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駐兵關口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作者:鳳舞祥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稍過片刻,信使進帳行禮,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旁邊的警衛。
周雲從警衛手中接過信,檢查了封口後,迅速拆開閱讀起來。
快速瀏覽完信件內容,他將信重新疊好放入信袋,問信使:“副旅帥他們現在到哪裏了?”邊問邊拿出張蒼找李岩複製的地圖展開查看。
信使恭敬地迴答:“迴旅帥,小的來送信的時候,大軍駐紮在修武縣城城外。”
周雲在地圖上沿著澤州往南搜尋修武縣的地名,手指順著信中大哥李岩講述的經碗子關城的行軍路線滑動,終於找到了修武縣。
他不禁心想,大哥帶著的東路軍這一路走來就像走長征路一樣艱難啊,現在才走到修武縣,後麵還有那麽長的路要走,一路上過關斬將,太不容易了。
周雲又問道:“怎麽停留在修武城外沒進城呢?”
信使謹慎地迴答:“那修武縣令頑固不化,死活不肯開城門。副旅帥說軍中糧草不多,必須要打下修武城,至於現在的具體情形,小的就不清楚了。”
“行了,你先下去休息,等我寫好信,還得麻煩你送迴去。”
信使離開後,周雲再次拿出李岩的信,仔細研讀了一遍。
他讓人叫來劉良佐,想就李岩信中提到的在碗子關城駐軍的事宜和他商量一下。
“大人。”
“輔仁來了?坐。”周雲熱情地招唿劉良佐坐下,接著說道:“我大哥寫了封信過來,提到了一些事情,你先看看,然後咱們再聊聊你的想法。”
劉良佐接過信認真看了起來,看完後把信遞還給周雲說:“我覺得李副旅帥說得很有道理。雖說咱們目前的實力比較弱小,但為了咱們後續的生存發展,確實有必要派軍守衛這些險要關口。”
周雲有些疑惑:“此話怎講?”
劉良佐詳細解釋道:“山西要通過澤州去往河南中原,有幾個大小險要關口,從南往北數,是碗子關、大口、小口、天井關,每一處都地勢險要。這些險關對於我們守住澤州,抵禦從南方來犯的敵人有著極大的好處。”
周雲沉思片刻後說:“可我們總共也就正輔兵三千多人,怎麽分配兵力駐守各個關口呢?”
劉良佐迴答道:“目前我們重點布局天井關和碗子城,大口和小口布置少量兵力就行。平時主要收取沿途商稅,戰時再調派兵力補充。”
周雲聽後點頭稱讚:“你說得有道理,商稅也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用來養活這些駐軍和輔兵很不錯。行,就按你說的方法布置。”
周雲這一決定意義重大,他或許還沒意識到這一安排對於之後阻擋清軍從河南大舉進入山西有著多麽關鍵的作用。
周雲隨後將已經訓練了一段時間的輔兵一營調往天井關駐守,任命陳雲霄為守將,又安排輔兵二營分別駐守其他三關,守將是趙順義。
這趙順義可是個有故事的人,他雖年紀不大,如今才三十四五歲,正是將領的黃金時期。
他原本是李岩老營中的一名部長,隻因性格剛正不阿,脾氣有些倔強,被當時的都尉劉國能所厭惡。
周雲當初挑兵留下來阻擊追兵的時候,劉國能就趁機把這些他眼中的“刺頭”給打發了出來。
趙順義心裏明白自己得罪了劉國能,既然有這個離開的機會,他也幹脆主動要求降職到周雲軍中擔任哨長。
後來,他跟隨周雲經曆了多場激烈的阻擊戰,輾轉被分派到騎兵一營任哨長,後來又加入了向雲社,深受周雲器重,在周雲牽製徐同道的布局中,他也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如今周雲手下將領不多,有豐富戰鬥經驗的就更少了。
周雲看著即將帶兵出發前往各關口的趙順義,溫和地說道:“順義,這次調你從騎軍正兵去帶領輔兵駐守這些地方,你心裏有沒有什麽想法呀?”
