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雲陣營之中,當敵方騎兵開始衝鋒的刹那,周雲卻鎮定地退迴了陣營。


    周雲軍的將士們望著那如排山倒海般洶湧而來的騎軍,眼中無不流露出怯意。


    然而,當他們側頭瞥見周雲的旅帥旗高高矗立、紋絲未動時,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些。


    幾百步的距離,對於衝鋒的騎兵而言,不過是轉瞬即至。


    就在騎兵距己方陣營快接近五十步之時,後排各什長隻見側麵令旗如疾風般急速揮下,忙扯著嗓子大吼:“拉繩,拉繩……”


    後排的兵士們聽到自己什長的命令,齊聲發力,將倒伏於地的拒馬樁猛地拉起。


    與此同時,前排長槍兵動作敏捷地將長槍架上拒馬樁。


    那一排排閃著尖刺的拒馬樁,以及那寒光凜凜的槍尖,在吳應期騎兵們的眼中,仿佛是一堵突兀出現且布滿尖刺的恐怖刺牆。


    騎兵的衝鋒速度實在太快,又在如此近的距離豎起拒馬樁,他們根本來不及變向,隻能拚盡全力勒馬轉向,朝著兩邊側翼狂奔而去。


    最前麵一兩層的騎兵因較早發現狀況,尚有時間操作,但後麵跟上的騎兵視線受阻,反應不及,隻能眼睜睜地連人帶馬撞了上去。


    一時間,沉重的撞擊聲“呯呯”作響,連綿不絕,其間還夾雜著人的慘叫與馬的嘶鳴,在周雲軍陣前留下了一堆堆血肉模糊、慘不忍睹的血腥畫麵。


    關寧鐵騎不愧是當世強軍,在前方遭受小挫之後,大軍迅速勒馬,分別向兩側奔去,繞了一個圈後,又一次發起衝鋒。


    這次,他們在快要靠近拒馬樁時,便側向奔走,同時操起馬上的騎弓,一陣密集的箭雨如飛蝗般朝著周雲軍射來。


    雖然周雲對此早有準備,安排了盾牌防護,但箭雨實在太過密集,還是不斷有人中箭倒下。


    周雲軍的弓箭手也不甘示弱,開始大力反擊,一時間,上空箭矢交錯穿梭,下方箭矢入肉的“噗噗”聲接連不斷。


    此戰從一開始便慘烈異常,關寧鐵騎經驗豐富,眼前的拒馬樁並不能真正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在第三輪繞圈攻擊之時,他們竟用套馬索套住拒馬樁,幾匹馬齊心協力一起拖動,便將拒馬樁從衝鋒的道路上拖離。


    後麵的騎兵見狀,順著剛拖開的道路,徑直朝著列陣的步軍衝去。


    周雲前排的長槍兵們,在高傑和郭英的指揮下,早已將槍尾支地,槍尖斜舉向半空。


    這一舉動對前排步兵而言,是極大的考驗,他們需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加上那杆長槍,去抵禦衝鋒而來的披甲戰馬,這幾乎是一種必死無疑的行為。


    向雲社在這個關鍵時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副職在周雲的安排下,並排站在前排,聲嘶力竭地鼓舞著士兵們:“穩住,穩住我們就勝了!穩住我們就能反擊!穩住大家都能官升一級!”


    “轟”的一聲巨響,宛如驚濤駭浪拍擊在礁石之上,衝撞之處人仰馬翻、血肉橫飛,周雲軍陣營被撞出一個個大坑。


    後麵的陣列趕忙上前補位,卻又被後續接連衝進來的戰馬撞散。


    周雲軍陣不遠處,“投槍……投槍”的叫喊聲此起彼伏。


    後麵的幾排長槍兵紛紛拿起手中的短矛,使出渾身力氣朝著正奔行而來的騎兵們奮力投去。


    短矛在投擲的強大動能與來勢洶洶的戰馬動能相互作用下,輕易地破開騎兵和戰馬的身體,深深鑽了進去。


    又是一陣人仰馬翻,此時周雲陣前一片混亂,到處都是人馬相互交錯、廝殺混戰的場景,騎兵的長刀揮舞,長槍兵的長槍刺挑,你來我往,戰況慘烈。


    高傑和郭英二人手持長槍,奮勇地衝鋒在陣列前方,不停地用長槍刺向敵方人馬。


    高傑已然殺紅了眼,手中的長槍不知已經換了第幾根,一旦被對方削斷,他便毫不猶豫地撿起另一根,此刻的他早已忘卻自己是部總,身邊一個個倒下的兄弟,讓他悲憤交加,幾近發狂。


