡短交流幾句後,程鐵牛便領軍快步從關牆門進入關中。
關牆上正全神貫注聆聽羅洪訓話講授規矩的兵丁,稀裏糊塗地就被程鐵牛的一營俘獲並押解下去。
程鐵牛滿臉笑意地湊到羅洪跟前說道:“羅大哥,你這一招著實厲害!人都被擒了,還搞不清你是誰,離開時還一步三迴頭地盼著你給個說法呢!”
羅洪聞言哈哈大笑道:“主要是我長得太像那韃子了,你若說我不是韃子,他們怕是會跟你拚命。”
兩人齊聲大笑,那笑聲在關牆上遠遠傳開。
孫明遠率領大軍於下午時分進駐北門關,升帳之後對羅洪及那幾位暗影成員大為讚賞,宣稱要為他們記一等功並上報旅帥。
黎城的周雲收到報功文書時已是幾日之後的下午。
昨日,由王奇率領的警衛二營、陳啟率領的騎兵營與嶽明軒的獨立團合力剿滅了小壑頭關隘的千餘敵軍。
捷報傳至周雲處,讓他心中終於安穩下來,這邊黎城之戰,算是徹底落下帷幕,可全力抵禦清軍的南下了。
並且此次黎城之戰有一項重大繳獲讓他欣喜萬分,那便是繳獲戰馬近八百匹,這對於馬匹匱乏的周雲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喜訊。
戰馬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單單一個信息差便能左右一場戰鬥的勝負。
自己的騎兵營向來馬匹短缺,從未滿員過。
如今多出近一個營的戰馬,使得他的戰場偵察範圍大幅拓展。
周雲在收到孫明遠的捷報之後,急令嶽明軒的獨立團趕赴黎城,由其獨立團齊裝滿員地駐守黎城。
防備從北直隸進入山西的清軍,自己則在整頓兵馬之後,啟程返迴武鄉,籌備即將爆發的武鄉守衛戰。
恰在此時,有親兵前來稟報,稱飯菜酒水已準備妥當,請諸位大人入席就坐。
李榮趕忙恭請這幾位八旗老爺入內,而這些八旗老爺全然不懂謙遜客氣,大大咧咧地步入內室,在桌前落坐。
隨著美酒佳肴陸續上桌,幾人便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李榮始終在一旁賠笑侍奉,臉上滿是諂媚之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八旗老爺仿若突然記起某事,擱下筷子問道:“李千戶,你頗為不錯,可有加入我漢八旗的想法?”
李榮見狀,心中大喜,急忙向後退開幾步,“撲通”一聲跪地叩首,高聲道:“爺如此抬愛,奴才求之不得啊!謝爺的大恩大德,奴才願對旗爺誓死效忠。”
滿清的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乃是根基。
努爾哈赤起初設立黃、白、紅、藍四色旗,編成四旗之製。
後來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從而確立了八旗製度。
至皇太極時,他從滿洲各旗抽調一千五百八十名漢人,由漢官馬光遠統領,此即為八旗漢軍編製之開端。
如今漢軍八旗的旗色與滿洲八旗相同。
以祖澤潤、劉之源、吳守進等八人分別擔任固山額真,旗下人員主要由原明軍官兵及遼東漢人構成。
三順王孔有德所率部眾歸於漢軍正紅旗,耿仲明所率部眾歸於漢軍鑲藍旗,尚可喜所率部眾歸於漢軍正黃旗。
真心想要投降滿清的漢奸,誰人不想有機會躋身八旗之列?
這八旗老爺不緊不慢地說道:“你且起身迴話,隻要你悉心侍奉我等,真心歸降我大清,我到時保舉你當個漢八旗章京亦無不可。”
“謝旗爺恩典,謝旗爺恩典,隻是不知奴才該如何稱唿旗爺呢?”
“你喚我金爺即可。好了,酒也喝罷,我有幾件事交代於你,你能否辦妥?”
李榮滿臉嚴肅地保證道:“請金爺放心,但凡有差遣,奴才絕無二話!”
金爺麵色一沉,嚴肅說道:“你即刻差遣部下分散出去探尋,許、文兩位參將去往何處?一旦查探到蹤跡,切勿打草驚蛇,速來稟報於我,此乃大功一件,我定會在攝政王麵前為你美言舉薦。”
李榮行禮打千,幹脆利落地應道:“屬下遵命!”