趙順義微微一抱拳,神色堅定地說道:“大人,末將並無任何意見。能為大人分憂,守護險要之地,是末將的榮幸。”
周雲微笑著點頭,眼中滿是欣慰:“順義,你有此心,我很是放心。這幾個關口關乎我們的生死存亡,你此去責任重大啊。我知你能力出眾,但切不可大意,有任何困難,及時傳信迴來。”
“大人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趙順義目光炯炯地迴答道。
待趙順義帶兵出發後,周雲轉身看向營帳內的地圖,眉頭微皺,陷入沉思。
他深知,這隻是應對當前局勢的第一步,後續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如何保證各關口之間的信息傳遞順暢,以便在敵軍來襲時能迅速相互支援;
還有,這些輔兵的物資供應如何持續穩定,尤其是在戰時,後勤保障至關重要。
他叫來兵房主事,詳細詢問了現有物資的儲備情況和供應計劃。
兵房主事迴稟道:“大人,目前糧草尚可維持一段時間,但兵器的儲備,尤其是箭矢,若長期作戰,恐有不足。”
周雲手撫下巴,想著糧草現在是優先供給軍隊,那些流民還不知道吃什麽呢?總不能天天免費施粥養著吧?
思索片刻後說:“派人去周邊城鎮打探,看看有無可購買或打造兵器的地方,同時,讓軍器局工匠在營地內盡量多打造些箭矢,以備不時之需。”
安排好物資之事,周雲深深覺得要趕緊拿下大陽鎮的王家了,沒武器裝備沒銀糧,這麽大個攤子能維持多久?
就在周雲為這些事務頭痛之時,探子來報,副團長派人從修武送來了大批物資,現已經到達天井關。
周雲聽後一陣歡喜,這真是瞌睡來了大哥送枕頭啊!大哥李岩像是諸葛亮再世,都算到了自己正為物資發愁。
他忙讓人通知徐同道調人前去接應押送的隊伍。
周雲並不清楚送過來此批物資都是些什麽,他要知道有那麽多的火器彈藥,早就坐不住了,不會讓徐同道去,而是自己親自去接應了。
周雲從警衛手中接過信,檢查了封口後,迅速拆開閱讀起來。
快速瀏覽完信件內容,他將信重新疊好放入信袋,問信使:“副旅帥他們現在到哪裏了?”邊問邊拿出張蒼找李岩複製的地圖展開查看。
信使恭敬地迴答:“迴旅帥,小的來送信的時候,大軍駐紮在修武縣城城外。”
周雲在地圖上沿著澤州往南搜尋修武縣的地名,手指順著信中大哥李岩講述的經碗子關城的行軍路線滑動,終於找到了修武縣。
他不禁心想,大哥帶著的東路軍這一路走來就像走長征路一樣艱難啊,現在才走到修武縣,後麵還有那麽長的路要走,一路上過關斬將,太不容易了。
周雲又問道:“怎麽停留在修武城外沒進城呢?”
信使謹慎地迴答:“那修武縣令頑固不化,死活不肯開城門。副旅帥說軍中糧草不多,必須要打下修武城,至於現在的具體情形,小的就不清楚了。”
“行了,你先下去休息,等我寫好信,還得麻煩你送迴去。”
信使離開後,周雲再次拿出李岩的信,仔細研讀了一遍。
他讓人叫來劉良佐,想就李岩信中提到的在碗子關城駐軍的事宜和他商量一下。
“大人。”
“輔仁來了?坐。”周雲熱情地招唿劉良佐坐下,接著說道:“我大哥寫了封信過來,提到了一些事情,你先看看,然後咱們再聊聊你的想法。”
劉良佐接過信認真看了起來,看完後把信遞還給周雲說:“我覺得李副旅帥說得很有道理。雖說咱們目前的實力比較弱小,但為了咱們後續的生存發展,確實有必要派軍守衛這些險要關口。”
周雲有些疑惑:“此話怎講?”