    又一根長槍被對方砍斷,他怒吼一聲,抽出腰間的長刀便不顧一切地撲了上去。


    身旁的手下兵士們被他的勇猛所鼓舞,緊緊追隨在他身邊,一同向前殺去,這股氣勢竟讓他們殺得這些停下的騎兵們開始緩緩後退。


    吳應期在陣前衝殺一陣後,來到側麵掠陣。


    他望著眼前的戰局,不禁微微皺眉,這支部隊與他以往所遇到的截然不同,居然能憑借步軍生生扛住了他騎兵的衝鋒勢頭,看來對方不容小覷。


    他可不是無能之輩,騎兵的優勢在於衝鋒,如今被擋住的騎兵與步軍陷入混戰,這無疑是在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擊敵方的長處。


    他當機立斷,迅速調整隊形,指揮後續的騎兵向前衝鋒,同時命令前方被阻的騎兵順著兩側緩緩退下。


    一時間,吳應期除了身邊兩百來騎負責防備敵方可能出現的騎軍外,將其餘所有騎兵全部壓上。


    原本就戰鬥得十分艱苦的長槍兵們,在這一輪衝擊下,陣型大亂。


    就在此時,李岩率領著後方的一千部下迅速增援到位。


    但凡陣線上出現一個被衝亂的缺口,就有其他士兵迅速補上,戰場上不斷有人倒下死去,但士兵們依然前赴後繼。


    盡管如此,吳應期的鐵騎還是突破防線,突入到了陣營內,他們在裏麵橫衝直撞,見到敵軍便追砍而去。


    突然,一聲刺耳的響箭聲劃破天空,緊接著又是一聲響箭聲響起。


    吳應期正騎著馬在陣中繞圈,關注著自己突入對方陣營內的戰況,聽到響箭聲,下意識地抬頭望天,隨後又急忙將目光投向戰場。


    隻見原本在兩翼的對方騎兵,正緩緩朝著自己這邊衝來。


    他的注意力被對方從左右兩翼殺出的騎兵所吸引,卻沒留意到,對方陣營的左右中部的步軍正將原本拉開的拒馬重新圍了上來。


    左右中部加上旅帥部的士兵們都抬著簡易的拒馬放置在自己軍陣中,形成了關寧鐵騎被困在內、周雲軍在外的局勢。


    此時,這些關寧鐵騎正在追殺李岩帶領的一千兵馬,突然發現四麵都被拒馬樁擋住了去路,而李岩軍正順著角落預留的縫隙逐漸退出軍陣之外。


    這些鐵騎士兵暗叫不好,就在這時,火槍響起的“砰砰”聲和弓箭的“掇射”聲驟然傳來。


    一時間,鉛彈與羽箭漫天飛舞,紛紛朝著中間的關寧鐵騎射去。


    與此同時,周雲領著徐同道和趙六兩部騎兵,朝著正看到自己麾下主力騎兵被對方步軍圍在拒馬樁中央肆意殺戮的吳應期那兩百騎兵衝去。


    鐵蹄陣陣,勁風如刀般撲麵,周雲手持一根騎槍,腰間挎著長刀,一馬當先地衝鋒在最前麵。


    他雖未曾經曆過古代的騎兵衝鋒交戰,但此刻他卻本能地感覺到自己即將投身於一場激烈的衝殺,內心深處甚至對這衝鋒充滿了渴望。


    吳應期見狀,心中冷哼,想衝垮我無敵鐵騎,簡直是癡人說夢,即便隻有兩百騎兵,照樣能擊敗你這五六百騎兵,別以為都是騎兵就都一樣,不是所有騎兵都配稱關寧鐵騎。


    他如此想著,便引軍朝著對方衝鋒而去。


    兩方騎軍的對撞,那是極為恐怖的場景,比的是雙方的忍耐力和意誌力。


    這些關寧鐵騎都擁有著堅韌的意誌,而周雲帶領的騎兵能否承受住這巨大的衝擊還未可知。


    在衝撞前的瞬間,周雲高高舉起騎槍,如雷鳴般大吼道:“狹路相逢勇者勝,衝啊!”


    騎兵衝撞時那沉悶的“砰砰”聲接連響起,周雲在衝撞前的一刻,憑借著本能猛地一扭身,從馬上彈起,朝著敵方後麵的一名騎兵撲去。


    人還未到,騎槍已如靈蛇出洞般刺出,精準地紮中對方咽喉,將其挑落馬下。


    周雲下落之時,用腳狠狠一踹那匹衝撞而死的馬,借力一個躍身便躍上了對方的戰馬。


    他勒轉馬頭,縱馬向前,手中的騎槍宛如一條奪命的毒蛇,所到之處,碰著便傷,挨著即死,朝著吳應期疾馳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舞祥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舞祥雲並收藏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