“甚好,你留下百來號人,由我等在此駐守,你最好親自率領他們外出打探,畢竟你對附近更為熟悉。”
李榮稍作猶豫,便又趕忙俯身應承下來。
片刻之後,關牆之內人喊馬嘶,在李榮的引領下,九百人兵分三路朝各個方向魚貫而出。
此時的北門關僅餘下百來名兵丁,由這幾位八旗老爺率領著駐守關牆。
金爺滿臉堆笑地對那百戶長吩咐道:“你們都上關牆來,爺我要訓話,教教你們如何給爺們行禮,莫要一點規矩都不懂。”
那百戶長望著金爺臉上似笑非笑的橫肉,心中惶恐,連忙應是,一路小跑著奔向城下召集城門處的兵丁速速上城。
這些兵丁就這樣撇下關門奔赴城上,聆聽旗兵老爺訓話。
在關牆上,金爺讓眾人席地而坐,自己不緊不慢地向眾人講述著需留意的規矩。
而此刻,跟隨金爺的其他幾名八旗兵卻偷偷開啟了關門,守候在關門之畔。
他們哪裏是什麽清軍八旗老爺,分明是方雲海的暗影成員,而那正在城上對著兵丁滔滔不絕說些廢話的正是四營長羅洪。
當初孫明遠謀劃此計時,第一個便想到了羅洪。
為何會選中羅洪呢?孫明遠主要考量了幾個因素,其一,羅洪在澤州時曾與清軍八旗兵交鋒,對他們的行事做派略有知曉;其二,羅洪相貌兇惡,契合漢軍心中對八旗兵的想象,更易獲取北門關守將的信任;再者,羅洪是個外表粗獷而內心細膩的漢子,孫明遠聽聞過羅洪與嶽明軒一同抗擊清軍和王家護軍的事跡。還有,前次徐同道領兵攻打黎城兵敗,聽聞羅洪多次對徐同道加以勸誡,雖未成功,但責任絲毫未推諉,被貶為四營長後,毫無怨尤。
以上這些便是孫明遠啟用羅洪的根本緣由,從如今的成效來看,足以證明孫明遠頗具慧眼,羅洪也的確如他所料,能力非凡。
當然,孫明遠亦懷有提攜羅洪之意,他賞識這種不驕不躁、毫不氣餒的豪爽之士。
就在關門開啟的瞬間,有探子飛速稟報孫明遠,而孫明遠早已令一營火速在關門前的山石草叢中設伏。
新任一營長程鐵牛接獲孫明遠軍令後,即刻領兵殺向北門關。
抵達關前,卻隻見幾名清軍八旗兵模樣的人正站在大開的關門前,一些兵丁欲衝上前與之拚殺,被程鐵牛厲聲喝止。
那幾名八旗兵中走上一人與程鐵牛簡短交流幾句後,程鐵牛便領軍快步從關牆門進入關中。
關牆上正全神貫注聆聽羅洪訓話講授規矩的兵丁,稀裏糊塗地就被程鐵牛的一營俘獲並押解下去。
程鐵牛滿臉笑意地湊到羅洪跟前說道:“羅大哥,你這一招著實厲害!人都被擒了,還搞不清你是誰,離開時還一步三迴頭地盼著你給個說法呢!”
羅洪聞言哈哈大笑道:“主要是我長得太像那韃子了,你若說我不是韃子,他們怕是會跟你拚命。”
兩人齊聲大笑,那笑聲在關牆上遠遠傳開。
孫明遠率領大軍於下午時分進駐北門關,升帳之後對羅洪及那幾位暗影成員大為讚賞,宣稱要為他們記一等功並上報旅帥。
黎城的周雲收到報功文書時已是幾日之後的下午。
昨日,由王奇率領的警衛二營、陳啟率領的騎兵營與嶽明軒的獨立團合力剿滅了小壑頭關隘的千餘敵軍。
捷報傳至周雲處,讓他心中終於安穩下來,這邊黎城之戰,算是徹底落下帷幕,可全力抵禦清軍的南下了。
並且此次黎城之戰有一項重大繳獲讓他欣喜萬分,那便是繳獲戰馬近八百匹,這對於馬匹匱乏的周雲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喜訊。
戰馬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單單一個信息差便能左右一場戰鬥的勝負。
自己的騎兵營向來馬匹短缺,從未滿員過。
如今多出近一個營的戰馬,使得他的戰場偵察範圍大幅拓展。
周雲在收到孫明遠的捷報之後,急令嶽明軒的獨立團趕赴黎城,由其獨立團齊裝滿員地駐守黎城。
防備從北直隸進入山西的清軍,自己則在整頓兵馬之後,啟程返迴武鄉,籌備即將爆發的武鄉守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