劉良佐詳細解釋道:“山西要通過澤州去往河南中原,有幾個大小險要關口,從南往北數,是碗子關、大口、小口、天井關,每一處都地勢險要。這些險關對於我們守住澤州,抵禦從南方來犯的敵人有著極大的好處。”
周雲沉思片刻後說:“可我們總共也就正輔兵三千多人,怎麽分配兵力駐守各個關口呢?”
劉良佐迴答道:“目前我們重點布局天井關和碗子城,大口和小口布置少量兵力就行。平時主要收取沿途商稅,戰時再調派兵力補充。”
周雲聽後點頭稱讚:“你說得有道理,商稅也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用來養活這些駐軍和輔兵很不錯。行,就按你說的方法布置。”
周雲這一決定意義重大,他或許還沒意識到這一安排對於之後阻擋清軍從河南大舉進入山西有著多麽關鍵的作用。
周雲隨後將已經訓練了一段時間的輔兵一營調往天井關駐守,任命陳雲霄為守將,又安排輔兵二營分別駐守其他三關,守將是趙順義。
這趙順義可是個有故事的人,他雖年紀不大,如今才三十四五歲,正是將領的黃金時期。
他原本是李岩老營中的一名部長,隻因性格剛正不阿,脾氣有些倔強,被當時的都尉劉國能所厭惡。
周雲當初挑兵留下來阻擊追兵的時候,劉國能就趁機把這些他眼中的“刺頭”給打發了出來。
趙順義心裏明白自己得罪了劉國能,既然有這個離開的機會,他也幹脆主動要求降職到周雲軍中擔任哨長。
後來,他跟隨周雲經曆了多場激烈的阻擊戰,輾轉被分派到騎兵一營任哨長,後來又加入了向雲社,深受周雲器重,在周雲牽製徐同道的布局中,他也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如今周雲手下將領不多,有豐富戰鬥經驗的就更少了。
周雲看著即將帶兵出發前往各關口的趙順義,溫和地說道:“順義,這次調你從騎軍正兵去帶領輔兵駐守這些地方,你心裏有沒有什麽想法呀?”
趙順義微微一抱拳,神色堅定地說道:“大人,末將並無任何意見。能為大人分憂,守護險要之地,是末將的榮幸。”
周雲微笑著點頭,眼中滿是欣慰:“順義,你有此心,我很是放心。這幾個關口關乎我們的生死存亡,你此去責任重大啊。我知你能力出眾,但切不可大意,有任何困難,及時傳信迴來。”
“大人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趙順義目光炯炯地迴答道。
待趙順義帶兵出發後,周雲轉身看向營帳內的地圖,眉頭微皺,陷入沉思。
他深知,這隻是應對當前局勢的第一步,後續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如何保證各關口之間的信息傳遞順暢,以便在敵軍來襲時能迅速相互支援;
還有,這些輔兵的物資供應如何持續穩定,尤其是在戰時,後勤保障至關重要。
他叫來兵房主事,詳細詢問了現有物資的儲備情況和供應計劃。
兵房主事迴稟道:“大人,目前糧草尚可維持一段時間,但兵器的儲備,尤其是箭矢,若長期作戰,恐有不足。”
周雲手撫下巴,想著糧草現在是優先供給軍隊,那些流民還不知道吃什麽呢?總不能天天免費施粥養著吧?
思索片刻後說:“派人去周邊城鎮打探,看看有無可購買或打造兵器的地方,同時,讓軍器局工匠在營地內盡量多打造些箭矢,以備不時之需。”
安排好物資之事,周雲深深覺得要趕緊拿下大陽鎮的王家了,沒武器裝備沒銀糧,這麽大個攤子能維持多久?
就在周雲為這些事務頭痛之時,探子來報,副團長派人從修武送來了大批物資,現已經到達天井關。
周雲聽後一陣歡喜,這真是瞌睡來了大哥送枕頭啊!大哥李岩像是諸葛亮再世,都算到了自己正為物資發愁。
他忙讓人通知徐同道調人前去接應押送的隊伍。
周雲並不清楚送過來此批物資都是些什麽,他要知道有那麽多的火器彈藥,早就坐不住了,不會讓徐同道去,而是自己親自去接應了。